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鞭笞(chī) 濒(bīn)临 纵横捭(bǎi)阖
B霎(shà)时 纤(qiān)弱 相形见绌 (chù)
C谥(shì)号 塑(suò)造 瞠
(chēng)目结舌
D粗犷(guǎng) 刽(guì)子手 泉水淙淙(z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修葺 闲情逸志 直截了当 饮鸩止渴
B沉缅 一愁莫展 湮没无闻 明火执仗
C饿殍 罄竹难书 委曲求全 林林总总
D 编纂 汗流浃背 留恋忘返 故技重演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________,绝不是要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 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②由于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刚刚进行了半场的比赛被迫________。
③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_____的主要货币。
A性质 中止 抗衡
B实质 中止 抗衡
C性质 终止 抗争
D实质 终止 抗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垃圾邮件进行“封锁”不能说是对中国的偏见,如果经中国中转的垃圾邮件严重 影响了别人的网络安全,屏蔽无可厚非。
B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十分深入细致,同学们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等 ,他都洞若观火。
C小孩尊敬老人,老人爱护小孩,这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幸福美满。
D 近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电影文学剧本,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表现上,都有许多创新,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
B北京以56票申奥成功,翻阅上百年的申奥史册,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在第二轮就取得 这样高的得票率。
C理性面对或惧怕围堵民工潮的做法,反映出不同地区市场化的程度。
D 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
6以下句子和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 还有水流可藉,依我看:____________
A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就像没有水流可以凭借的浮萍。
B“人生如梦”——终是虚幻一场。
C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D 如絮的人生,在春天翻飞飘落。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 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 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 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 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士死,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
:“县令 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 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 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 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中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固矣!与其 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俘累其男女 俘累:俘获捆绑
B侃率之以乘城 乘:乘机
C有蜚箭集于侃之手 蜚:通“飞”
D 君不在,则人谁固矣 固:坚持,固守
8比较下列句子“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盖将掠其玉帛 ②仓廪皆其积也
③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④重赏以令士死,其必济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烈妇“激励丈夫抗敌”的一组是( )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重赏以令士死,其必济! ③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④项城 父老,义不为贼矣。 ⑤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10以下不属于“项城得以保全”原因的一项是( )
A杨氏的动员工作奏效,后勤工作做得好。
B李侃能带着箭伤,坚持战斗。
C项城守卫部队人数虽不多,但训练有素。
D 敌人虽多,但有傲慢心理。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强敌压境,县令李侃不知所措。杨氏晓以大义,使其打消了逃走的念头。
B面对兵与财皆无的困境,杨氏建议打开官仓,出重赏动员吏民拼命守城。
C李侃受伤回家,在杨氏激励下,带伤重新登城,带领吏民共同抗敌。
D 敌人没把项城放在眼里,准备越城而下。杨氏亲手射杀贼首,贼众逃散,项城得以保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从东汉末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以前,长期分裂动荡 ,中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 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唐人精神文化展开在一个较之秦汉期内涵要繁富得多的背景之 上。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上升,文化的昌盛,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学派采取兼包并容 的政策,这一切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处在相对自由活跃的状态,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发展 ,因而唐人精神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精神生活内容空前丰富。
唐代是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时代,特别是唐前期,主导面是积极向上的。唐诗则反映 了 唐代人的总体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的事功精 神;“济苍生,安黎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登高丘,望远海”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的广阔胸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一 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气与热情,这些,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调,在 唐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诗中李白式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杜甫式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念;王维、孟浩然式的 希企隐逸、爱好自然;岑参、高适式的负气横行、向往边疆;乃至像“朝扣富儿门,暮随肥 马尘”那种旅食京华的辛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种游子恋母心情;“少小离 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那种告老回乡的感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种科场获胜后的狂态;“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那种新婚的羞涩;“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那种宫女失宠的哀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苦恋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那种宗教情绪,无不一一呈露,情态毕肖。
(摘自余恕诚著《唐诗风貌》)
12对唐诗繁荣的社会基础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代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党派采取的兼包并容的政策
B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代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经济繁荣、国力上升、文化昌盛
C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人的精神生活的天地广阔和精神生活的内容丰富
D 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人的精神文化内涵繁富和精神生活自由活跃
13对唐诗总体风貌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事功精神、崇高理想、广阔胸怀、热情豪气
B重视事功、富有理想、胸怀开阔、热情豪迈
C积极勇敢、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热情奔放
D积极主导、健康主调、自由活跃、热情奔放
14第三段所举诗句的例子,总起来讲说明了( )
A唐诗对各个人物的各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具体细腻的
B唐诗具体细腻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的精神生活的总体风貌
C唐诗对各个人的各种生活侧面都进行了具体细腻的反映
D唐诗具体细致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
15根据自己对所学唐诗的感悟,结合本文的观点,你认为以下推导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怀现实、参与政治的热情
B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人的诗句就较少伪饰和拘束
C唐诗既继承了古体诗,又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D 唐诗对儒释道三教的兼容与吸收使得唐代诗歌非常富有哲理的意味
第Ⅱ卷(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因此,水的流畅自如被看成智 者的象征,山的宁静自守被看成仁者的象征。这还不仅仅是一般的比喻和象征,孔子分明指 出,智者和仁者都会由此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自然环境,这已近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格 式对应关系了。在我的记忆中,先秦诸子都喜欢以山水来比附人间哲理,但最精彩的还是“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说法,直到今天还给人们许多联想。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视野开阔、通达远近、崇尚流变,这一点,早已被历史证明。由这样 的文明产生的机敏、应时、锐进、开通等等品质也常常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先进力量。与此 相对比,山地文明一旦剥除了闭塞的包袱,也会以敦厚淳朴、安然自足、坚毅忠诚、万古不 移的形态给社会历史带来定力,而这在过去常被我们看成是落后倾向。
其实,就人生而言,也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 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 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正因为如此,我想,一个人年轻时可以观海弄潮、择流而居,到了老年,或者不到老年 而有了静定心态,则不妨在山地落脚。
此刻我正站在因斯布鲁克的山间小镇塞费尔德的路口,打量着迷人的山居生态。那些原木 色或深褐色的农舍门前全是鲜花,门口坐着一堆堆红脸白须、衣着入时的老人。他们无所事 事,却无落寞表情,不像在思考什么,也不东张西望。与我们目光相遇,便展开一脸微笑, 那表情是说:“出来玩呢?天气真好!”并不期待你有太多的回应。
也有不少中年人和青年人在此居住。我左边这家,妻子刚刚开了一辆白色的小车进来,丈 夫又骑着摩托出去了。但他们的小车和摩托都掩藏在屋后,不是怕失窃,倒是怕这种现代化 的物件窃走浑厚风光。妻子乐呵呵地在屋前劈柴,新劈的木柴已经垒成一堵漂亮的矮墙。
现在是八月,山风已呼呼作响,可以想见冬季这里会很寒冷。这些木柴那时将在烟筒里 变作白云,从屋顶飘出。积雪的大山会以一种安静的银白来迎接这种飘动的银白,然后两种 银白在半空中相融相依。突然有几个彩色的飞点划破这两种银白,那是人们在滑雪。
16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智者和仁者各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
17山地文明为什么常常被看成是落后的倾向?
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提出人生应该平衡于山水之间,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描写因斯布鲁克的山居生态,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倾向?
________________
五、(15分)
20按要求填充和默写原文。(4分)
①下面是选自苏轼《赤壁赋》中的一段话,请按照原文把句子填充完整。(4分)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________,泣孤舟之 嫠妇。
②默写刘禹锡《石头城》全诗
21将下面画线处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5分)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钗头凤》是陆游和前妻唐婉因听信谗言被陆母分离几年后,在禹迹祠沈园遇到唐婉 与其后夫游览,挥毫在园壁上题下的这首词。阅读后试写一则150~200字的简要赏析。(6分)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六、(12分)
23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4分)
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一段话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只填序号)。(4分)
中国小说的源头①来自于民间,从中可以看出②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③的 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④发展、进步,⑤都是由优秀的文人⑥作家⑦向民间学习,参与、加 工⑧民间制作而⑨取得的成果⑩。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的文字是某某产品的一段广告文字。请为这段广告语拟出一个10字的广告语标题 。(4分)
在影碟机行业,有一个品牌以“真金不怕火炼”的产品理念和品质根植于广大消费者心目 中,多年以来,她以领先品质、领先技术、领先服务在消费者中赢得广泛的口碑。如今,这 种科学精神先后延伸到通讯产品、复读机、电子辞典、家影产品以及小家电领域。这个品牌 就是以科学精神铺就成长之路的某某。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某某将以更丰 富、优质的产品,更热情、周到的服务满足广大消费者“科学消费”的需求。
广告语标题: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6根据下列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些国家,关于教科书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赞成的观点主要是:有的学生缺乏报纸、 杂志、书籍等物,教科书成了唯一的读物;教科书的知识比较准确,为权威的信息源;教科 书是初做教师者的必备书。不赞成的理由有:教科书容易过时;难以迅速全面反映科学文化 的发展;教科书限制了多数教师业务的提高;电脑和因特网也在挑战教科书;教学应该依据 课程标准(有的国家叫做教学大纲)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来进行。
注意:
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教科书有关就行,具体的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 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Ⅰ卷
1.A 2.C 3.B 4.A 5.C 6.C 7.B 8.D 9.C 10. C 11.D 12.A 13.B 14.D 15.D
第Ⅱ卷
四、16智者:机敏、应时、锐进、开通;仁者:敦厚、淳朴、坚毅、忠诚。
17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形成了闭塞的状况,久而久之,则容易固化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价 值取向,使得社会缺少发展所应有的活力。
18因为人生是宝贵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要体验远行的刺激,又要体会回归的 厚味。
19因斯布鲁克的山居生态是一种以山地文明为主的兼有河海文明因素的生存方式。作者 的经历和年龄使得他在智者和仁者之间寻求和得到平衡,那就是银白大山与有生气的白烟和 滑雪的彩点的结合。
五、20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蛟
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旧时淮水东边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1(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 ,有的(疑惑)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
22红、黄、绿(柳),宜人的春色映衬出相会的凄苦,“东风恶”揭示悲剧原因, 三个“错、错、错”和泪和血喊出,撕心裂肝!再写重逢,相思的煎熬瘦损了红颜,只有相顾 无言泪千行。满城春色转眼花落人稀, 原本举案齐眉,现今却连锦书也难以寄托,这样的 现实令人肝肠寸断,“莫、莫、莫”,莫要再提,莫要再劝慰,莫要再……
深挚而无告的爱情和难以解脱的愁怀, 在六十字内夫妻恩爱、家母相逼、劳燕分飞、沈 园邂逅无一不写到,迂回跌宕,顿挫舒卷。并多用形容词与名词,表现力强,高度浓缩,精 练隽永。语言质朴而含蓄,写景写情平易自然,读来如泣如诉,如歌如怨。
六、
23例如:能买到文凭,不能买到知识;能买到选票,不能买到尊敬。
24①② ⑩
25科学精神引领科学消费
七、作文
26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