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
(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 — 21 题。
孝宣皇帝之时,霍氏奢靡。茂陵徐先生曰:“霍氏必亡!夫在人之右而奢,亡之道也。孔子曰:‘奢则不逊。’夫不逊者必侮上,侮上者,逆之道也。出人之右,人必害之。今霍氏秉权,天下之人,疾害之者多矣。夫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不亡何待?”乃上书言:“霍氏奢靡,陛下即爱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果亡。董忠等以其功封。人有为徐先生上书者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见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衰而救之,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今。往事既已,而福独不得与其功。惟陛下察客徙薪曲突之策,而使居燔发灼烂之右。”书奏,上使人赐徐福帛十匹,拜为郎。 (《说苑》卷十三)
15.给下列三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今霍氏秉权 ②书三上,辄报闻 ③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A.bǐn zé shù B.bǐng zhé shuò
C.bǐn zhé shuò D.bǐng zé shù
16.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夫不逊者必侮上 侮:轻慢
B.臣闻客有过主人 过:责怪
C.向使福说得行 行:实行
D.则无裂地出爵之费 裂:割
17.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夫天下害之 ③而又以逆道行之
②而又以逆道行之 ④董忠等以其功封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8.①奢则不逊 ②人必害之(3分)
A.①奢侈就会不谦虚 ②别人一定想杀他
B.①奢侈就会不退让 ②别人一定想害他
C.①奢侈就会不恭顺 ②别人一定会忌恨他
D.①奢侈就不友好 ②别人一定会害怕他
19.陛下即爱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3分)
A.陛下既然宠爱他,就应该按时加以抑制,不要使他走向灭亡。
B.陛下既然宠爱他,也应该在一定的时候加以抑制,不要使他走向灭亡。
C.陛下即使宠爱他,也应该找时间加以控制,不要使他走向灭亡。
D.陛下即使宠爱他,也应该在一定的时候加以控制,不要使他走向灭亡。
20.“徐福上书”与“徒薪曲突”两件事之间,具有一种对应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文字与前面的文字不能形成对应关系的一项是(3分)
A.宜以时抑制---曲其突,远其积薪
B.裂地出爵---杀牛置酒
C.董忠等以其功封---乡聚里中人衰而救之
D.而福独不得与其功---反不录言曲突者
21.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徐福断定“霍氏必亡”的理由是“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
B.霍氏灭亡的主要原因,其根子是由于“奢靡”,客观原因是“天下害之”以及皇帝的怂恿。
C.董忠等人“以其功封”, 文中没有点明原因,但可猜测得出是因为他们帮皇上平息了霍氏的叛乱。
D.文中有一个人替徐福上书,其说理方法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所用方法相似。
15B 16 B 17A 18C 19 D 20 C 2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