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常备题(一)

2014-5-11 0:11:50下载本试卷

高考常备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幸 围 勇善战 分外妖

B.讥  悄然 悬崖 逍遥法外

C.谷 隘 私报复 汗流

D.杞 囿 尾续貂 延残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伫立  倾轧 莫不关心 衣锦还乡

B.沧凉  偏僻 闲情逸致 出神入化

C.湮没  剔除 惹是生非 语无伦次

D.磋商  风姿 人情事故 一愁莫展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施行(按照某种方式去做)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行色(出发前后的神色、情景) 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了,将要进棺材了)

B.极度(程度极深的)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极意(用尽心思) 物极必反(事物的两端一定是相对相反的)

C.更迭(轮流更换)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更生(比喻复兴)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D.屈才(大材小用) 不屈不挠(指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负屈(遭受委屈或冤屈)理屈词穷(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要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不要_____别人。②2002年秋季入学的初一、高一年级新生已经全面使用重新_________的新教材。③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及时_______噪音造成的维生素过度消耗。

A.苛求  审订 补偿  B.强求 审订 补给

C.强求  审定 补给  D.苛求 审定 补偿

5.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人大代表呼吁过,政府部门整治过,但人们对整治结果不敢恭维,因为这种整治不过是扬汤止沸之计。

B.小侄子很滑稽,我们常常被他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在学校举行的高三学生“百日誓师”大会上,几位学习标兵夸夸其谈,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D.您是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而我只是一个芸芸众生,社会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怎好作比呢?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委书记在会上指出,这次评比我市位居末名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投资不足造成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吸取教训。

B.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C.今年元月1日,有1600多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83届“北极熊”冬泳活动。

D.中宣部负责人再次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高新技术带来负效应

高新技术的发展,应包括健全其抗御“灾害”的功能,但迄今为止,高新技术进步并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因此,频频出现难以预料的尴尬局面。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命中率并不是100%,美军启用的高新技术武器竟然演出过误伤多国部队的“悲剧”。80年代初,日本地铁总线东中野ATS自动停车装置因失控几率不为零而发生撞车事故,此后又有前苏联切尔诺贝核事故的发生,至于一位患关节炎的病人在接受微波治疗时,因重编他的心脏起搏器程序出现问题而致死,迫使人们正视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

这种负效应还表现在导致高新科技产业不景气的“巴洛克化”,附加在各类高新技术产品上许多理想化而非实用化的机能,派不上什么用场,最多不过是未来成功的早产儿。

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也是人们极关注的问题。地球及其大气层是有限空间,容纳生物及平衡生态的能力存在极值。高新技术所带动的现代工业化极大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同步缩小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极值”再也不是想象中的数值了。诚如人言:“以马达和电子线路为帅的‘灰色技术’指挥人类向地球宣战,地球还以干酪和酸雨;只有当‘绿色技术’升帐后,才可能中和酸雨时代。”

人类走向航天空间30多年了,3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至今外层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碎片、宇航工具等,已多达10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

高新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作为新世纪的课题等待人类攻克。

[注]巴洛克,欧洲17世纪文艺复兴后追求各式无用装饰的建筑风格的代称。

7.文中“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就第1自然段来说,最准确的理解是( )

A.高新技术应与高可靠性技术、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

B.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各种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

C.高新技术系统进行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对其再发展带来障碍。

D.当今高新技术系统的抗御“灾害”功能不够健全使其在实施中出现危害性。

8.对画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球还以干酪和酸雨”的局面必须改变。

B.以“高新技术”替代“灰色技术”,才可能消灭酸雨。

C.减少公害,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的正效应。

D.努力改变物质文明与公害同步发展的状况。

9.文章最后“太空垃圾场”的比喻,旨在说明( )

A.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B.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环境污染。

C.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

D.高新技术负效应在航天领域内的表现。

10.根据原文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效应,人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B.只有努力提高可靠性,提高实用价值,减少公害,才能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

C.追求“巴洛克化”,将缺乏实用价值的理想化技能附加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导致高科技产业不景气。

D.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吴起者,卫人也。魏文侯以为将,文侯既卒,事其子武侯。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攘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以公主,起有留心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焉。以此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太子立,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吴起   害:杀害

B.试以公主  延:延请

C.以此之   卜:猜测、推算

D.不急之官  捐:捐献

1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在本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魏文侯以为将     B.臣窃恐起之无留心

C.吴起惧得罪      D.废公族疏远

1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子皆出吾下,位加吾上

冰,水为之,寒于水

B.此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今其智反不能及  

C.起有留心必受之

徐而察之,山下皆石穴罅

D.吴起见公主贱君也

虽无丝竹管弦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吴起离开魏国去楚国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

②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③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

④武侯疑之而弗信也。

⑤吴起惧得罪。

⑥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5.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吴起在魏国任西河守,在楚国任相。无论在魏国还是楚国,吴起都表现出了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B.魏国让田文为相,吴起认为自己功大,应居相位。但当他与田文论功后,认为自己不如田文,说明吴起还有自知之明。

C.至公叔为相,而害吴起。公叔的仆人利用吴起“节廉而自喜名”的性格,向公叔献计,挑拨武侯与吴起的关系,武侯也中了他们的奸计,他们的阴谋得逞了。

D.吴起到楚国后,进行了政治改革,壮大了军事力量,但也招来了楚宗室大臣的嫉恨,悼王死后,他们作乱杀了吴起。太子即位,又坐着用箭射吴起的尸体,并杀死吴起宗族七十多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

16.读下列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5分)

杀猪教子 《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子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也,听父母之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分)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做题(6分)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行 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这两首诗不同于一般的悲秋作品,另有意境。刘诗的意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徐诗的意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方面写100字左右的简评)(4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的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房,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缝隙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暖和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着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上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与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其特别

现在,一家人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本文写于1933年12月)

19.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三自然段中:“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上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它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自然段中“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作者为什么认为“白马湖”的风特别呢?表达得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篇散文的奇特之处不在于它写冬天却既不叙寒冷也不写冰雪,单单只说一个风,而在于它通篇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撩人遐思的情愫。

B.作者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浓墨重彩的描绘了白马湖冬天狂风怒吼的情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第二自然段中描绘了白马湖冬夜的“寒风怒号”“松涛如吼”,萧瑟而静寂,表现了作者心底的孤独与寂寞。

D.当那夜深人静风啸之际,作者说自己,“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感情虽含蓄,但读者自会咀嚼出深长隽永的意味来。

E.结尾段照应全文,同时也表达了全家人对白马湖的思念之情。

六、(12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3分)

每当日落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缕缕白色的炊烟,在山野的四周弥漫,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山脚下便笼罩着一层苍茫的烟幕,一种松枝燃烧的香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一句话概括下则消息,不超过20个字。(3分)

本报北京4月3日讯 记者顾玉清报道:今天上午,19个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以及肯尼亚省长访华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怀柔举行的“护生命水,植生态林”共植中非和平友谊树活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应邀参加,并为“共植中非和平友谊树活动”贵宾名字牌匾揭幕。

这次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植树活动是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和中非人民友协的大力支持下,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娱乐信报和怀柔区委等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的。

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形式和修辞,各写两个句子,组成一段完整的话。(6分)

青春是一种令人艳羡的资本。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必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为我们的青春喝彩!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悚然,会场寂静,倒是这位将军悠悠然。他轻抚士兵的肩头,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生头发吗?”会场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绷紧的心弦松弛下来了,盛宴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英国王室为了招待印度当地居民的首领,在伦敦举行晚宴,身为皇太子的温莎公爵主持这次宴会。宴会快结束时,侍者为每位客人端来了洗手盆,印度客人看见那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来一饮而尽。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体地一饮而尽,大家因此纷纷仿效。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纪伯论说:“大智慧是一种大涵养。”你认为呢?

请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A(A项读音分别为jiǎo rào xiāo ráo;B项“诮、峭”读qiào;C项“峡、狭”读xiá;D项“枸、狗、苟”都读gǒu)

2.C(A项“莫”应为“漠”;B项“沧”应为“苍”;D项“事”应为“世”,“愁”应为“筹”)

3.B(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4.A【(“苛求”指过分地要求,“强求”指硬要求;“审订”指审阅修订,“审定”指审查决定;“补偿”一指抵消(消耗、损失),二指补足(欠缺、差额),“补给”指补充、供给(弹药、粮草)。根据本题语境应选A)】

5.A(A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项“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与后文重复;C项“夸夸其谈”贬义,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不合,改为“侃侃而谈”较合适;D项“芸芸众生”中“芸芸”形容众多,与句中“一个”不搭配)

6.B(A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C句“非常”与“酷”语意重复,删去“非常”;D句成分残缺,在“把”后添上“打击”,与“不正当行为”搭配)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这是出现负效应的原因。B“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C“对其再发展带来障碍”,有夸大其词之嫌)

8.C(AD太笼统,B“高新技术”应为“绿色技术”)

9.C(A“负效应大于正效应”不准确,矿太空垃圾场”不等于“环境污染”,D应从作者的主旨看,而不应只看字面)

10.A(只要人类充分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高新技术的负效应不是不可避免的)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C(A害:妒忌;B延:试探,迎引;D捐:除去)

12.D(D疏远:关系不近或不好,古今义相同;A以为:句中义,以(之)为,让他作;今义,认为;B留心:句中义,留在魏国的心意;今义,注意;C得罪:句中义,获罪;今义,招人不愉快或怀恨,冒犯)

13.A(A而,转折连词,却;B就是,副词/却,反而,副词;C就,表承接/原来是,表承接;D主谓间,助词,无意义/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14.C(①吴起与田文论功后,吴起认为自己不如田文;③公叔的谎言;⑥到楚国后的情形)

15.D(太子即位,由于射杀吴起而获罪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四、(15分)

16.(1)小孩子还不懂道理,他们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听父母的教导。

(2)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好孩子的办法。

17.(1)刘诗的意境是昂扬的,生机勃勃的(一鹤排云而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冲破了秋的肃杀气氛,是励志之作);徐诗的意境是清新恬淡,闲适宜人。

(2)喜欢任何一首都可以,但简析要言之成理。

18.(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18分)

【考点透视】19题和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标准答案】19.开宗明义。交代来白马湖的时间及生活环境,为下文设置了特定的背景,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20.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精练而富于色彩的笔墨形象地描绘出了大地、山和湖在严冬中瑟瑟发抖的情形。

21.作者无限深情地说:“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厌恶动荡嘈杂的城市而向往思念纯净美好的白马湖的情感。

22.BC(B.本文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用朴素优美的语言,以舒徐自如的笔触创造出一种清幽、遐远的境界。C.表现的是作者远离喧嚣城市,远离腥风血雨的欣慰之情)

【思维发散】能否把握本文中作者对白马湖的感情是读懂全文的关键,而把握感情仍得回到文章本身,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去理解,去分析。在文章中,作者多处描绘了白马湖冬天的静谧、纯净、美好,以舒徐自如的笔触创造出一种清幽、遐远的境界。作者在景物描写中绵密地融进了自己当时的亲切感受,表现了作者从心底涌起的一股远离喧嚣城市、民远离腥风血雨的欣慰之情。作者无限深情地说:“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以及结尾段写家人对白马湖的牵挂,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厌恶动荡嘈杂的城市而向往思念纯净美好的白马湖的情感。至于文章结构的安排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与原文内容相结合,按照一般的规律、作用去分析即可。

【误区警示】鉴赏评价要客观公正,要以阅读材料为本,从实际出发,讲究分寸,切忌随意拔高或无中生有。当然,了解作者和相关的时代背景也不容忽视。

六、(12分)

23.山脚下便笼罩着一层苍茫的烟幕,缕缕白色的炊烟,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一种松枝燃烧的香味,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24.4月3日,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在京植树。

25.参考答案: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无畏的勇气,你可以实现一个美丽的梦想。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阳光和希望;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七、(60分)

26.【考点透视】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用以测量写作的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依据2004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作文继续采用限制性少自主性多、鼓励发挥写作个性和写作特色的话题作文;评分继续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

【标准答案】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诗歌、戏剧皆可,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评分标准参照《2004年考试说明》。

【思维发散】此话题可以讨论“做人的智慧”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有智慧,怎样才能使自己更有智慧等等,只要考生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阐释自己对这一命题的见解即可。

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所以它能使月光生暖、岩石唱歌,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使阴暗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

但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看似睿智英明、才高八斗、机敏伶俐,然而,或鸡肚小肠、心胸狭窄,或恃才自傲、咄咄逼人。他们的聪明智慧之光只为自己的虚荣和私利闪耀,如磷火般为世人所不屑。

大智慧是一种大涵养,有涵养的人才善于学习,我们从多话的人那里学到了静默,从偏狭的人那里学到了仁爱,让我们在生活中学得更智慧,更洒脱一些。

【误区警示】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如果写议论文,注意不要只发表空洞的理论,要有理有据,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