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文言文阅读练习51

2014-5-11 0:12:01下载本试卷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6题。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弱冠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该石以纪其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三迁殿中少监,检校??氵名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扰,(武)则天降玺书褒美之。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雍州人韦月将上变①,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承嘉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思贞入朝廷。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托奸臣,图不轨,将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八月至州,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即位,征为将作大匠②。时左仆射窦怀贞兴造金仙、玉真两观,调发夫匠,思贞常减之。怀贞怒,频诘责思贞,思贞曰:“公职居端揆,任重弼谐,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也!又受小人之谮,轻辰辱朝臣,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从此辞。”拂衣而去,合门累日,上闻而特令视事

  [注]①上变:向朝廷密告谋反叛乱事件。②将作大匠:官名,主管宫室、宗庙等土木营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后官吏莫能              制:禁止

  B.时武三思权             擅:独揽

  C.承嘉三思旨             希:盼望

  D.思贞常减之             节:限制

  12.一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对下列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不法:放纵横行不守法令

  B.以善改闻:因善的法规政令闻名

  C.托以他事:用别的事情借故推委

  D.特表荐之;物地表示要推荐他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司令思贞推按——州官署命令尹思贞追究审查

  B.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坚持进行上奏认为不能执行死列

  C.将选除忠良以自恣耶——将要先除掉忠诚贤良的人来自己寻欢作乐吗

  D.上闻而特令视事——皇帝听说了就特地命令他任职管理政事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尹思贞正直坚贞的一组是

①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②思贞善于绥扶,境内独无惊扰。

③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

④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托奸臣,以图不轨。

⑤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

⑥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从此辞。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6.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思贞任隆州参军时,能严明执法,做明堂县令时,政绩很好;任检校??氵名刺史,能安抚一方。这些都受到人们的赞扬,并受到朝廷的表彰。

  B.尹思贞任大理卿,皇帝命令斩告发武三思的韦月将,尹思贞不畏权贵上奏章使韦月将免于死刑,后因当面斥责武三思而被李承嘉劾奏,调出朝廷。

  C.尹思贞任青州刺史,政绩很好,受到黜陟使路敬潜的赞叹。他前后做了十三个州的的刺史,因治政清简,向朝廷奏告的考核连续最佳。

  D.左仆射窦怀贞为建造两座道观滥用民力,尹思贞身为主管土木营建的官员对他有所限制,窦怀贞因此怒责尹思贞,而尹思贞指责他的害民之举,表示决不屈从。

二.(18分,每题3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C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