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高三语文第二次测评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参阅 参差 参天 扪参历井 惨不忍睹
B.懵懂 瞳孔 憧憬 人影幢幢 摩肩接踵
C.抹杀 抹布 涂抹 拐弯抹角 厉兵秣马
D.赎罪 渎职 黩武 买椟还珠 连篇累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风烛残年 暴十寒 鹬蚌相争,鱼人得利
B.羞窘 专心致志 饮鸠止渴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邂逅 缘木求鱼 怨天尤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汗颜 宣宾夺主 迫在眉睫 为渊趋鱼,为丛趋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文学作品的鉴赏 过多地从概念上去推求, 注重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
②创业是人生的一份纪念,也是一个民族的 之歌。
③我认为,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 赡养父母的义务
A.不必/而应 行进 推脱 B.不是/而是 行进 推托
C.不是/而应 进行 推托 D.不必/而是 进行 推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果因为有一个球员登陆意甲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足球的水平足以和欧洲球队抗衡
的话,那就是目光短浅了。
B.现在各种渠道发布的养生保健的信息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还自
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有的甚至留下一团迷雾,叫人不知怎么办才合适。
C.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D.谈起当地的风土人情,小张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就连在场的民俗研究专家
也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零公里汽车,是指出厂后直接销出或经专用运输车送到销售商手中,其行驶里程几
乎为零。
B.人脑库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对人脑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
的水平。
C.在许多非常情况下,纪律是很难管住生命和生理需要的,只有崇高的信仰才可抑制
非分的欲望和非礼的行为。
D.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是避免吃一堑、长一智,重蹈覆辙的前提,一个人要想少犯错
误,必须做到这一点。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小李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不过三五天,许多人还不认识。
B.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向反对哥哥袒护妹妹。
C.这位英雄的母亲戎冠秀讲述了她感人的事迹。
D.软科学的优势和作用并非没有受到普遍重视。
二、(12分,每小题3分)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表明,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计算机犯罪正呈上升趋势,并已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难以数计的损失。这种犯罪特别难对付,因为当黑客使用一些先进的手段入侵我们的计算机时,即使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口令也不能够保护我们的数字信息,更何况有时候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黑客。由于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多少黑客想要的东西,多数人便没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随便而简单地用自己的出生日期作为银行帐户的密码,给罪犯以可乘之机。美国信息安全公司在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多数人都不知道设置一个不容易被破解的口令。该公司的市场部主任大卫·布莱克曼说:“黑客的工作非常具有逻辑性。一旦他们破解了一台计算机的口令,用它来兑换现金并不复杂——在互联网上就有能够推算出口令的软件。”
伦敦国际风险管理公司的数字犯罪专家内尔·巴雷特指出,黑客们经常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保密信息。他说:“坏人们入侵系统的手法通常是‘社交工程’。他们假扮成职员、供应商……从管理员或是从技术人员那里套取密码或其他信息,甚至还可能扮成计算机维修人员来获取使用权限。”“社交工程”是黑客武器库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寻找和攻击的目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人。虽然黑客们寻找的最终目标不是某个人,而是有漏洞的计算机。但计算机掌握在人的手里,掌握了人就不愁掌握计算机,包括密码口令等。巴雷特还认为,随着企业和个人计算机防护措施的越来越完善,“社交工程”势必会成为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工具。
如果黑客没有能够攻击你,病毒也会找上你的。据英国工业联合会估计,2001年,每350封电子邮件中就有一封带有病毒。仅仅是“红色代码”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就造成了26亿美元的损失。当人们刚刚认识到它的危害时,一些新的更加致命的病毒如“Nimda”和“红色代码”等混合型病毒紧接着又出现了。这些病毒的扩散性与黑客攻击技术结合在一起,真是令人防不胜防。此外,聪明的黑客还能秘密地在你的计算机里安装一个后门程序“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不同于其他病毒,它能够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潜伏在计算机里,监视并记录你对键盘的敲击等活动,还能将这些信息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播……
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黑客却如阳光下的阴影一样,纠缠着每一个需要光明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阳光般的网络,我们更需要学会对付阳光下的阴影。
7.下列对“黑客”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黑客在网络中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常常攻击计算机用户,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B.黑客是不明病毒在计算机里安装“特洛伊木马”的一种程序。
C.黑客是用非法手段窃取计算机资料的一种病毒软件。
D.黑客是指通过互联网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查看、更改、窃取保密数据或干扰
计算机程序的人。
8.根据原文,下列各句所述计算机出现的问题中,不属于黑客攻击的一项是 ( )
A.计算机的密码口令被破解,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B.计算机的密码信息被套取,造成损失。
C.“Nimda”和“红色代码”给计算机造成致命杀伤。
D.在敲击键盘时,有个叫“特洛伊木马”的程序在监视你。
9.下列对“黑客却如阳光下的阴影一样,纠缠着每一个需要光明的人”这句话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在网络空间畅游时,黑客如影随形,防不胜防。
B.即使企业和个人的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完善,也摆脱不了“社交工程”的攻击。
C.黑客的工作非常具有逻辑性,其中“社交工程”是黑客武器库中最具有杀伤力的武
器。
D.当我们向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发送祝福的时候,邮件常常莫名地丢失或被篡改,使我
们非常烦恼。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未来的时日里,造成企业和个人难以数计损失的主要源头将是计算机犯罪。
B.黑客最容易攻击的对象应该是不注意保护计算机系统或是设密码时比较粗心的控制
计算机系统的人。
C.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会在与黑客的共存中发展。
D.对于计算机病素养的防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管家幕府。……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隐太子①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已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已长格物。……论者称为良相焉。……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②不言功,王③、魏④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⑤、卫⑥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注:①太子李建成的谥号。②杜如晦。③王圭。④魏征。⑤李世责力 。⑥李靖。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工草隶,善属文 属:写作 B.常典管记 典:负责
C.谮之于高祖 谮:超越本分 D.潜引入阁计事 潜:偷偷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 )
A.①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②命玄龄京城留守
B.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C.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②并委令处分发遣
D.①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②敕遣名医救疗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B.房玄龄与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C.房玄龄一度因为有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深厚的待遇。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柳芳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房玄龄辅佐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的官位上去世。他任职共三十二年,天下人也
称他为贤相,这是很公允的。
B.柳芳认为房玄龄德行很高,十分伟大,但却不显露。
C.柳芳将其他文臣武将跟房玄龄作比,意在反衬房玄龄的伟大。
D.柳芳赞扬房玄龄把一切善处都归于国君,是维护君主至上观点的表现。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2分)
译文: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
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李白《将进酒》)
(2)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人固有一死, , 。(司马迁《史记》)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9—22题。
耐 力
鸽子,在天空飞着。人们把哨子拴在它的尾羽上,从天空里,便飞来悠扬的哨响。
天是晴朗的,只有一两片白云。鸽子在空中盘旋。鸽子的翻腾,从哨子发声的波折中,也可以听出来。
鸽子一群一群地飞着,在罗马的古堡上飞着,当但丁第一次和碧蒂利采相遇的时候,鸽子就在那儿飞着。
鸽子在天安门前飞着,在北京城刚刚建造起来的时候,它们就在这儿飞着。
鸽子在凤头的,有黑翅的,有纯白的,还有带芝麻点儿的。但,翅膀都同样的矫健。
鸽子的眼睛,透着爱的光。它会把食物用嘴吐出来喂养小鸽子,据说鸽子老了,它孵养的鸽子,也会来喂养它……
鸽子的翅膀,没有海鸥那么长,也没有鹞子那么大,更没有鹰那么会在空中滑翔……但它的翅膀却比它们都强。
鸽子是喜欢群居的,但也能单独飞行,在它完成最远的行程的时候,常常最在单独的情况下做到的。
在这个远程的飞行里,它几乎是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就是不停地飞,不达到目的地不停止。鸽子横渡海洋,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飞行。在海面上没有什么可吃的,海水也是不能喝的,半途也没有地方歇息,要是有岩石的地方,那已是到了海的那一边了……
骆驼能征服沙漠,鸽子能征服天空……
骆驼不会像马那样奔驰,鸽子也不像海燕那样遨游。但鸽子和骆驼相比,同样都有耐力。它们的耐力是坚强的,漫卷的黄沙和凶猛的台风在它们面前,都为之失色……
它们的耐力,使它们总是能到达它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几乎找不到中途倒在沙里的骆驼,在海洋里,也看不到中途跌落的鸽子。
骆驼和鸽子,同样没有剑拔弩张的样子,它们的眼睛都含着羞怯的光。但是它们的眼睛,从不被沙子迷住,也从不怕狂风的吹打……
骆驼的峰就是一座拱桥,它沟通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驼铃是最可靠的信使,最动人的信息……
鸽子是最忠诚的,它能把军事机密准确无误地带到指挥员的手中……鸽哨又在我的头上响起来了,我听到它,并不感到它的声音不大,而是觉得整个天空都在它的声音里变小了……
19.根据文意概括鸽子的高贵品质。(4分)
20.文章为什么写到“骆驼”?(6分)
21.文章最后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篇咏物小品,具体描述了鸽子的颜色、眼睛、翅膀等特点以及其生活习性,
热情赞扬了鸽子令人惊讶的坚强耐力。
B.作者赞扬鸽子,实际上是呼唤人们要热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C.文章着意于客观的记叙和描述,并不过多渲染作家的主观情感,却在笔端处处流溢
出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D.文中用海鸥、鹞子、鹰、海燕与鸽子作比,意在突出鸽子的翅膀善于在空中滑翔和
翻腾。
E.朴实的语言,不长的段落和短句、对偶句,使文章显得自然、真切而富有抒情性。
六、(12分)
23.根据下面文字,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4分)
正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锦乡江苏——中国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展以来受到观众的热情欢迎。展览以雅致的东方文化氛围,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开明开放和充满勃勃生机的江苏。
|
答:
2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
②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
③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
④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
⑤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
⑥走进氵危 水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你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答:
25.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不少于50字)。(4分)
寻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
![]() |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小孩子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大声诘问冬天:“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而冬,你有什么呢?把一切色泽都掩盖,把一切生机都吞没,蛮横地占领了这个世界。冬,你快还我春天,释放生命!”风中清晰地传来一个略带温柔的声音:“孩子啊!你不懂,我是春的母亲。”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确立的话题与材料方向须一致,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
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字。
语文第二次测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 2.C 3.A 4.B 5.C 6.D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 8.C 9.C 10.A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C(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12.B(A.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凭。B.副词,才。C.①代词,他们。②助词,主谓
之间。D.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
13.D(“敕遣名医救疗”主要表明君王对他的关心,“倚重”指受到重用。)
14.C(被高祖李渊驱斥。)
15.C(不是反衬,而是正衬。)
四、(15分)
16.(5分)(1)(2分)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
(2)(3分)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
满面凄怆。
17.(6分)(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
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
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
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
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
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
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
的厌恶。)
(2)(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18.(4分)(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3)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
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五、
19.(4分)慈爱 坚强 清醒 忠诚(每项1分)
20.(6分)骆驼在沙漠中所表现出来的耐力是人们所熟知的,(1分)用骆驼与鸽子作类比
(或用骆驼衬托鸽子)(2分)使鸽子的形象更为高大,使人们对鸽子的耐力的认识更为
深刻。(3分)
21.(4分)响应篇首,使文章浑然一体,(2分)通过主观感受(或以天空变小反衬鸽哨的
响亮),强烈地表达了对鸽子无比敬仰的思想感情。(2分)
22.(4分)B D(答对一项给2分)
六、(12分)
23.(4分)江苏工艺精品在巴黎展出
24.(4分)⑥③①②④⑤
25.略
七、作文(60分)
参考2003年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