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将作文写在作文纸,否则试卷作废。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匮乏 振聋发聩 溃不成军 功亏一篑
B.惟悴 鞠躬尽瘁 出类拔萃 猝不及防
C.蠕动 相濡以沫 生性懦弱 孺子可教
D.寒暄 喧宾夺主 煊赫一时 大肆渲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籍 糜烂 驱利避害 迫在眉睫
B.仓皇 肇事 一言九鼎 脱颖而出
C.急燥 炽烈 钩心斗角 碌碌无为
D.繁衍 瑕疵 斩钉截铁 声名雀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____________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
②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_《中学生守则》,又有害身体健康。
③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能__________刊登。
④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________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十年了。
A.安然 违犯 择要 就教 B.泰然 违犯 摘要 执教
C.安然 违反 择要 就教 D.泰然 违反 摘要 执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刘同志满怀激情,焚膏继晷,历时五年,终于写出了这部洋洋百万字的小说。
B.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C.近年来文艺舞台的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陈陈相因的景象。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迫于压力,伊接受了监核会单独问讯伊科学家、核查中使用U2侦察机的要求,禁止伊政府发展、进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C.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不但从报纸上、广播里,就是从自己的家里也能感受到我们整个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B.该公司去年曾有过一次违规尚且不论,单说这一次查出的偷税款竟达几十万元,就该依法制裁。
C.初唐文人精神健旺,“喜纵横任侠”是当时文人的风尚,政治上,他们往往少更高谈“济苍生,安社稷”。
D.隋唐统治者为扩大统治基础,实行了科书制,通过明经、进士等种种名目的考试,来选取官吏。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模拟地核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丹尼尔•莱思罗普、丹尼尔•赛森和伍德罗•休准备在实验室中再造一个地核模型,来研究地球磁场是怎样形成的。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地球磁场?地球磁场有什么用呢?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磁场,它是自然界馈赠给人类最为珍贵的礼物之一,由于地球磁场能使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偏转,因此可以保护人类免受致命的宇宙射线的伤害。同进,地球磁场也可以排斥太阳风,从而阻止地球大气被太阳风吹走。否则,灾难将降临,地球家园将被毁灭,成为像火星一样的不毛之地。地球和火星及金星的大小和主要成分都差不多,但地球有磁场,而金星却没有,火星也在约40亿年前失去了磁场。
我们人类真的很幸运,但科学家们仍不免担心。既然和我们很接近的火星在约40亿年前失去了磁场,使火星的大气大部分被太阳风吹走,那么,是否有一天地球也会失去磁场或磁场改变方向而面临灾难呢?长期的测量表明,地球磁场正在慢慢变弱,而且磁场方向正在发生变化。当磁场反向时,南北磁极将交换位置,在转向的过程中,可能有一段时间地球磁场几乎是零。这段无磁场保护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年,但也可能会经历更长时间,那时,人类生命将受到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地研究地球磁场,而为了观测地球磁场的变化,人类必须建立一个精确的地核模型。
地核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的一个大球体,温度达5000℃以上。地核外层是由液态金属组成,由于地核外层的液态金属和内层固态金属存在温差,外层的液态金属不断对流,会产生一些旋涡,从而产生了磁场。但是,地球究竟是怎样形成稳定的磁场的,现在还不清楚,这正是莱思罗普等人要制作地核模型的原因。
莱思罗普等人制作的地核模型是一个直径3米的球体,里面装有14吨金属钠,将钠加热到110℃以上使其熔化,再用螺旋浆搅拌液体钠,可模拟地核中液体金属的对流。整个球体以7圆/秒的速度旋转,模拟地球的自转,以研究熔化的金属液体的流动是怎样产生复杂磁场的。他们接下来还准备用电脑来处理得出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7.下列对“模拟地核”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地核模型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的一个大球体,温度在110℃以上。
B.地核模型是一个直径为3米的球体,里面装有14吨金属钠。
C.莱思罗普等人再造的地核模型里面的金属钠,是在螺旋桨的搅拌下开始液化的。
D.地核模型也和地核一样,由外层液态金属和内层固态金属组成。
8.对磁场“是自然界馈赠给人类最为珍贵的礼物之一”这句话,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A.奇妙的地球磁场能保护人类免受各种宇宙射线的伤害。
B.金星、火星的大小和主要成分都与地球差不多,但金星、火星没有生命,就是因为两者没有磁场。
C.地球磁场能有效排斥太阳风,阻止地球大气被太阳风吹走。
D.地球磁场的磁极N(北)极和S(南)极是永恒不变的。
9.下列不属于科学家模拟地核实验,研究地球磁场原因的一项是
A.火星在40亿年以前失去了磁场,导致大气的大部分被太阳风吹走。
B.地球磁场正在缓慢变弱,并且其磁场方向也正在发生变化。
C.地球磁场能使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偏转,防止灾难降临。
D.科学家们担心地球有一天也会像火星一样,失去磁场或磁场改变方向。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脑处理实验数据,将为莱思罗普等人的模拟地核实验提供很大的帮助。
B.地球之所以形成稳定的磁场,是因为地核外层的液态金属不断对流。
C.地球磁场一旦反向,将给人类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
D.用来旋转地核模型的马达,应该安装在球体的外部。
三.(15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示以为反,征系请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適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轞车②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③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④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⑤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⑥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注释:
①请室:汉代囚禁官吏有罪者的牢狱。②车:囚车。③代:国家名。
④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慎终(慎终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等主张。
⑤贲(bēn)、育:战国时勇士。《尸子》云: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战国策》曰:夏育,叱呼骇三军。
⑥许由:相传尧要让与君位,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其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1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朝罢趋出,意得甚 趋:通“促”,催促。
B.方吕后时,诸吕用事 用事:造反,叛乱。
C.绰侯得释,盎颇有力 有力:有功劳
D.今又暴摧折之 摧折:严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已而绛侯望袁盎曰 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B.①及绛侯免相之国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C.①盎遂不谢 ②素王恐其破壁,乃辞谢
D.①且陛下迁淮南王 ②顷襄王怒而迁之
13.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如有骄主色——丞相如果对主上表现出骄矜的脸色。
B.刘氏不绝如带——刘氏的命脉和汉朝的命运像被捆绑在一起的带子紧紧相连。
C.唯袁盎明绛侯无罪——只有袁盎说明绛侯是无罪的。
D.有司卫不谨,故病死——由于官吏护卫不够严谨,所以他才病死。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盎指称大义、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②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③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④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⑤上弗听,遂行之
⑥盎由此名重朝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④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认为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他认为国家的重臣能与主上祸福与共,存亡一体,而当绛侯掌握兵权时却不能匡扶救正。
B.袁盎认为臣下与主上不可缺失礼节,君主要有君主的威严,否则臣子就会骄矜无礼。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后来在上朝的时候,皇上显得较为威严,丞相也就比较敬畏了。
C.淮南王刘长进京朝见,杀了辟阳侯,举止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认为淮南王太骄横,必然会发生祸乱,应给予削减他的封地的处罚。
D.袁盎宽慰皇上有三样高出世人的行为。一是伺候得病的太后三年,孝顺超过曾参;二是朝内混乱时,冒险奔赴京师,勇猛赛过孟贲、夏育;到了代王官邸,一再让天子位,谦恭礼让许由不及。
语文科试题
考生注意:第Ⅱ卷5至8页。请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试卷作废。
第Ⅱ卷(非选择题,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5分)
①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得很精彩,达到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3分)
答: 。
②诗的颈联运用了泥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
18.名句默写(三题任选二题)。(4分)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
(杜甫《兵车行》)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野性的林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桩的林干,又使人坠入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会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和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优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棵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要多个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树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一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到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柏蕨茎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霜,隆冬的风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日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杂的蹄印里看出鹿、豹、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泉流,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艳,组成了一个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木之林的能力,它们出来也没有放弃对光和热执着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时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奔走竟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19.在作者看来,这原始森林“富于野性”,其野性的含义有哪些?(4分)
答: 。
20.作者说“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据文意“美”表现在哪几方面?“美”的根本内涵是什么?(6分)
答:① 。
② 。
21.文章的题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鸟兽花草,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壮丽画卷,为全文礼赞“林”的野性定下了昂扬的基调。
B.由于作者对山林的厚爱和感悟,使得文章句句有情,句句含理,“情”“理”交融。
C.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野性的林”是“我”的品格的象征,“林”的形象其实就是“我”的形象,达到了“物我同一”之境。
D.出于对“野性的林”的热爱和艺术表现的需要,作者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E.“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全文看,作者借“野性的林”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因为“这里只有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六、语言运用。(12分)
23.给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感情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②④⑤③①
24.阅读下面的文字,给“新体验小说”下一个定义。要求句子通顺连贯,衔接自然,不超过36个字。(4分)
什么是“新体验小说”?
①它不同于传统小说,传统小说是虚构性;而“新体验小说”以“亲历性”、“真实性”为基础,以作家的深切的人生体验为基础。
②它不同于散文,散文以体验和情绪为主体;“新体验小说”虽然也有体验和情绪,但它仍然是以情节、任务、故事来吸引读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在某种程度上有纪实文学的风格。
③它不同于纪实文学,纪实文学以客观发生的时间、事件为基础,类似新闻报道;“新体验小说”以体验为红线,采用主客体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给读者一种真实感,而且能把作家的情感、思考、智慧溶入作品中,给人以一种体验。
④它不同于通俗文学,通俗文学是一种媚俗的对现实的描画,但它仅仅是怪诞事件的反映,只给读者以刺激;“新体验小说”表达的是作家解读过的世界,给人以思考。
答:新体验小说是
小说。
25.根据下面的表格所提供的资料,回答相关的问题。(6分)
日本的研究人员潼泽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学年 | 总 平 均 分 | ||
流畅性 | 变通性 | 独立性 | |
2 | 24.80 | 18.90 | 4.04 |
3 | 28.65 | 22.15 | 9.15 |
4 | 21.38 | 16.57 | 6.69 |
5 | 40.37 | 30.95 | 13.25 |
6 | 35.66 | 25.00 | 12.18 |
问: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特点:
①
②
③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在即将退休时总结出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字:“要是”和“下次”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花在后悔上,总是说:“我哪次要是能如何如何就好了。”他们沉湎于懊悔中不能自拔,造成精神的巨大消耗和浪费。矫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要是”改为“下次”就行了一旦事情办错了,应该对自己说:“如果有机会,下次我一定要办好。”
在生活中,懊悔能促使我们反思,帮助我们总结;也能消耗我们的精神,磨灭我们的意志。着眼于“下次”的懊悔是必要的,沉湎于既往的懊悔是无谓的浪费。
请以“‘要是’和‘下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评分总则:凡第Ⅰ卷没有按要求涂在机读卡的,或第Ⅱ卷答案不写在答题卷上的,或作文没有写在规定的作文纸内的,该项作废,不得给分。
一、(共18分,每题3分)
1. A(B猝cù C懦nuò D渲xuàn)2.B(A籍:藉 驱:趋 C燥:躁 D雀:鹊)
3.D(①从搭配关系考虑;②从词义轻重方面考虑;③从语境方面考虑④“就教”是去请教)
4.A 5.D(A、“每逢民工进城……就是……之时”,主宾搭配不当。B、分句语意承接不合逻辑。C、“避免”与“弊端”动宾搭配欠妥,“弊端”是已然的,只能说“消除”;况且“避免”后面有“学生”二字也累赘,去掉“学生”,让“使学生”一贯到底、再去掉“的弊端”,更顺。)
6.B(尚且——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用“何况”呼应,表递进。例:牺牲尚且不伯,何况受点小伤。姑且——暂且)
二、(共12分,每题3分)
7.B(A将“地核”和“地核模型”搅和在一起;C是将金属钠“加热到110℃以上使其熔化”的;D 地核模型不存在内层固态金属。)
8.D(原文第三段说:“当磁场反向时,南北磁极将交换位置”。)
9.C(促使科学家研究地球磁场的原因是他们的种种担心,即第三段中所说明的内容,而不是磁场的作用。)
10.B(“地核外层的液态金属不断对流”产生的是磁场,而不是“稳定的磁场”。原文第四段说,“地球究竟是怎样形成稳定的磁场的,现在还不清楚”。)
三、(共15分,每题3分)
11.D(A“趋”这里就是紧走;B“用事”为当权;C“有力”为出了力。)
12.A(A望:埋怨;盼望。B之:均为动词,到、去。C谢:均为谢罪。D迁:均为放逐。)
13.B(刘氏不绝如带——刘氏的命脉,像丝带一样的微细,几乎快要断绝。)
14.D(③是指袁盎与绛侯的交往;⑤是指皇上的态度。)
15.C(“可適削地”中的“適”通“谪”,此句应译为“应给予责罚,削减他的封地。)
【参考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强盗,后来迁居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禄的家臣。到了孝文帝即位,袁盎的哥哥袁哙就保举袁盎当了中郎。
绛候当丞相,退朝后快步走了出来,很是志得意满,皇上对他很恭谨,常常亲自送他。袁盎进谏说:“你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文帝说:“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候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主上祸福与共,存亡一体。当吕后的时候,诸吕当权,擅自封王,刘氏的命脉,像丝带一样的微细,几乎快要断绝。那时绛侯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扶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共谋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恰巧成功,所以称做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主上表现出骄矜的脸色,而您又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有失礼节,我私下实是觉得您不该如此啊!”后来在上朝的时候,皇上显得较为威严,丞相也就比较敬畏了。过了些时候,绛侯埋怨袁盎说:“我和你的哥哥素来相当要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依然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了丞相的职位回到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关在狱中,宗室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情,只有袁盎说明绛侯是无罪的。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这才和袁盎倾心结交。
淮南王刘长进京朝见,杀了辟阳侯,举止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说:“诸侯太骄横,必然会发生祸乱,应给予责罚,削减他的封地。”皇上不采纳他的意见。淮南王更加骄横。等到棘蒲侯柴武的太子准备谋反的事被发觉,追查治罪,牵连到淮南王,淮南王被征召,皇上准备用囚车传送,把他放逐到蜀地去。袁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于是进谏说:“您素来骄纵淮南王,不加一点限制,以至于落得现在这个地步,如今又突然地严惩他。淮南王为人刚愎,万一遭受风寒而死在道途上,您就会被认为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背上杀死弟弟的罪名,到时又怎么办呢?”皇上不听,还是把淮南王放逐了。
淮南王到达雍地就病死了。皇上听了这消息,不吃不喝,哭泣得很是哀恸。袁盎进来,就叩头请罪。皇上说:“因为不听取你的意见,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袁盎说:“皇上请自我宽心,这已是过去的事了,难道可以反悔吗?况且你有三样高出世人的行为,这事并不足以毁了你的名声。”皇上说:“我高出世人的行为是哪三件呢?”袁盎说:“您在代国的时候,太后曾经病了三年,您不曾合眼,也不曾解衣就寝,凡汤药不是您亲口尝过的,都不准奉给太后。曾参作为平民,尚难做到,而您作为君王做到如此的地步,比起曾参的孝来那是超过得太多了。诸吕当权,大臣独断专行,而您从代地乘坐六乘,奔驰到如有不测深渊的京师来,就是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比不上您。您到了代王官邸,面向西一再地让天子位,面向南再三地让天子位。而许由只让了一次,您却让了五次,超过许由有四次之多啊!再说您放逐淮南王,为的是要他劳苦心志,使他改过自新。由于官吏护卫不够严谨,所以他才病死。”于是皇上才感到宽解,说道:“那以后怎么办呢?”袁盎说:“淮南王有三个儿子,随您安排了。”于是文帝册立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为王。袁盎也因此在朝廷声名大振。
四、翻译
16、①(2分)译文: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强盗,后来迁居安陵。
②(3分)译文:您素来骄纵淮南王,不加一点限制,以至于落得现在这个地步,如今又突然地严惩他。
17、[1]、“阔”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淼。它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颈联运用拟人手法,日生残夜催夜去,江入旧年换季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18、[1]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五
19、野性是力的象征(1分),是最纯真、最朴素的美(1分),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2分)。
20、[1]美表现在浑厚、丰满、斑斓三个方面。(两个方面得1分,三个方面得2分,计2分)
[2]美的内涵:这千姿百态的树都富于原始健美(或: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答出“富于原始的健美”或“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给2分,剩下的给2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21、这里采用了侧面烘托的笔法,用鸟对森林的热爱、兽对故土的深情、奇花异草的争妍斗艳,去烘托山林的理趣,使其更突出,更迷人。(表达手法1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22、C E 。C项对原文的中心理解有误。E项“这里只有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并不是作者“对大自然热爱和向往的原因”。
六
23、B
24、新纪实小说是一种具有纪实的真实性,散文式的体验与情绪,并能给读者以体验和思考的小说。
25、①总体上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②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低,五年级最高
③流畅性最高,独立性最低。
七、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