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 文 试 题
河南省夏邑高中 徐金宗
①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②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并填写好姓名、班级、学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瓶塞 艰涩 瑟缩 色厉内荏
B.马厩 灵柩 臼齿 一蹴而就
C.滞留 投掷 对峙 栉风沐雨
D.休憩 收讫 栖身 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咀嚼 温文尔雅 聘请 兵慌马乱
B、管辖 风餐露宿 沮丧 飞扬拔扈
C、起迄 入不付出 反馈 既往不咎
D、倾覆 提纲挈领 折叠 呕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汽车价格逐步走低,一些大城市私人购车数量不断攀升,而在中小城市
个人拥有汽车的还是雪泥鸿爪,因而,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尚待时日。
B.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
敬而远之。
C.直到案件告破,人们才知道平日里看起来老实温和的他却是个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罪犯。
D.人物形象丰满、情节引人入胜、具有震撼力的小说,读起来总会让人津津乐道。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______,不能随心所欲。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
规定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贮________,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CDS唱片。
A.准则 不免 媒介 C . 准绳 不免 媒体
B.准绳 未免 媒介
D.准则
未免 媒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春节前,扬州的“老字号”出现“井喷”现象,牛皮糖卖火了,包子卖空了,酱
菜卖疯了:传统食品销售异常火爆。
B.在韩国教头金昶佰的魔鬼训练下,中国女曲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
胜奥运会冠军东道主韩国队,夺得了女子曲棍球比赛的金牌。
C.如今的春节长假成了商家收获颇丰的“黄金周”,全市重点商贸企业春节期间销
售额共3.4亿元,与同期销售额相比同比增长20%以上。
D.“哥伦比亚”号机毁人亡令人痛惜,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
情,约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大江大河都可溯源于山地、高原。用物理学的理论来讲,_______________, 因
而_________。当流水下行形成高低落差时,势能就转化为动能。正因为
____________,江河之水才会_____________,才会_______________。
①蕴藏着巨大的势能 ②动能不断向势能转化
③势能不断向动能转化 ④江河源于高地
⑤有横贯万里的壮阔 ⑥有穿山破岭的激烈
A.①③④⑤⑥ B.④①③⑥⑤ C.①③②⑥⑤ D.④①③⑤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7.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8.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下列说明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是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这个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
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的活动。
C.中国,作为该计划的理事国,自从加入起就热衷于此计划的实施。1978年成立了
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D.个计划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和为生物圈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提供多方面依据的窗口。
9. 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 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喜怒不形于色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籍由是不与世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皆以酣醉获免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3、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诣府,使取之 代前文的“作” B、籍便书案,使写之 代前文的“书案”
C、钟会数以时事问之 代前文的文章 D、乃赍酒挟琴造焉 代前文的阮籍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译文:
⑵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6分)
春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赏析:
18、将下列名言名句补写完整(任选两小题)(4分)
① ,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
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②同样是写夕阳,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抒发了革命者的
乐观情怀,而李商隐的“ , ”,反映的却是消极颓唐
的情绪。
③李白在《将进酒》中,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高度自信的两句
诗是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洒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哇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9.作者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不得超过方格数)
20.文章的第(6)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这里的“极致”在文中含义
是(4分)(答案不得超过方格数)
21.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6分)
(1)
(2)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有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心声。
C、“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六、(12分)
23.请仿照“读自然”或“读历史”的写法,另选对象写一段“读××”的文字
(4分)
读历史:
虽然,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但历史这面镜子,永远会给今人以警示,以反思。
读自然:
它罗列宇宙一切的庄严与和谐,松涛与流泉的共鸣,和风与垂柳的合舞,花开花落虫鸣鸟呼的交织。
答:读
24.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得超过15个(4分)
[《人民日报》记者肖东文] 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西部地区的事情,同时是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西部开发只能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道路,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将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有效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发展是核心,但绝不能将经济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持对立起来。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
25.下面的长句较费解,请改写为语意连贯的4个短句。(4分)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
① ② ③ ④
七、(60分)
26.作文
提起“美”人们总是有许多联想:美丽的风景、优美的环境、鲜美的佳肴、娇美的面容、美好的心灵等等。古希腊人以为,美是神的语言。他们找到了一条数学证据,宣称黄金分割是上帝的尺寸。几何学天才欧几里德更近一步:他发现大自然美丽的奥妙在于巧妙和谐的数学比例大多接近1:1.618。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不断的发现美、创造美是人类生活的目标和动力;而追求美、享受美更是人的天性和权力。请以“发现身边的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 立意自定;
② 文体自选;
③ 题目自拟;
④ 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月考答案
夏邑高中 徐金宗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 (A项的“瓶塞”的“塞”读塞sāi,其余的读sè;B项的“一蹴而就”
的“蹴”读cù,其余的读jiù;D项的“憩”“讫”读qì“栖”读qī “锲”
读qiè)
2.D (慌—荒 拔—跋 付---敷)
3.C(“雪泥鸿爪”指事物留下的痕迹。“不可理喻”形容人不讲道理;“津津
乐道”是兴味特别浓厚地乐于说道,贬指热衷于某事。)
4.B(“准绳”与“准则”都指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而“准绳”多作
喻体,常用来比作“法律、法规”。“未免”的意思是实在不能不说是……(表
示不以为然);“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根据语境,应填“未免”。“媒体”
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
系的人或事物。)
5.A(B项语序颠倒,应为“中国女曲继世界杯夺冠后又在韩国的土地上战胜
奥运会冠军东道主韩国队”;C项用词重复,“同比”即“与同期……相比”;
D项缺少谓语,可改为“继续实施……计划”。)
6.B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A、B大同小异,从人类受惩罚的原因去分析,不全面,D侧重于谈人类
怎么适应环境,这只是一个方面。)
8.B(偷工减料。应是有数万人参加有关的培训活动。)
9.A(第二段中提到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
宗旨的。)
10.B(文中说到“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地”,可见作者的态度是肯定的,而不是“也许”“有可能”。)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B(A坏:拆除;C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D造:访问)
12、D(A而:①表承接,②表修饰;B与:①参与,动词,②跟,介词;C为:
① 替,②为了;)
13、D(A称代前文的文辞;B称代前文“书案”的文字;C指阮籍)
14、B(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②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15、A(“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
四、(15分)
16、(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2)使者
把这事告诉阮籍,阮籍便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
17、本诗前两句描绘奏嫩草丛生,杨柳鹅黄,桃花缤纷,李花芬芳的绚烂美景,后两句转
到愁思,东风不能遣恨,春日但教添愁。由于诗人抓住了情与景的不和谐,以乐景反衬哀情,有力地表现出自己深沉的哀怨。[重点:前两句写春天美景,后两句写诗人愁思(思想内容理解2分),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表达技巧2分)(语句通顺2分)
18、(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18分)
19.(4分)答案意思应当与文章第(7)节第一句话相关,参考答案: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或:乐器是时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
20.(4分)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21.(6分)⑴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⑵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22.(4分) A、C(B中“墨客骚人”、“显贵官宦”之说有误;D中“悲剧性”之说无从谈起;E中“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有误)
六、(12分)
23.(4分)本题应扣住“读××”,首先其答案的内容大体与读的对象一致,其次再看其语言运用是否达到仿写的一般要求,(内容2分,语言1分)。
参考答案:读沧海,它蕴含着地球上一半的风光与奇景,惊涛与骇浪齐吼,温顺与凶狠共存,潮涨潮落鱼翔鸥飞的合演。
24.参考答案:西部开发要注重生态。(4分)
一般能扣住三个主体要素:西部,注重(重视、关注等),生态。
25.(4分)
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飞行为期16天。
②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
③这些实验项目中有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
④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 [每句1分。语意连贯,并与原句相符即可。]
七、(60分)
26.作文:高考标准批改
文言文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