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4-5-11 0:11:50下载本试卷

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分:150分)

命题:江西吉安一中 段瑞士  刘考英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成      梁          觎          角之势

   B、岿然       儡          叹          情度理

   C、洿池      下          面          逆不孝

   D、默      信          眼          命运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祥      惨无人道      山清水秀      毕其功于一役

   B、发奋       以逸代劳      以身作则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陷阱      仗义执言      瞋目结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迭起      优柔寡断      张皇失措      如堕五里雾中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 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B、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C、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D、中国有句古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些志大才疏者往往喜欢   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其实更表明了他们的无知。

  ②梅花岭有一块宋代留下来的石碑,可惜石碑上的文字    ,难以辨认了。

  ③早想拜他为师,如今    如愿以偿,因此我心情非常激动。

  A、贬损 泯灭 竟          B、贬损 残灭 竟

C、贬斥 泯灭 居然           D、贬斥 残灭 居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你还想争赢他,他可是我们研究所里的“利嘴”,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还是认输吧。

   B、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和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D、听到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的好消息,老李竟手舞足蹈,得意忘言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后天神童》这本书没有单纯、机械地讲解这些教育理论,而是作者以自述的方式,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让读者在趣味中得到启发。

   B、老鲍的晚年堪比他书生意气的时代,依然充满活力,平素不仅参加棋牌活动,还参加了节日工会组织的各项竞技比赛。

   C、在商场办画廊,对于我还是大姑娘坐花轿    头一回,不能不使我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紧张。

   D、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就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7、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 )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8、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

9、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故。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命东下者斧断其缆,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宋史 · 列传一O四》)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注] 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物易束,故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吏如束湿,抚民如                 伤:伤口。

   B、京师者护以出                        趣:去、往。

C、若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           贷:宽恕。

   D、何为只若是行                       遣:遣送。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纲舟无得宿境内                       无得:不能。

   B、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                  谠论:正直的言论。

   C、辄逞异意,睥睨万乘                   睥睨:窥探。

   D、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不然:不这样。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故    B、命东下者斧断其缆

     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C、蔡卞所陷                   D、趣京师者护

       吾属今之虏矣                  余与四人拥火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任伯雨年少时就已经能文能武,表现出与众不同。主持雍丘县期间,政绩突出,尤其表现在整顿漕运,使盗贼不得入境这件事情上。

   B、任伯雨在徽宗即位不久,敢于揭发长期把持朝政的章惇。他在做谏官的半年时间里,上疏108份,表现了刚直不阿、敢于斗争的精神。

   C、任伯雨秉公直谏,使大臣们极为畏惧,徽宗也为此而担忧,密谕让他少谏或不谏,可他仍然忠心直谏,最后却因为党事被革除官职。

   D、任伯雨因直谏遭致奸臣陷害,自己被革职,仲子申先下狱,但他置这一切于不顾,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最终得以昭雪被重新起用。

  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2分)

译文:                        

(2)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3分)

译文:                        

16、下面一段文言文是从上文中抽取出来的,有些地方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给予断句。(3分)(每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1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兰花   张先

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航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月影。

(1)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2)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 · 子路》)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巴 金

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斯 · 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的时候。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莫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远闭上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见到在巴黎少见的阳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见到。

我也很像发布里那样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

十几年来,不打雨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巴黎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18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个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时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受不了煎熬。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的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的脚认识路。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曾跌倒在地上。在雨中,我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浇愁”的习惯。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经历了这场大雨,我仿佛又看到了阳光。

1941年7月20日

19、作者在写自己对雨的热爱之前,为什么花了两小节写发布里热爱阳光?(4分)                               

20、作者说:“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全文来看,作者爱雨有哪些原因。(6分)                               

21、解释一下“我在雨中,我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的含义。(4分)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在文章中,“雨”是作为帮助处于心灵的黑暗中的作者见到“阳光”的外界力量出现的,代表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B、所谓“不健全的性格”是指作者内心极度的矛盾。

   C、文章所描写的雨中的世界,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反动专制统治的象征。

   D、作者说自己是在“借雨洗愁”,说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作者暂时还无法看到阳光,因此他在借雨来逃避自己内心的痛苦。

   E、文章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痛苦迷惘中走出人生的风雨,见到阳光的过程。

六、(12分)

23、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4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雨伞:“你在想什么?”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点评:                           

24、《小溪》杂志有一个“校园作家”栏目,设置该栏目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学生佳作,培养未来作家。请根据栏目要求写一句推介词,要求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在给定方框里作答。(4分)。

25、请仿照下面一则幽默的形式,另选话题再写两则。(参考话题:悲观、勇敢、怯懦、苦笑、遗憾等)(4分)

例:所谓乐观,打个比方,就像炉灶上的响壶。屁股烧得红红的,却有心情吹口哨。

仿句:                           

                            

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类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文明程度也愈来愈高,但文明背后也有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恐怖事件接踵而至,美国“9·11”事件、印尼巴厘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大大小小骇人听闻的爆炸案;战争也并没有停止,以巴冲突、车臣事件、美英对伊战争、印巴对峙;世界范围内吸毒贩毒的活动依然猖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艾滋病患者也不见减少,据统计我国爱滋病患者已达八十万,其中包括不少的儿童,他们的现状、前景堪忧;去年三月,我国“非典”疫情出现,人人自危,有些地方出现了抢购板蓝根、食醋、乃至大米、食盐的风潮;前段时间媒体曾报道衡阳大火另有隐情,民工因讨不到工钱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需要关注、关心、重视,需要理性、宽容、理解和爱……

以“给文明背后的创伤开一剂药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选取你熟悉或感兴趣的存在于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令人忧虑的现象来写。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七校联考语文试题答题卷

文本框: 县(市、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题号

一、二、三

总分

得分

第I卷(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第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5分)

(1)(2分)                             

(2)(3分)                             

16、(3分)(每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17、(6分)

(1)(2分)                             

                                  

(2)(4分)                             

                                 

18、(4分)(任选两题)

(1)                                

(2)                                

(3)                                

五、(18分)

19、(4分)                             

                                

                                

20、(6分)(每点2分)                              

                                

                                  

                                

21、(4分)                             

                                

22、(4分)( )( )

六、(12分)

23、(4分)

点评:                             

24、(4分)(在给定方框里作答)

25、(4分)

(1)                                

                                   

(2)                                

                                   

七、(60分)

2004年江西省七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A:jì  jǐ  jì jǐ; B: kuī kuǐ kuì kuí;  C: wū wǔ wù wǔ; D: jiān jiān jiǎn  jiǎn)

2、D(A祥-详;B代-待;C瞋-瞠)

3、D(A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B“越剧、沪剧、准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C“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4、B(贬损:贬低。贬斥:贬低并斥责或排斥。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如良心泯灭,难以泯灭的印象等。残灭:①残杀毁灭  ②毁坏  ③残缺磨灭。“居然”“竟”用法基本相同,但“竟”可表示事情发展有了结果,相当于“终于”,而“居然”无此用法。)

5、C(A胳膊拧不过大腿: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也说“胳膊扭不过大腿。”用于势力、力量的对比上。此处宜改为“你与他比,是小巫见大巫。”  B犯而不校: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  C师出有名:出兵有正当的理由,后喻行事有理。  D得意忘言: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后亦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6、C(A语序不当。“作者以自述的方法”改为“以作者自述的方式”。  B结构混乱。主语“晚年”不能支配“参加”的行为。  C多重否定句的理解。D坐落指土地或建筑物位置在某处,不可用于“松林”。)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A原文第二段说“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B“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D偷换概念,“有助于防止”不等于“有效防止”。)

8、B(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

9、C(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

10、D(A从第三段的内容来看,危害是明显的;B原文结尾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C从最后一段看,希望将其“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就有必要进行评估。)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D(贬谪)   12、C(看不起)

13、B(连词,表顺承,就,便。连词,表假设。  A代词,其中  C介词,表被动  D连词,表修饰。)

14、A(“年少时就已经能文能武”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任伯雨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

四、(18分,15题5分,16题3分,17题6分,18题4分)

15、(5分)(1)(2分)译文: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与皇太后!

(2)(3分)译文: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

16、(3分)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17、(6分)(1)(2分)“竞”、“并”两字极富概括力与想象力,分别渲染出赛龙舟、荡秋千的欢快气氛,仿佛使人听到龙舟竞渡时热烈的呼喊和游女荡秋千时的欢快嬉笑。

(2)(4分)对比。全词动静结合,上片描写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动态画面,下片渲染一种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18、(4分)(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18分)

19、(4分)写热爱阳光是表现作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写酷爱阴雨是表达了作者对专制统治和黑暗社会的不满,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对专制统治和黑暗社会的不满是因为作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热爱阳光”1分,“酷爱阴雨”1分,二者关系2分)

20、(6分)(每点2分)①由于作者痛恨专制统治和黑暗社会,作者内心十分痛苦。 ②在雨中可以减轻心中的痛苦,或清醒地面对现实。 ③在雨中可以洗去心灵中的尘垢,使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21、(4分)含义:雨模糊了作者的眼睛,使作者看不清眼前的现实之景,可是作者的心里明亮了,于是脚下的路走得更坚定了。(“看不清眼前的现实之景”2分,“心里明亮”,“脚下的路更坚定”2分)

22、(4分)DE(D “借雨来逃避自己内心的痛苦”不对,E“走出人生的风雨”是对文中雨的含义的误解。)

23、(4分)一心考虑他人,是雨伞高贵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24、(4分)学生佳作荟萃的园地,未来作家成长的摇篮。(内容、修辞两方面适合即可)

25、(4分)仿句参考:所谓悲观,打个比方,就像鼻梁上的墨镜,不管眼前有多少光明,也统统变成黑暗。所谓勇敢,打个比方,就像电灯周围的飞蛾,灯光越是明亮,它撞击得越是猛烈。

26、(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管理下级如同捆扎湿物(那样急切严厉),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周到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雍丘因盗贼多而困窘,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奔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听用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与皇太后!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108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里告诫他把少说或不说当作是主要的。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章弹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官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又被蔡卞陷害,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送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采纳他的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中,赐谥号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