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能力训练(四)
第 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屏(bǐng)弃 巷道(hāng) 便宜行事(biàn)
B.囿于(yòu) 罹难(lí) 面面相觑(qǜ)
C.模具(mó) 忖度(duó) 间(jiàn)不容发
D.参与(yǚ) 曲(qǖ)解 曲高和寡(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赊帐 烩灸人口 贿赂 待价而沽
B.痼疾 闲清逸致 亢奋 近璞归真
C.匮乏 以敬效尤 娇惯 坐收鱼利
D.桎梏 扑朔迷离 节存 出奇制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武汉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吴大祥对人民群众满腔 ,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②中国传统文化一旦_________了西方的新文化就焕发了生机;同样,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一旦合理地注入了中国传统,就如虎添翼,为中国民众喜闻乐见。
③从本报开展怎样正确理解并落实“三个代表”以来,读者的来稿很多,在这里,我们只能选择几篇_________刊登。
A.热诚 熔化 择要 B.热忱融化 摘要
C.热忱 熔化 择要 D.热诚融化 摘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渤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陆源污染物排海居高不下,海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和承受着一日千里的巨大压力。
B.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当年为人类勾画出的种种新奇之物,大多早已成为人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现实。
C.语词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数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生动索引。
D.太湖大桥桥体简捷明快,轻巧新颖,富有时代感,与太湖山水相辅相成,如一条飞舞的银链,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蜿蜒起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00年前,全世界尚有10种老虎,现只剩下6种,而这6种中的西伯利亚虎、苏门答腊虎等几近灭绝,所以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B.天安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可以堪称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品。
C.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趋向专业化,节目寻求新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
D.丹麦的美人鱼,巴黎的凯旋门,纽约的自由女神,这些城市雕塑的传世经典名作,是人类艺术的瑰宝。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旬.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久压抑后的解放随即而来的往往是。时而一窝蜂地宣泄,时而一窝蜂地纸醉金迷,时而一窝蜂地风花雪月。丢弃了 ,其中有多少能在获得了精神的抚慰、 之后,再肯定地说是该清醒了!
①汹涌的山崩地裂 ②山崩地裂的汹涌
③旧的躯壳的灵魂 ④灵魂的旧的躯壳
⑤交替的沟通 ⑥沟通的交替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7.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南北朝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学巨著。
B.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一部历史小说。我国魏晋南北朝的两部重要文学批评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C.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倡者,他反对魏晋以来骈丽,浮华、柔弱的文风,主张学先秦两汉的古文,井在继承古传统时有所创新,写出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D.《资治通鉴》是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梦溪笔谈》是北宋括撰写的一部笔记体学术著作。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8-9题。
江上
王渔阳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
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
8.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描绘长江秋雨之夕的景色,“秋雨”、“楚江”是这幅画面的时空背景。
B.“萧条”、“苍茫”点染出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观,将空间模糊化,给人以朦胧之感。
C.诗的后两句是一条行船的特写,与朦胧的背景相映衬,形成对比鲜明的画面层次。
D.诗将眼前之景置于雨雾溟溟的空间,产生广阔无垠之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9.《江上》一诗写出诗人对“雨”的主观感受,以“雨”的迷离造成了间隔的如画意境。下列诗句与《江上》的艺术效果最相近的一项是
A.夹岸人家短竹篱,鸭头新绿柳如丝。 B.今年稍稍宜雨,秦稷扑扑稻叶长。
C.竹外寒烟瓜步镇,花时细雨广陵城。 D.多情最是咸阳草,和雨和烟岁岁同。
10.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二项是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1-16题。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毕推奋,奋为太于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诸侯相。奋长子建,次于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于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耿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②如也。僮仆欣欣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卜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恭行。
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吏。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门侍者,取亲中裙而厕自理片俞③,身自浣涤,复与传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延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万石君少于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元狩元年,上立太子,选群臣可为傅者,庆自沛守为太子太傅、七岁迁为御史大夭。元鼎五年秋,丞相有罪,罢,制诏御史:“万石君先帝尊之,子孙孝;其以御史大夭庆为丞相,封为牧丘侯。”
[注]①燕居:闲居。 ②申申:安祥的。 ③中裙,厕片俞:都是贴身衣服。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B.万石君尚无恙
C.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D.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建元二年,郎中令工臧以文学获罪
独是成氏子以蠢贫,以促织富。
D 其以御史大夫庆为丞相,封为牧丘侯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份,正确的一项是
A.虽齐鲁诸儒质行,(万石君)皆自为以不及也
B.至延见,(大臣)如不能言者
C.(石庆)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
D.困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长老)乃许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中央宫员离皇帝近,怕他常来麻烦,所以外调石奋作王国的相。
B.为便坐,对案不食——让子耿随便坐下,面对食案不许吃。
C.屏人恣言,极切——避开别人,肆意地说,说得很恳切。
D.御出,上问车中几马——石庆外出,皇上问驾车用几匹马。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万石君父子恭谨的一组是
① 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
② 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
③ 选可为傅者,皆推奋
④ 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⑤ 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
A.①③B.②④⑤C.①⑤D.②③④
1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奋得万石君的称号,是因为他和他的四个儿子的月俸都是二千石,加起来是万石,故得名。
B.石建为郎中令,休假省亲,暗地为父亲洗内衣,表现了他的恭谨,而从侧面也表现了万石君的性格。
C.石庆在清点马匹之后才敢回答皇上“六匹”,说明他谦虚、谨慎,后来他得到皇帝赏识,不断升官,皇上还为他立祠。
D.万石君拿着上大夫的俸禄,告老还家,但他对皇上依旧恭敬无比,对于孙要求依旧严格,恭谨的家风不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氯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理论在本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据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海洋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17.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性的依据是
A.本世纪二十年代即已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并已在某些海域试验成功。
C.南极海域在地球海洋中最为“缺铁”。
D.硫酸铁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增加30多倍。
18.对文中画线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19.对铁元素的新用途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硫酸铁粉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微生物的生长。
B.把硫酸铁粉沫倾倒入南极海洋,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
C.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D.把硫酸铁粉沫倾倒入南极海洋,提高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20.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B.硫酸铁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海洋微生物的生长量,而且大量增加了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
C.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是用于随时显示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对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不起任何作用。
D.把硫酸倒人南极海洋,既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又成为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第 II 卷(90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一朵小花
普希金写过一首题为《一朵小花》的短诗,十分耐读。面对几片夹在书页中已经枯干的花瓣,诗人浮想联翩:①它是什么时候、被陌生的还是熟悉的手摘下来的?②它被夹在书中,是纪念一次温存的聚会,一场难堪的别离,还是仅仅为了记住森林中一次孤独的漫步?③采摘它的人如今在哪里?或许,他或她已经不在人世,就像小花枯萎一样?
我觉得,这首小诗,蕴含着艺术魅力的全部秘密。
诗,推而广之还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别具一格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放射出难以言传的美感。美无所不在,并非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一个目光敏锐、感受细腻的人,会时时处处发现美的闪光,会觉得诗情俯拾皆是。凭窗远眺,秋日蔚蓝的天空,悠然飘落几片黄叶,对面阳台上一只雪白的猫,少女探身晾衣的姿态,都让人感到可亲可恋。这些美,如同空气和阳光一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公共资源,但汲取、享用的程度,却因人的审美秉赋的不同,而差异极大。当然诗歌不能当饭吃,但如果每天尽管享用山珍海味,却从不曾被诗歌打动过,这样的生活也仍然是欠缺的。
在普希金的这首诗中,想象的品格得到突出的体现“乘着歌声的翅膀,来到那恒河之旁……”正像门德尔松的歌曲所表现的,借助想象之翼,生活获得了伸延、深化和拓展,它的内容大大的丰富了、对于精神生活来说,真实和虚幻并非界限分明。一个人对于一次历史事件的追想,对某个古代人物的缅怀,不见得比身边的各种琐事,或某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更缺乏真实性。谁具有普希金那样的拥抱万物的热望,他所体验到的生活,该是能够远远超出他实际经历的。围绕一朵枯萎的小花所产生的奇思异想,最终也会成为作者生活的一部分。诗人要保有一颗童心,而童心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对生活的憧憬的幻想。
我想,当我们在日渐富足的今天抱怨生活无聊沉闷时,是不是应该检讨一番自己的内心,察看一下感受的管道是否已经淤塞。让我们从这首小诗中得到启发吧。
21. 文章开头说:“普希金写过一首题为《一朵小花》的短诗,十分耐读。”作者认为“耐读”的原因是什么?请组织文中原话回答。(6分)
答:因为这首短诗□□□□□□□□□□□□□□□□□□□□□□□□□□□□□□□□□□□(不超过35个字)
22.文章第三段中的“别具一格”和“点石成金”指的是什么?(4分)
答:指的是□□□□□□□□□□□□□□□□□□□□.(不超过20字)
23.文章第四段中说:“围绕一朵枯萎的小花所产生的奇思异想,最终也会成为作者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揭示出了什么道理?
答:揭示出了□□□□□□□□□□□□□□□□□□□□□□□□□的道理。(不超过25字)
24 .下列是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一朵小花》是普希金的作品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一篇作品。
B.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枯燥的事物都包含着审美的材料。
C.天空、黄叶、白猫、少女都可以是供人享用又取之不尽的美。
D.真实,虚幻的界限本不分明,因此追想和缅怀也同样真实。
E.内心感受和想象的管道畅通是生活丰富、保有童心的关键。 ( )( )
五、(12分)
25.把下面这个句意表述不清楚的长单句改为三个语意明确连贯的短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2分)
这个外国人非法猎取的还有仅产于云南,至目前为止只有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珍存的一对120年前采集的风蝶。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仿照下列句式,写一段与上文语意连贯、句式和修辞方法相同的话(6分)
朋友,当你在成功的路上获得鲜花、掌声时,我送给你一个小小的逗号——与暂时的胜刊告别吧,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今年第10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岁以上的失业人较少;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42.5%、20.4%和20.2% ;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29.7%的人准备参加培训。
□□□□□□□□□□□□□□□□□□□□□□□□□□□□□□□□□□□□□□□□(不超过40个字)
六、(60分)
2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人生价值往往是众多的小事实现的。青年人不能把什么事情都看得那么容易,更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做事情。小和大是辩证的,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不愿做小事的人永远做不成大事,当然也就谈不卜人生价值的实现。
请以“小和大是辩证的统一”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C(“模”应读mǘ)。2.B(A中的“烩”应改为“脍”。C中的“鱼”应改为“渔”。D中的“节”应改为“结”)。3.B。4.B(A句应是“与日俱增”。C句为沧海桑田。D句为相得益彰)。5.D(A句赘余,“弥”的词义是“更加”,应删去“更为”,或者“弥足”。B句多余,“堪”的词义是“可以、能够”,应删去“可以”,或删去“堪”,改为“称为”。C句“正”与“方”词义重复,应删去“正”)。6.A。7.B(《三国志》是一部断代国别史)。8.C。9.C。10.D。
二、11.A(应为“不拘礼节,随便的”)。12.D(一个表祈使,一个表反诘语气)。13.C。14.A(B项应为“因此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C项中“肆意地说”应为“畅所欲言”。D项中“石庆外出”应为“石庆给皇驾车出行”)。15.B。16.C(有两外不妥:①“说明他谦虚”②“皇上还为他立祠”)。
三、17.B(可行性的依据,从本文来看,既包括理论上的认定,也包括实践上的成功;A项只涉及理论依据;C项只摆出客观情况;D项只谈了硫酸铁某一方面的功用)。
18.C(A 项第二个分句所谈超出了画线句的内容;B项“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与画线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含义并不相同,联系第一段所说“减缓全求变暖的速度”来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可能是负增长;D项中一个“并”字,把二氧化碳从温室气体中排除开去,显然错误)。
19.D(铁元素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海洋微生物增长,使用铁元素的根本目的在于减缓全球变暖速度,而这种根本目的只有用之于南极海域才有可能实现)。
20.D(成为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只是有可能,尚未研究证实)。
四、21.(因为这首短诗)借助想象之翼,使生活获得了伸延,深化和拓展,它的内容大大的丰富了。22.(指的是)使生活的平凡琐事产生丰富的意味和美感。23.(揭示出了)丰富的感情和想象既创造了美,也使作者的生活更美(的道理)。24.A、D
五、25.[示例] 这个外国人非法猎取的还有凤蝶,这种凤蝶仅产于云南,目前只有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珍存着120年前采集到的一对。
26.[示例]朋友,当你在失败的泥泞路上悲叹、彷徨时,我赠给你一个圆圆的句号——过去的一切已属于历史,重新扬起你的生命之帆吧,胜利就在前头。
27.北京失业人口“四多一少”:青壮年多,男性多,3口之家多,想求职的多;愿培训的少。(答案不是唯一的,意思对即可)
六、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