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2014-5-11 0:11:49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税 么 喊 强怒火 说话木

B.言 板 装 凭实据 日娴熟

C.存 兜 桎 纨子弟 热难当

D. 佑 睨 穷乡壤 开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梓  黯然神伤  闲情逸志  死马当活马医

B.厄运  事过境迁  含辛茹苦  识时务者为俊杰

C.介蒂  一筹莫展  理屈词穷  老将出马一个顶 

D.销魂  估名钓誉  出类拔萃  小不忍则乱大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情报部门此前_________了“基地”组织的数份电子邮件。

②从刚刚结束的巴黎时装展示会上传来消息,当今时装界正__________米色和黑色的搭配组合。

③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_________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A.截获  时兴 由  B.截获 时新  由于

C.缴获  时兴 由  D.缴获 时新  由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把这帮篡党夺权的野心家清除掉,就将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B.他给群众许了不少愿,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群众十分不满。

C.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过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D.D.在辩论会上他不是一个老手,我们完全可以,用人所共知的事实轻而易举的去否定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非典项目组组长朱莉·霍尔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广东非典疑似病例的发现、隔离都很及时,这表明中国是能够控制住非典疫情传播的。

B.联合国官员28日宣布,搜寻伊朗地震幸存者的工作将于29至30日结束,当地不再需要搜救方面的国际援助。

C.12月24日,新华社记者刘非小在湖南湘潭市盘龙山庄大酒店采访一上访事件时,遭酒店保安扭打。这条新闻并不新鲜,类似的消息,在今年,我们至少已经听到10次以上。

D.自从美国政府23日宣布发现首例疑似疯牛病以来,至今已经有25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禁止不进口美国牛肉及其相关产品,美国的牛肉和肉牛出口量有可能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亲戚都奉劝我到国外定居,但我始终认为我的事业在中国。

B.承蒙赠送纪念画册,一定妥为惠存。

C.酒店大堂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D.你荣幸地被我单位聘为顾问,请届时与会。

二、(12分,每小题3)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尽管许多人把真、善、美看作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形象,但科学家作为“真理之是”的近似,并不能占据三元统一的“真善美”之“真”的位置。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而所谓科学真理却只是低级经验性的真理,它只表明与外在经验的符合关系,而与人类的理想毫无瓜葛。

有人可能会提出反驳说;纯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种理想化的研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科学研究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并不以实用为目的。”不错!作为纯学术的科学研究本身可以是高尚的,与外在物质经验无关的研究。但是,无论怎样纯的科学研究(数学除外,因为数学不属于科学,而只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它所追求的真理总是以外在物质经验为准绳的。对于科学来说,只能是手段,而不可能是理想本身。那么科学除了在纯学术领域的求知理想之外,就没有为人类生活理想的建构做出别的什么贡献吗?有。

“美”是科学理性构建出来的人类理想。早在毕达哥拉斯时代,西方人就开始以美的理想来建构宇宙了,这种建构方式是科学理性的方式,而不是艺术感性的方式。“美”是什么?“美就是和谐的比例”(毕达哥拉斯语);“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亚里士多德语)这些规律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

科学家的头脑是最具理性的头脑,所以,不但古代科学家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而且现代科学家也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十七世纪,科学家开普勒根据毕达哥拉斯“宇宙和谐”的思想去总结第谷留下的观察资料,才创造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十九世纪,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推导出一组不对称方程时感到不符合美的规律,就按照对称美的理想去修改方程,最终才获得了这组著名的形式上“秩序、匀称和明确”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这说明,科学家头脑里存在着美的理想或信仰,他们相信自然世界本身应该是合乎美的规律的。所以他们总是按照美的理想去构造科学的世界。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海森伯就曾说道,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同时代的物理学家狄拉克则说出:“描述自然的基本规律的方程必须包含伟大的数学美,它对于我们就像宗教。”这说明“美”在科学研究中不仅是一种理想,而干脆就是一种信仰、就连最其革命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不得不问道:“数学毕竟是人类思想独立于经验之外的产物,它怎么会如此美妙地适应于各种现实目的呢?”狄拉克在谈及爱因斯坦的工作时说:“当爱因斯坦着手建立他的引力理论的时候,他并非去尝试解释某些观测结果。相反,他的整个程序是去寻找一个美的理论。”

可见,在本真的意义上,科学的形象并不对应着“真、善、美”中的“真”,而是对应着其中的“美”。科学并不追求事物的真理显现,而只是追求符合论的真理之是。但是,在追求符合论的真理过程中,科学家却始终以“美”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是科学创造了“美”而不是艺术创造了“美”。

7、下列对“真、善、美”的说法,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即真理,追求科学真理是人类的理想,

B、真、善、美是三元统一的,人们往往习惯性的把宗教的形象定位在“善”的位置。

C、“美”是通过艺术感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人类理想。

D、纯科学研究是一种理想化的研究,它所追求的真理可以脱离外在的物质经验。

8、下列对“美是什么”一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美就是和谐的比例。

B、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

C、美是存在于科学头脑里的一种理想或信仰,并不具有实用性。

D、美的规律存在于自然世界本身,因此,可以按照美的理想去构造科学的世界。

9、下列对第四段中引例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古今科学家均以美的规律建构世界。

B、说明美的规律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

C、说明美的理想可以引导人们发现真理。

D、说明科学在追求事物的真理显现过程中,同时创造了美。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本真的意义上,艺术的形象并不对应“真、善、美”中的“美”。

B、“1十2=3”这道数学命题属于纯科学研究。

C、“真”是先天存在的,“美”是后天创造的,因此,真总是先于美而被发现。

D、科学家们用理性创造美。十九世纪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就是运用精确的运算不断修

改方程,意外地创造了美的形式。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①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②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释:①茹:蔬菜。②雠:出售。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避    阿:阿谀

B、纵其父而还自焉    系:囚禁。

C、听杀人    过:过分

D、自拘死    当:判罪。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高弟为鲁相

② 卒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 ① 拔其园葵弃之

②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C、 ① 相追之,其父也

②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自强步。

D、 ① 理有法,失刑

② 临视,虫集冠上。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文中为官者“奉法循理”的一组是

①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

②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③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④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⑤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⑥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仪休在人家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

B、石奢的父亲杀了人,石奢放走了他的父亲。石奢认为这是废弃法度纵容犯罪,自己该当死罪。

C、晋文公认为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枉杀人命的事是李离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李离的罪责。

D、李离认为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枉杀人命一事,自己应该判处死罪。

15、下列对原文的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两位国相一位法官,都清廉自正,严守法纪,有的甚至甘愿以身殉法,维护纲纪的尊严。

B、司马迁写出石奢代父受罚,李离代吏受刑的事,并对此作出评说,加以褒扬。

C、文字简净,是选文显著的特色。像这样篇幅很短的人物传记,在《史记》中是不多见的。

D、选文取材典型,其写人不超过三事,表述至为简要,却精当有力,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

(共90分)

四、(15分)

16.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西门豹为邺令,清克洁悫①,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居期年,上计,居收其玺,豹自请曰:“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质之罪。”文侯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争事左右。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臣不能治矣。”遂纳玺而去,文侯不受,曰:“寡人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遂不受。

注:①悫,音què,诚实。

1.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

译文:                                     

2.     豹因重敛百姓,争事左右。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秦娥: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女子。   陵阙:皇帝的陵墓

①你认为上片中哪两个字最富有表现力,请指出并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答:                                        

                                         

                                        

 

                                         

②本词除了表达思妇情怀之外,有没有更深的含义?如果有,请简述。(2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2)醉里挑灯看剑,             。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河流的秘密

  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个秘密。

  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让人敬重。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后窗面向河流——请容许我用河流这么庄重的词语来命名南方多见的一条瘦小的河,这样的河往往处于城市外围或者边缘。有一个被地方志规定的名字却不为人熟悉,人们往往用“河、河边、河对岸”来称呼。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河岸上堆积了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当然这绝不是一种美好的表情—一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至今我还记得游泳时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冲击你的眼睛,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它偏爱鱼类的眼睛,却憎恨人的眼睛——人们喜欢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河流憎恨的也许恰好是这扇窗户。

  我很抱歉描述了这么一条河流来探索河流的心灵,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深沉得多,我母亲也描述我们家后窗能看见的河流。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故事:有一年冬天河水结了冰,我母亲急于赶到河对岸的工厂去,她赶时间,就冒失地把冰河当了渡桥。我母亲说她在冰上走了没几步就后悔了,冰层很脆很薄,她听见脚下发出的危险的碎冰声,她畏缩了,可是退回去更危险,于是我母亲一边祈求着河水一边向河对岸走。你猜怎么着,她顺利地过了河!对于我来说这是天方夜谭的故事,我不相信这个故事。我问我母亲她当时是怎么祈求河水的,她笑着说,能怎么祈求?我求河水,让我过去,让我过去,河水就让我过去了!

  如果你在冬天来到南方,见到过南方冬天的河流,你会相信我母亲的故事吗?你也会像我一样,对此心怀疑窦。但是关于河流的故事也许偏偏与人的自以为是在较量,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是真实的,请想一想,对于同一条河流,我母亲作了多么神奇多么瑰丽的描述!

  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中,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

19、作者是否赞成“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按要求说出为什么?(4分)

 答:    ____,因为:鱼类□□□□□□□□□□(答案写在方格以内)。

 

20、作者所认识的河流的心灵,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                                    

 

                                        

 

                                        

21、本文以“河流的秘密”为题,其深刻意义是:(6分)

答:                                     

 

                                        

22、下面对这篇散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  )( 

A.文末用比拟的手法写河流的心灵就表现在水里,然而却永远难以真正理解,呼应开头,点明题意。

B.河流对人们破坏其环境的行为表现出强烈不满,这是本文主旨所在。

C.作者以天空与河水作异同比较,意在写河流与人的心灵难以沟通。

D.强制河流承担过多的运输、水利任务,河岸上堆积了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这是描写河流经受的磨难。

E.所有表现热爱河流关注河流心灵的诗文、赞美河流的文笔,都表现出人们对河流心灵的理解,对其秘密的把握。

12分)

23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

  ① 从前有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 月亮上来了。

  ③ 老远的躲在树缝里,

  ④ 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

  ⑤ 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⑥ 真有点儿这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用一个单句,为“量子力学”下定义。( 不超过35字)(4分)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系统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量子力学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的发展,并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量子力学是□□□□□□□□□□□□□□□□□□□□□□□□□□□□□□□□□□□。

25 狼山公园有一则公告:“公园内严禁打鸟,严禁攀折花木,违者重罚,情节严重者送派出所处理。”请你用委婉得体、亲切友善的两句话改写这则公告。(6分)

七、(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请以“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作文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可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

1.B[A木讷nè, 其余都读nà; C桎梏gù,其余都读kù;D庇佑bì,其余都读pì]

2.B[A 闲情逸致C芥蒂D沽名钓誉]

3.A [截获:有中途夺取到或捉到的意思。由于:介词,表原因或理由。 由:介词,表起点、处所。因此与从而均为连词,在此处用法相同。时兴:一时流行,动词;时新:某一时期最新的(多指服装样式) ]

4、答案为D项。A.比喻首恶不除,就得不到安宁。B.口头上答应给人好处,但没有兑现。C.形容一个举动就可以使全部事情得以完成。D.比喻利用对方的观点、言论来驳斥对方。

5、答案为A项。B.结束日必须确定,将“至”改为“或”。C.“至少已经听到10次以上”误。D.“禁止不”否定不当。

6、答案为C项。A.“奉劝”用于对别人。B.“惠存”的主语应是对方。D.“荣幸”是表达自己情感的。

二、

7、 B、(A项见原文第2段后面的句子,原文说符合论真理对于人类生活理想来说,“只能是手段而不可能是理想本身”:C项见第3段开头;D项在原文1节表述为:“无论怎样的科学研究,它所追求的真理总是以外在物质经验为准绳的。”)8、 C、(C项中“ 并不具有实用性”有误。原文第4段举开普勒、麦克斯韦例说明“美”具有实用性)9、D、(原文的相关表述是“科学并不追求事物的真理显现”,5节)10、 A、(B数学只是科学研究手段,并不是科学本身;C项对“真”与“美”的先天拥有利后大创造之说有误;“总是先于”说原文无据,也不符4节之例。D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就按照美的理想去修改方程”)

三、

11、C 过,“过错”。

12、A 相同,“因为”。B、①表承接,②表并列C、①竟是②却D、①就②原来是。

13、C。

14、A “在人家”错。

15、B “石奢代父受罚,李离代吏受刑”错。

译文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许占小便宜。有位客人给国相公仪休送鱼上门,他不肯收纳。客人说:“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他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wěi,伟)于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太史公说:“孙叔敖口出一言,郢都的市场秩序得以恢复。子产病逝,郑国百姓失声痛哭。公仪休看到妻子织出的布好就把她赶出家门。石奢放走父亲而自杀顶罪,使楚昭王树立了美名。李离错判杀人罪而伏剑身亡,帮助晋文公整肃了国法。

四、

16、 翻译

(1)因此国君身边的大臣互相联合起来诽谤他。(得分点:左右,相与比周,恶)

(2)西门豹于是加重搜刮百姓,讨好宽待乡吏豪绅。(得分点:重敛 争事 )

17、①“咽”、“断”。“咽”用拟人手法,既形容箫声,更形容主人公的悲苦愁思;“断”表明主人公心存牵挂,午夜梦醒。写如泣如诉的箫声,实际上是写夜不成眠,悲愁哀怨的思妇。“咽”、“断”二字,奠定全词孤冷凄清的基调。②借闺怨之情,发兴衰之叹

18、(1)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2)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五、

19、①不赞成(2分);②因为鱼类与河流的关系恶化。(2分)

20、①河流对人的憎恨(2分);②河流对人的宽容(2分)。

21、通过对一条普通河流的认识体悟,懂得磨难和宽容是生活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都是成就人生、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6分)

22、B(主旨不是谈环境保护)  E(人们并没有理解把握河流心灵和秘密)

 23 ② ④ ③ ⑤ ① ⑥

 24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系统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

25 鸟语花香是我们理想的环境 保护环境全靠你我他。

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