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韦睿传

2014-5-11 0:11:57下载本试卷

韦睿传

【原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橙、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 “汝自谓何如橙、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 “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 “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 “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成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粱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注释】①围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阅读鉴赏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向本来,未有战备(       ) ⑵朝廷授此,非以为(       )

⑶拜表仕,优诏不许(       ) ⑷暇日犹诸儿以学(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徐还授甲,可进耳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A.

  

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

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B.  

  

朝廷授此,非以

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

 
  

  C.

  

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击沛公于坐,杀之

 
  

D.

3.说明下列句子分别表现了韦睿哪些方面的性格特征。

  ⑴事继母以孝闻                               

⑵睿于故旧,无所遗惜                            

⑶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                           

⑷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                         

⑸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韦睿与王橙、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虽比不上他们,但学问见识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才能却超过他们。

B.韦睿在攻城作战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断定走出魏城门外的数百人必是骁勇之兵,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击败他们。

C.韦睿尊老爱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因而深受梁武帝的敬重。

D.韦睿为官廉正,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家中无多余财物;敢于质疑经典的要义;时世崇尚佛教,他却不从俗随风。

5.翻译下列句子。

 ⑴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⑵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⑶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

                                         

⑷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6.韦睿深受梁武帝的敬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⑴轻:轻装⑵饰:装饰⑶致:归还⑷课:督促

2.D  (因:介词,“趁机”。A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者:助词,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的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以:介词用,拿/连词,表结果)

3.⑴说明韦睿的“孝”;⑵慈爱,仁慈爱人。多指上对下或父母对子女的爱怜,“故旧”并不属此,况且此句侧重写韦睿的疏财。⑶本性慈爱⑷颇有学识⑸教子有方

4.B( A有盛名的是王橙、杜恽,而不包括韦睿。C“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不是“深受梁武帝敬重”的原因。D“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不属于廉正,文中没有“敢于质疑经典的要义”的内容,原文只是说为儿子解释经史中的疑难要义)

5.⑴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该超过他们。⑵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⑶韦睿在朝廷中,为人温顺恭谨,从不与人对视,梁武帝非常敬重他。⑷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

6.韦睿深受梁武帝的敬重的主要原因是他在朝廷中,为人温顺恭谨,从不与人对视。

【参考译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当时韦睿的妻兄王橙、姨弟杜恽,在乡里都有很大的名声,他的伯父韦祖征对韦睿说:“与橙、恽相比,你自己认为怎么样?”韦睿谦逊不敢回答。祖征说:“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该超过他们,而且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立太子后,韦睿担任太子右卫率,并出任辅国将军。天监四年,梁军北伐,梁武帝下诏让韦睿统领各路军马。韦睿派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打北魏的小岘城,未能攻下。韦睿在围城的营寨巡视时,发现魏城中忽然有数百人走了出来,在城外列阵。韦睿想攻打他们,各位将领都说:“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韦睿说:“不能这样。北魏城中共二千多人,关闭城门坚守,完全能够自保。现在这些人无故走出城外,他们一定是骁勇的将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池就自然可以攻下。”众将仍然犹豫不决,韦睿指着自己的符节说:“朝廷授给我这符节,不是用它来作装饰的,我的军法,是不可违抗的。”于是向魏军发起进攻,将士们都拚死作战,魏军果然败阵而逃,韦睿趁势急攻,到半夜就把小岘城攻了下来。

  韦睿对老朋友,毫不吝惜,年龄七十以上的士大夫,韦睿大多让他们担任假板县令,因此乡里人都很思念他。天监十五年,韦睿上表请求辞官,梁武帝颁发嘉奖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天监十七年,征召他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不久赐给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人宫值班。韦睿在朝廷中,为人温顺恭谨,从不与人对视,梁武帝非常敬重他。韦睿本性慈爱,抚养成了孤儿的侄子,待他胜于自己的儿子。他将历来任官所得的俸禄和赏物,都分给了亲戚朋友,家里没有多余财物。后来被任为护军,在家里闲暇无事,他仰慕万石、陆贾的为人,于是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墙上独自欣赏。当时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有空的时候还督促儿子们读书学习。他的第三子韦棱,尤其通晓五经史籍,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博识广闻。每当韦睿坐着的时候,韦棱就要他解说经书,韦睿对疑难要义的阐释,韦棱往往比不上。梁武帝当时正一心礼佛,全国也都迅速跟从,形成风气。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