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测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高三语文备课组命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伫(zhù)立 挑剔(tī) 安谧(mì)
B、伉(hàng)俪 溘(kè)然 老骥(jì)
C、令(lìng)弟 口讷(nè) 赧(nǎn)然
D、虫豸(zhì) 怃(wǔ)然 呕(òu)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暮霭 词不达意 冷寞 一筹莫展
B、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提要钩弦
C、凋敝 哗众取庞 辍学 愤世嫉俗
D、变换 变换莫测 符合 随声附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这快乐恐怕不下于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 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⑵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 ,特别暗淡。
⑶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个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也是 亲切的。
A、追溯 忧郁 备感 B、追忆 忧虑 倍感
C、追溯 忧虑 倍感 D、追忆 忧郁 备感
4、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B、话本是民间“说话” 艺术的底本,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D、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笔法好,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
B、虽然这时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际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C、《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吕览》……等都是作者发愤之作。
D、小王说:“小周去好呢,还是老周去好呢?”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C、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D、开学前,我们搞了一次军训,负责军训的是王校长和连队的张指导员。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功之有哉? B、君何以知燕王?
C、人又谁能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看重)
B、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查)
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D、且相如素贱人。(向来,本来)
9、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A、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C、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D、不让,欲以观公子。
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总分10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小说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是神话传说,《汉书》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节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1、 中国小说发展的源头是什么?
2、 用一句话说明神话和传说的区别。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 我国文学和历史区别开来的标志是什么?
5、 唐传奇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别,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三、 文言文阅读。(本题总分7分,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 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王变乎色曰 母闻之,面色死灰。
B、不若与人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把文中划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四、 诗歌鉴赏。(本题总分6分)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描写生动细腻,融情于景。本诗在描写景物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五、文言文翻译。(本题总分4分)
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每题各2分。
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心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名篇名句默写。(本题总分6分,任选其中6题)
1、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2、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牵衣顿足拦道哭, 。(《兵车行》)
4、花径不曾缘客扫, 。(《客至》)
5、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
6、 ,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7、 星垂平野阔, 。(《旅夜书怀》)
8、 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9、 其文约, ,其志洁, 。(《屈原列传》)
10、仲尼厄而作《春秋》;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报任安书》)
七、(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心理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从一个瓶子里倒水喝,这使他班上的同学非常感动,他们认为他应该请假在家休息,但是他每堂课照上不误,因此大家学习心理学要比其他课程用功得多。
期末,同学们告诉老师,他们非常感激他带病上课,为了表示关心,他们问老师得了什么病,吃的是什么药?
老师满意地微笑说:“我没病,那是一瓶茶水。”
请以“心理和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不可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 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B | B | A | C | D | D | C | A | C |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总分10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答:神话传说。
2、 答:神话,把神人化;传说,把人神化。
3、 答:是史实的记载,不是创作。
4、 萧统《文选》中的文学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有了想像、虚构,并讲究文采。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总分7分,共2小题)
1、( A )
2、(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独自欣赏音乐,很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哪一利更快乐?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译: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什么病痛吧,否则,怎么能在打猎呢?
四、诗歌鉴赏。(本题总分6分)
答:特点,a 将自然景物人格化;b 用字精辟、生动、准确。“含”、“卧”等动词,形象、生动地把芍药、蔷薇在雨后的娇弱情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情感:作者在描写典型景物时,通过它的愁态表现了自己心中的愁绪。
五、文言文翻译。(本题总分4分)
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我用来待侯生的礼节也够周到了。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心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
六、名篇名句默写。(本题总分6分,任选其中6题)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6、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8、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10、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