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
一 (30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忖度(chǔn) 聒噪(guō) 矫健(jiǎo) 埋怨(mái)
B.渎职(dú) 渲染(xuàn) 濒临(bīn) 分泌(mì)
C.内讧(hòng) 旱涝(lào) 看守(kān) 绮(qǐ)丽
D.滂沱(pāng) 提防(di) 悭吝(qiān) 姊(zǐ)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暖昧
兵慌马乱 纷至沓来
B.诨号 气慨 融会贯通 相辅相承
C.宣泄 描摹 大材小用 促膝谈心
D.糜烂 凋蔽
闲情逸志 鞠躬尽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②中央财政部称,中国政府每年必须花费几十亿来
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
③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 的义务。
④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西华一高完全有希望有实力 为国家级示范高中。
A.与其 遏制 抚养
进升
B.宁可 遏制 扶养
晋升
C.与其 遏止 扶养
进升
D.宁可 遏止 抚养
晋升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____________。
②商务调查机构的出现为打击欺诈等犯罪,保护众多受____________者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做出了贡献。
③某市儿童医院对多个单病种实行限价,使患者费用减少而医院____________提高。
④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敦煌学耗尽____________。
A.中止 损害 效益 终身 B.终止 损害 收益 终生
C.中止 伤害 收益 终生 D.终止 伤害 效益 终身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商店原来是卖日用什货的,看到医疗制度改革,经销药品有利可图,马上改换门庭做起药品生意来了。
B.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一经居委会提倡,便对这条街居民的人际关系产生了良好影响。
C.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多中学迅速开设音乐美术计算机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急功近利,取得了转换教育模式的主动权。
D,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作品被当作珍贵的艺术品为人们所重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杭州等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显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日前,成都血液中心销毁了近73万毫升人民无偿捐献的血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血浆袋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D.金钱会腐蚀一些明星、艺术家,诱使他们放弃昔日的理想,成为金钱的奴隶,这必然会损害他们的形象。
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
B. 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
8.选出下面比喻运用恰当的一项
A. 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结和神经网络的关系一样。
B. 他对村里每一块田的土性,每一个人的脾气都背得烂熟,好像肚里有一把尺。
C. 小梅经过一天的劳动,累得像一堆棉花,一点力气也没有。
D. 她的心情,像万里星空悬着一轮圆圆的月亮,窥探着世界上的一切,觉得什么都是美好的。
9.下面的句子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而且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例句:满堂灌要不得,它把学生当成鸭子填,不管学生听不听,强迫学生接受。
A.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
B.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不,简直就是一滴水中的一个原子。
C.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成千上万的老黄忠,成千上万的小罗成。
D.我们的部队里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战士,像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大作已拜读,惟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二(30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11——20题。
(一)
生物技术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人类几千年来使用的酿酒、制酱、育种等技术是传统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按照预先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极其功能用于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新技术领域。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质,具有繁殖、遗传、变易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生物不同层次的结构的揭示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从环境小分子,二氧化碳、氮、氢、氧构成的有机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到蛋白质,到核酸,到多糖,到脂类复合物一直到生物大分子结构,然后到超分子结构,再往上就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再一直往上到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核酸、蛋白质、染色体、细胞核。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1.大破了几千年来遗传学上远缘不能杂交的规律,亦即种属间屏障。2.提供了一种手段或直接进行基因或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一是利用简单微生物大量生产有用的蛋白质,一是改造自然蛋白质使其更符合人们的需求。3.提供一种基因治疗手段,在基因水平上治病防病,包括难以治疗的遗传病、恶性肿瘤等。
生物技术产业的优点为:1.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资源。可用菌种生产某些基因工程产品,而细胞有快速、大量繁殖能力,能耗低。2.投资少,产值高。3.经基因改造的新生物品种、菌种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4.生物技术产业一般无环境污染。现代生物技术工程企业全世界大概有2000多家,当然决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像美国有1300多家,欧洲有500多家。
在农牧业的应用有转基因植物。如:抗棉铃虫的棉花、抗虫的蔬菜、抗腐烂的西红柿、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今年,美国这方面的技术成果已正式走出实验室,进入田间,收获的转基因玉米、棉花、西红柿和大豆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转基因大豆还出口欧洲。经过生物技术处理的植物,能够抗虫害如棉花,棉铃虫就咬不进去了。还有转基因动物,如快速生长的鱼,奶汁中分泌有大量有效药物的羊或其他动物,如猪的奶里就含有人类很需要的C蛋白,可以治疗血友病。
11.对“生物技术”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生物技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一项新技术。
B.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C. 酿酒、制酱、育种等技术,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极其功能的技术,都属于生物技术。
D. 现代生物技术是对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12.对“生物不同层次的结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生物各层次的结构大体是:小分子—大分子—超分子—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B. 有机小分子是由二氧化碳、氮、氢、氧构成的,包括氨基酸、核苷酸。
C. 大分子结构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复合物。
D. 生物结构中,最低层次是环境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最高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意思的一项是
A. 现代生物技术为农业、畜牧业、医药业等的发展到来了重大的变革。
B. 现代生物技术有许多优点,如投资少,产值高,新生物品种等的遗传相对稳定。
C. 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D. 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了传统遗传学的束缚,应用转基因等技术,改造成新生物品种,并形成产业,走向市场。
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生物技术,由于技术落后,将逐步为现代生物技术所取代。
B.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危害人类的各种疾病都会得到根治。
C. 所谓生物技术,从根本说,就是改变核酸、蛋白质、染色体、细胞核的特征。
D.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的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前景看好,大有可为。
15.根据文意,选出可做本文标题的一项:
A 现代生物技术带来重大变革 B 现代生物技术的作用
C 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 D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二)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60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a)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b)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c)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6 对文中加线句子(a)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B. 做人要有良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报效家乡父老。
C. 做人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作敢为。
D人要图实惠,不虚荣,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17. 对文中加线句子(b)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星星”是实写,在夜里,行人往往要借助星光走路。
B. “星星”是虚写;全句表现“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
C. “星星”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指“我”在父亲的激励下,借星光走路。
D. “像”是比喻词,表明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我”是本体,“星星”是喻体。
18. 对文中加线句子(c)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书,“种子”比喻渴求知识的心田。
B. 这是个比喻句,用父亲挑书来比喻春风哺育种子。
C. 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父亲挑过的书,“种子”比喻“我”。
D. 这句话表明,在人生之路上,“我”要像春风一样跟父亲学习。
19. 对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概括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一位慈爱、勤劳,虽有点固执但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农民。
B. 一位勤劳、善良,对生活有独特看法的农民。
C. 一位慈爱、勤劳,遇事比较固执的农民。
D. 一位勤劳、善良,没有远见但非常实在的农民。
20. 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第③段有插叙。
B. 文章在刻画父亲时运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
C. 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D. 文章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详写父亲挑书出发,略写挑书路上。
三(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首南宋范成大《秋日二绝》(其一),完成21-22题。
碧芦青柳不宜霜,
染作沧州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
冷云寒水更荒凉。
2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表面拟写芦柳属性,实为转入写秋,紧扣题目。
B 次句下面写秋,不说芦柳本身变色,而说水边地带被染黄。
C “北客”泛指在北方居住的人。
D “冷云寒水”进一步丰富了景物形象,显示出荒凉萧索之状。
22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作者用三种颜色暗示了由春到秋季节的变换,增添了描写成分和色调感。
B 第三句讽刺了宋王朝君臣奴颜婢膝,竭力逢迎的无耻丑态。
C 结句指出因为进入冬天,所以沧州景象格外荒凉。
D 这首诗写江南秋景,讽刺南宋朝廷在江南半壁的残山剩水中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6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贞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③。”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④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节录《新唐书·戴胄传》)
[注]①干局:才干气度。②簿最: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③刑:通“型”,典范、规范、规定。④取调: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
23.对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尉与无忌罪均 均:相同
B. 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当:判罪
C. 陛下登杀之 登:立即
D. 矜其贫 矜:怜悯,同情
2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帝大感悟,从其言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B. 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大理,人命所系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 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25.以下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守复议。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律,劝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是重罪轻罚,更不能因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面对太宗的责难,他据理力争,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26.下面是对原文中心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所坚持的人君也不能以言代法的思想。
B.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
C.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量的明君风范。
D.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歌颂了唐太宗勇于纳谏、屈己重法的美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2分)
四(12分)
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译文:
(2) 既属臣,敢亏法乎?
译文:
28 默写(任选三题)(6分)
(1)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3)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 (王安石《梅花》)
五(60分)作文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感悟 ”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书写清楚,700字左右。
广东省普通高校高职班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1A
第2题:A.慌-荒 B.承-成 D.志-致第3题:“与其”与“宁可”都是连词。与其:表示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决定放弃的一面前,后面常与“毋宁”、“不如”呼应;宁可:表示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选取的一面,往往与上文的“与其”或下文的“也不”呼应。 遏制:侧重控制住; 遏止:侧重停止了不发生了。 扶养:指扶助、供养,可用于长幼之间,也可用于平辈之间;抚养:兼指供养、爱护和教养之意,只用于长对幼(包括兄姊对弟妹)。4.C (“中止”,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终身”, 多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终生”,多用于某项事业及工作。)。 5.D。 6.D (A缺少主语,B“特点”和“水平”搭配不当,C语意重复。)7B(A、C两项的主语和前后文内容不衔接,D项比喻的内容和下文不吻合。) 8D 9A 10D 11A 12C 13B 14D 15A 16A 17C 18
21C 22C 23.B(当:应当,应该)24.C(A.其: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还是 B.而:人称代词,你/连词,却, C.所:助词,同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构成名词性短语“所……的” D.以,介词,由于/介词,用)25.C(A.戴胄是反驳封德彝的判决,非犯颜直谏,亦无固请太宗复议。B.太宗曰:“朕安得阿亲戚!”表明太宗无姑息无忌情案。D.非“于法无据”,而是“不可谓刑”。)26.A(B.“民主思想”——拔高了人物,且概括不全。C、D弄错了原文的重心。)
27.(1)如果只是处罚长孙无忌,却处死监门校尉,(这样判决)不能说是符合法律规定。(2)既然已经交给我处理,我敢破坏法律吗?属,通“嘱”,托付,请托。亏:毁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