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搜狐每日一测2

2014-5-11 0:11:58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搜狐每日一测(6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1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8小题每题3.0分 小计24.0分; 第9小题为4.0分; 从第10小题到第11小题每题6.0分 小计12.0分; 共计40.0分。

  1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  ]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

D.1/2、3、4/6/7/8/9

  2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有误的一项

[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B.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晋《月赋》)

C.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D.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E.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3下列注音、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自诩(x():自夸。

②吝啬(sh8):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过分爱惜。

③脑髓(shu9):文中指大脑与骨髓。

④孱(c4n)头:懦弱无能的人。

⑤国粹(cu@):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是反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4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A.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译: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

B.为之奈何

  译:做这件事,真是无可奈何

C.三冬,文史足用

  译:学了三年,文史知识足够应用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从这话来看,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5对下面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这是肖像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人物虚伪、反动的思想性格。

B.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菜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这是肖像描写,既表明了人物新寡的身份,又说明她生活的困窘,还反映出她年轻朴实的特点。

C.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是一段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压抑低沉的情调,烘托出“我”矛盾、焦躁的心理状态。

D.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盯住她的眼。

这是一段肖像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年龄及特征,表明她也是个受苦的穷人,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厌恶。

  6下面关于“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吾恂恂而起。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③④⑥/②⑤

C.①④/②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7对下列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客从外来,与坐谈”是一句省略句。

B.“忌不自信”是否定句宾语前置句。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是一句判断句。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一句介宾结构后置句。

  8与“大王来何操”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

A.沛公安在

B.何辞为

C.籍何以至此

D.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9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越国以

[  ]

②肉食者,未能远谋

[  ]

③蜀之有二僧

[  ]

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之僧哉

[  ]

A.边邑,边远的地方。   B.把……当作边邑。

C.庸俗,浅陋。      D.轻视,看不起。

  10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1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变处,只见前面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2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①3“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可以到过夜的地方啦!”4船夫扭过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浆来。5“远着呢!”6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 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7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光,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划几下就到了……②其实还远着呢……③8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光,近在眼前,令人神往,—— 。9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似乎  ,不止使我一个人  。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的两岸之间 流着,而火光也仍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浆……④10然而,火光啊……⑤毕竟……⑥毕竟就在前头!

             (俄·柯罗连科:《火光》)

第1段中甲、乙二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  ]

〔甲〕A. 明亮亮 B. 阴森森 C. 宽阔 D. 水深流急

〔乙〕A. 连绵  B. 丛叠  C. 高耸 D. 黑

  11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然后乃谋臣

[  ]

②今急而

[  ]

③忽啼

[  ]

④不闻达于诸侯

[  ]

⑤予尝古仁人之心

[  ]

⑥安其能千里也

[  ]

A.寻找,访求。   B.追求,谋求。

C.探求。      D.要求,请求。

E.索求,索取。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 从第12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2.0分 小计4.0分; 第14小题为6.0分; 共计10.0分。

  1选出各题注音有误的一项,在括号内注明序号,并在横线上改正

[  ]

A.摇(y8)

B.帐(m4n)

C.星(y(n)

D.光(p#)

改正________

  2填空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

③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 从第15小题到第16小题每题3.0分 小计6.0分; 第17小题为4.0分; 共计10.0分。

  1选出正确的项

[  ]

A.《诗经》以四言体为主;《楚辞》的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B.《诗经》可分为“风”“雅”“颂”3类,而《楚辞》则分为“离骚”“九歌”“九章”3个部分。

C.《阿房宫赋》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赋”是在唐代形成的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

D.下面12首诗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无衣》、《离骚》、《孔雀东南飞》、《龟黾寿》、《归园田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浦歌》、《兵车行》、《卖炭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己亥杂诗》。

  2下列各句中停顿得当的句子是

[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

  3将下列各组加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选出来

(1)为

[  ]

A.臣韩王送沛公   B.吾属今之虏矣

C.公我献之     D.沛公奉卮酒寿

E.窃大王不取也   F.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2)故

[  ]

A.今事有急,幸来告语之      B.君安与项伯有

C.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西出阳关无

E.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令人持璧归

(3)见

[  ]

A.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

B.试问古来几曾破镜能重圆?

C.秦城恐不可得,徒

D.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

E.才美不外

(4)如

[  ]

A.劳苦而功高此    B.杀人不能举

C.坐须臾,沛公起厕  D.固不

E.是者数矣

四、阅读题: 本大题共3小题, 从第18小题到第20小题每题10.0分 小计30.0分; 共计30.0分。

  1文言文阅读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弈(下棋)之为数(技艺)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   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带丝绳的箭)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为上文未加标点的部分加标点(3分)

(2)指出文中的人名(1分)

人名   (  )

(3)对“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翻译正确的一句是(3分)

[  ]

A.虽然有天下很容易出生的植物

B.即使有天下很容易出生的植物

C.虽然有天下很容易生长的植物

D.即使有天下很容易生长的植物

(4)文中的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是(3分)

[  ]

A.教别人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

B.要学会某种本领先应增长智力

C.学习任何东西都要专心致志

D.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骄傲自满

  2赏析下段课文,思考后回答问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①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媚事上官,便弃官而去。本段中有两个著名诗句披露了诗人的心迹,它们是:(2分)

②诗段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角度揭示了“归去”的原因,(4分)

a.客观原因是:(限4字);

b.主观原因是:(限13字)

③翻译“既自以心为形役”,并解释“为”和“役”(4分)

a.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________;役: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律诗,完成练习。

房兵曹①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②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③,真堪托死生。骁腾④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房兵曹:人名。兵曹,职位名。②批:削。③无空阔:能越过空阔之地。④骁腾:骁勇飞腾。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说说诗人是怎样抓住良马的特点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物诗总是有寄托的,说说这首诗寄托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一首五言律诗,但句序已被打乱,先按律诗的章法以及对仗和押韵的规律恢复它原来的句序,然后完成练习。

夜到渔家

张籍

A.竹深村路远  B.主人犹未归

C.春风动草衣  D.渔家在江口

E.行客欲投宿  F.遥见寻沙岸

G.潮水入柴扉  H.月出钓船稀

3.原来的句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你看,诗中哪一句写得最凝练、最传神?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为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光武帝的同学)的祠堂作记,用一首四言诗做结束语,原诗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泰伯看过后,建议将第三句改为“先生之风”,仲淹“凝坐颔首,殆欲下拜”。说说范仲淹为什么感激到了如此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 第21小题为10.0分; 共计10.0分。

  1把《静女》意译为现代诗。

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1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8小题每题3.0分 小计24.0分; 第9小题为4.0分; 从第10小题到第11小题每题6.0分 小计12.0分; 共计40.0分。

 1◆标准答案:A

 2◆标准答案:B

    ★ 试题详解: 导解:谢庄《月赋》。

 3◆标准答案:C

 4◆标准答案:B

    ★ 试题详解:  应译为:怎样对付这件事

 5◆标准答案:C

 6◆标准答案:A

 7◆标准答案:C

 8◆标准答案:D

 9◆标准答案:B;C;A;A

 10◆标准答案:B;D

 11◆标准答案:A;D;E;B;C;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 从第12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2.0分 小计4.0分; 第14小题为6.0分; 共计10.0分。

 12   ★ 试题详解: D,b#

 13◆标准答案: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

    ★ 试题详解:

 14◆标准答案: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岂余心之可惩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 从第15小题到第16小题每题3.0分 小计6.0分; 第17小题为4.0分; 共计10.0分。

 15◆标准答案:AD

 16◆标准答案:AC

 17◆标准答案:AC;AE;ABD;AE

四、阅读题: 本大题共3小题, 从第18小题到第20小题每题10.0分 小计30.0分; 共计30.0分。

 18   ★ 试题详解: (1)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

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人名:弈秋

(3)D (4)C

 19   ★ 试题详解: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②a.田园将芜;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③a.既然自己为了形体免受饥寒而委屈心意去做官

b.被  役使,服役

 20   ★ 试题详解:   1.以“锋棱”勾勒良马的骨相。以“竹批”写马耳的挺拔,有力度;以“风入”写马四蹄腾空、凌厉奔驰之态;以“无空阔”写马的越险本领。

  2.对马的主人房兵马寄予“横行万里”的希望;诗人也有以马自况之意。

  3.D、G、E、B、A、H、F、C

  4.天刚黑,诗人欲投宿渔家而主人未归;他焦急地望着湖面,直到月出,发现钓船少了,又看到岸边一个穿草衣的人向自己的方向走来,知道主人快回来了,内心充满了喜悦

  5.“春风动草衣”,意蕴很深,表达了化焦急为喜悦的心情。

  6.“德”字抽象,跟全诗意境不协调;“风”指风姿、风格、作风,可以使人联想到严光的高大形象。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 第21小题为10.0分; 共计10.0分。

 21   ★ 试题详解: 因为《诗经》离我们的年代较远,因而在意译时要充分利用注释,明确《诗经》句式特点。意译: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漂亮,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好,美人相赠情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