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郭嘉

2014-5-11 0:11:59下载本试卷

郭泰

【原文】

郭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重京师。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郡国。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肯、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傭。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黄允以隽才知名。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事而去,允以此废于时。(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

    【注】①傭,受雇为人劳动,此处指受雇为人劳动的人。②雠问,辩驳问难。

【阅读鉴赏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奖士类。                  训:教导。

    B.责而己。                    躬:自身。

    C.容独坐愈恭。                 危:谨慎。

    D.因于众中攘袂允隐匿事而去。    数:列举。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古义:                   今义:                

⑵众皆夷踞相对

  古义:                   今义:                  

⑶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古义:                   今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原纳其言去                  B.为设酒肴慰之

    冰,水为之,寒于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C.遂与共言,请寓宿             D.林宗谓己设

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为人迂讷,遂猾胥报充里正役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说明郭泰尽心于教育的一项是(  )

    ①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

    ②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

    ③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板。

    ④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

    ⑤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

    ⑥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泰虽然出身贫贱,但是学业有成,曾一时名重京师,后传授知识,教育成就很大。

    B.被有些人认为是恶人的左原,受郭泰耐心教导的影响,最终还是停止了报复行动。

    C.对茅容、孟敏、庾乘,郭泰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学习,使他们终有所成。

    D.郭泰称勉黄允才能杰出,告诫他坚守道德。后黄允受袁隗指使抛弃妻子被舆论鄙弃。

6.翻译下列句子。

  ⑴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

  译文:                                   

                                        

⑵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

译文:                                   

                                        

⑶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译文:                                   

                                        

⑷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

译文:                                    

                                        

【参考答案】

1.C(危,端正)

2.⑴后事,后来这件事/以后的事情;⑵相对,互相面对/指性质上的相互对立;⑶不顾,不回头看/不照顾,不考虑)

3.B(两个“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A项中,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C项中两个“因”分别相当于连词“于是”和介词“通过”;D项中两个“为”,第一个是介词“为”,第二个相当于介词“被”)

4.D(第①句将郭泰结交名人;第③句讲茅容孝敬母亲事;第⑤句讲庾乘学有所成,是讲郭泰尽心于教育的结果。有①③的项不选)

5.D(“后黄允受袁隗指使抛弃妻子”不符合文意,实际上是黄允欲求富贵娶袁隗的侄女而抛弃妻子的)

6.⑴他到成皋跟随屈伯彦学习,三年学业完毕,博通典籍。他善于言谈议论,很擅长音乐格律作诗赋。⑵过去,颜涿聚是梁甫地方的大强盗,段干木是晋国的市场大经纪人,终于分别成为齐国的忠臣和魏国的有名贤士。⑶当时和一同耕田的人在树下避雨,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⑷您有人们没有的才能,足以成为担当大事的人才。然而恐怕您遵守道德规则不诚笃,将要犯错误啊!

【参考译文】

郭泰,字林宗,是山西界休人。家世贫寒低微,很早成了孤儿。他到成皋跟随屈伯彦学习,三年学业完毕,博通典籍。他善于言谈议论,很擅长音乐格律作诗赋。于是到洛阳游学,第一次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认为他非常与众不同,就相互友好,于是名重京师。郭泰性情明白通达能了解人,喜欢勉励教导士人。他身高八尺,容貌壮健有气度,穿着绣衣围着宽带,周游州郡封国。后来不再出行而传授学业,弟子达到千人。他勉励提拔士人,都像他鉴别的那样。

左原是郡学的学生,犯法被斥退。林宗曾经在路上遇到他,为他摆酒菜来安慰他。对他说:“过去,颜涿聚是梁甫地方的大强盗,段干木是晋国的市场大经纪人,终于分别成为齐国的忠臣和魏国的有名贤士。蘧瑗、颜回尚且不能没有过失,何况其他人呢?千万不要恼怒怨恨,找出自身的过失而已。”左原听取了他的话而离开,有的人说讥讽林宗不断绝和恶人来往的话,林宗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不仁义,人们不教导他,又过分地厌恨他,这样就会生出乱子。”左原后来忽然又心生愤恨,结交一些人想要报复郡学的各位学生。那一天,林宗在郡学,左原惭愧自己违背前言,于是就停止行动离开。后来这件事情显露出来,大家全都感谢敬服郭泰。

茅容四十多岁,在田耕种,当时和一同耕田的人在树下避雨,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林宗行路见到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和他一起谈话,于是请求寄宿他家。第二天早上,茅容杀鸡作饭食,林宗以为是为自己安排的,接着茅容把鸡肉给他的母亲吃,自己拿粗劣的食物和客人一起吃饭。林宗起身向他行礼说:“您真贤良啊!”于是勉励他让他求学,终究因此成就了品德。

孟敏客居太原,挑着的陶炊器掉到地上,不回头看就走开。林宗见到,问他是怎么想的。他回答说:“陶炊器已经碎了,看它有什么用?”林宗因此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勉励他让他出去求学。十年后,孟敏有了名声,朝廷三公都征召他去作官,他都没有屈身前去。

庾乖年轻时在县官署作事当守门士兵,林宗见到而提拔他,劝勉他去学习,见掌管学校教育的教官,于是让他作郡学学生的佣工。后来他能讲解谈论,自己认为等级低,每次处在下座,学生和博士都到他那里去辩驳问难,因此郡学中把下座看成高贵。后来他受到官府征召全都不去,人们称他为“征君”。

黄允凭杰出的才能有名声。林宗见到他对他说:“您有人们没有的才能,足以成为担当大事的人才。然而恐怕您遵守道德规则不诚笃,将要犯错误啊!”后来司徒袁隗想要为他的侄女谋求婚姻,黄允听到后就弃逐自己的妻子夏侯氏。妻子请求隆重聚会家族亲人作为告别,于是在许多人中奋起列举黄允隐匿的事情,然后离开。黄允因此被当时舆论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