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2

2014-5-11 0:11:52下载本试卷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命题人:丁德华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括号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疏(浚) (逡)巡  (唆)使  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B.(侠)士  脸(颊)  海(峡)  (狭)路相逢   汗流(浃)背

C.(供)给  (烘)托  (哄)骗  山(洪)暴发   垂(拱)而治

D.(浪)涛  (狼)藉  酝(酿)  书声琅(琅)   豁然开(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桃园  世外桃源

B.付出  入不敷出  防范  防范未然

C.人生  人声鼎沸  报复  抱负远大

D.是非  文过饰非  启示  寻人启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________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_______。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为劳动者自主择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人们不再为因转换单位而担心失去社会保险。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无微不至,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年轻有为的高三学子们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着较大贡献的人。

B. 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C.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D. 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人员。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        。废墟是课本,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1)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2)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

(3)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      (4)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5)因此,废墟是手段           (6)因此,营造是手段

  A.(1)(3)(5) B.(2)(4)(6) C.(2)(3)(6) D.(1)(4)(6)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

  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一条基本规律。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阅读活动可看成是作者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心灵对话,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一次精神探险,因而当阅读主体面对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就如“电击”一般被唤醒、被激活了。当然,一个人面对一本书,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走来而产生灵魂上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或者说一个新的“自我”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的情形,一生中难得一遇。这种情形多半发生在某些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身上。在其他人那里,则偏重于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

  “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的情形因人而异,多数是部分得到更新,别开生面。至于气质和心灵完全吻合的情形,是决不会有的。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俄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说,当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英雄主义气质与当时名声在他之上的马雅可夫斯基相近时,他就抑制自己的英雄主义气质。帕氏的例子,值得深思,值得曾受惠或脱胎于某些外国作家且已声名远播的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们反省。

7.下列句中的“自我”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

B.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

C.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走来

D.一个新的“自我”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

8.第三段中说“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其主要理由是

A.今人和今人、今人和古人,灵魂气质是不可能相同的。

B.完全认同,失去“自我”,无新生命可言。

C.先贤和今贤只能启发和帮助读书人认识“自我”。

D.如果完全认同,读书与不读书就没有区别了。

9.对文中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一旦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到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人,灵魂必受到震撼,仿佛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一样,经不懈努力,对学业的成功大有裨益。

B.唤醒、激活阅读主体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的前提是它必须在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陌生的又高于“自我”的“自我”。

C.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在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方面往往能在“旧我”的躯壳里诞生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产生灵魂的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

D.阅读活动中要想“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需不断更新,别开生面,绝不能机械模仿别人的性情,从而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流失了“自我”。

10.对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概括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活动和读者“自我”

B.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C.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D.小议读书艺术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尸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官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禅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

11.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霍氏权日久  秉:执掌      B.天下之    害:陷害

C.客有主人者  过:拜访      D.威震主者不  畜: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奢不逊       ②每闻琴瑟之声,应节而舞

B.①而又行逆道      ②愿君即遂备员而行矣

C.①于更曲突,远徙其薪  ②遂猾胥报充里正役

D.①数上书言霍氏且变   ②凡四方之士未不过而拜且泣者

1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B.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

C.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D.唯陛下察之。

14.选出全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

①霍氏奢侈         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

④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   ⑥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应该不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时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 (20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译文:

(2)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译文:

17.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清 平 乐  村 居

                      辛 弃 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18.根据课文背默填空(10分,1空1分)

(1)上有六龙回日至高标,               。

(2)          ,枯松倒挂倚绝壁。

(3)人生得意须尽欢,           。

(4)长者虽有问,         。

(5)          ,蓬门今始为君开。

(6)野哭千家闻战伐,          。

(7)古来圣贤皆寂寞,          。

(8)       ,钻之弥坚。

(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从 一 个 微 笑 开 始

                   刘心武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熳,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选自《开发心大陆》吉林人民出版社)

19.文章开头横线句“又是一年春柳绿”中为何用“柳”而不用“春草绿”?(2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写法上看有哪些特点,试分析其中的两个特点及其作用。(6分)

21.文中画双线句“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应怎样理解?(3分)

2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是一剂调适心灵的良药,号召大家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社会和自己。

B.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杨礼赞》—样托物言志的手法。

C.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认为,只有微笑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创造力,就内容而言,也做到了条分缕析,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六、(10分)

23.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请找出下面语句中最应该删去的两个词。(2分)

    由于在欺诈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都是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的,所以各国法律都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可以建议撤消合同或提出合同无效。

     应该删去的两个词是: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

    “世界屋脊”上的奔腾不息的江河、数也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冰峰的高耸、湖泊的晶莹透彻、巨大的雪岭,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旅游热线。

25.为画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在内容要与上下文衔接,句式上要分别与其前面画横线的句子相一致。(4分)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他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短暂得像一颗流星,可是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              

                    。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可以有休止符,但无数运动员的运动事业是永无休止的;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                  :短暂构成了永恒。

(高三)语文答案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二、(12分,每小题3分)

 7

8

9

10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

12

13

14

15

 

 

 

 

 

四、 (15分)

16.(1)                              (2分)

  (2)                                

            (3分)

17.                                   

                                 (5分)

18.(10分,1空1分)

(1)              (2)             

  (3)              (4)             

  (5)              (6)             

  (7)              (8)             

  (9)                            

五、(15分)

19.                                (2分)

20.①                                 

                           (3分)

                                 

                          (3分)

21.                                  

                            (3分)

22.    (4分)

六、(10分)

23.应删去的两个词是:          (2分)

24.                                   

                                  (4分)

25.                                    

             (3分)                   (1分)

七、 (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座 号

 

 

 

 

 

郑州一中04届(高三)语文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 ( A为jùn qūn suō jùn quān ,B为xiá jiá xiá xiá jiā  C为gōng hōng hǒng hóng gǒng D 五个读音为làng láng liàng láng lǎng)

2.B(防患未然)

3.D

4.A( 后顾之忧:后方出乱子。也指影响工作学习的困难。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停止。褒义词。无微不至:关怀。照顾得周到。处心积虑:存心已久,费尽心思。贬义词。)

5.A(B成分多余或主谓谓语句大小主语关系不当,删除“的干部工人”。C“看到”一词缺乏宾语中心,可在“文学家”后加上“的品质”。D语序不当。)

6.D(依据阐述的对象、构成比喻的相似关系、陈述对象的一致等可知,选项是“D”)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D为灵魂发生剧烈震撼后的读者,A、B、C三项为“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思想相近之作家”)]

8.B(扣住“完全认同”和“泯灭自我的心智”这两个关键性的词语理解)

9.C(“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讲的是“其他人”面对一本书时的偏重点)

10.C(这几段文字讲的是读书活动中的一条基本规律,C项扣住读者找到与自己思想相近之作家后的新体验说,较为恰当。A、B、D三项均说得太大太空)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B(害:痛恨,忌妒)

12.A(表顺承,就)

13.D(这件事,余代霍氏)

14.C(④、⑥与霍氏被诛无关)

15.B(是另外一人上书朝廷,而徐福是在霍氏被诛之前上书皇上抑制霍氏的。)

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得死。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全部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等待死等什么?”于是上疏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上书三次,才听到。

  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牛、酒,最终可以使火患没有。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割土地出卖官爵,大臣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唯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徙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于是赏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安全在身旁。一直到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

四.(20分)

16.(5分)

(1)“他的地位比别人高,众人一定忌妒他。”(2分)

 “右”“害”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2)“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3分)(译出大意给1分,“厚”“宜”两词,译对一个给1分。)

17.(5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2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18.(10分)

(1)下有冲波逆转之回川   (2)连峰去天不盈尺   (3)莫使金樽空对月

(4)役夫敢申恨  (5)花径不曾缘客扫  (6)夷歌数处起渔樵

(7)唯有饮者留其名 (8)仰之弥高 (9)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五、(15分)

19.为下文“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作铺垫。(2分)

20.①运用排比增强语势,表达强烈感情。 (3分)

②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微笑的作用。(3分)

21.让自信、自爱、自持战胜疑虑、烦恼、心酸。(3分)

22.AC(B中“托物言志”错,D“只有……才”惟一条件,错,E不是议论文,何来论点等)(4分)

六(10分)

23、(2分)应该删去的词语是:“由于、“可以”。

24、(4分)修改为:高耸的冰峰、巨大的雪岭、奔腾不息的江河、晶莹透彻的湖泊、数也数不清的珍禽异兽。(说明:前二个短语语序可颠倒,中间二短语语序可以颠倒。语序2分,句子格式2分)

25、(4分)

(1)短暂得像一支乐曲,可是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3分)

(2)但无数运动员的运动事业是永恒的。(1分)

七、(60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