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月考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吮(shǔn)吸 勋(xūn)绩 谑(xuè)而不虐 敷衍塞(sè)责
B.趑趄(jū)荆杞(qǐ) 嗟(jiē)来之食 天崩地坼(chāi)
C.伉俪(kàng) 崔嵬(wěi) 扪(mén)心自问 妍媸(chī)毕露
D.咨(zī)询 羞赧(nǎn) 宵衣旰(gān)食 疾首蹙(cù)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蛾眉 峨冠博带 钟鼓馔玉 口慧而实不至
B.赝品 义愤填膺 真知灼见 敏于事而纳于言
C.暮霭 惴惴不安 兴高采烈 无所不用其极
D.沽取 怙恶不悛 耿耿于怀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B.《诗经·斯干》那首诗里就是拿舞的姿势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C.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D.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广西禽流感疫情__ 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出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渡过难关。
②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和研究对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进行__,此举涉及几千万靠政府支付工资的公共服务领域人员。
③台湾“大选”刚刚结束,岛内又__ 起新一波询问移民热潮。4年前因“大选”而起的移民潮都还没有这一次厉害。
A.扑灭 改革 爆发 B.消灭 变革 爆发
C.消灭 变革 引发 D.扑灭 改革 引发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
B.李白与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
C.这一伙侵吞巨额财产、破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嗤之以鼻。
D.战地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使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对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予深深的同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分裂步骤,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必将自食恶果。
C.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B.况仆之不得已乎
C.出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D.恨私心有所不尽
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与例句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B.苟富贵,无相忘。(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C.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苏洵《六国论》)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②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
③且勇者不必死节
④出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者"字也相同
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者"字不同
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者"字相同
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者"字也不同
10.对这段文字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述了作者忍辱苟活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B.表述了作者忍辱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
C.表述了作者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私心有所不尽"的遗憾。
D.表述了作者"出于粪土之中"的苦闷心情和无耐。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暹亲遇日隆,好荐人士。言邢邵宜任府僚,兼任机密。世宗因以征邵,甚见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暹。世宗不说,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世宗欲遐暹威势,诸公在坐,令暹高视徐步,两人掣裾而入,世宗分庭对揖。暹不让席而坐,觞再行,便辞退。暹前后表弹尚书令司马子如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太师咸阳王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罪状极笔,并免官。其馀死黜者甚众。高祖书与邺下诸贵曰:“崔暹昔事家弟为定州长史,后吾儿开府谘议,及迁左丞吏部郎,吾未知其能也。始居宪台,乃尔纠劾。咸阳王、司马令并是吾对门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高祖如京师,群官迎于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高欢父子,无以相报。”赐暹良马,使骑之以从,且行且语。暹下拜,马惊走,高祖为拥之而授辔。
高祖崩,未发丧,世宗以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之寄。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世宗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每厉色极言,世宗亦为之止。(《北齐书》)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暹佐琛知后事 知:知晓
B、凡百后事,一以相属。 属:托付
C、世宗因以征邵,甚见亲重 征:征召
D、高祖如京师,群官迎于紫陌 如: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高祖书与邺下诸贵曰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高祖为拥之而授辔 若属皆且为所虏
D、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 欲以客往赴秦军状
13、下面表现崔暹被北齐高欢父子信任倚重的一项是( )
①辟为开府谘议 ③觞再行,便辞退 ⑤马惊走,高祖为拥之而授辔
②留暹佐琛知后事 ④高欢父子,无以相报 ⑥暹每厉色极言,世宗亦为之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⑥
14、下面对文意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崔暹受到北齐高欢父子两代皇帝的信任,高祖在认识崔暹不久就委以重任,让他辅佐弟弟高琛在后方留守。
B、崔暹喜欢推荐人才,被荐的邢邵在高祖面前专说他的短处,他却不计较,认为邢邵说的是事实。
C、崔暹严明执法,处置了一大批高官贵戚,对此,高祖不仅默许而且在给邺下诸贵人的信中也告诫他们要自律谨慎。
D、崔暹以天下为己任,不但对大臣严明执法,对皇帝的过错也不放过。他常对世宗严肃而无保留地指责,世宗也因此改正。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3分)
译文: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3分)
译文: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⑴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⑵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1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边庭流血成海水, 。(《兵车行》)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③、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五更鼓角声悲壮, 。(《阁夜》)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事》)
⑥、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 ,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
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⑨、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⑩、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五.(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8-21题。(6分)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2分)
(1)将进酒,杯莫停 将: 。
(2)钟鼓馔玉不足贵 足: 。
(3)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 。
(4)但愿长醉不复醒 但: 。
19.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的内涵?(2分)
答:
20.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21(1)、(2)题。(6分)
①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贡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③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②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选自冯梦龙著《智囊》)
[注释]①府:指国库。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赐:子贡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学生。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2)文中第②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六.22.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4分)
下联内容: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舜日尧天
调序: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23.用“我们”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4分)
书籍将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揭示给我们,而且毫不保留地将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给我们。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下面诗句是赞扬老师的,请另选赞扬对象,仿照其形式写一节小诗。
一支粉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知识王国的迷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下了老师的无限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讲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着老师的艰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尺教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了无数商界的精英。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学生遇到军官问话时,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你没能按时完成,军官问你为什么时,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而不能提到其他原因。因为军官看重的是结果,根本不会听你长篇大论的解释。这所学校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适应压力,尽量做好每件事。它也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可以激发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力。在人生中,失败了去找借口其实真是没有用的,在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用呢?
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会经常听到一些借口,或是自己犯错后寻找什么借口,然而你是否考虑过“没有借口”呢?“没有借口”又会给你带来些什么吗?对此,你一定有你的态度、观点、看法等,请就“借口”或“没有借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月考答卷
四、(18分)
1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3分)
译文:
。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3分)
译文:
。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文: 。
16.⑴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6.⑵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
1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边庭流血成海水, 。(《兵车行》)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③、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五更鼓角声悲壮, 。(《阁夜》)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事》)
⑥、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 ,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
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⑨、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⑩、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
五.
(12分)
(1) 将: 。(2) 足: 。
(3) 将: 。(4) 但: 。
19.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的内涵?(2分)
答:
20.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21(1)、(2)题。(6分)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2)文中第②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六.(12分)22.下联:
23.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一、下面诗句是赞扬老师的,请另选赞扬对象,仿照其形式写一节小诗。
一支粉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知识王国的迷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下了老师的无限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讲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着老师的艰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尺教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B.天崩地坼(chè);C.崔嵬(wéi);D.宵衣旰(gàn)食)
2、C.(A.口惠而实不至;B.敏于事而讷于言;D.甚于防川)
3、B(末尾句号在引号外)
4、A(扑灭:扑打消灭。消灭:①消失;灭亡。②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改革: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革: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处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强调爆炸性。引发:引起;触发)
5、A。(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B、“天壤之别”,有褒有贬,在天上的是褒,在地上的自然是贬,而对这里的两种风格,显然不应有此褒贬。C、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D、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6、B。(A、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缺少介词“与”。D词序不当,应是“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
7B;8A;9D;10B
11、A.(知:主持,管理)
12、A.(希望、期望;B、给,亲附、结交;C、替,表被动;D、拿、把,率领、带领)
13、C(①“辟为开府谘议”是赵郡公琛的做法;③“觞再行,便辞退”是崔暹的举动)
14、B(不是高祖而是世宗)
附翻译:崔暹,字季伦,是博陵安平人。赵郡公高琛镇守定州,征召他做开府谘议。他跟随高琛前往晋阳,高祖和他谈话对他很欣赏,任命他兼丞相长史。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事情,对他说:“大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事固然重大,留守责任也不轻,家弟年轻,办事不娴熟,后方的所有工作,统统托付给你了。”和崔暹恳切地握手,握了三四次。
崔暹越来越被信任厚待,他喜欢推荐人才。说邢邵适合担任府僚,还可以兼管机密。世宗就征用了邢邵,很亲信器重。可言谈之际,邢邵却说崔暹的不是。世宗不高兴,对崔暹说:“卿说子才的长处,子才却专说卿的短处,你真是痴人啊。”崔暹说:“子才说暹的短处,暹说子才的长处,都是事实,没有什么意见。”世宗想提高崔暹的威势,有一次诸公在坐,世宗让崔暹眼向上看慢步走来,两个人替他拽着衣裾。世宗和崔暹分庭抗礼,崔暹不让座就坐了下来,行了两遍酒,崔暹便辞退。崔暹先后上表弹劾尚书令司马子如、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劾太师咸阳王元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罪状写得极为详尽,他们都被免去官职。此外被处死贬黜的还有很多。高祖给邺下诸贵人写信说:“崔暹当初在家弟为定州刺史任上办事,后来又做了我儿的开府谘议,到迁任左丞、吏部郎,我还不知道他的才能。如今刚居宪台,就能如此纠劾。咸阳王、司马令都是我作平民时门对门的老朋友,如果讲尊贵亲近,谁也不会超过这二人,可他们却同时获罪,我也不能救,你们众人还是小心为好。”高祖到京城去,群官到紫陌去迎接。高祖握着崔暹的手慰劳说:“以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没有人肯去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怕豪强,就使远近肃清,诸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要严谨,如今才见到。高欢父子,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报答。”赏赐崔暹好马,让他骑上跟着走,边走边说话。崔暹下马拜谢,马受惊要跑,高祖为他拦住马并亲自把缰绳递给他。
高祖驾崩,还没有发丧,世宗就任命崔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重任。崔暹操心国事犹如家事,以天下为己任。世宗车服过度,诛杀无常,言谈举止,也时有过失,崔暹常常严肃地无保留地指责,世宗也因此改正。
四、略
⑴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2分)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分)
⑵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1分)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2分)
1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略
五.(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8-21题。(6分)
18.(1)将:请。(2)足:值得。(3)将:拿。(4)但:只。
19.反映了诗人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现实丑恶而不能实现理想的痛苦心情
20.诗人借曹植一掷干金买酒取醉的豪情来(或以曹植自况)安慰自己。 l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21(1)、(2)题。(6分)
(1)4分 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1分)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1分)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国人。(2分)
②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六.22.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3.我们从书籍中了解到人类自己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而且受到有关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的启示
24.一根皮鞭 挥出牧羊女的美丽 一片草原 留下了牧羊女的爱恋 一朵白云 飘着牧羊女的情歌 一座穹庐 凝聚着亲人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