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双周测试卷(二)

2014-5-11 0:11:57下载本试卷

高三双周测试卷(二)

注意: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危    繁    蹙    贱不移    步青云

B、丽    待    亲   黑一团    窍生烟

C、养    让    食    离职守    罢甘休

D、品    酬    雄    义愤填    鹉学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寒暄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对近几年出现的重叠的办事机构,与会代表们提出了    的意见。

②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赶往耶路撒冷会见巴以双方领导人,从中   

③此次考古专家从莫高窟北区再次发掘出243窟,     使莫高窟洞窟增加到735窟。

A、撤消  周旋  从而        B、撤消   斡旋    从而

C、取消  周旋  因而        D、取消   斡旋    因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过分的讲解,不仅使用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B.近一段时间,巴以暴力流血冲突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C.德国法兰克福病毒学家沃尔夫冈·普赖泽尔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警告人们,要谨防SARS疫情今冬卷土重来

 D.这位老先生最爱听古装戏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寨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足协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球迷揭发少数裁判收受贿赂、弄虚作假的丑恶现象。

 D.美国驻日大使贝克在东京举行的国内外形势调查会全国例行恳谈会上向朝鲜发出了警告,表明了不惜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姿态。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个人走进林中。我发现,此地无蝇,也无蚊,却有那么多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畔叫。          。潭水,淡青色的;溪水,豆绿色的。

①  空气里,有松香味,有草木的青气,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

②  松香味、草木的青气,混在空气里,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

③  巉岩上,一挂飞泉,下面滴成一个不大的潭。

④  巉岩下面是一个不大的潭,一挂飞泉飞泻而下。

⑤  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自潭边流出。

⑥  潭边,流出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科学家如何破译“非典”病毒

一种冠状病毒的样本(取自一位死于多伦多的患者肺部,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一克)在全球对抗“非典”的战斗中起到关键作用

温哥华不列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基因组科学中心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攻坚小组连续奋战五天五夜,终于在本月12日破译了SARS病毒的遗传代码。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在14号画出第二份基因草图。昨天,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都宣布了各自画出的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加拿大人以如此快的速度排出SARS病毒基因序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过去10年来人体基因组计划开发的技术,特别是所谓的“鸟枪”基因解码法。

冠状病毒属于这样一种病毒家族:它们只用核糖核酸(RNA)携带遗传物质,而不是像多数生命形式那样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携带遗传物质。

由于基因排序必须使用DNA,这种病毒的RNA首先要转换成DNA。

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的分子生物学家维克托·林博士说:“RNA的稳定性要差许多,处理起来也难得多。把它转换成DNA花去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差不多四天。”

最初的病毒样本的副本片断(即遗传单位)由自动基因排序机解码。加拿大人画出的基因图谱列出了病毒的29727种核苷(即遗传单位),香港方面做出的基因图谱包括了大约3万种核苷。

但是,加拿大科学家提醒人们,基因图谱本身并不能证明SARS病毒就是“非典”的主要原因。有了这种病毒的基因图谱,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试验(注入SARS病毒的猴子是否会得非典)揭示决定性的证据,证明SARS病毒就是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

如果事实证明SARS导致非典的罪魁祸首,下一步将是利用病毒的蛋白质研制一种疫苗,让人体的免疫系统抗击病毒。  (选自2003年4月《参考消息》)

7.文中画线处“起到关键作用”的意思是

A. 指破译了SARS病毒的遗传代码。  

B.指画出了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C.指将这种病毒的RNA转换成了DNA

 D.指加拿大科学家连续奋战五天五夜所起的作用。

8.从对抗非典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获得了一种冠状病毒的样本。   

B.冠状病毒是用DNA携带遗传物质的。

 C.非典病毒的基因图谱列有近3万种核苷。

 D.SARS病毒是否就是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尚须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的“鸟枪”基因解码法,在快速排出SARS病毒基因序列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B.DNA在基因排序中的地位是无法用RNA来代替的。

 C. 在RNA转换成DNA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其原因是RNA的稳定性较差。

 D.加拿大温哥华不列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基因组科学中心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攻坚小组,足足用了四天时间将RNA转换成了DNA。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抗非典研究中的冠状病毒样本,取自一位死于多伦多的加拿大人的肺部,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一克。

 B.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在同一时间各自画出了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C.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如果的确是SARS病毒,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利用病毒的蛋白质研制出一种疫苗,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去抗击非典病毒。

 D.科学家们经过奋战,画出了SARS病毒基因图谱,并通过试验,证明了SARS病毒就是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

三、(15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京城陷,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寻遭母忧,哀毁过礼。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之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持法度,并以孝闻。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天嘉四年,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常侍、中正如故。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四海事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奂乃流涕歔欷而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阿衡宰辅,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天康元年,乃用奂为太子詹事。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臣光曰:夫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礼义之大计,苟以世祖之为不诚,则当如窦婴面辩,衰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绝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高宗无楚灵之恶。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附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以死继之,如晋之苟息,起之肥义,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求,嗣主失位而不能死!斯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陈记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 除:授职 B.时世祖不豫 豫:预先

 C.征为御史中丞    征:征召 D.高宗嘉之  嘉:赞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寻遭母忧,哀毁过礼   ②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B.①唯以单舩临郡      ②皆以美于徐公

 C.①奂乃流涕歔欷而对曰   ②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①而世祖谓之遗直     ②不敢言而敢怒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表明孔奂刚正耿直的品格的一组是

 A.①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②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

 B.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

   ②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大胡子品茗录入

 C.①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②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

 D.①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②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奂之所以能射策高第,是因为他非常好学,经史诸子百家没有不通读过。

 B.京城被侯景攻陷后,朝廷士大夫都被关押起来,而侯子鉴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铐去掉,给他好待遇,命他主管文书工作。当有人劝说孔奂时,孔奂却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的人,以求得保全自己?”可见孔奂恩将仇报。

 C.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所积压或解决的事,都托请他决断,可见皇上对他的信任有加。

 D.世祖开明,但对孔奂过于信任;孔奂秉性耿直,言听计从,有曲意逢迎之嫌。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人臣侍奉国君应一分为二,既顺从国君的优点,又匡正国君的不足。

 B.借用孔奂之举,强调作为人臣应言听计从,是非分明。

 C.强调孔奂曲意逢迎,不能尽节的一面,指出孔奂的奸谀狡诈。

 D.启示后世君主,治国时应注意从孔奂的不能从一而终吸取经验教训。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古之遗直,复见于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⑵念书高危,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一曲新肇事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纱》)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灵 魂

灵魂是什么形状?像一朵云彩,一团气体,还是一坨泥巴?它是什么颜色?纯白,漆黑,还是五颜六色?它栖居在哪儿?它以什么为粮食?它会死吗?常听到“不死的灵魂”的说法,是否所有的灵魂都是不死的?假若灵魂有死的有不死的,那么怎样的灵魂会死去?怎样的灵魂会永生?假若不死的灵魂愈来愈多,会不会挤满天空,阻塞阳光和雨水的道路?

人的长相尽管各各不一,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动物或者外星人看我们,肯定会这样说:“这群丑陋的东西怎么长得一模一样!”就好像在我们眼里,所有的老虎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鳄鱼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蛤蟆是一模一样的。人的灵魂是不是也大同小异?

假若人的灵魂大同小异,我们又何必苦苦追求灵魂的质量?如果对灵魂撒手不管,任由它漂浮、旋转、酣睡、堕落……我们会多么轻松,多么惬意!

生命的沉重更多的是灵魂的沉重。信念、良知、道义、情感……沉沉地压在我们的灵魂上……不,它不仅仅从外部压上来,它往往从内部充塞我们的整个,使我们的灵魂变得沉重无比。但正因为这样,正因为我们的灵魂对善和美的独立承担,无形的灵魂才变得清晰可见,无色的灵魂才有了灿烂的色彩,原本大同小异的灵魂开始呈现千姿百态。假若把信念、良知、道义、情感……全部从我们的灵魂上驱逐出去,我们灵魂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实际上,灵魂也就不存在了。

周国平说:“灵魂永远只能独行……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能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灵魂无法依附在别的灵魂上前行,假若一个人的灵魂依附在别人的灵魂上,自己的灵魂就消失了。灵魂寄生的梦想破灭之后,人不得不用伤痕累累的肩膀去掮起自己的灵魂。灵魂的孤独是最深的孤独,但它是一种明亮的孤独——克尔凯廓尔和梵·高活着时,全世界的灵魂拒绝跟他们的灵魂呼应,但他们死后,他们的灵魂照耀着全世界的灵魂。

有些人的灵魂在肉体还活着时就已死了,有些人的灵魂在肉体消失后也随之消失,或者化为一些分子,进入别的灵魂。那些美丽的灵魂在躯壳消失后,仍会在天空短暂或者长久地飞翔。但大部分灵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远离我们,向浩无涯际的宇宙深处飘去。永远被我们仰望到的灵魂是最高贵最奇异的灵魂,这些灵魂不仅不会堵塞阳光和雨水的道路,而且还会化作我们所需要阳光和雨水。我们将长久地沐浴这些伟大灵魂的恩泽。

灵魂是孤独的,但它就像一棵旷野上的树,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需要风传达大地和天空的消息,需要另一些树的注视和呼应……

灵魂的生命力既依赖于肉体,又超越了肉体之上,独立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修炼灵魂远比保养肉体来得重要。肉体脆弱,不堪病魔一击的卡夫卡、普鲁斯特、鲁迅,因为灵魂的修炼而获得了永生。卡夫卡活着时曾经绝望地说:“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他死去后,他悲悯而洁净的灵魂却粉碎一切障碍,进入我们的血液和人类的精神史。

19、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⑴“灵魂的孤独是最深的孤独,但它是一种明亮的孤独”

  答:“明亮的孤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一个人只能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答:“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什么说“修炼灵魂远比保养肉体来得重要”?(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联系全文看,你认为灵魂究竟有没有形状、色彩、差异?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两项是(4分)

 A.首段一系列的发问,看似简单幼稚实则为下文张本。

 B.文章从各个方面拷问灵魂,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C.文章告诉人们:人作为动物的一种,长相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灵魂却各不相同。

 D.文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语言轻松活泼。

 E.灵魂本是抽象的东西,但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设问,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灵魂的特点。

六、(12分)

23、下面一段话画线的句子中六句有语病,请选出四句加以修改。(4分)

①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是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⑤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⑥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小。⑦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⑧这也是英国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A.(只填序号)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只填序号)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只填序号)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只填序号)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为一则标题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17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国务院办公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1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期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6.2%。国民经济起步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比预料的要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别以“我们生存的物质基底”和“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开头,重组下面两句话。(4分)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他的贡献已部分地融入到我们生存的物质基底和文化背景;原则是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他将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源源不断地提供前进的精神力量。

答:我们生存的物质基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李白再飘逸,他不懂上网;

    你再英雄,也成不了刘邦。

    哪儿来这么多的痛苦啊困惑啊!

    心态平了,道路自然平。你说是吗?

生活中痛苦和幸福往往与心态有关,人生是否幸福,在于你有什么样的心态,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请以“心态和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民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双周测试卷(二)答案

1、*C、【A濒(bin)危、平(ping)步青云,其余读pin。B绮(qi)丽,其余读qi。D赝(yan)

品、应(ying)酬其余读ying】

2、C  A项:消-销;B项:渲-宣;D项:烁-铄。
3、B 

4、C  A项:“条分缕析”,形象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B项:“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D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5、D  A项:“传来……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不列颠,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B项“进入”与“殊荣”搭配不当;C项:语意相反,在“揭发”后面加“的”。


6、A

7、A  由于有了一种冠状病毒的样本使“非典”病毒的遗传代码得以破译,所以在全球对抗“非典”的战斗中起到关键作用;B项是在破译了SARS病毒的遗传代码后才能完成基因排序草图的;C、D两项也均不是。
8、B  冠状病毒只用核糖核酸(RNA)携带遗传物质,并非是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携带。
9、D  不是“足足用了四天时间”,而是“差不多四天”)
10、C  A项中说死于多伦多的那人是“加拿大人”,此说法无根据,此人应是一名死于“非典”的患者,非因患一般之病死去的人;B项美国画出的是基因草图,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画出的是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在画出草图的时间上也有先后,美国早于香港,并非同一时间;D项将未然说成了已然,还未通过实验确证。
11、B  安适、安逸。
12、B  用,凭借;认为;A项:副词,不久;C项:连词,于是;D项:连词,然而。
13、C
14、B  说明孔奂性格刚正耿直。
15、B
16、⑴古代坚持正道守原则的遗风,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⑵为何在国君活着的时候,就揣测他的心意而去迎合他。
17、诗眼分别是“动”、“多”。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特别多。这两句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而且寓含着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语意储蓄双关。因这两字,全联境界全出。
18、⑴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⑵则思谦冲而自牧  则思江海下百川;⑶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9、①它能发出光芒,照耀别的灵魂;②灵魂的归宿及抵达归宿的某种力量
20、因为肉体终将消失,而高贵的灵魂却能化作人们需要的阳光和雨水进入人们的血液和人类的精神史。
21、因为灵魂要独立承担善和美,在承担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各自的不同。
22、B、D (没有拷问,语言庄重、深沉)
23、②(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③(表意不明)改为“各道菜之间”;④(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删掉“不”;⑤(语序不当)改为“一小块食品”;⑥(搭配不当)改为“减轻”或“消失”;⑧(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
24、概括要点,压缩语段。如:“中国经济一季度起步良好”。
25、我们生存的物质基底和文化背景中,已经融入了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的部分贡献;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将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那儿源源不断地得到前进的精神力量。
26、参照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