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语种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2014-5-11 0:11:59下载本试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语种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样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1至 6页,第二卷7 至11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请将所在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

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当(dàng)   勾    得   长歌哭   安步

B.仆(pú)    役    人   风尘仆仆   前后继

C.间(jiàn)    空    谍   挑拨离    或一轮

D.期(qī)     望    年   不而遇    期期艾艾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      出神入化     伎俩     藕断丝连

B.苑囿       苍海一粟    尘嚣     犄角之势

C.晌午      惊惶失措     端倪     雾失楼台

D.惨淡      饿殍遍野     咂摸     兴高采烈

 

3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谛听(仔细地听)       稗官野史(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

  古雅(古朴雅致)       光怪陆离 (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B.荒谬(极端错误)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矫健(强壮有力)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知加标点符号)

C.谨严(谨慎严密)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就教(请教、求教)      奇文共赏(把好文章拿来共同欣赏)

D.剽悍(敏捷勇猛)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坍圮(摇摇欲坠)       妍媸毕露(美和丑全都显露出来)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跨国犯罪团伙,组织之严密,涉及面之广,罪案之多,手法之高明,手段之残忍,令广大市民叹为观止

B.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联系的。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到饭馆酒楼过年过节渐成时尚。中档饭馆酒楼由于比较经济实惠,吸引着顾客纷至沓来

D.好好一个市文化局长他不当,却自愿到一个偏远、闭塞的山区小寨当一名小学教师,对此,大家都觉得实在不可理喻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国家极地研究所报告说,北极冰河的冰量在以与热带的厄尔尼诺现象相似的周期发生变化。

B.他研制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滋肾养阴、健脾利水、活血化淤的肾康三消片,对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C.女双冠军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最早产生的,成败与否对以后的乒乓球其它项目比赛至关重要。

D.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魏文娟站在停机坪前,望着五颜六色的天空,不时把目光投向台风研究基地和实验楼,她焦急地等待着。          掩映着她那亭亭玉立的身姿。

 

①远处的山峦已被晚霞披了一层红绸。  ②晚霞像一层红绸披在了远处的山峦上。

③一抹紫色的雾霭散在草原上,     ④一抹紫色的雾霭从草原散开,

⑤然后又漫过绿茵茵的停机坪,     ⑥然后又从绿茵茵的停机坪漫过,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⑥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如果地理位置不是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在波士顿找到一定世界级的共同基金公司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地方呢?为什么在北卡罗纳和南卡罗纳找到与纺织相关的公司,在德国南部找到高品质的汽车公司,或者在意大利北部找到生产时尚鞋公司的可能性也远远高于其他地方呢?

  被称为“簇群”(chusters)的因素正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簇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事实上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硅谷和好莱坞可能是最有名的簇群。簇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的投入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簇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最后许多簇群还包括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

  簇群对竞争力的影响既存在于国家内,也存在于国界间。通过增强以该领域为立足点的公司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通过推动创新的方向和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簇群本身来影响竞争。每个簇群总能使其每个成员受益,仿佛它拥有更大的规模或已与其他簇群正式地联合在一起——而并不要求它牺牲本身的灵活性。因此,对于所有商界的决策者来说——而不仅仅是指全球性竞争的决策者,簇群已成为新议事日程的一部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簇群代表着一种新的关于地理位置的思考方式。这对于公司应当如何构造,大学之类的机构如何对竞争性胜利做出贡献,以及政府怎样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等许多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7 对文中所说的簇群性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簇群是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的投入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B.簇群是那些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地理位置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C.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

D.簇群是指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它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

 

8 下列不属于簇群对竞争力影响的方式的一项是

A. 通过增强以该领域为立足点的公司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

B. 通过推动创新的方向和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基础来施加影响。

C. 通过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加产品高科技含量来施加影响。

D. 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簇群本身来施加影响。

 

9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地理位置是簇群构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B. 簇群对竞争力的影响既存在于国家内,也存在于国界间。

C. 簇群能在不要求其成员牺牲自身的灵活性的同时,使它们受益。

D. 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有的也被纳入簇群内。

 

1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未来的经济竞争局势,人们不得不注意研究簇群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的困惑。

B. 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大大加强了簇群在未来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C. 对所有的商界的决策者来说,簇群最终将影响他们所有的商业运作。

D. 由于簇群在经济竞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地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簇群。

三、(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曹操)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曹丕)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塘,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低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曹睿)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丞相掾属       辟:征召    B.去子之法        重:重要

C.遂率吏民        躬:亲自    D.榆皆成         藩:行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浑渡江投歆               ①此丰民本也

A                       B

   ② 良入,具告沛公             ②事无大小,悉以咨,然后施行

 

   ①浑萧、相二县界,兴陂塘          ①由民安于农

C                      D

   ②冰,水为之,而寒水            ②觉今而昨非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举赡:生养子女

B.比年大收                   比年:连年

C.浑清素在公                  清素:清净朴实

D.妻子不免于饥寒                妻子:妻子和子女

 

14、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一组是

 ①课耕桑       ②明禁令          ③兴陂塘  

 ④树榆果       ⑤重去子之法        ⑥制移居之法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产,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去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面,受到了百姓的由衷爱戴。

B. 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聚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 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语种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样题)

第二卷(70分)

注意事项:

1、 第二卷共5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此试题卷(第二卷)上。

2、 答卷前请将姓名、所在学校写在此试题卷(第二卷)上。

 

四、(14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民皆剽轻,不念产殖。

 

译文:                                  

 

②  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①“社日”是古代农村祭祀土神的日子,本诗通过春社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

  答:                                   

②试简要分析本诗在艺术上的特色。(2分)

答:                                   

                                      

18、仿句(6分)

在画线处填上句子,与前面内容对应,句式相近,构成排比句

“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是马头琴的摇篮”;

                                       

                                          

                                       

                                           

五、(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感动是一种养分

  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

  譬如看见果实坠地,从一棵树的手腕上,一枚青涩的苹果或一只熟透的蜜桃,冷不丁地跳到地上,在尘土中灼下一道轻痕,打下一个水印,或者连一点儿蛛丝马迹也不曾留下,可就在这一瞬间,它已经深深的地感动了我。

  譬如看见一只小鸟,在我的窗台上跳跃顾盼,抖动漂亮的羽毛冲着我叫了一声,甚至只有半声,尔后又匆匆飞走。譬如看见一个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耀,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谨慎与肃穆庄严……总之,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象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储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也有时候,感动我的竟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正如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的残骸亦惨亦烈地向前移动,最终,它们几乎全部移进了我的内心,默化成一曲悲壮的挽歌和一场永久的仪式。

  更有时候,感动我的仿佛什么也不是,即使是,也仅仅是事物的一粒元素而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感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若是没有感动,我想我就会于不痛不痒中丢弃自己。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和一条狗,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所有的生命几乎都离不开感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也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动双脚呢?

  想一想,一朵花因为什么而鲜艳妩媚,一茎草因为什么而摇曳多姿,一湖水因为什么而清波荡漾,一尾鱼因为什么而跃出水面?

  许多时候,我就是这样不可抗拒地被一些极小的事物感动着,被极小的感动润泽着。只是,我好像从来没有留心将每一次感动的具体根由进行仔细的探究,一条一款地罗列起来,为诱发下一次感动埋好伏笔。我想,谁如果真这么愚蠢地对待感动的话,那他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感动了。感动是不能提前准备的,如同做梦一般,因此也没有必要在事后对它做一番精彩的归纳、总结或者赏析。

  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幸福的。

  我或许属于其中之一。故我想:感动是由于我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仿佛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我。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谐友善、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彼此之间相互提醒、暗示,相互期许、关怀和给予。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对于我,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对于感动,我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与激情。

  因此我敢说,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

19、为什么说“感动是不能提前准备的”,“也没有必要事后对它做一番精彩的归纳、总结或赏析”?(4分)

答:                                        

                                          

20、文中“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句中的“福”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

 

答:                                         

                                          

 

21、如何理解“对于我,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对于感动,我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与热情”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22、对本文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本文以“感动”为线索,思路清晰,情感波澜起伏,行文曲折有变化。

B. 大千世界,声、色、形、情、景无不令人感动,作者娓娓讲述自己这些感受的目的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祖国的美丽。

C. 作者认为感到遗感动是一种不能提前准备也不必总结、归纳的心理感受。

D.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在叙述、抒情的基础上升华主题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E. 本文语言清俊,优雅且蕴含哲理,耐人咀嚼,令人回味。排比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六、(4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那个完好的水罐不仅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感到骄傲,但那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因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自卑。挑水工总习惯于横着担水。不久,那个破水罐无意中看见太阳正照着小路旁边美丽的鲜花。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注意到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

     生活中,有裂缝的水罐并不少见,或许你听过、看过或经历过上述材料中所记录的有关的事情,请你以“有裂缝的水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