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预测题型及对策

2014-5-11 0:11:55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预测题型及对策   

   

(1)留神题干限制信息及隐含要求(2)能够转换题干问法(3)注意话题中心陈述对象

(4)确定思路方向、答案模式(5)据分值测分点、分条列项

(6)小心所答非所问据分值测分点分条列项

(7)熟练掌握“高考要求掌握的20个文言虚词”

(8)熟练掌握“常见病句60例”类型及方法

(9)认真理解“高考要求掌握的八大修辞格”及相关要求

(10)认真阅读“虚词错用类说”

(11)认真体会考试说明“专题”部分及相关要求

(12)针对性记忆经典文言篇目、段落、诗句

(13)不必拘泥于一点,学会使用排除法与比较法

   

一、(1—6)[18分]

1.汉字的字音题

音调位置(弱化考察)、生韵拼写规则(弱化考察)、常见易误读多音字的区分(强、累、横、帖……)

2.汉字的字形题(词义理解判断题)

关于字形要注意:形近字的区分使用、成语中的固定语素(张皇失措≠张慌失措);

根据词义推断字形(轻歌曼舞≠清歌慢舞、荆棘蔓生≠荆棘慢生) 

3.近义词区分题

a、可拆字组合的进行拆组(启用/起用  预期/延期  症结/关键) 

b、个别组无法确定,则通观全题使用排除法。

4.成语辨析题

(1)熟记典型词义 (2)注意使用语境 (3)留神感情色彩 (4)体现习惯用法

例:大家准备好之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干上了。(大张旗鼓)

  大检查中,对伪劣商品要查个山穷水尽。(水落石出)

  他这种得陇望蜀,永不满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真可谓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在老师的启发下,大家活跃起来,提出了形形色色的问题。

5.病句辨析题(详见“常见病句60例+病句辨析及修改+病句辨析解题指导”)

(1)提炼句子主干,可知成份残缺、多余,搭配不当,省略不当,结构混杂等语病。

例:诗人普希金是俄罗斯人名字在媒体出现率最高的。 (主宾搭配不当)

通过他的努力,终于使我们合好了。 (省略不当)

我狠狠打了他一顿,结果哭了。

(2)注意岐义句、代词指代不明、关联词误用(有可能出现的4病及相关要求)

例:三个团的干部    在阳台上看见了猫

对于税务人员查处某些单位偷税的行为,领导认为应严惩。

(3)概念混杂

例:青山绿水和如画的风景引人入胜

飞船、卫星、导弹和航天器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4)注意数字使用(详见“数字用法常见错误例析”)

他由十分钟做一个零件变为五分钟做一个零件,时间缩短了一倍

产量由50吨到200吨,增加了四倍

产品成本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八,即由100元降到20

6.语句衔接题

a、单纯衔接 要求体现:三个一致一个呼应——主语陈述对象一致,语气语境一致,结构一致,首尾语意相互呼应。

B、涉及修辞格 要注意:修辞格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详见“高考常见8大修辞格”]

二、(7—11)[15分]文言文阅读(留心文后注释的相关提示)

“三遍阅读法”

首遍阅读掌握人物、情节,二遍带着7~11题再次理解短文,三遍完成相关题目

7.文言实词题

a、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b、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与否

解题注意:掌握一定量实词、会结合上下文进行词义推测、留神古今汉语的词义变化、古词的单音节特征、古词的活用、通假现象等,可采用古义、今义互换法。

8.文言虚词题

a、意义和用法都相同(不同)的项    b、意义相同(或用法相同)(不同)的项

解题注意:准确掌握2003年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的18个虚词的相关用法、能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判断前先不看选项以避免思路受限制。(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然、矣)(详见“高考要求掌握的20个虚词”)

9.成分省略题

a、给定若干项,找省略成份一致的项 

b、在A—D四项中,选省略项补充正(误)的项

解题注意:结合上下文加以判断,留神古今汉语可省略的内容不同,古汉语省略多为主谓宾,尤以谓语省略不易认定。

10.文内信息题

a、给定若干项,选反映人物某种品质的项 解题注意:抓住、抓全题干所问结合文意分析句义。着眼于不同时期、不同任职的相关事迹,同一人物、不同事件的前后顺序,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b、给定若干句,按分句间语意关系分类  解题注意:按复句关系判断,抓(补)关联词,注意上下文语意。

11.中心情节题

  解题注意:落实回原文所涉及的相关语句、段中,进行详细分析。既要整体把握文章中心,又要注意选项所涉及相关语句的含义及上下文关系。

三、(12—15)[12分]科技类或社科类文章阅读(方法基本同现代文阅读,但并不要求考生完全理解文意)

a、  选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b、选项局部正确局部错误 

c、  选项正确,但说法不够全面 d、选项看似有道理,但所反映信息文中无据 

e、  偷换概念 f、扩大缩小外延 g、已然未然 

h、选项间存在原因结果、表层深层等关系*

解题注意:详审,析题干,拆拆看看;

细找,划全文,挑挑选选。(左右逢源)

以上第I卷1——15应注意以下内容

·审清题干是让选正确项还是选错误项

·综合A—D四项,全面考虑,求同去异,进行排除。

四、(16—19)[18分]现代文阅读

(1)阅读过程: ①确定中心 ②分清结构

(2)分析过程:

①找到题干在原文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②抓住带有指示性的标志词(代词、关联词)

③舍远求近筛选相关信息

(3)解答过程:

①扣住中心 ②具体回答 ③尽可量用原文词句作答

④在使用原文词句时,要小心所答非所问

⑤保证语句通顺

五、(20—25)[27分](简明、准确、生动、形象)

20.诗歌鉴赏主观题

针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进行鉴赏表述(详见“诗歌鉴赏专题[补充笔记1-3]”)

21.文言文文段翻译题

  a、出自第Ⅰ卷文言文阅读   b、另选的一段文字中的若干句(详见“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提示”+“文言文常用句式30例”)

22.背诵名句名篇题

a、给定若干句要求考生全部填写  b、给定若干句要求考生选择填写

c、给定题目要求考生全文(篇)默写 

解题注意:识记过程体现一个“准”字;以教材为主,适当补充课外文句;看清要求。

23—25

a、新闻、消息压缩 ( 一句话新闻)  [(新)时间+事件+人物+地点+结果]

b、消息、文段压缩 (概括主要内容)  [各文段主要信息的综合—提中心、切层次]

c、扩展语句 给一句话加适当语境 诗句变形 [注意扩展重点、诗歌意境]

d、变换句式 主被动、把被句、陈述问句转换/单复句转换/改变陈述对象

e、仿句造句   [ 审清题干的附加要求,注意原句式的内在结构、用词特征]

f、图文转换  (1)图表显示的内容(客观介绍)  (2)有关结论(综合概括)

[注意题干、表头所反映信息,选用较大数据,适时合并同类项]

g、找错、改错  [结合语境,套用病句处理原则,综合比较,变动要小,注意前后连贯;如果所给文段属于应用文,则需符合应用文文体、格式要求]

h、保留、删除项选择 [着眼于整体,以简明为目的,以不改变原意为原则]

以上第II卷16—25题应注意以下内容:

·草稿纸上定答案  切忌答题纸上乱涂抹

·注意题干有限定  仿照、填改、扩缩看要求

·文字表述要清晰   简明、准确、生动莫忘记

·回答不要无边际  体现中心、论点最重要

·答题思路要开阔  局限、死板、生硬要不得

六、(26)[60分]写作

审清题干  于细微之处找要求

选好文体  叙、议、散文各有所长,关键限制在文题

定准角度  小题大做才能深透

简列提纲  思路要点方保清晰、全面

大胆下笔  开阔、全面成佳作

作文答卷应注意以下内容:

·保持卷面清晰   不要勾勾抹抹          

·文字充实够量   避免病句错字

·思想意识健康   注意构思、立意

·想象丰富合理   最忌胡侃、枯燥,

·选材典型、简练  有时代特征、不重复

·结构清晰有深度  语言生动有力量

·议论多用问句、短句、比喻、排比

·记叙选材“真”“新”“小”——可以现实为基础进行适当虚构;避免平淡要有深意;安排好详略,突出重点主体;线索贯穿其中,全文浑然一体。

·记叙、议论早入题,闲话废话少涉及

·看图作文要全面把握图画,以及画面内外的所以说明性文字、数字、符号,注意体会画中话、话外音,从而加强对图画内涵的理解,准确把握图画立意。

(以上关于写作的详细内容请参看“写作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