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4-5-11 0:11:53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请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体 沙 茶 抓住机 雕栏玉

  B. 攻 据 稿 足先登 尽忠诚

  C. 演 日 蜥 奖后进 嘉言

  D. 冀 跷 明 来攘往 皮笑脸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荒芜人烟 如愿以偿 踌躇满志 不怕关,只怕管

  B. 名列前茅 手屈一指 独占鳌头 吃一堑,长一智

  C. 全神贯注 绿草如茵 刻苦专研 前有车,后有辙

  D. 建言献策 共商国是 两全其美 公生明,廉生威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继阿富汗之后,伊拉克被美国定为下一个反恐打击目标,尽管没有__________的理由,联合国也未予授权,美国还是急不可耐地发动了打击伊拉克的战争。

  ②2003年到2010年,我国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将有所__________,而高中教师则会紧缺。

  ③王老师讲得真棒,这几个我一直__________不清的概念,经他一说,清清楚楚的了。

  A. 十足 富裕 分辩        B. 实足 富余 分辩

  C. 十足 富余 分辨        D. 实足 富裕 分辨

 4.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得知你到环境艰苦的大西北去创业,我很钦佩,也十分垂念,愿你好运。

  ②舍侄蒙您鼎力相助才有今天的成功,我得代家兄好好地感谢您。

   ③《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纯属豆腐渣词典,错漏百出,贻笑大方。

   ④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也是我们的国宝,而且是活宝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西班牙政府在美国出兵伊拉克问题上的危言危行,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 这个饭店的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用餐。

  C. 金庸武侠书中的高手相争,如果不是冤家对头,往往有惺惺惜惺惺的感觉。

  D. 这兄弟俩性格迥异,一个特别好静,一个特别好动,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6.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03年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是重要又很不寻常的一年,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

  B. 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

  C.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也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

  D.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并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征。湿地处于水生系统与陆地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自然生产力。植被是湿地的重要标志。沼泽是湿地的主要类型。

  湿地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重要生态系统之一,由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与上述生命形成有关的非生命的水、光、热、无机盐等组成。这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显示了一系列的功能。

  湿地一般位于本地区的凹处,含有大量持水性良好的泥炭土和植物及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使其具有巨大的蓄水能力。它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用较长的时间将水排出。湿地的作用相当于延缓洪水的大坝,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被大片湿地所环绕,可蓄积江西省每年洪水总量的1/3。该处湿地的存在,对于附近河流的水源补给、 工农业生产及当地的生态环境起了很大作用。

  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然后沿食物链从绿色植物转移到昆虫、小型鱼虾等食草动物,再经水禽、两栖、哺乳等食肉动物,最后,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进入再循环,部分积累起来;而能量由于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及最后的分解作用,大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特殊的水、光、热等条件,其初级生产力高,能量积累快。

  湿地生态环境复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适于各类生物,如甲壳类、鱼、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及植物在这里繁衍,当然也特别适于珍稀鸟类的生栖。在我国湿地生活、繁殖的鸟类有3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左右。湿地还是许多名贵鱼类、贝类的产区。从科研的角度来看,所有类型的湿地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们为各种各样的生命提供了生存场所,而且,在湿地动物和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无疑为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成为巨大的物种基因库。

  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污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湿地的理化、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包括了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过程,效果不比一般的一、二级水处理厂差。

 7. 下列关于湿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自然生产力。

  B. 湿地因含有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而使其像延缓洪水的大坝一样,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并且蓄水量巨大。

  C. 湿地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因其水、光、热等条件特殊,其能量积累很快。

  D. 湿地为甲壳类、鱼、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及植物等各种各样的生命提供了生存场所,从而成为巨大的物种基因库。

 8. 下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湿地可调蓄水量,净化污水。

  B. 湿地生态环境复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C. 湿地是珍稀动物的良好栖息地。

  D. 湿地可促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湿地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主要特征,以湿地为主要类型

  B. 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C. 各种类型的湿地通常分布在本地区地势较低的低凹处。

  D. 湿地之所以能净化污水,是其理化或生物作用的结果。

 10.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湿地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

  B.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重视保护湿地资源。

  C. 中国湿地无论其面积和类型还是其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世界上占据首位。

  D. 鄱阳湖湿地资源对涵养水源、挽救濒危物种、调节该地区气候有着决定性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卢承庆,字子余,幽州涿人。父赤松,为隋河东令,与高祖雅故。闻兵兴,迎见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承庆美仪矩,博学才,少袭爵。贞观初,为秦州参军,入奏军事,太宗伟其辩,擢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帝问历代户版,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帝嗟赏。俄兼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辞曰:“选事在尚书,臣掌之,为出位。”帝不许,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永徽时,坐事贬简州司马。阅岁,改洪州长史。帝将幸汝汤泉,故拜汝州刺史。俄拜润州刺史,拜刑部尚书,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犹朝有暮。吾死,敛常服,晦朔无荐牲,葬勿卜日,器用陶漆,棺而不椁,坟高可识,碑志著官号年月,无用虚文。”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初,承庆典选校百官,有一官督漕运,遭风失米,承庆考曰:“监运损粮,考中下。”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嘉之,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新唐书·卢承庆传》)

 11. 下列各句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高祖雅故 雅故:故交,旧交

  B. 承庆重其雅量 雅量:宽宏的度量

  C. 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 致仕:交还官职,辞官

  D. 引据该详 该详:应该详细

 12. 下列加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承庆美仪矩,博学才     无恒产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B. 人容色自若            则或咎欲出者

  C. 承庆考曰              唯弈秋为听

  D. 敛常服               秦亦不城予赵

 13.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卢承庆美好品质的一组是

  ①入奏军事,太宗伟其辩。

  ②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

  ③辞曰:“选事在尚书,臣掌之,为出位。”

  ④帝将幸汝汤泉,故拜汝州刺史。

  ⑤吾死,敛以常服,晦朔无荐牲。

  ⑥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⑤

 1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卢承庆的父亲原是隋朝县令,听说唐高祖兴兵反隋,在霍邑迎见,被拜为行台兵部郎中。卢承庆很小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B. 卢承庆任秦州参军时,入朝奏报军事情况;任民部侍郎时,回答皇帝关于历代户籍版图情况的询问,都受到了太宗的赏识。

  C. 卢承庆对生死看得很透,临死告诫儿子,他死后丧事从俭,只要坟修高点,坟头上立一块碑,刻上碑文就可以了,不要其它繁文缛节。

  D. 卢承庆在掌管考核官员时,有一个督漕运的官员,因风失米,他先评定那人等级是中下,后来看那人有雅量,改评为中中,又见其宠辱不惊,再改评为中上。

第II卷(108分)

四、(18分)

 15.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每句2分)

  晋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乡官],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韩非子·说林下》)

  (1)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17. 阅读下面两首咏柳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你对这两首咏柳诗作一比较赏析,可从构思、主旨、表达等方面来谈,也可自选角度谈,要求谈出两点即可。要符合情理,能够自圆其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8—21题

萝卜白菜的意识

董桥

  我不懂画艺,却爱看画。少年得环境熏陶,多看国画;稍后受西方人文思潮感染,一度醉心西画;于今中年情怀十分秋,仿佛悟出了疏影横窗的玄机,竟又耽悦浮现传统风骨的国画。既有这份偏爱,照说应该学点画理,看画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毕竟疏懒,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于是,我说的传统、风骨,指的也就不是画的技巧,而是画的意识了。张大千画过一幅萝卜白菜,题了石涛一首七绝:“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清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愈发峥嵘了。

  再说,山水画中的一山一水大半萦绕故国梦影,难免纠缠几丝有爱有恨的政治联想。这时候,家国之感的传统,绝世超尘的风骨,只好又向丹青之中去细辨了。黄宾虹1924年为陈柱画过一幅山水,陈柱因有绝句二首作答,其一是:“万壑千峰欲插云,依稀莫辨故山村;斜阳远映红于血,知是江山是血痕?”第二首更说道“神州破碎难回首,只向先生画里看!”陈柱虽然晚节不全,在汪伪政权下当过南京伪中央大学的校长,他到底深明中国艺术的意识和中国画家的气节,诗中不致辜负黄宾虹画里的寄托。至于李可染画《万山红遍》、《井冈山》,用意当然也在于描绘“改变中国命运”的山水景致,笔底的政治意识再清楚不过了,到打成“黑画家”,饱受迫害,他关在画室里坚持原则写出来的作品,想来又把故国山水纷纷化成胸中丘壑:这些墨痕,一定更见出古典中的今情了。

  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艺经验,兼且流露了画人的怀抱。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是人。前几天,关山月趁来港之便,带了几张近几年的菲林(此处指为发表而拍的国画胶片)给我发表。关老写梅,不知颠倒多少人;我读过他的一幅墨梅,大字题了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铁干虬枝,孤标粲粲,真是神品!那天,和他谈起时下画人不知进出传统,最终不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问题,关老说,有东莞人卖席,顾客嫌席子太短不和身长。席贩说,是给活人睡还是给死人睡?客答曰,当然是活人睡!席贩说,即是活人,难道不会蜷着身子睡吗?客哑然。席子如此,传统如此,写画如此,看画亦如此。中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意与识会,萝卜白菜当然不再是萝卜白菜了。

 18. 文章第二段中说陈柱的“诗中不致辜负黄宾虹画里的寄托”,请问“黄宾虹画里的寄托”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阅读第一、三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4分)

  (1)文章第一段中“玄机”一词的意思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借“席贩”讽刺的一类人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本文作者谈了自己欣赏中国画的独到见解,请你分条(标出序号)概括出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 文中的“萝卜白菜’并不都指代张大千先生的画作。

  B. 大千先生题写石涛的诗有力地烘托了其画的“意识”。

  C. 文中的“风骨”是指中国画雄劲有力的艺术风格。

  D. 王昆的诗使关山月墨梅的风骨也“愈发峥嵘了”。

  E. 李可染被打成“黑画家”后的作品更着力表现出“改变中国命运”的“意识”。

六、(12分)

 22. 下列填入到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排序是(只填序号)(2分)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_______________。

  ①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

  ②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③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创立和发展,

  ④也对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面一段话虚词和标点有五处毛病,请你选四处改正过来。(4分)

  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地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①             ②        ③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经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④          ⑤      ⑥          ⑦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⑧        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按照划线句式仿写两个句子,与上文的语义衔接,并构成排比句。(6分)

  生命在一点一滴凝聚的同时,也在一分一秒地失去。

  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长大了,却也发现童年失去了,而且还失去了透明的童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的就忘记了,我看见了的就记住了,我做了的就理解了。”

  应该说,这一格言道出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和认识吗?请以“闻·见·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一、(18分)

 1. B

 2. D(A芜—无、关—官、B手—首、C专—钻)

 3. C(十足,十分充足;实足,确实足数。富余,足够而有剩余;富裕,(财物)充裕。分辨,区分,辨别;分辨、解释理由)

 4. D(①敬词 ④活宝指可笑的人或滑稽的人)

 5. C(A“危言危行”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B色彩不对,D望文生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指未行动时如处女那样娴雅,行动时如逃脱的兔子那样迅捷)

 6. A(B成分残缺,在“业绩”后加“的倾向”;C后两句语序颠倒;D杂糅,“会”后加“有”或去掉“的危险”)

二、(12分)

 7. B(湿地因含有大量持水性良好的泥炭土和植物及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使其具有巨大的蓄水能力及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湿地的作用相当于延缓洪水的大坝,)

 8. B(B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9. D(应为理化、生物共同作用)

 10. B(A项中“无法恢复”应为“难以恢复”;C项中“占据首位”,原文中无此信息,D项中‘决定作用”应为“重要作用”。)

三、(12分)

 11. D(该,尽备。据上下文可推断出来)

 12. B(指示代词,那个。 A和,却。 C代词;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用;把,起提宾作用)

 13. C

 14. C(“坟高可识”意谓坟高到能认出来就行,“碑志著官号年月,无用虚文”指墓志只要写明所任官职生卒年月即可,不要那些虚浮夸耀的言词。)

四、(18分)

 15. (1)您为啥不停下来住一夜?并且等候后面的车辆。(2)我爱好佩带装饰物,这人就送给我玉环。(3)我恐怕他拿我向他人取宠。(或,我恐怕他用我作为资本,向他人献媚取宠)(4)果然,啬夫扣留下后面的两辆车,献给他的新主。

 16.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7. 答案示例:(1)构思:古诗写到柳往往都与别离思乡有关,而这两首诗却一反常情,贺诗咏柳不抒离别思乡伤感之情;曾诗咏柳不仅不抒离别思乡之情,且不颂柳。构思新颖。

  (2)主旨:贺诗审美,赞美了早春稚柳的美丽迷人;曾诗言志,讽刺了小人得志便猖獗一时的丑态,揭示其必然受到惩罚的下场。

  (3)表达:两首诗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贺诗用妆扮的碧玉少女喻垂柳,用剪刀喻春风,想象奇美,描写生动;而曾诗通篇以柳喻指得意忘形的小人,形象生动。

  (本题答案不作严格限定,凡比较两首诗,不论谈什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符合情理即可,答出一点,即得3分)

五、(18分)

 18. 江山是血、神州破碎的家国之感(两首诗的寄托都要提到,“江山是血”“神州破碎”各2分)

 19. (1)国画浮现传统风骨(2)不知进出传统终致不能创新的人

 20. (1)应超出画理的传统去看待国画中的风骨。(联系第一段“既有这份偏爱,照说应该学点画理,看画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毕竟疏懒,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于是,我说的传统、风骨,指的也就不是画的技巧,而是画的意识了”理解)

  (2)应细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与联想。(联系第二段理解)

  (3)应联系“画人的怀抱”去欣赏国画。(联系第三段理解)(每点2分)

  (第18、19、20题意思对即可)

 21. C E

六、(12分)

 22. ③①⑤②④

 23. ①“地”改为“的” ⑥“经过”改为“通过”(经过:从某处通过;时间延续;经历(活动、事件)事情的原委,过程。通过:介词,引进动作的媒介或方式、手段等) ③“,”改为“;” ⑧“,”改为“、” ⑨“;”改为“,”

 24. 注意年龄增长的顺序和得失的辩证关系。答案示例:

  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懂事了,却发现少年失去了,而且还失去了风发的意气。

  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成熟了,却也发现青年失去了,而且还失去了刚直的锐气。

七、(60分)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年级

 高三

学科

语文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辽宁省协作校200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类索引号

  G.622.475

分类索引描述

   统考试题与题解

主题词

辽宁省协作校200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栏目名称

 高考题库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蔡卫琴

一校

康纪云

二校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