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狰狞zhēng 诤言 挣脱 峥嵘岁月 铁骨铮铮
B.撩拨liáo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陌纵横
D.缉拿jī 编辑 作揖 羁旅生涯 疾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 歪风邪气 目光如聚 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 遗笑大方 弱不经风 气势凶凶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A.清莹 淡薄 流失 B.轻盈 淡泊 流失
C.轻盈 淡薄 流逝 D.清莹 淡泊 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名著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
为散文。
6.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
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
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7.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9.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C.请治行者何也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与嬴不助五国也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
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
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
了官职。
第Ⅱ卷(共117分)
三、(15分)
12.(15分)
(1)把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3分)
答:
(2)请用“/”点断画线句(2分)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今 谓 天 高 无 少 长 愚 智 皆 知 高 高 几 何 皆 曰 不 知 也 是 以 知 仲 尼之 贤 而 不 知 其 奚 若。
13.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回答问题(6分)
房兵曹胡马① 病马③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毛骨岂殊众④,驯良犹至今。
骁腾②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释:
①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公元740年或741年),诗人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漫游。兵曹,参与军事的小官。
②骁腾:壮健,快捷。
③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流落秦州。
④这句意思是,你的皮毛筋骨和那些受宠得意的同类难道有什么两样。
(1)两首诗都是写马,但感情基调不相同,第一首诗 ,第二首诗
。两匹马,一雄健,一病弱,但它们具有一种共同的品质,就是
。(3分)
(2)在第一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联,说说理由。(3分)
14.填空与默写(4分)
①“于是余有叹焉”出自《 》,作者是 ,他“叹”的是“古人之观于天
地、
”。
②《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 执敲扑
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所谓“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地带,在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海水突然出现增暖现象。“厄尔尼诺”不仅给南美海岸附近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也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难性气候异常,如洪水、暴风雪、旱灾等。早在20世纪,一些科学家就发现,伴随着热带地区的火山爆发,在赤道太平洋一带常常会出现周期性的“厄尔尼诺”现象。但是近100年间人们掌握的仅仅是一些相关的数据,没有充分的证据解释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似乎解决了这个悬疑。科学家们通过对极地岩心和其他气候现象的研究,推断出“厄尔尼诺”气候急剧变化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时间记录与1649年以来记录在案的热带地区火山爆发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近一半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热带火山喷发之后,每当有一次火山爆发,当年冬天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倍。
研究表明,当位于热带地区的火山喷发时,它喷发出来的悬浮微粒散射到大气的平流层中,并随着平流层扩散到北半球和南半球,这些悬浮微粒阻挡了部分太阳光,因此一定程度上冷却了地球的大气层。同时这种冷却又改变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极有可能导致热水集中在太平洋中心部位,既而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15.请写出构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三个要素: 、
、 。(3分)
16.文中加点的“这个悬疑”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7.请用一句话概括科学家对引发“厄尔尼诺现象”原因的新见解。(3分)
18.以下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火山爆发的悬浮微粒阻挡了阳光,冷却了地球的大气,导致了热水集中在太平洋中
心部位,因此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B.科学家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与以前所传人们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造
成“温室效应”,似乎没有必然的关系。
C.“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有时是局部的,有时也会扩及到全球范围。
D.如果人们能够对火山的喷发加以调节和控制,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减少“厄
尔尼诺”现象在全球的频繁发生。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马克思之墓(节选)
南 帆
①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如此等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伦敦的某一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
②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做阿尔勃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
③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不远的距离就钉有一面铜牌子——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爱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从事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太在乎皇家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
④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隐藏了某些势利之心?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而且,载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故事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
⑤热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太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参加过几次慈善活动的戴 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⑥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或者报纸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英国的BBC主持了一项调查——谁是影响二十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⑦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经私有化,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旧世界。收购海格特公墓的是一个老妇人,她规定进入公墓必须交费。尤为苛刻的是,每带入一台照相机必须加付一个英镑。
⑧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新的马克思墓位于公墓东北角的路边,墓碑是花岗岩砌就的一个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顶上安放着马克思的铜铸头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憾慨。
⑨返回的时候,有人问起马克思的后代。据说伦敦还有一个,不知是第几代孙子或外孙,在开出租车。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他至今应该还是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吧。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在写英人对名流的态度时用语包含讥讽,鲜明地表现出对世俗观念的否定,以
及对英国平民的批判。
B.作者写到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和评价时情感复杂,但态度鲜明;能多给这位伟人一
些注视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
C.本文以“马克思之墓”为题,却用大量篇幅写了社会名流和权贵的塑像和纪念碑,
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主题。
D.本文基调略显苍凉:立志改革旧世界,终生为平民奋斗的马克思在死后被众多平民
冷落,连自己的墓地也成了他人的私有财产。
E.文章结尾关于马克思后代的传闻看似闲笔、实则深刻,因为作者从中得到安慰;马
克思主义后继有人。
答:[ ] [ ]
20.文中写戴安娜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是 、 、
。
![]() |
这样写对表现马克思起到了 作用。(3分)
21.为了突出中心,文章中多有呼应对照的语句,请找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
处。(4分)
呼应对照的语句
① (1分)
② (1分)
好处: (2分)
22.阅读⑤—⑧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第⑤段结尾作者含蓄地说“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请明确写出加点文字
的意思。(不超过10个字)(3分)
![]() |
(2)对镌刻的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作者“心中无限感慨”,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慨”?
(4分)
六、(12分)
23.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4分)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 |
24.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去懂得克服;
给我一次挫折, ;
;让我去学会反省;
给我一次失望, ;
;让我去学会振作;
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25.下面的一则征稿启事在内容、语言表达、标点三方面有不当之处,请对ABCD四处加以
修改。(4分)
启 事
为配合学校“科技月”和“风采展示周”活动,校学生会宣传部将在5月中旬举办“科技伴我行”征文比赛和“成长的足迹”照片展示等活动。A希望全校同学踊跃参加,学校各部门予以支持。
征集内容:科技小论文和科技报告等科技作品,B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包括科幻小说);个人或集体的生活、学习照片(黑白、彩照均可)。
稿件要求:1.原创作品。2.用作文稿纸,书写清楚。3.C稿件写明作者班级、署上真实姓名;照片贴在作文纸上,D在作文纸上写上一段简短的话简介照片。4.文字稿件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交稿地点:高中教学楼201室。
截稿时间:5月12日。
校学生会宣传部
2004年4月2日
A处
B处
C处
D处
七、(6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社会热点,不论现在的,过去的,正面的、负面的,如“‘神五’飞天”“自主择业”“课程改革”“西部开发”“抗击非典”“赛场失利”“贪官外逃”等。都是社会上影响面大、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某些社会热点,你有怎样的认识、体验和情感?
请你以“面对社会热点”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1.B 2.A 3.D 4.C 5.C 6.A
二、(共15分,每小题3分)7.D(稍,应该是“渐渐地”)
8.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下人”,古时指居于人下,可译为“谦虚地待人”,
现在多指仆人;“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
9.A(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相当于“从”;其余三项,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但前者是人称代词,后者是指示代词;C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但前者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项两个“与”字,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动词。)
10.C(①是说他好交友 ④是说他为国荐贤 ⑤是说明他交游广泛)
11.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
三、(共15分)12.(1)(3)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本句的考查点在于,前一分句是被动句,“河”是黄河,“决”是“决口”;后一分句的“治行”,应该译为“整治行装”)(2)(2分)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共有四处应该停顿的地方,断对2—3处给1分,4处都对给2分)
13.(6分)(1)(3分)答题要点:第一首诗是激昂向上的,第二首诗是抑郁低沉的。共同品质是:忠诚(忠诚于主人:可以信赖。)一空1分,意思对即可。(2)(3分)答题要点,必须结合具体诗句,可以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方面阐述理由。空泛作答只得1分。示例:
第一联:写马的出身不凡,勾勒出马神清骨峻的形象;语言凝练而形象。(答出第一点即可给满分,只答“语言凝练而形象”,给2分)
第二联:以“竹批”比喻马耳之坚挺直竖,以“风入”形容马奔跑之迅疾轻快,一静一动写出马非凡的气概。用词准确形象。
第三联:运用虚写(抒情)表现马纵横驰骋,超越任何险阻,值得信赖的本领和品质。诗人完全把马当作了生死相依的挚友,感情强烈而真挚。
第四联:“骁腾有如此”一句总括全诗,含义极为丰富,既是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本领,又是对房兵曹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意思对即可,3点答对其中的两点得满分)
14.(4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①《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分)②“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分)
四、(共12分,每小题3分)15.在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1分),发生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地
带(1分),海水突然出现增暖(1分)
16.(3分)火山喷发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有无关系(火山喷发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照抄原文:“没有充分证据解释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或“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得2分。
17.“‘厄尔尼诺’现象往往是热带地区火山喷发引起的”(3分表述不好扣1分。)
如答“有近一半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热带火山喷发之后”得1分 18.(3分)A
五、(共18分) 19.(4分)B、D
20.(3分)貌美、有平民精神、她的故事中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 衬托(烘托)(1分) 21.“呼应对照的语句”(2分,每句1分)
①“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
②“牛津大学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铜像”。(纪念阿尔勃特的是“在海德公园矗立”着的“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伦敦的某一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而“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墓之间,平躺于地上。”
③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黛安娜王妃的故事,而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的马克思受到的却是平民的沉默。
④没有多少人知道阿尔勃特的生平事迹;“英国的BBC主持的一项调查——谁是影响二十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上的首位”。
“好处”(2分,回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答题要点:
①②③句都是前后形成对比,衬托出马克思身后的寂寞;③句还可答成:对马克思的冷漠,对权贵的热衷,表现了世俗的心态,世人的浅陋。
④世人承认马克思对世界有巨大贡献。
22.(1)(3分)答题要点:在价值观念上出了偏差(“价值取向的迷失”或“思想观念上的迷失)。(意思对即可(2)(4分)答题要点:①马克思对世界的认识深刻,令人佩服。②马克思的贡献得到历史认可,让人欣慰。③马克思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人感到遗憾。(每个要点各1分,表达1分,意思对即可)。
六、(共12分)23.(4分)“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或“北大自主招生招数新且多”(答案中必含要素:北大、自主招生、新办法。若只答“招数多”得2分) 24.(4分,一处1分)答题示例:给我一次挫折,让我去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让我去学会反省;给我一次失望;让我去体会忍耐;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去学会振作。25.(4分)A处“学校各部门予以支持”应删去 。B处“(包括科幻小说)”应挪至“小说”之后或删去。C处“写明作者班级”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D处“在作文纸上写上一段短的话简介照片”把“简介”改为“介绍”。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文段二参考答案
齐景公对子贡说:“你以谁为老师?”子贡回答说:“我以仲尼为师。”景公说:“仲尼贤能吗?”子贡说:“贤能。”景公说:“他的贤能好比什么?”子贡说:“不知道。”景公说:“你知道他贤能,却不知道他好比什么,可以吗?”子贡说:“现在说天高,无论年少的年长的,聪明的愚笨的,都知道它高,但有多高呢?大家都说不知道。所以我知道孔子贤能,却不知道他好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