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言篇章阅读强化训练系列(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有人认为,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改善机体免疫力以防止辐射对机体的损害是可以达到长寿目的的。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专业人员认为太过于乐观。
当我们的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成化学能量时,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损害DNA和细胞膜,这种损害便可导致衰老。当然,很多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而在这种理论的鼓噪下,乐开了怀的是一些厂家和商人。君不见消费者的钞票正在大把大把地流入生产维生素和抗衰老补充剂厂商的腰包。
事情的真相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绝不可能清除体内所有的自由基。而且,如果能清除所有的自由基,事情又向另一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此外,在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身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也许已经进化得天衣无缝,所以基本上难以改进。例如,催化清除剂EUK—8和EUK—134可能帮助短命的线虫增强脆弱的免疫力,但是对于人来说却毫无用处。这些催化清除剂对果蝇的免疫系统也不起作用。
也有事实表明,促进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对提高寿命并非至关重要。对生物体的免疫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两种酶,它们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实验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成的果蝇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因此它们的寿命比一般果蝇要延长约10%。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尽管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但它们的寿命基础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
不过,如果对人进行同样的基因工程改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那么对于人来说并非幸福,而只是一种灾难。这种过多的酶不仅不能促使人长寿,而且会导致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所以,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也并非是科学对我们延年益寿的有效承诺。
7.关于“自由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人体的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为化学能量时,自由基就会在人体内产生。
B.自由基能损害人体的DNA和细胞膜,这种损害可导致人衰老。
C.生物体内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
D.自由基能维持生物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因此人体需尽可能多的自由基。
8.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也并非是科学对我们延年益寿的有效承诺”的一项是 ( )
A.无论人们想尽什么办法,都绝不能将体内所有的自由基全部清除掉。
B.如果清除掉体内所有的自由基,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C.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体内能产生较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D.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对人来说并非是一种幸福。
9.下列说法,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物体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改善机体免疫力能够防止辐射对机体的损害。
B.只要能补充足够的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就会延缓衰老。
C.由于人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得完美无缺,所以无法再改进了。
D.催化清除剂EUK—8和FUK—134可能帮助动物增强免疫力,但对人却毫无用处。
10.根据文章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然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清除体内所有自由基,那么,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研究清
除自由基的办法。
B.消费者竞相购买各种维生素和抗衰老补充剂,说明不少人认可它们能使人长寿的观点。
C.催化清除剂EUK—8和EUK—134对果蝇的免疫系统不起作用,说明这种催化剂的
研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D.导致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原因是对人进行了使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的基因工
程改造。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急欲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②。而诸侯叛之也,以弒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怀王封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因救赵途中畏缩不前,羽杀之。
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为怀王,项羽称霸后尊为义帝。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见楚使,即详惊曰: 详:通“佯”,假装
B.独恨其不早耳 恨:怨恨
C.则疑增之本也 本:根源
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舍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 B.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矣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C.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D.围汉王于荥阳城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天下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分别属于陈平的“反间计”和苏轼所认为的“项羽不信任范增的根本原因”的一组 ( )
A.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 B.欲与汉为一
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 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
C.为太牢具,举进 D.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14.下列对苏轼《范增论》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中引用《易》、《诗》中的话,其作用是以此为论据,证明范增若能见微知著的话,那就早该离项羽而去了。
B.选段的文体是史论,表述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有条有理,首尾呼应,有很强的说服力。
C.范增之所以离开,是因为项羽中了陈平的计谋,对范增失去了信任,作者认为要是陈平不用计谋的话,范增是决不会离开的。
D.范增想拥立义帝,其用意是为项羽收买人心,就像陈胜借助项梁、扶苏一样,是一种谋略。可是,项羽对此举始终未能理解。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译文:
(2)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
译文:
(3)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2002年12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睡眠呼吸障碍学习研讨会给人们提了个醒。据会上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3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4%的人患呼吸暂停综合症(SAS),考虑到我国的人口,这一比例代表的人数是极其庞大的。近年对SAS的研究有了个重要的发现,包括该症会诱发高血压,导致冠心病;会对精神、脑血管等造成损害;还会引致精神异常、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院以及美国研究人员还发现,睡眠不好或太少易患糖尿病,因为人在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的时候,体内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将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从多方面影响到人体吸收糖分,进而带来患糖尿病的后果。此前,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上夜班会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3倍.睡眠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与饮酒引发的一样多。每年有5 万英国人因司机疲劳驾车而死亡或严重受伤。经常缺乏睡眠与精神错乱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证实。不良的睡眠习惯还可能导致感冒、抑郁症、肥胖和癌症等。
许多睡眠专家一致认为,我们睡得越来越少。在电灯泡发明以前,睡眠周期与昼夜更迭周期的联系要紧密得多。人们在冬天的睡眠时间甚至更长。自70年代以来,西方人的睡眠时间大大下降。“极昼社会”、夜班、电视和网络都是其原因。旅行虽带来了相对悠闲,但也使夜间出行和做事变得更为普遍。许多成年人还因健康原因,如睡眠时呼吸暂停造成睡眠质量不高,进而导致睡眠不足。如今,人们觉得要在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因此睡觉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管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睡眠不足的直接影响人所共知。白天昏昏欲睡,思路不清晰,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精神无法集中,动作无法协调……儿童变得易怒,因此可能在学校惹是生非。人们过去认为这种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好好睡上一觉后就会恢复正常。科学家过去也一直只关心睡眠不足的短期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不足的影响会累加起来,最终严重危害健康。
睡眠不足的影响绝不可小视。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疾病在世界上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7%的人正遭受睡眠疾病的困扰。
(摘自《新华文摘》2003年第五期,略有删改)
7.下列对“SAS”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指会诱发高血压导致冠心病,对精神和脑血管会造成损害,还会引起精神失常、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B.是指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的精神会产生影响,会带来一系列综合症,并且易使人染上糖尿病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C.是指容易引起多种疾病,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并会引起大量交通书故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D.是指会导致精神错乱,并可能导致感冒、抑郁症、肥胖和癌症等疾病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8.下列不属于引起人们“睡得越来越少”的原因的一项是
A.“极昼社会”、夜班,电视和网络。
B.夜间出行和做事变得更为普遍。
C.因睡眠时呼吸暂停等健康原因造成睡眠质量不高。
D.如今睡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9.根据原文,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有4%的人患呼吸暂停练合症(SAS),如此高的比例决定了其代表的人数是极其庞大的。
B.每年有5万英国人因司机疲劳驾车面死亡或严重受伤,这与睡眠不足有很大关系。
C.在电灯泡发明以前,睡眠时间的长短更多地受昼夜更迭周期的影响,人们的睡眠时间比现在长。
D.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缺少睡眠对人的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引发精神错乱。
B.人们在冬天对睡眠的时间要求总是比夏天长。
C.过去科学家对睡眠不足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不够重视。
D.睡眠疾病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上皇①赐张良娣②七宝鞍。李泌言于上③曰:“今四海分崩。当以俭约示人,良娣不宜乘此。请撤其珠玉付府库。以俟有战功者赏之。”良娣自阁中言曰:“乡里之旧,何至于是!”上曰:“先生为社稷计也。”遽命撤之。建宁王倓泣于廊下,声闻于上。上惊,召问之。对曰:“臣比忧祸未已,今陛下从谏如流,不日当见陛下迎上皇回长安,是以喜极而悲耳。”良娣自是恶李泌及倓。
上从容与泌语及李林甫,欲敕诸将克长安,发其冢,焚骨杨灰,泌曰:“陛下方定天下,奈何仇死者!彼枯骨何知,徒示圣德之不弘耳。且今方从贼者皆陛下之仇也,若闻此举.恐阻其自新之心。”上不悦。曰:“此贼昔日百方危朕,当是时,朕弗保朝夕,朕之全,特天赐耳!林甫亦恶卿,但未及害卿而死耳。奈何矜之!”对曰:“臣岂不知!上皇有天下向五十年,太平娱乐,一朝失意,远处巴蜀,南方地恶,上皇春秋高,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万一感愤成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大不能安君亲。”言未毕,上流涕被面,降阶,仰天拜曰:“朕不及此,是天使先生言之也!”遂抱泌颈泣不已。
注:①上皇:指唐玄宗。 ②张良梯:唐肃宗宠妃。 ③上:指唐肃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当以俭约示人 表现给……看 B.亲何矜之 矜夸
C.内惭不怿 高兴 D.万一感愤以疾 伤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李泌言于上曰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①以俟有战功者赏之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C.①是以喜极而悲耳 ②不以恶小而为之
D.①奈何矜之 ②扣弦而歌之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说明李泌“为社稷计”的一组是
①当以俭约示人 ②以懊有战功者赏之
③臣比忧祸末已 ④陛下方定天下,奈何仇死者
⑤恐阻其自新之心 ⑥上皇春秋高……内惭不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A.上皇赏赐帝妃七宝鞍,李泌从天下形势出发,不顾同乡之情,认为应反对侈奢,珠玉应奖给为国立功的将士。
B.建宁王倓称颂皇上从谏如流,实际上含有批评皇上把上皇弃置在外的做法、希望能早日迎上皇回都的意思,进谏巧妙而又尖锐。
C.李泌不同意皇上对李林甫焚骨扬灰,主要是因为朝中李林甫的党羽气焰仍然很盛,担心这样一来会结怨更深。
D.李泌提出要顾及上皇心理,如果对李林甫焚骨扬灰而使上皇感愤成疾,那就显得不仁不孝。李泌入情入理的劝谏使皇上深受感动。
1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不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答案及相关提示:
一、7.D(“需要尽可能多”错,只“需要一定数量”)
8.C(该项只是对果蝇进行遗传工程改造的作用)
9.A(B项理论上成立,事实上不行,“就会”应为“可能”;C项“已经”“无法”错,应是“也许”“基本上难以”;D项“动物”错,对“线虫”可以,对“果蝇”无用)
10.B(A项“自由基”并非不能清除;C项催化清除剂对果蝇不起作用,但“线虫”等还是有作用的;D项不是唯一原因,只是原因之一)
二、11.B(这里应是“遗憾”)
12.B(前“为”动词,后为介词。A均为主谓之间的助词;C均为连词“况且”;D均为介词,“在”、“从”)
13.C(A项第二句不是怀疑的根本原因;B项第二句说诸侯背离项羽的根本原因,D项前句讲的是一般道理,后一句说项羽听谗言后的态度)
14.C(根据文意,项羽不信任范增是首要原因,因为不信任,谗言才起作用)
15.⑴陈平就花了很多金子在楚军里实施反间计。
⑵不存在义帝死而范增却能长期存在的情况。
⑶陈平虽然富有智慧,怎么能对没有怀疑之心的人主用反间计呢?
三、7.A 8.D 9.A 10.B
四、11.B(矜:可怜,同情) 12.D 13.D 14.C
15.求学的人(往往)有四个缺点,教师一定要了解到。人们的学习,有的缺点在于贪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少,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这四种情况,(求学者的)心理没有不如此的。(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补救他们的缺点。做教师的,(要)发扬(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