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模拟卷(9)

2014-5-11 0:11:51下载本试卷

高考模拟卷(9)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语(chèn)  梨xiāo  存(zhù)  力能鼎(kǎng)

B.妍(chī)  市kuài  噪(guō)  余勇可(gǔ)

C.华(jīng)  恸哭tòng  眼(jiǎn)  面露色(yùn)

D.采(xié)  皮bāo  守(kān)  然而止(ji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蜕化变质  燃眉之急  童山濯濯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B.岌岌可危  万里平畴  恶惯满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C.抱残守缺  适得其反  味同嚼蜡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D.竭泽而渔  通情达礼  趾高气扬  偷鸡不到蚀把米

3.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但我却至今不悔。

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

D.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第58届联合国大会拒绝冈比亚等几个小国提出的所谓“提案”,又一次    了陈水扁一伙妄图制造“一中一台”“一边一国”“两个中国”的阴谋。

②博鳌亚洲论坛11月2日在我国海南省博鳌    ,温家宝总理此前于11月1日会见与会嘉宾并发表     

③今年三四月间在全国部分省市    的非典型性肺炎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场    非典的人民战争在全国同时打响,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战胜了肆虐一时的非典型性肺炎。

④鲁能泰山队在主场迎战陕西国力队,   面对甲A最弱的球队,鲁能俱乐部  没有提出“必杀令”,以免队员有过多的压力。

A.制止  开幕/演讲  蔓延/抗击  即使/也

B.挫败  召开/讲话  发生/防治  尽管/也

C.制止  召开/讲话  发生/抗击  尽管/也

D.挫败  开幕/演讲  蔓延/防治  即使/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古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独”危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绝不会有出路的。

B.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发光。

C.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用公共资金为自己办事的渠道,所只是以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

D.登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国庆节期间,武中奇先生到我市某小学参观访问,该校挂出了一幅“热列欢迎著名学者武中奇先生来我校莅临指导”的大标语。

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当宇航员杨利伟走出船舱时更是众星捧月般地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C.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热情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D.为了找到“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的原因,国家卫生部、广州市卫生局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科学的数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OC~2.6C,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c~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7.下列关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热污染”是一种主要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第二段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这样造成水生生物缺氧而直接受损。 

B.“热污染”能够引起疾病流行,目前唯一一个可以证实的事例是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 

C.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

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的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为热,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已经使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加炎热,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现状,一个世纪后,一个世纪后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而两极温度升幅将更大。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A.人们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以快速提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B.一定要限制人口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以降低生活中的废热排放。

C.对“热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合理、最有效地进行能源利用。

D.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热污染”控制标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①。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所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测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入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遂饮药死。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节)

赞②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汉书·袁盎晁错传》)

注:①峭直刻深:严峻,刚直,苛刻。②赞:用于纪、传的结尾,等于总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尚书   治:这里是“研究”的意思。

  B.由此与错有           卻:通“隙”,嫌隙,隔阂。

  C.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道:从,由。

  D.公言善,吾亦之         恨:痛恨,怀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无治尚书            B.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为国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C.刘氏安矣,晁氏危矣         D.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王好战,请战喻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晁错“峭直刻深”的一组是

  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②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③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④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⑥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多次进言而未被汉文帝采用;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宠幸倾九卿”,晁错修改了许多法令。

B.晁错因要削减诸侯的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也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不为所动,最后竟然被迫“衣朝衣,被斩于东市。

C.晁错忠心汉室,却在吴楚叛乱时,被汉景帝下令处死,以致“天下之士噤口”,令世人不禁为晁错这样的愚忠而悲叹。

D.从末段总评看,班固表达了自己对晁错忠心为国的肯定和对晁错的悲剧结局的同情。

E.仆射邓公的话说明晁错“削地以尊京师”是“万世之利”,而吴王“以诛错为名”,只是谋反的借口。

第Ⅱ卷(共108分)

四、(15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2分)

译文: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2分)

译文:                                

(3)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4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疑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诗中的“渔翁”有诗人自况的意味,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答:                                

(2)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即:此二句删去也可以),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3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渔船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其文约,其辞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上帝的花园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萧洒大方。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去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在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敞开,只要能接收到阳光,并没有特别的忌讳。有多少人能珍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善。

现在,我看着自己停在键盘上的两只手,可以自如地伸展、弯曲、合拢,十个指头都能灵活地打击键盘。最大的奇迹是,手能从地上拣起一根针,能挤牛奶,能写字、画画,能举杯、握剑、摘花,能接住一个远远扔来的球;它还能表达意见和感情:同意或拒绝,依依不舍,无限温柔地抱起一个婴儿,拭去对方的眼泪……,有一次,看到小孩在搭积木,我对朋友说:“不要把这双手看成只有几年的历史,它是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远不止是火、铁器、文字和婚姻制度。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古人每恨海棠无香,鲫鱼多骨,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我瞪着眼说:“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鱼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尽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所以你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园对人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花园好了,于是某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人工生物学圈。尽管里头借用了不少旧世界的材料,试验者们还是呆了两年就赶紧逃了出来。

有时,我们能从没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从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乱走走。见到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池心一平如镜,手痒痒的,就捡块石子打“水漂”,石子仿佛蜻蜓点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树林子空荡荡的,没有野生动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腐叶,踩在脚下,充满弹性。偶尔能见到一两朵明艳的小花,像幽静的美人,自开自落。透过浓荫的一缕阳光打在一丛 什么蕨类植物上,逆光看去,叶脉绿得透明,仿佛在流动。我就这样在林子里逗留几个小时,把攥紧的骨骼和灵魂摊开,仿佛一朵花、一根草,被宏伟的自然环绕并轻盈地托起,矫健、灵敏而单纯。除了上帝的花园,我们还可以在哪里这么自由地徘徊,充满惊喜和依赖?在哪里还能如此深切地体会生命中无尽的美感,像宇宙一样深沉?

(选自《散文天地》,有改动)

18.“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是因为什么?请分条列出。

                               

19.请分别说明下面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①“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在的手的各种意义”一句的含义是:

                                 

②“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一句中,

“上帝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20.“上帝的花园”指什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兼具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散文,深刻、抽象的思索与丰富形象的细节描写巧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B.首段运用对比、类比的手法,托物言志,表达了对一些美好品格的热烈赞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万物都有自己生存的理由,人类本不应该食用动物,人们应具有一种地球大家庭的心态,尽量保护自然。

  D.作者认为自然是上帝创造的,反对人为改变基因,不相信科学家能建造出可以真正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工生物圈。

E.末段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用丰富的感觉和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种自然、静谧又充满生命动感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六、(12分,每小题4分)

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据当地村民讲,几十年前,这里有好多窑框子,村民在此开荒种地,挖出很多陶瓷器。②窑具则为凹形中空的支烧垫具,工艺较为先进。⑧近几天,考古人员又在徐州东郊翠屏山上发现一西汉窑址,采集到大量窑具和残瓷片。④现场发现的碗、盘、碟、壶等残存瓷片,胎质坚实细致。⑤过去徐州出土过许多此类原始瓷器,而考古工作者却搞不懂它们是南方烧制运来徐州的,还是本地烧制的。⑥考古人员称,这类原始瓷窑在江南发现较多,而北方则较为罕见。⑦ 这次原始窖址的发现解开了这个谜团。

答:                                

23.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4分)

提示语:(液化气站广告)到家服务,送气上门。

改写为:    服务到家,运气上门。   

  (1)提示语:(宾馆招贴)衣冠不整,拒绝入内。

    改写为:                  

  (2)提示语:(精品小店)赚钱不多,概不赊销。

    改写为: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条码”下定义。(可删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条码是一种特殊符号。

    ②表示商品信息的数学代码转换而成一组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条。

    ③这种特殊符号是由这些平行线条组合构成的。

    ④条码一般印在商品包装上或附在商品上。

    ⑤条码标志商品的身份。

  答: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央其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的人在处理很多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

请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所写的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材料可用可不用。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湛江一中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9)答题卡

班别        姓名         学号       

I4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II卷(108分)

四.(13分)15.把上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2分)译文:                           

 

(2)(2分)译文:                             

(3)(4分)译文:                             

                                     

16.(6分)

(1)                                 。(2分)

(2)                                    

                                      

                                   (4分)

                                  (2分)

17.填空。(任选2题 4分)

 

(1)                                      

 

(2)            ,                             

(3)                                  

五.(18分)

18.(4分)答                                    

                                        

19.答(1)(2分)                             

 

                                       

 

答(2)“上帝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0.(4分)答:                             

 

                             

21.(4分)正确的的两项是

                

六.(12分)

22.(4分)              

23.(4分)(1)                             

 

(2)                               

24.(4分)                                 

 

                                     

 

                                      

七.(60分)

25.作文(另纸)

湛江一中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9)答案

1. A力能扛(gāng)。

2.C(A.一扰  B.惯一贯  D.礼一理。附熟语解释:。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天下本无事,庸人自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3.D(D.“是秀”之后应加问号。注意:C项的“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如果改为逗号,新西兰就不是“大洋洲”的了。)

4.B

5.D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B芸芸众生: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C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上3词均符合语境。D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合语境)

6.C(A项“来”和“莅临”重复,删去“来我校”或删除“莅临”;B项缺少主语,删去“当”和“时”;另外,语序也不对,应把“众星捧月”放在“人们”之后;D项分类不当)

7.D(最后一段:是因没有足够重视而使“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

8.A(B项从文中看,“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是其中一个例证,没有证据说是唯一一个。C项“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能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一点。D项原文是“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

9.B.(原文是“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

10.C.(最后一段第一句有提示)

11.D(恨:遗憾,懊悔。)

12.C(C连词,前者表转折,后者表并列,不同;A代词,“……的人”,意义、用法均同;B介词,“趁(机)”,也可译为“于是、就”,意义、用法均同;D介词,“拿,用”,意义、用法均同)

13.D

14.C(“世人悲叹”的是晁错忠心汉室却惨遭屠戳,而非叹“天下之士噤口”的后果,更非叹他是“愚忠”。)

四、(15分)

15.(1)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译错 “数”、“辄 ”各扣1分,大意对得1分,共2分)

  (2)等到 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译错“及”、“衣” 各扣1分,大意对得1分,共2分)

(3)邓公回答:“晁错担忧诸侯势力强大不受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为万世的利益着想的计划。但计划刚刚实行,突然遭受斩杀对内杜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以为陛下不该这样。” (译错“患”、“戮” “内”“外”各扣1分,大意对得1分,译错谦恭的语气得1分,共4分)

16.(1)寄托了诗人纵情山水、超然世外、孤高又不免孤寂的情怀。(“纵情山水”、“超然世外”、“孤高、寂寞”各1分。回答不完整酌扣)

(2)同意。删去末两句平淡闲远的尾巴,使诗以“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一奇句作结,不仅“余情不尽”,而且“奇趣”更显。(指出不足1分,说出原因且能自圆其说2分,只回答“同意”不给分)/不同意。结尾两句是全诗的一段余音,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其孤独无伴才可知。删去后影响孤独之情的表达。(指出好处得1分,说出原因且自圆其说2分。只答“不同意”不得分)

17、(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秋水共长天一色。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其志洁,其行廉。 举类迩而见义远。

五、18.①自然、大方、优雅 ②谦虚、有深度 ③珍惜宇宙中的每点营养  ④简洁、完美而有个性。

19.①手的法动能力是在上百万年的人类进化中形成的,每个个体生命幼年时手功能的发展,并不是人类意义上的创造,而只是对基因中已有功能的开发。②“上帝的目的”是: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人类的目的”是:让万物都适应人类的需要。

20.“上帝的花园”指大自然。

表达的意思是:自然是美好的,人类应敬畏尊重原本的自然,热爱享受原本的自然,对人类改造自然的意志和能力表示怀疑,甚至否定。

21.AE

六.(12分)

22.③①④②⑥⑤⑦

23.(1)衣冠楚楚,登堂入室。  (2)本小利微,现金交易。

24.(4分)条码是一种由表示商品信息的数学代码转换而成的一组黑白相间的平行

线条组合构成的,一般印在商品包装上或附在商品上,标志商品身份的特殊符号。

译文:

  晁错,颖川郡人。在轵县张恢先先生处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学说,因通晓文学而做了太常掌故。晁错为人严峻刚直,酷烈苛刻。孝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郡的伏胜原是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龄已九十多岁,因为年老不能征召,就诏令派人去向他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到伏胜那里学习《尚书》。学了回来,就上书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事,以《尚书》论证。皇帝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景帝登位,任命晁错为内史,(1)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请求根据诸侯王的罪过,削弱他们的封地,收回他门的枝郡。奏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谁也不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喧哗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消息,从颖川赶来,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当政办事,侵削诸侯势力,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而多埋怨你,为什么呢?”晁错说:“本当这样。不这样,皇帝不被尊贵,国家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这样,刘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就危险了!”随即饮药自杀。死了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反叛。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做了校尉,讨伐吴楚军任将军。回朝来,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见皇帝。皇帝问:“你从军事前线回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几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恼怒,以诛晁错为名(造反),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况且我担心天下的人都将闭口不言,不敢再进言了!”皇帝问:“为什么呢?”邓公答:“晁错担忧诸侯势力强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为万世的利益着想的计划。但计划刚刚实行,突然遭受斩杀,对内杜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以为陛下不该这样。”景帝默然了好久,说:“你说的对,我也为这事悔恨。”

班固说:晁错在治理国家方面,能深谋远虑,但看不到自身的危险。他的父亲看到了,长于治理沟壑,但也无益于挽救败局。比不上赵括的母亲,能使自己的宗族得以保全。可悲呀!晁错虽然不能善终,但他的忠诚得到世人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