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14-5-11 0:11:57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换    蝉     收    不可当    

B.年    案    饼     气回肠

C.于    让     蜍    前顾后     

D.挛    旅    妆    不而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勘察    淡装浓抹    诡秘    耳濡目染

B.曼延    老生常谈    膺选    彰善瘅恶

C.暮霭    甘之如怡    睿智    金壁辉煌

D.飨客    色厉内荏    悖逆    同仇敌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本政界一些人妄图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经过自己苦心钻研和专家指导,他很_______果树栽培的知识。

A.窜改    品位    熟悉         B.篡改   品味   熟习

C.窜改    品味    熟悉         D.篡改   品位   熟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C.新世纪要求中学生都要有比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创新能力,惟其如此,所以要让新世纪的中学生自强不息、学会生活。

D.用公款大吃大喝愈演愈烈,有的一饭千金,真是损公肥私!此风非刹不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种模型赛车按国际一级方程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B.我国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D.在商品经济时代,一扫过去那种羞羞答答、冷冰冰的经营作风,变得敢于宣传自己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整个城市,根本就是水晶造的,这里那里,都是晶晶发亮的河水。有河的地方便有桥,_______________。有河有桥之处,便_______________。子夜过后,人们归寝时,歌声笑声依然不绝如缕,河以潺潺的水声歌,河以粼粼的波光笑。

①河后是桥,桥后是桥                   ③有笑声,有歌声

②桥后是桥,河后是桥                   ④有歌声,有笑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它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必须“别具一样心肠”。据史料记述,画家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一种打破时间条件限制的特点——箭还在弦上,“胡”兵已从马上跌落下来。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李广的歌颂,这一画面正如李广的箭可以射入石头的传说,有其合理的根据。不论如何,这种画面较之误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为照葫芦画瓢就是“现实主义”,把任何虚构都当作形式主义的照相般的画面,是更现实主义的画面,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欧阳修认为:“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针对臣子带着章疏草稿见皇帝的诗句有语病,他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他认为“唐人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有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捶钟时何?”这种论断值得商量。唐人张继所描写的“对愁眠”的旅人,在感受上把天晓与三更这两个时间的距离混淆起来,当然是“理有不通”的。可是“对愁眠”的旅人可能混乱了时间观念,这“不通”正是旅人特殊心境的合理描写。运用这种想象化的表现形式,应当说是可以允许的吧?有一种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恐怕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是不利的。

7.对本文段重要词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别具一样心肠”在文中的意思是:超乎现实和常理的独特的创作思想和表现艺术。

B.作者认为“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是因为任何作品在现实主义创作中都有优点与不足,由此而引起的评价也各异。

C.从“有一种……的继承”这句话的意思看,本文作者认为,既然是文学创作,就应该允许有缺点,不应该要求样样都好。

D.“更现实主义的画面”是泛指比“照相”式的表现更真切、更具体的画面。

8.作者认为,“从事物狭小范围的再现来说,李龙眠这一画面很不合理”,其中“事物狭小范围”指的是(      )

A.李广射“胡”的具体事件的直接描述

B.历史典故的考证

C.胡人入侵中原的历史事件

D.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

9.本文作者认为李龙眠画李广射“胡”的画面,“有其合理的根据”,这“根据”是什么?选出最正确的一项(       )

A.画面是一种艺术的手法,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原理看,入侵者未战先倒,更能表现正义的强大力量。

B.李广作为抵抗破坏国家统一的奴隶主势力的英雄,他代表了一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神武的气概。

C.文艺创作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李广是传说中的神射手,入侵之敌见其拉箭而落马,虽是夸张,但能更真实地表现李广箭术的高超。

D.在文学艺术的范畴谈生活的真实,往往是超现实的真实,李广射敌的画面,是以夸张来表现真实的一种创作手法。

10.下面的四项,都是从原文摘录出来的句子,最能概括体现本文段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动人的艺术形象,不论是诗还是画,它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必须“别具一样心肠”。

B.这种画面较之误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为照葫芦画瓢就是“现实主义”,把任何虚构都当作形式主义的照相般的画面,是更现实主义的画面。

C.任何作品都会引起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争执。

D.有一种对作品求全责备的批评,恐怕也是古人那种不肯“高抬贵手”的风气的继承,这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是不利的。

三、(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原平,字长恭。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性甚巧,每为人作正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肴味,唯食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父亡,哭踊恸绝,数日方苏。以为奉终之义,情礼自毕,茔圹凶功,不欲假人。本虽巧而不解作墓,乃访邑中有营墓者,助人运力,经时展勤,久乃闲练。又自卖十夫以供众费,窀穸之事,俭而当礼。葬毕,诣所买主执役无懈,与诸奴分务,让逸取劳。既学构冢,尤善其事,每至吉岁,求者盈门。原平所起必自贫始,既取贱价,又以夫日助之。每出卖物,裁求半价,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宅上种竹,夜有盗其笋者,原平遇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置篱外。邻里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令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塘货卖。尝于县南郭凤埭②助人引船,遇有斗者为吏所录,斗者逃散,唯原平独往,吏执以送县。县令新到,未相谙悉,将加严罚,原平解衣就罪,义无一言。左右大小咸稽颡③请救,然后得免。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各百斛。原平誓死不受,百年妻亦固辞。    (选自《南史》)

注:①正:力役。②埭:水坝。③颡:额。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乃闲练            闲:即“娴”,熟习

B.裁求半价           裁:决断

C.辄加本价与之         辄:总是

D.吏执以送县          执:捉拿,拘捕

1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原平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②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佣赁给供养/④余与四人拥火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茔圹凶功,不欲人/②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B.①乃步从他,往钱塘货卖/②芷阳间行

C.①遇有斗者为吏所/②君既若见

D.①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异/②是故无无贱,无长无少

14.下列各句分成四组,全能表现原平与人为善的一组是(      )

①甚巧,每为人作正,取散夫价   

②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③茔圹凶功,不欲假人  

④原平所起必自贫始,既取贱价,又以夫日助之  

⑤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置篱外  

⑥遇有斗者为吏所录,斗者逃散,唯原平独往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平非常孝敬父母,在其父去世时,他跳着脚哭,直到昏了过去,几天之后才醒过来。

B.原平起初不懂如何造墓,他就到本地一个造墓的人家去帮忙,尽心尽力,时间长了便精通了造墓之道。

C.由于殓葬缺钱,原平自己卖掉了十个奴仆,葬礼也办得节俭而又合乎礼节。

D.县令刘僧秀可怜原平穷困老迈,想要往河道里放水,以便原平用船运瓜,但原平以大局为重,毅然拒绝,从旱路到钱塘卖瓜去了。

四、(15分)

16.翻译下面一段文字。要求:以直译为主;译文要流畅。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鉴赏杜牧的《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1)这首小诗描画出一幅池塘夏色图,其中写“池面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岸边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填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句填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白马篇》)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的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却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的,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了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里,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

19.(1)本文题目是“一只贝”,实际上写的是“好看的贝”和“丑陋的贝”,你认为,作者着意要写的是前者还是后者?理由是什么?(2分)

(2)反过来看,作者用“一只贝”来作题目,其用意是什么?(2分)

答:(1)着意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感叹“丑陋的贝”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为什么说它“可怜”又为什么说它“可敬”?(4分)

答:说它“可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它“可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阅读全文,你认为最能体现本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在哪个自然段?请把这个句子写出来。(2分)

答:在第________自然段,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写了贝的生命结束后,本可结束该段,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这个句子,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字)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纵观全文,作者共两次写到了小孩捡贝壳的情节,主要目的是为了写“丑陋的贝”。

B.作者借“丑陋的贝”的描写来赞美外表极平凡而内在极美的人。

C.描写人物的对话,往往能揭示深刻的内涵,本文正是运用这种手法来反映作者创作意图的。

D.本文借“一只贝”的描述,寄寓了“要懂得发现和爱护珍贵的东西”的旨意。

E.文章通篇采用比拟的手法,通过对比衬托,侧面描写,伏笔照应等突出中心,鲜明生动地表达了中心。

六、(12分)

23.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语,使上下句式相同,语义连贯,大体对称。(4分)

一位大洋彼岸的老人故去了,虽有关山阻隔,却在十几亿中国人心中掀起了情感的波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4分)

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 》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成功佳作。在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的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后,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提名。对此,谭盾表示:“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实让人欢欣不已。”

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两处毛病,并加以改正。(4分)

为文讲究构思,构思讲究新、巧、奇。但是,构思之新、巧、奇,也是异想天开,刻意为之。真正的为文高手都有以小见大,点石成金的功力。他们写出的常常是“人人笔下无”但却是“人人心中有”的东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高速公路能高速行车,除了公路实行“全封闭”外,关键在于有一条超车道。行车规则规定:凡在正常行车道上的车,通过超车超过了前面的车之后,必须马上回到正常车道上来,保证超车道畅通无阻。如果占着超车道而不超车,挡住他人要超车,就要处以罚款以至于判刑。这样,超车道为任何人都提供了平等的超车机会。这里没有谁妨碍谁,也不允许谁妨碍谁,不存在妒忌的问题,想嫉妒也找不到由头。因此,各种车辆的主人,各得其所。各显神通,惬意地你追我赶,风驰电掣。

请根据“超车道”现象展开联想,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编述故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附答案

1-5DBDCC  6-10CAABA   11-15BDACC

16.仁德的人爱护他人,讲礼义的人恭敬他人;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敬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恭敬他。有这样一个人,他用蛮横的态度对待我,那么作为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5分)

17.(1)首句和末句;次句(2分)

(2)主要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诗人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弄花、浴水的动景,而且还让人听到从蔷薇丛中传出的夏莺叫声。(4分)

18.略(4分) 

19.(1)后者,其理由是因为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写“好看的贝”来烘托“丑陋的贝”的内在美和内在的价值,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2分)

    (2)暗示作者作者要描写的是“一只丑陋的贝”,并引起读者对这只贝所体现的意义的思考。(2分)

20.因为外表丑陋,掩盖了它内在的珍贵,又不被人喜欢。(2分)

    因为默默奉献,把珍贵留给别人而不计较是否得到赞誉。(2分)

21.(1)(9);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2分)

    (2)发展情节,一是为了引出下文小孩捡外表漂亮的贝壳的情节;二是为了与下文写“丑陋的贝壳”作衬托。(4分)

22.BC(4分)

23.一颗与世纪同行的星辰陨落了,虽已岁月沧桑,却依然能让他的同胞感到失去一位亲人一样悲伤。(4分)

24.谭盾作品又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4分)

25.(1)“也是”应改为“不是”或“决非”。(2分)

    (2)“人人笔下无”与“人人心中有”互换位置。 (2分)

26.作文(60分)

参照2002年高考作文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