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汉语虚词练习

2014-5-11 0:11:56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汉语虚词练习

1、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天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和经历决定的。

B天亮后,雨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了。

C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D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而且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2、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减负”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

B对于劳动竞赛中优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以他们适当的奖励。

C课题组成员认为,李教授提供的资料很有价值,有助于课题的深化研究。

D我日前到京,请准备好住处。

3、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不免着急起来。

B你的办法固然有优点,但是也未尝有缺点。

C今天他没来,莫非是生病了不成?

D这个办法莫如那个好,就不要采用了。

4、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无时无刻在想念着你。

B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了床。

C才十五岁的小女孩,径自游过了长江,真不简单。

D读书成为我生活所必须,一天不读,就“饿”得慌。

5、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水不止可供灌溉,而且可以用来发电。

B参加这次战役的大约有五千人。

C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D正在争得相持不下的时候,好在师傅来了,这才把气氛缓和下来。

6、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B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让社会经济带来无限生气。

C小镇上有我的祖居,我就是从穿境而过的小河边上长大的。

D大家讨论和通过了各位代表递交的25个提案。

7、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同学把平时节约下来的零用钱,给贫困地区的儿童买了书或学习用品。

B我真后悔,怎么为一时的意见不合,就同和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

C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D和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相比,电视无疑是一种更现代化的传播媒体。

8、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这幺简单的工具连小学生都能运用自如,况且中学生呢?

B通过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城建计划。

C自从他来到这个城市后,感到自己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D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至于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9、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不管困难多大,但他总是坚持学习。

B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来已久。在吕秀莲之前,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

C因为他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10、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B只要来自生活,发诸于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C在俄罗斯,社会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而其巨大的生命力正来源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和他聊了起来。

11、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根据各种证据和调查表明,月球是一个被反复“改装”过的天体,是一个特殊的宇宙飞船。

B校长决定成立以班主任、总务处职员和学生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住校生工作。

C专家说,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广泛应用,因而并非要取消类似尸体解剖这样的传统的学习方式。

D各部门都要为大局着想,那种只顾局部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必须加以制止的。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这句无情的话来得这么突然,以至使她美丽的脸庞变得那么难看。

B张明把课文念得非常熟,以致有些段落都能够背诵下来。

C我们一定能够逐渐改造沙漠,使之变成耕地和牧场,成为“大漠的好江南”。

D我们要正视困难,充分地认识分析困难,从而以足够的精神准备来战胜困难。

13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他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又看了一阵。

D“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不管包括了却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14选择最恰当的填入横线上(   )

① 我__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② 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___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③ 企业经过重组改造,三年脱困已大有希望,广大职工的好日子___就要到来了。

④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病情___好转,目前已基本脱离危险。

A向来 莫非  马上  日渐  B从来  莫非  立刻  目益

C向来 难道  马上  目益  D从来  难道  马上  日渐

15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组的(   )

① 这几天我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② 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 对这种势利小人,这次我们就要___难为他一下。

④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___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A往往  逐步  故意  好像  B常常  逐渐  存心  仿佛   

C常常  逐步  故意  仿佛  D往往  逐渐  存心  好像

16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___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② ___中国电视剧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走过了十年开拓进取的路程。

③ 他___怕别人说他胆小,便一头钻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

④ 他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不但不帮助,___冷嘲热讽。

A由于  为   为了  反而  B由  为了  因为   而且

C由于  为了  为了  而且  D由  为   因为   反而

17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后来,我离开了母亲,___我读书了。

② 中美关系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③ 汉朝的一尺___合现在的七寸半,这里的尺___跟汉朝差不多。

A由于  再三  大概  大概  B因为  一再  大约  大概 

 C由于  再三  大约  大约  D因为  一再  大概  大约

18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___理科?”

② 由于土石层的变形,基础、桥墩___整座桥梁都会跟着慢慢移动。

③ 中美两国保持正常稳定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__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④ 国务院今天宣布,利息税征收办法即将公布,___公布之日起,即按新的征收办法执行。

A还是  以致  甚至  自从  B或者  以至  甚至  自从

C还是  以至  乃至  自   D或者  以至  乃至  自

         

答案

1——5CCABB

6——10ABDCD

11——15DDCAC

16——18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