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总复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2

2014-5-11 0:11:55下载本试卷

总复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2

  1.阅读韩愈的《春雪》,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春节)到了,还没有芬芳的鲜花。“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第二句中,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蕴含着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惊”字描摹出在焦急的期待中仍然不见花只见草芽的不满之态。

  C.三、四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D.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盼望春天的诗人就幻化出一片春色来,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浪漫主义佳作。

  北京机场高速公路“国门第一路”进出口处的牌坊红柱,征集到许多楹联。选出三副请你赏析,回答后面的问题。

此去乘风,万里鹏程云作伴

重来有日,五洲胜友德为邻

(湖南·张德平)

航路穿云,云间出入千山近

国门放眼,眼底纵横万象新

(四川·倪丁一)

带砺河山,天外星轺归此路

光华日月,寰中冠盖会名都

(台湾·周天键)

  2.对三副楹联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鹏程”比喻前程远大;“胜友德为邻”既称颂好友有德,又谓与有德国家结好。

  B.“出入千山近”形容飞行迅速;“万象新”极言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变化巨大。

  C.“带砺河山”即“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天外星轺(yāo)”象征国之使者持节向四方宣示国威。

  D.“光华日月”言国家永远光辉灿烂;“寰中冠盖会名都”指尊贵的外宾都来北京观光、访问。

  3.比较分析三副楹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副楹联都用了上四下七的句型,基本融合了四言古诗、七言律诗句法。

  B.三副楹联,上联都言出国门,远赴外邦;下联都言入国门,外宾来访。

  C.三副楹联修辞巧妙,但手法各不相同,依次为双关、顶真和比喻。

  D.三副楹联都突出了频频的国际交往,台湾同胞的佳作更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崇敬和自尊自豪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4.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当官的整天把归隐挂在嘴边,真正的隐士又有几个?可见,他们口中的“隐”,十有八九是假话。

  B.这首小令不但讽刺了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隐士时尚,连陶渊明也受到牵连,遭到讥讽。

  C.“尽道”二字,冷峻之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D.小令末尾与“忙如燕”遥相呼应,两相比较,活画出官场竞逐,如蝇嗜血者的真面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同我

卞之琳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五月

选自《十年诗草》,明日社1942年版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诗人先由两地的友人分别对“雨”的埋怨写起;第三句“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表明了诗人乐意为朋友分忧。

  B.每一节中,诗人不仅表明乐意为两地的友人分忧,还为第三处的友人着想:“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C.诗人牵念的不止是三处的友人,所以,在第二节一开始,诗人就喟然长叹“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D.在诗的结尾,诗人忽发奇想:把一只玻璃杯放在天井里,明天好知道普天下的雨落了几寸。诗人在这里所说的“雨”不是指自然界落的雨,而是指人世的风雨——不尽的磨难与困顾。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名《雨同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世人以及万物的关心。

  B.这首诗共两节,每节一韵,诗段、诗行、节拍、韵脚,都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很好地体现了新诗的特点。

  C.这首诗在艺术上使用了推衍的方法。它先由某一点说起(比如从两地友人对“雨”的埋怨说起),然后逐渐扩展,使要表达的意思不断推进。

  D.这首诗细腻地传达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情思,由对友人的关心推及到对普天下劳苦大众的关心,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

  

参考答案

  1.B(第二句表现的是为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见到了“春色”的萌芽而惊喜。“惊”字写出摆脱冬寒后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

  2.A(“万里鹏程”指远赴外邦。)

  3.C(修辞手法依次为双关、顶真和比喻借代)

  4.B(结尾句提到“彭泽县”是用来对比,讽刺那些竞逐官场的人。)

  5.D(结尾句中的“雨”,既是自然界中落的雨,也可作人世的风雨看。)

  6.D(没有“对普天下劳苦大众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