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14-5-11 0:11:57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 陈宝祥(213003)

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shǔn)吸  (xūn)绩  (xuè)而不虐   敷衍(sè)责

B.趑(jū)   荆(qǐ)   (jiē)来之食   天崩地(chāi)

C.俪(kàng)  崔(wěi)  (mén)心自问  妍(chī)毕露

D.(zī)询   羞(nǎn)  宵衣(gān)食   疾首(cù)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蛾眉  峨冠博带   钟鼓馔玉   口慧而实不至

B.赝品  义愤填膺   真知灼见   敏于事而纳于言

C.暮霭  惴惴不安   兴高采烈   无所不用其极

D.沽取  怙恶不悛   耿耿于怀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B.《诗经·斯干》那首诗里就是拿舞的姿势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C.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D.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广西禽流感疫情   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推出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渡过难关。

②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和研究对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进行    ,此举涉及几千万靠政府支付工资的公共服务领域人员。

③台湾“大选”刚刚结束,岛内又    起新一波询问移民热潮。4年前因“大选”而起的移民潮都还没有这一次厉害。

A.扑灭  改革  爆发  B.消灭  变革  爆发

C.消灭  变革  引发  D.扑灭  改革  引发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

B.李白与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

C.这一伙侵吞巨额财产、破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嗤之以鼻。

D.战地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使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对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予深深的同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分裂步骤,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必将自食恶果。

C.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疫苗是使用病原体的一部分刺激机体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因而它不像抗生素那样引起病原体的抗药性和致使病原体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来对抗药物疗法,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疫苗也不像DDT一类的杀虫剂对环境中无论是有害还是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从而破坏环境和造成生态链的断裂,因此疫苗是值得提倡的最为有效的但又最为温和的抗击疾病的免疫方法。

免疫分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也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主要是指针对所有病毒和致病物质的抵抗力。二是获得性,也是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获得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无论是自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都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

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力是通过染病而获得的,当然是人和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有力选择,比如在早期患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欧洲人把天花带到新大陆时,土著人,如印第安人,因为没有免疫力而死亡过半,但后来一部分人获得了免疫力,便顽强地生存下来了。这是没有使用疫苗和药物而自然获得的免疫力。普遍的评论是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力最好。因为体内的免疫印记最深,持续时间最长,因而对人的保护最为有效。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就是注射或服用人工疫苗,这是人工诱导的也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战果最为辉煌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而这种方法正是一些人所怀疑的把病毒赶尽杀绝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免疫力被视为低于染病后获得的自然免疫力。被动免疫也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前者指婴儿通过血液和哺乳被动获得的免疫力,后者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的免疫力。这种输入同种抗体以抗御疾病的免疫方法,有一定风险。

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前者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人工再怎么天衣无缝也不可能做到与自然所形成的鬼斧神功之功力相媲美。所以,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即使在现代医学的发源地和发达地区,如欧美,人类推崇的也是自然免疫。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抗御流感的免疫方式就产生过这样的讨论或争论。有人认为对人尤其是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还不如让他们患病后获得自然免疫力。

既然自然免疫优于人工免疫,人类是否可以放弃人工免疫而只靠自然免疫来获取最强有力的抵抗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尽管它逊色于自然免疫。

7.SARS流行期间,有的医生注射病愈后病人的血清以抗御疾病,这种免疫方式是

A.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     B.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

C.被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     D.被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

8.对天花疫苗的免疫原理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使天花病毒无法进攻人体。           

B.即使天花病毒进入人体也无法对人体造成损害。

C.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抵御天花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

D.对进入人体内的天花病毒赶尽杀绝。

9.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自然免疫优于人工免疫”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在天花流行过后获得抗御天花病毒的很深的免疫印记。

B.30年前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至今还有对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C.母亲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些婴儿艾滋病的感染率并不高。

D.1968年被亚洲流感感染过的人在1969年香港流感爆发时抵御了流感。

10.对“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的理由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工免疫不会破坏环境,是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最有效、最温和的防病方法。

B.有些疾病不可能给人以自然获取免疫力的机会,因为在获取之前,大量的人便会丧失生命,如天花、鼠疫等。

C.人工免疫不会使病原体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来对抗药物疗法,造成传染病的卷土重来。

D.许多人愿意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获得对流行性感冒的免疫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í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为多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ì),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④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 ② 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升州。 ③恪:恭谨。 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宣州    知:主持,掌管    B.命视之    发:打开。
C.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掌管。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俟业成,得食肉     无伤也,是仁术也

B.黄中为采访使      挟太山超北海
C.迁著作佐郎,史馆    好世俗之乐耳

D.悉解去         试使斗而才,责常供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  )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卷(共108分)

四、(18分)

1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3分)

译文: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3分)

译文:                                 

(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2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⑴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将进酒》中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诗句:“                 。”

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兵车行》中的警策句应该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⑴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⑵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⑶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⑷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⑸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⑹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8.“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4分)

  答:                                      

19.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3节,分条表述。(一共不超过16字)(3分)

  答:⑴                                

20.(7分)

  (1)文章第四节说“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为什么说是一个“妄想”?(3分)

  答:                                  

  (2)文章在第五节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从李白的出生着笔,以抒情的笔调,艺术地再现了异域出生的李白的异域情怀。

B、李白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从“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及“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三句来看,分别体现了儒、道、侠对李白的影响。

C、文章通过脱靴的力士、捧墨的贵妃、不仰视的鲁仲连与李白的对比,充分渲染了李白洒脱不羁、藐视权贵的个性。

D、作者重走西域之路,目的不只在于欣赏地方性的人文地理风貌,其意更多的是探寻当年的西域文化给李白的影响。

E、文章的结尾形象而生动:含蓄点明了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以及他在唐代诗坛上的重要位置。

六、(12分)

22.下面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一段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划线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4分)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支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答:                     (不超过15个字)

23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4分)

下联内容: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舜日尧天

调序: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⑴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⑵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七、(60分)

25.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不下台的演员

      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

      鼓掌一百零一次

      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

      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

      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

      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

      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

读完此诗,你一定有很多联想,请就诗中某一方面的话语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通讯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13003)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陈宝祥213003

1、A.(B.天崩地坼(chè);C.崔嵬(wéi);D.宵衣旰(gàn)食)

2、C.(A.口而实不至;B.敏于事而于言;D.于防川)

3、B(末尾句号在引号外)

4、A(扑灭:扑打消灭。消灭:①消失;灭亡。②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改革: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革: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处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强调爆炸性。引发:引起;触发)

5、A。(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B、“天壤之别”,有褒有贬,在天上的是褒,在地上的自然是贬,而对这里的两种风格,显然不应有此褒贬。C、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D、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6、B。(A、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缺少介词“与”。D词序不当,应是“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  

7、D。(这种免疫力由“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病人的血清”为同种抗体。)   

8、D。(原文:“疫苗也不……对环境中无论是有害还是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

9、B。(“接种过天花疫苗”即为“人工免疫”。)

10、D。(原文:“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

11.C(“再”义为“二”,“再典”意思是“两次掌管”。)

12.D(两个“因”字都相当于“于是”。A项两个“乃”字分别相当于“才”和“是”,B项两个“以”字分别相当于“任用”和“而”,C项两个“直”字,一个相当于“值班”,一个相当于“只”。)

13.B(“廉洁”,廉洁正直;“平恕”,处事公平,待人宽恕。①④⑥三句不属于这个范畴。)14.C(A项对“展书卷比之”的理解不正确。古代的“书卷”是卷轴,展开书卷比量身高来确定诵读的数量,并非“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B项把几件事都说成任采访使期间,显然不对。D项皇帝赏赐的应该是贾母。)

文言翻译:

贾黄中是沧州南皮县的人。父亲贾枇,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父亲常让他只吃蔬菜下饭,说:“等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食。”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授职校书郎和集贤殿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在史馆值班。

岭南地区平定以后,任命黄中做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南,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一面继续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看一看,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把这些金宝进献给皇上。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
  太平兴国八年,贾黄中与宋白、吕蒙正等共同主管科举,又提升为司封郎中,充任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主管科举,不久又掌管吏部对官吏的选拔。贾黄中前后两次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十分恰当。淳化二年秋天,与李沆一起官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宋太宗召见他的母亲王氏,让她坐下,对她说:“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您真可以和孟子的母亲相比了。”并且作了诗送给她,赏赐的财物也很丰厚。

15、文言翻译:(8分)

①《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3分)

②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3分)

③如果现在君王能和百姓同欢乐,就能统一天下了。(2分)

16、诗歌鉴赏(6分)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2分)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分)

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1分)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2分)

17、名句默写(4分)

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⑵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8、“根”指的是故乡。(1分)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他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3分。只答出一点只给1分)

19、⑴重侠轻儒轻财重义(或重视友情)藐视权贵。(答对一点给1分)

20、⑴李白既没有取得像鲁仲连那样“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功名,也没有像鲁仲连那样拒绝功名富贵,追求世俗却不阿谀权贵。这当然是一个妄想。(3分)

⑵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可联系文章的主旨)

21、D、E(A、从李白的独特的性格着笔,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孤独的人生之路。B、“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一句体现的是李白“侠”的一面。C、对比之说有误)

22、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一定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

23、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4、⑴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25、[作文简析] 通览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诗的主旨是任何事物总有它的结束,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由此我们可以引出许多类似的联想:没有不败的花朵,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即将到来的终点呢?诗的最后两句作出了很好地解说,“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这是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基于此态度,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①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就都是演员。而任何表演,总有收场的时候,正如演员总有下台的时候一样。②“落幕”并不意味着结束,也可能是新的开始。③世界和人生总是在永恒的变化和运动。④生活是一本“可爱的书”,一条真实的路。⑤呼唤人们,乐观地去生活,执著地去追求,不断开拓人生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