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虚词专题训练

2014-5-11 0:11:57下载本试卷

虚词专题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近一个月来,他一向不愿意参加这类应酬活动。

B.研究院决定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急需的仪器。

C.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D.这一考古发现,引起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关注。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当然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得例外。

B.这篇小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仍有深刻的意义。

C.造纸厂排出的废物,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以致绝产。

D.不管人们在主观上承认与否,然而在客观效果上,教育总是要表现出一种为未来社会服务的职能。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飞机的轰鸣声传到几十里开外

B.嘉德拍卖行开业仅一个月,就拍卖出了近百件物品。

C.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至于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D.发展中国家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对这个问题,我们有深刻的体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不是以某种具体的工程应用为目的,   以揭开智力之谜为目的,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不应是模仿人的某项具体技能,   应当是具有充分的学习能力,   可以从环境中,包括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任何具体技能的智能系统。

A.虽然 但是  所以 而  从而 B.如果  而是  则 而 从而

C.虽然 而是  但是 却  因而D.如果 就 那么  却 因而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助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川对班主任说:“这一次我考不好,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自满情绪,今后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B.这次中国女队在新加坡夺取了乒乓球团体冠军,凭是过硬的技术本领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C.有意见你就提出来,何必发那么大的火呢?伤了和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D.请你不要客气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以后说不定我还要麻烦您呢!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各方面的情况都需要了解,为此我们将提供全部的信息资料。

B.我们自以为已各个角度了解到了这些情况。

C.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都被高建军的报告感动了。

D.有些人认为提倡环保是小题大做,事实并非如此。

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强调组织性纪律性并不反对发展学生个性,反之,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

B.在这次举办的科技博览会上,参观者都被大厅展台上的那个可爱的机器人吸引住了。

C.适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能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D.不管是北风呼啸的寒冬和烈日炎炎的盛夏,他都从未间断过。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围湖造田搞了两年,因而“把草甸子变粮仓”的会战又闹了好几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这么埋上的。

B.对于批评建议,我们不能挑挑拣拣,不管是中听的还是带刺儿的,只要有益于我们改进工作,就得听取,就得采纳。

C.这篇题为《亮出你的舌苔与空空荡荡》的所谓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或者在艺术表现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错误和缺陷。

D.我们同样又看到另一种情形: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个别的干部或漠然置之,或畏葸不前。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陶弘景知识渊博,   懂得炼丹技术,    对其他许多学科也有研究。   他隐居山里,    朝廷里有重大事情都向他请教,   后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A.既 又   虽然 然而  所以B.既  还  虽然 但是 以至

C.不仅 甚至 尽管 可是 因而D.不但 而且 尽管 但是 因此

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刘金海急匆匆地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辞源》、《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大辞典》其他一些工具书。

B.老村长火红的眼睛一直着阿亮走去的方向看,直到阿亮消失他才回过神来,转身去找陶先生。

C.尔后,陈处长与广西警方联系。并多次往返广西,终于获取了厉园走私的罪证,将厉园逮捕归案。

D.他的记忆力是那样惊人,以致连童年时与刘莉初次交往的细节都说得一清二楚。

1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B.达尔文注意到任何品种的生物不仅跟余体相似,而且有些差异。

C.汉字改革的种种好处,对于每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是十分明显的。

D.你们有没有这种当飞行员的想法呢?

1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深为党中央对海南人民的关怀感到,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搞活经济要靠改革,靠发展生产致富,不能靠歪门邪道。

B.如果延误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在新能源一旦成熟之后,埋在我国西部国土下的这笔巨资,又会值多少钱呢?

C.会议期间,代表们经过认真讨论、修改,通过了学生联合会章程。

D.我们在互联网上查阅了水星、火星等太阳系九大行星和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河流的资料。

1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辩证唯物论者并不反对把个别问题从历史的大联系中抽出来,做精细而深入的研究,反之,他提倡这样的研究。

B.学习外语一定要细水长流,要有恒心,否则,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学得好呢?

C.有些人片面理解“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就是大量减少作业取消作业。

D.在学校工作中,教师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气质风度、管理方法、处事原则、生活情趣,甚至世界观、人生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提高写作效率,他宁愿使用“汉王”电脑代笔,并一再说“我不是赶时髦哦”。

B.尽管近年来粮食储备充足,供过于求,我们不能随意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C.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D.课题组成员认为,黎学痒教授所提供的数据很有价值,有助于课题的深入研究。

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那穿着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  ②以有趣的比喻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

B.①没有学好的功课除非赶紧补,要不就没法跟上去 ②这里除非不刮风,刮起风来总是满天黄沙

C.①这个字岂但我们不识,恐怕那些老先生也未必知道 ②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岂但对国家有利,对个人更有利

D.①那么多的花,偏偏这一盆开得不好  ②你挑大的送给他,他偏偏拣小的

1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购药协议无单位负责人或经办人签名,无落款时间,不加盖行政公章。

B.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C.到目前为止,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D.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17.下列加横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张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反而继续干他的傻事,结果吃了大亏。

B.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C.经过他长达三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D.对于他们来说,首先需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1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目前国内因特网方面的政策法规亟待完善,不少业内人士因为政策得到的支持不够,自己做起来束手束脚而纷纷抱怨。

B.既然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那么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活动也要符合地球上昼夜循环的规律。

C.人们将教育和科技的投资看成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终身学习将成为时代潮流。

D.自从教育部“减负”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

1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教师对学生负责当然是好事;但管得太多太细,一旦学生走出校门,反而不能独自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那还是好事吗?

B.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牵动了全世界华人的心:无论耄耋之年的老人,抑或刚懂世事的孩子,无不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C.甲A联赛最后两轮的各场比赛,足协全部延聘外国裁判员,尽管这未尝是一个好办法,但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选此下策。

D.兴建平昌到永宁的高速公路是振兴我地区经济的大事,我们不应再迟疑:对于公路预经的自然保护区,完全可以统筹管理。

2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

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

2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文化用品的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

B.当初这么决定可不但是我个人的意见,我只是提了一个建议。

C.由于我国目前社会帮教体系尚不健全,学校实际上承担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任务。

D.和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相比,电视无疑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

2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这所医院组成了一个领导、医生、护士为成员的防治小组。

B.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C.文章流畅诚然很好,但主要的还在于内容。

D.事情发生后,校党委决定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

2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储藏谷物的仓库,在稻谷入仓之前,要事先做好清洁工作。

B.与会的代表认为,农民的经济负担不但没有减轻,是加重了。

C.由于加大了监管力度,因而贪污受贿的案件明显下降。

D.不管压力有多大,我国的金融市场迟早也得开放。

2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课堂教学   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   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就难免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和心理位置错位,   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的问题。

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 B.既然 那么 而且 还 如果

C.之所以 是因为 还 如果 那么D.虽然  但由于 又 也 甚至

2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前进,但与此同时,在城市甚至在农村,封建迷信也在复苏。

B.让我们在北京和上海一齐为母亲的生日祝福吧!

C.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或者理科?”

D.刘勰的《文心雕龙》、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都不适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2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麦吉尔大学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B.这些被港台报纸称为“超级影星”的知名人士考虑问题不比一般人相同,显出要高人一等似的。

C.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办事情、想问题都要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只为个人着想。

D.小客厅收拾得干净利落,连挂画的铜钉子像含着笑,屋子当中铺着一块长方的绿毯子。

2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作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花粉类口服液中,唯一合格的产品只有光明牌花粉口服液。

B.那路边算命的小老头,看样子就不厚道,我上去投资多少唇舌就他弄懵了。

C.言教不如身教,自己的言行尚且不一致,如何能教育好子女?

D.土地荒漠化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尤其是以畜牧业为生计的牧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2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好像是受到了歧视。

B.要认真地学习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

C.直到我爬到一块像桌面的岩石上,看到碧绿的水从天而降,我感到它充满了力量威严。

D.很显然的,虽然我要描写农民,我必须下乡去。

2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丰富的想像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作者想象出来的情景、画面等,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可能存在的。

B.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C.在新春茶话会上,厂长们目前的国企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D.因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神舟”号宇宙飞船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3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健全的人才。

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

C.在中国和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班别        姓名        

虚词参考答案

1.D 2.A(B.应为“而且”。C.应为“以至”。D.关联词语多余。) 3.B(A.开外:以外,应用于确数后。“几十里”为概数。C.“至于”表示另外提一件事,应改为“以致”。D.“也”表同样,应有对照物,应删除。) 4.B(全句是假设为了某一目的而采用某种说法,应是假设关系,3、4句间无转折关系。) 5.D  6.D 7.C 8.B  9.D 10.C 11.C(A.前说配方,后说功能,不需关联词,删去。B.“相似”与“差异”意思相反,应用“既……但又……”或“一方面……一方面又”。D“过”作为助词,表曾经有,这里还不能确定有或无,应删去。) 12.D 13.D 14.B 15.C 16.A(B.“否则”应删去,C.应将“由于”改成“由”,D.“对于”应删去。)  17.D 18.B(A.“在……中”应改成“在……上”,C.将“对”改成“把”,D.将“而且”改成“并且”。) 19.A 20.D 21.C 22.B(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删去“所以”。) 23.D(A.“事先”与“稻谷入仓之前”重复,二者只能取其一。B.“却”应为“反而”。C.“因而”应为“因此”。)  24.D(总体是转折关系,其次为因果关系。) 25.B 26.D(虚词“连”与“都”呼应,起强调作用。A.删去“于”。B.“不比”改为“不与”。C.“从”改为“以”。) 27.C(A.前后重复。B.“给”为被动语态,应为主动语态“把”。D.“尤其”表示更进一步,应指同一范畴;“生活”与“牧民”不是同类范围。) 28.A(B.“和”换成“还是”或“或”,C.“就”换成“寸”,D.“虽然”换成“假若”) 29.C 3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