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YCY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jiá 面颊 肩胛 袈裟 戛然而止
B.kē 溘逝 恪守 沉疴 颗粒归仓
C.líng 茯苓 囹圄 聆听 高屋建瓴
D.xún 驯服 遵循 巡视 以身殉职
2.下列句子中画有横线的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日中国人犯罪问题是最近两年来日本媒体对华报道中谈到最多的话题之一,有关中国人犯罪的书藉也屡见不鲜,这种对中国犯罪的大肆渲染行为,无疑恶化了中国人的形象 。
B.孤独症是一种令人废解的儿童疾病,近年来有蔓延的趋势,让许多家长一愁莫展。但专家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一定能发明根治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这是无可置疑的。
C.美国五角大楼制定的让特种部队直接到一睦国家进行秘密军事行动的方案一经批漏,国际社会舆论哗然,美国外交和情报部门也颇有微词。
D.“恭喜你,答对了!”一语甫出,刚才还呆若木鸡的歌手马上恢复了精神,然后满面春风地鞠躬。时下热播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实在寥寥。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生命都源于同一种原始生命形式的 在DNA中得到了证实。
(2)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及时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疾病
体系。
(3) 充分重视并积极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中国出版业就不仅能开辟出一方新天地, 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推想 防预 只要/而且 B.推想 防御 只要/并且
C.设想 防御 只有/而且 D.设想 防预 只有/并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
B.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为了那一点在他们看来还算可观的工钱,进入没有安全保障的私人小煤窑,这种见危授命的行为最终结局多数是人财两空。
C.经过长达一年的周密侦查,公安机关于2004年12月5日抓捕了头号嫌犯李某某,拔出萝卜带出泥,参与此次重大抢劫案的其他八名嫌疑犯也在短短一个月内相继落网。
D.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气氛不对,班主任满脸怒气,同学们鸦雀无声,真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利用寒暑假机会,南京师大两万多名大学生奔赴江苏各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弘扬道德新风,为奉献者奉献”为主题的“三下乡、四结合、五个百”的社会实践活动。
B.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C.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智商”来预测人的成功,然而,美国研究人员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是智商(IQ),而是情商(EQ),现在看来这种见解是很有道理的。
D.7世纪初,努尔哈赤(清太祖)把满洲军队分成四旗。后来因为人数一天天增加,(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蒙、汉、朝鲜、俄罗斯等族人。)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
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李金华上任后,国家审计署大胆公布国务院直属部门大肆挪用专项财政资金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B.美国政府近日表示,还没有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打算,这是真实的想法还是麻痹伊朗的手段,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印度佛教复兴之父安贝卡说:“即使你穷得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尊严。”
D.各国对克隆技术的态度不一,有的主张全面禁止,有的支持治疗性克隆。在联合国的投票过程中,对此中国投了反对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沈冠军教授等根据可靠的石制品测年结果,认定云南省宜良县张口洞遗址在距今4万—10万年间存在人类话动,此前的中国原住民并未消亡,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的这一重要依据相应不能成立。作者同时认为骨化石的常规14C年龄存在较大误差,不宜在学术研究中引为佐证。这一成果发表于最近出版的《科学通报》上。
众所周知,具有现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即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是人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多地区连续演化”和“非洲起源”这两种主要的学说,已激烈争论了近20年。相关遗物年代的准确测定,对澄清这一争议十分重要。沈冠军认为,过去20多年里测年新技术的应用表明,西亚和非洲10万年前就有现代人类。而我国相关人类遗址的主要测年年段,是以骨化石为样品的铀系和常规14C法,分辨率都很有限,重要晚期智人化石都被定在3万年内,同时缺少有确实年代依据的距今4万一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所以尽管我国人类学家多倾向于“多地区连续演化说”,但上述测年数据却更有利于“非洲起源说”。
近年来,沈冠军等基于洞穴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定年,研究了广西通天岩、白莲洞等晚期智人洞穴地点,发现这些原认为2万—3万年前的遗址,实际年代应在10万年左右,或者比这更早。也就是说,我国出现现代人类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南非,因此当前在学术争议中占上风的“非洲起源说”可能并不成立。
为寻找进一步的证据,沈冠军和云南省宜良县文物管理所李建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等一起,将目光锁定到位于云南宜良九乡风景区内的张口洞遗址。
据介绍,张口洞遗址于1989年被发现,随后共发掘出现代人牙化石40余枚、石制品1800多件。上部地层炭块和下部地层骨化石的常规14C法测年结果,分别是距今1万年和1.5万年左右。沈冠军等认为,张口洞文化堆积中夹生的钙板多达10层,纯净致密、结晶良好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可作为铀系年代测定的理想材料,堆积物代表的时间跨度显然远大于原认为的5千年左右。为此他们多次进行实地采样,对其人类演化意义进行了“再研究”。
测年结果显示,张口洞的钙板层中表层和第二钙板层小于1万年;第四、五钙板层分别为约5.5 万和11万年,其间出土的石制工具是我国这一时段人类活动的确证。因此作为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论据的“中国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缺环”,很可能只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4万—10万年是现代人类起源、扩散和演化的关键时期,至少我国南方在这一时段存在人类活动,这晨人类演化的时间序列很可能并未间断。
研究结果表明,张口洞第六钙板层形成年代为30万年前,其下堆积远大于骨化石常规14C测年给出的约1.5万年。因此长久以来在国际学术界颇受质疑的骨化石样常规14C年龄,其数据“果真不可相信”。沈冠军认为,上世纪80年代前以这一时标测定年代的地点,都应用新技术重新研究;即使暂无可能,也不宜在学术研究中将其引为重要佐证。
7.文中说:“上述测年数据却更有利于‘非洲起源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述测年数据”
的一项是 ( )
A.云南省宜良县张口洞遗址在距今4万—10万年间存在人类活动。
B.西亚和非洲10万年前就有现代人类。
C.我国重要晚期智人化石都被定在3万年内。
D.我国缺少有确定年代的距今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
8.沈冠军教授等人对人类起源研究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出现现代人类的时间,比西亚、南非都早。
B.我国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缺环可能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
C.我国南方在4万—10万年间存在人类活动,这里人类演化的时间序列很可能未间断。
D.研究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类学家倾向的“多地区连续演化说”。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世界上存在“多地区连续演化”和“非洲起源”两个主要观点,已激烈争论了近20年。
B.开始是“非洲起源”论占了上风,后来由于中国考古的发现,“多地区连续演化”论占了上风。
C.骨化石常规14C测年法存在较大误差,因而这种测年方法得出的数据长久以来在国际学术界颇受质疑。
D.沈冠军等人的研究是采用新的方法,即铀系定年法,这种方法比14C法分辨率更高。
10.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定年法是我国地理学教授沈冠军发明的。
B.沈冠军之所以把张口洞作为研究的地点是因为那里出土的化石特别多。
C.上世纪80年代前所测定的遗址年代都是不准确的,因而不能在学术研究中加以引用。
D.中国现代人可能不是起源于非洲,“非洲是现代人类的发源地”的观点有可能不成立。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瑀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远浮华。
晋王为太子,授右千军。即帝位,拜内史侍郎,数言事忤旨,稍见忌。高祖入京师,招之,挈郡自归,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吏部尚书。秦王领右元帅,攻洛阳,署瑀府司马。武德元年迁内史令,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或引升御榻,呼曰萧郎。瑀自力孜孜,抑过绳违无所惮。上便宜,每见纳用。手诏曰:“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共勿辞。”
是岁,州置七职,秦王为雍州牧,以瑀为州都督。诏尝下中书,未即行,帝让其稽,瑀曰:“隋季内史诏敕多违舛,百司不知所承。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号令。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帝曰:“若尔,朕何忧乎?”初,瑀关内田宅悉赐勋家,至是,还给之。瑀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
贞观初,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 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瑀谕议明辩,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驳不通,而向法深,房玄龄、魏征、温彦博颇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不报,由是自失,罢为太子少傅。九年,复参预政事。
帝尝曰:“武德季,太上皇有废立议,顾朕挟不赏之功,于昆弟弗见容,瑀于尔时不可以利怵死惧,社稷臣也。”又曰:“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然善恶太明,或有时而失。”卒,年七十四。诏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赞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末有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瑀爱经术,善属文 属:连缀,写作。
B.数言事忤旨,稍见忌 忤:违背,抵触。
C.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号令 基:有经济基础。
D.其言多黜,瑀亦不平 黜:贬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 ②处涸辙以犹欢
B.①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①秦置守令,二世而绝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①百司不知所承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瑀“公道耿介”的一组是 ( )
①数言事忤旨,稍见忌 ②抑过绳违无所惮 ③瑀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
④诏尝下中书,未即行 ⑤使先后不谬,始得下 ⑥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萧瑀把荣华富贵看得很轻,曾把关内的田宅都给了有功劳的人;后来又把还回来的田宅都分给了同宗族的人。
B.萧瑀公道耿介,深得高祖的赏识,高祖委以重任,任其便宜从事,并称他为社稷依赖的大臣。
C.萧瑀建议太宗分封诸侯以保国家长治久安,但在讨论的时候,与房玄龄、魏征、温彦博等人发生了争执,被罢为太子少傅。
D.萧瑀虽然公道耿介,但很急躁,善恶太分明,不能容人短,以致自失。他的家族在唐代共有八人担任过宰相一职。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便宜,每见纳用。(2分)
译文:
(2)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然善恶太明,或有时而失。(3分)
译文:
(3)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归①,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黄庭坚由于不与蔡京同流合污,以致五贬再贬,此诗是他贬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所作。①语出《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齐人每天到坟间偷吃祭余的酒肉,回家后还恬不知耻地向妻妾炫耀,与达官贵人饮酒。②晋国介之推甘愿烧死在绵山之中,而不愿意出山作官。此句意指此。
(1)第一首诗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人?两首诗在体裁上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这两首诗都以“清明”为题,它们表达的主指是否一致?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2)且放白鹿青崖间, 。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块,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增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入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出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睛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的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8.文章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6分)
答: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20.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21.下列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通过对雨的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答:[ ]和[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4分)
研究结果确实是客观的。不论是
六、(12分)在女性之间,还是在两性之间,女性都更爱笑一些。男性对笑有选择性,他们通常更愿意把笑留给自己的同性伙伴们。
同样的行为还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当有小男孩陪伴的时候,小女孩们更爱笑。另外,一个小男孩讲给小女孩的笑话要比女孩们之间讲的更可笑。普洛文认为,这种笑的“性特征”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喜剧家都是男性:对女性来说,使人发笑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男性则是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幽默感觉。
(1)上面的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上下文不够连贯,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加以修改。
答:在 前面加上 。
(2)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
23.阅读下面的图形,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
近段时间,国外媒体正在热炒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消费能力超过美国”。请根据上图所反映的情况,给中国经济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以告戒国人在外界的盛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答:
24.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排比句,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4分)
例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1)
(2)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日,鸟类王国派出两个考察组,分别对苍鹰、麻雀、喜鹊、乌鸦进行工作考察。
第一组的考察结果:
苍鹰:性格孤傲,没有群众基础。
麻雀:爱闲言碎语,喜欢搬弄是非。
喜鹊:说话没有原则,好人主义严重。
乌鸦:爱说别人的坏话。
第二组的考察结果是:
苍鹰:业务水平高,进取精神强。
麻雀:能深入群众,做事勤奋努力。
喜鹊:善于团结同志,群众反映好。
乌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
有人习惯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所看到的都是缺点;有人习惯以欣赏的眼光看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闪光点。怎样看待一个人,直接影响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如何看人,如何待人,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请以“看人的眼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A、胛jiǎ,袈jiā;B、溘kè 恪kè;D、殉xùn)
2.D(A、书籍;B、费解,一筹莫展;C、披露)
3.A(推想:有根据地推测。/设想:想象,假想。防预:事先防备。/防御:抗击敌人进攻。只要,表充分的条件/只有,表唯一的条件。而且,表递进的关系。/并且,表并列的关系。)
4.B(见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5.A(B、两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现在看来”前面的逗号改为句号。D、去掉括号内的句号,并把括号移到逗号的前面。)
6.C(A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是李金华的行为,还是审计署的行为,还是国务院直属部门的行为,意思不明确。B项,是否定“真实想法”还是否定“麻痹伊朗的手段”,语意不明。D项,中国反对的内容不明确。)
二、(12分,每小题3分)
7.A(A项是证明“多地区连续演化”说,恰恰对“非洲起源”说不利。)
8.A(文章只是一种推断的语气,强调有这种可能,而选项是一种非常肯定的观点,这与文意不符。)
9.B(在国际上,一直是“非洲起源”说占上风,虽然中国学者的最新发现有利于“多地区连续演化”说,但仍未改变这种局面。)
10.D(A项,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定年法不是沈冠军教授发明的,是他在研究时使用了这种先进的方法。B项,作为研究的地点的原因是那里的地层比较典型,而不是出土的文物多。C项,不能说80年代前所有的遗址测年不准确,选项的说法过于武断。)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基,建立,开始)
12.D(A、介词,把/连词。B、表希望语气的副词/代词,他。C、副词,就/表假设的连词。D、代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13.A(③体现他不爱财 ⑥体现他气度小)
14.C(文中并未说是在讨论分封时候发生了争执。他被贬为太子少傅是因为不能宽容别人。)
四、(18分)
15.(8分)(1)皇上一旦听到他提出的合适建议,每次都被采纳。(2分)
(2)(萧)公是一位守规矩、很正直之人,从古到今没有人能超过你,但你善恶过于分明,有时候因此而有过失。(3分)
(3)名声和道德都很突出,(萧氏家族)与唐朝同盛衰。像这样兴盛的家族,从古到今还没有见过。(3分)
16.(6分)
(1)杜牧 唐朝 第一首是绝句,第二首是律诗。(2分)
(2)不一致。杜牧的诗是借景抒情,抒写了“行人”抑郁寂寞、相借酒烧愁的苦闷心态。黄诗由清明扫墓联想以人的生死问题,齐人与介之推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丑恶的鞭达,表明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意思对即可)(4分)
17.(4分)
(1)行成于思 毁于随
(2)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三选二,每小题2分,错一处该小句1分不给分)
五、(18分)
18.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4分)
19.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6分)
20.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4分)
21.CE (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4分)
六、(12分)
22.(4分)(1)在“男性”的前面加上“相反地”,或加“而”。(2分)
(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笑,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让人发笑。(2分)
23.(4分)中国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处在工业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处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我们应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的现状和中美经济的差距。(中国处在怎样的阶段,1分;美国等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1分;强调差距巨大,2分)(意思对即可)
24.(4分)(1)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2分)
(2)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苦闷中消沉。(2分)(只写一句不能构成排比,只给1分)
七、作文(60分)
25.作文评分参考2004年湖北卷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