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文言文阅读练习33

2014-5-11 0:12:00下载本试卷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征入都察院理刑,将授御史,都御史王文荐为本院经历①,寻改户部主事。宣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边人赖之。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即擢右佥都御史代琏,兼参赞军务。宣府军民数遭寇,牛具悉被掠。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琏以畀京军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秉尽反琏政,厚恤之。军卒自城守外,悉得屯作。凡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供亿②科敛者,皆奏罢,以官钱给费。寻上边备六事,言:“军以妻事者为有家,月饷一石,无者减其四。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当一体增给。”从之。三年冬,命兼理巡抚事。顷之,又命提督军务。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劾都指挥杨文、杨签,都督江福贪纵,罪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请征还。又劾总兵官纪广等罪,广讦秉自解。帝召秉还。以言官交请,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卒留秉。(节选自《明史》卷177)
【注】①经历:官职名,掌出纳文移。②供亿:按需要供应。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琏以畀京军之出守者 畀:给与
B.劾都指挥杨文、杨鉴 劾:揭发别人的罪行
C.广讦秉自解 讦:揭发他人的阴私
D.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 勘:察看
12.下列句子中“之”不作代词用的一组是()
①边人赖之
②琏以畀京军之出守者
③秉尽反琏政,厚恤之
④顷之,又命提督军务
⑤劾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贪纵,罪之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⑤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宣府军民数遭寇
范增数目
B. 牛具悉被掠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 劾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贪纵,罪之
不效,则治臣之罪
D. 以言官交清扶苏
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14.下面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琏侵牟状——揭发刘琏侵害掠取屯卒的情状。
B.人予直,市谷种——每人发给银钱,让他们去买谷种。
C.秉尽反琏政,厚恤之——李秉全面纠正刘琏的做法,优厚地抚恤屯卒。
D.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李秉尽心力地在边境用兵,不顾及有人怨恨他。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李秉力主罢黜贪残的一组是()
①宣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边人赖之
②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
③军卒自城守外,悉得屯作。
④凡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供亿科敛者,皆奏罢,以官钱给费。
⑤劾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贪纵,罪之。
⑥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请征还。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④⑥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秉认为边民安定是边防的根本,因此他坚决反对豪强侵占屯田和政府对边民摊派勒索。
B.朝廷救济边境军民的物资,刘琏一点也不发给屯卒,反而停发他们的月饷,加紧向他们征收屯粮,因此被李秉告发。
C.因为往来的使者和镇守的宦官科敛屯卒,李秉奏请皇上把他们都罢免了,并且建议对有妻子的士卒和虽无妻子而有父母兄弟的士卒一律看待。
D.李秉任提督,坚决惩治贪纵的将军,因而遭到这些人的怨恨,被皇上召回京师;又由于言事官纷纷请求,经过审查,最终得以继续留任。

二、11.D12.C13.C14.D15.C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