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取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题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蝼蚁 骷髅 佝偻 篓子 镂刻
B、沮丧 规矩 狙击 咀嚼 蛆虫
C、呻吟 绅士 妊娠 申述 伸展
D、邯郸 婵娟 忌惮 掸子 蝉联
2、找出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暧昧 鄙视 不寒而粟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B、抉择 牟利 绵里藏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编缉 辐射 妇儒皆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荞麦 严竣 众口铄金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收费,但问题的关键是法院的收发办法应该谁来制定,
法院能否自己给自己制定收费办法?
B、在华旗人看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果将两者分开来看,无论单纯做哪一方面,都
比较容易实现。
C、3月8日,2004年度“教科文——欧莱雅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法国巴黎揭晓。
D、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但他还在为自己____________ 。
②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应该________对待,不应该混为一谈。
③每天这里人群不散,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________,乐而忘返。
A、诡辩 各别 谈笑风生 B、 狡辩 各别 谈笑风生
C、狡辩 个别 谈笑自若 D、 诡辩 个别 谈笑自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几年,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B、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茕茕孑立,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
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D、一个两袖清风的穷学生,想成家立业,谈何容易?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本来想设计一种藏有哈利 ·波特立体模型的鸡心挂件,放在每个电影院零售,但因
为临时提前了上映时间,这个计划只得作罢。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
术人才。
C、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市场营销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
D、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黑板报也创刊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解 读 纳 米(节选)
白春礼
纳米科技是在纳米的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纳米科技的重要意义何在呢?一方面,纳米科技可以促进人类的认知革命,另一方面,纳米科技的发展会带来一场产业革命。
那么纳米科技是怎样促进人类的认知革命的呢?——那就是一个长度单位便沟通了宏观和微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宏观世界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肉眼可以分辨出来的物体,当然大至宇宙、宇宙的深处。而微观世界我们指的是原子、分子,以及原子、分子以下的那些层次。而纳米,正处于一个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间的衔接点上。一个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是一毫米的一百万分之一,如果用它作为常见单位来表征物体,这个人一米八,那就是18亿纳米,手指上一点黑色的墨点,就是几百万个纳米,而一个红细胞得几千个纳米,一个DNA分子的一股螺旋的宽度是一个纳米,十个氢原子排成一条线,连在一起就一个纳米长。
当我们回顾20世纪科技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公认,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奠定了我们现在的通讯、信息技术,它是基础。我们1953年建立的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一个分子的结构模型,它奠定了现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那么同样在纳米的尺度上,我们发现了新的现象,新的规律,建立了新的理论,它肯定也会是新技术发展的源头,会带来很多新的技术革命。很重要的一点,纳米科技目前引起政府和企业极大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它会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纳米科技引发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驱动力是来源于我们现在的信息产业。另外,我们的生命科学研究,如研究DNA蛋白质,生物分子马达,它们都在纳米的尺寸上,所以说纳米科技的发展,是生命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还有一个方面,它也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纳米科技现在已经渗透到一些传统的产业中去,也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市场规模。
诺贝尔奖获得者Heniroler(罗雷尔)说,纳米科技现在已具有与150年前微米科技所具有的希望和重要意义。150年前,微米成为新的精度标准,并成为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最早和最好学会并使用微米技术的国家,都在工业发展中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14日)
7、下列对“纳米”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纳米是可以用来沟通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长度单位。
B、一个纳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也相当于一毫米的一百万分之一。
C、一个人身长1米八,也就是身高18亿纳米。
D、手指上的一个墨点,就是几百万个纳米,一个红细胞就是几千个纳米。
8、下列对纳米科技的重要意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纳米促进人类的认知,会带来一场产业革命。
B、纳米作为一个长度单位可以表示宏观和微观,促进人类认知的根本革命。
C、纳米作为单位尺度使我们发现了新现象、新规律,建立了新理论,它有可能带来新的技术
革命。
D、因为纳米科技目前引起政府和企业极大关注,所以它会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9、对纳米科技引发的技术革命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纳米科技,是信息产业的驱动力,将促进信息产业科技的发展。
B、纳米科技,促进了对DNA蛋白质,生物分子马达的研究,是生命科技发展的基础。
C、纳米科技,将促进传统产业革命,已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
D、纳米科技,是信息产业和生命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将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纳米科技促进人类的认知革命,这与爱因斯坦对于未来科学的展望所表达的科学精神是一
致的。
B、纳米科技,使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
C、在科学发展史上,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DNA分子模型的建立与纳米科技具有同样的作
用和意义。
D、未来的技术优势,将属于那些明智地接受纳米作为新标准,并首先学习和使用它的国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天启二年,(孙文正)以大学士经略蓟辽,置酒别亲宾,会者百人。有客中坐,前席而言曰:“公之出,始吾为国庆,而今重有忧。封疆社稷,寄公一身,公能堪,备物自奉,人莫之非;如不能,虽毁身家,责难逭(huàn),况俭觳(què)乎:吾见可食皆凿,而公独饭粗,饰小名以镇物,非所以负天下之重也!”公揖谢曰:“先生诲我甚当,然非敢以为名也。好衣甘食,吾为秀才时固不厌。自成进士,释褐而归,念此身已不为己有。而朝廷多故,边关日骇,恐一旦肩事任,非忍饥劳,不能以身率众,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以至于今,十有九年矣。”
呜呼!公之气折逆阉,合智谋忠勇之士以尽其材,用危困疮痍之卒以致其武,唐、宋名贤中,犹有伦比。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无怨言,叛将远人,咸喻其志。而革心无贰,则自汉诸葛武侯而后,规模气象,唯公有焉!是乃克己省身、忧民体国之实心,自然而忾乎天下者,非躬豪杰之才,而慨乎有闻于圣人之道,孰能与于此?
注:逭,在文中是“逃避”的意思。 觳,在文中是“节俭”的意思。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 勖:勉励。
B、朝廷多故,边关日骇。 故:变故,动乱。
C、不能以身率众。 率:率领。
D、吾见可食皆凿。 凿:文中是“精美”义。
12、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始吾为国庆,而今重有忧
B、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无怨言
C、规模气象,唯公有焉
D、是乃克己省身、忧民体国之实心,自然而忾乎天下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莫之非 B、是乃克己省身
何陋之有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饰小名以镇物 D、自成进士,释褐而归
赵亦盛陈兵以待秦 吾恂恂而起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宾客指出孙文正“独粗饭”的做法只是想博取好名望,恐怕难以担负起国家重任。
B、孙文正认为自己不敢讲究吃穿,只是因为国家处在多事之秋,自己身为“国家之人”,要
尽力砥砺自己的意志品质,以备国家之用。
C、作者认为孙文正勖己励己,气节崇高,虽不及诸葛孔明,但是足可以与唐宋名贤相媲美。
D、本文段主要颂扬了孙文正克己省身,忧民体国的精神。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4届高三联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 选择题答题卡 (共4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
|
|
|
|
|
|
|
|
|
|
|
|
|
第Ⅱ卷(共108分)
四、(15分)
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8分)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贫困),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
①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①本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个表达拟人的关键词语进行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第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 形象做分析,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说 荷
赵文英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虐肆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如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污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叶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2002年第10期《美文》)
18、第4段说荷有着“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不变”“万变”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分)
19、第9段中“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中国人民对荷的赏识与喜爱表现在那些方面?并说说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的题目是“说荷”,结合全文,说说“荷”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语言优美,联想丰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荷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生命状
态,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
B、文章以荷引起自己心灵的震动开端,以自己被荷的品质所感动,变成一个宠辱皆忘的人作结,首尾呼应;以“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的生命奇迹”为线索,脉络清晰。
C、第4段“荷的故事”即“荷诞生的传说”,具有传奇色彩,突出了“荷”的不平凡,更进一步突出了荷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D、第6段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时至秋天,阴雨绵绵,荷已红颜褪去,青春不在,一个“残”字,表达了作者对荷的衰败的惋惜之情。
E、第10段“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诉说的主体是“荷”,“生命的真谛”,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文章的主旨。
六、(12分)
22、请将下面一则消息改写成一条不超过16个字的一句话新闻。(3分)
据有关当局说,日本公平贸易监督机构今天突袭了美国微软公司在日本的分公司,因为怀疑它违反了垄断法。微软公司日本分公司女发言人证实,公正交易委员会搜查了该公司东京总部办公室,但她否定有任何不法行为。
公正交易委员会一位要求不公开姓名的官员说,微软公司日本分公司在与日本电脑制造商签订软件交易合约时,涉嫌强加不适当的限制条件,如要求日本公司允许它侵犯其专利权。 这位官员拒绝细说详情。日本有关官员普遍未就进一步调查发表评论。
微软公司日本分公司的那位发言人说,公司正在协助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与日本制造商签署的特许协议中关于版权和专利的措辞。
她说,公司认为特许协议无可非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字)
23、把下列句子连成一段句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3分)
①有些老干部连上班都困难,却不愿退休,也许就有这种难言的苦衷吧。
②有些领导干部搞不正之风,已经不是为了本人或老伴,而是为了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
③有位年近七旬的领导干部,写了份退休申请,儿女们群起而攻之,逼着他把申请要回来。
④如今不少做父母的,很有那么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也颇有一些封建意识会夹杂其间。
⑤如此娇养的后代,一旦失去父母特权的笼子,飞到社会上全靠自己生活时,命运比起那只虎皮鹦鹉又将如何呢?
⑥极个别人,连开除党籍、坐班房的事他都敢干,恨不得在自己去见上帝之前,把子孙们都先送到天堂里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一段话,请以“……取决于……:其中……因为……可以……可以……而且……”仿写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6分)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天赋、勤奋和机遇。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勤奋。因为勤奋可以弥补天赋不足,勤奋可以寻找机遇,而且勤奋全是由你自己来掌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5、 一天,一位农夫的一匹心爱的马不慎掉进一口枯井中。这匹马并没有受伤,但要从井底救出来却很困难,需付出很高的代价。于是,他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牺牲这匹马。但他又不忍心让马活活饿死,便决定往井里填沙子,把马早点掩埋。他开始往井里填沙子,沙子一落下,马就使劲地一抖动,沙子都滑到井底。这样,随着井底的沙子越来越多,马在井底的位置就越来越高。最后,马不但没有被埋掉,反而成功地逃出了枯井。
细细想来,人有时也会像这匹马一样,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甚至有人落井下石。对此,我们切不可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何不学学这匹马,处变不惊,将危难和屈辱踩在脚下,跃出低谷,闯出新天地。
生活中也有许多料想不到的变故如:地震、洪水、火灾、车祸……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请以“处变不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C(A、蝼 ,髅,偻都读 lu,篓读lu,镂读lu B、 沮,矩,咀,都读j;狙读j;蛆读q D、,婵,蝉读chn;郸读dn;惮读dn;掸读dn C项都读sh n)
2、B(A、粟—栗,溪—蹊;C、缉—辑,儒—孺;D、竣—峻,驰—弛)
3、C
4、B(狡辩:狡猾地强辩。 诡辩:主要指一种论证方法,貌似合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个别:单个,
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谈笑风生,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在平时谈话。谈笑自若,表示
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谈笑。)
5、A(B、形容无依无靠,十分孤独。C、成事的是萧何,败事的也是萧何。比喻成败
都由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D、非“贫穷”之意)
6、A(B项前后否定不当;C项语序不当;D项缺少主语)
7、A
8、B(A“纳米”应为“纳米科技”;C“肯定性判断”变成了“可能性判断”;D因果关系倒置)
9、D
10、C(“同样的”错误)
11、C(率:给……做榜样)
12、D(自然:文中表示理所当然的意思,现代汉语也有此义项)
13、C(A项,前“之”为代词,后“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项,前
“乃”做“是,就是”讲,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后“乃”可作“竟,却”讲,副
词。C项均是连词,表目的关系,相当于“来”。D项前“而”为连词,表承接,后
“而”为连词,表修饰。)
14、C(“虽不及诸葛孔名”不符合文意,分析不当)
15、①译文: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一位背着柴草的老人。(2分,“长年”和状语后置
两个要点各1分)
②喜欢贤良而怜悯贫困是长久保卫国家的根本。(2分。注意“乐”、“哀”及判断句三个要点。“守”作“治理,管理”也可。)
③梁丘据看到晏子吃的是中等食物,食肉不多,将此事告诉了景公。(2分。“中食”
和“以告”的省略,各1分。)
④富贵而不骄奢的,我没听说过,贫穷而不感到遗憾的,那就是我。(2分。“骄”、
“恨”两个要点各1分。)
二、简答题:
16、①知春:赏析中应突出其消息灵通的特点。
斗芳菲:赏析中应突出其互相比赛的特点。
惟解:只知道。赏析中应突出其诚实可爱的特点。(言之成理即可。一词语一分。)
②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
B、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
采的篇章。
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称道之处。
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神。“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的么?
(以上所说,言之成理即可)
17、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18、“不变”指荷坦然自若,不屈不挠的精神。“万变”指自然界的风风雨雨。
(一点 2分)
19、中国人民对荷的赏识和喜爱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精神种荷者,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②荷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风采。(3分)
在文中的作用:①写荷被中国人赏识和喜爱的历史,丰富了荷的内涵。②既照应了前文“无数次邂逅”,也拓展了文章的主题。(3分)
20、荷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①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②勇敢执着,不屈不挠。③
风清骨俊,典雅端 庄。④不屈权贵,不慕荣华。⑤冰清玉洁,高雅脱俗。(答4
点,意思相近即可得4分)
21、AD(A、理解本文的主旨错误。应表现了荷临危不惧、不屈不挠的精神。D、
作者表达的不是惋惜,而是敬佩之情。)
22、答:“日本有关部门(或监督部门)突查微软公司”或“微软受日本反垄断机构调查”。
23、④②③①⑥⑤
24、只要写出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如:①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环境、道德和事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道德。因为崇高的道德可以创造和谐的环境,崇高的道德可以构建美好的事业,而且崇高的道德是由我们每个人自身来把握的。
②一个人的进步,取决于以下的三个前提:自律、自省和自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省。因为自省可以明确自律的方向,自省可以确立自强的目标,而且自省全是由你自己来完成的。
25、作文:见高考评分标准。
附:译文
明天启二年,孙文正以大学士的身份做蓟辽经略使,临行前置办酒席与亲朋好友告别,聚会的有近百人。有一个宾客在席间坐着,离席上前说道:“您前去上任,我开初替国家庆喜,而今却很担忧。国家的疆界(守卫的重任),寄托在您一人身上,您能胜任,置办些东西来自己享用,没有人会责怪您;如果不能胜任,即使人亡家破,也难逃罪责,何况节俭(能起作用)呢?我看见客人吃的都是精美的食物,您却一人吃粗粮,(像这样)猎取小名声来镇服别人,不是能用来担负国家的重任的。”孙文正行了礼道了谢,说:“你对我的指教非常恰当,但是我不敢凭这些事来求取名声。精美的衣服食物,我做秀才时是不会满足的。自从成了进士以后,当我换下粗布衣服荣归故里时,就想到自己的身体已不属于自己所有了,何况国家多动乱,边境一天天危急,只怕一旦肩负重任,不能忍饥耐劳,就不能以身作则,因此不敢讲吃讲穿,尽力勉励和磨练自己,坚持到现在,有十九年了。”
啊!孙老威挫逆党,明察万事,任用有智谋有勇力的将领让他们施展才能,率领受挫败有创伤的士兵让他们发挥威力,唐宋出名的贤人中,才有可比拟的。至于以诚服众,所斥退之人,卸职而无怨言,背叛逃离的将士,都明白他的心志。而忠诚专一,从蜀汉诸葛亮之后,风范气度,只是孙老才有啊!这是克制自我、忧民忧国的真心,自然地让天下人感叹,不是自身具有豪杰的才能,并且发愤地修炼圣贤风范的,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