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文言文阅读练习14

2014-5-11 0:12:01下载本试卷

文言文阅读练习十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肃宗初,为尚书。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帝敬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皇后弟侍中窦宪荐真定令张林为尚书,帝以问宠,宠对:“林虽有才能,而素行贪浊。”宪以此深恨宠。林卒被用,而以藏污抵罪。及帝崩,宪等秉权,常衔宠,乃白太后,令典丧事,欲因过中之。黄门侍郎 鲍德素敬宠,说宪弟环曰:“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赏赐有殊。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环亦好士,深然之,故得出为太山太守。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北奉献遗者,而宠守正不阿。后和帝闻之,擢宠大司农。永元六年,为廷尉。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帝辄从之,济活者甚众。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宪等秉权,常衔宠 衔:怀恨。

B、欲因过中之 中:中伤。

C、而宠守正不阿 阿:迎合。

D、性仁矜 矜:拘谨。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宠以帝新即位 及帝崩,宪等秉权

而以藏污抵罪 及为理官,数议疑狱

A、两个“以”相同,两个“及”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及”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及”也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及”相同。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3.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A、陈宠却从来不这样,他独自用心管理财务,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应采取的便民措施。

B、陈宠却从来不这样,他独自用心办理事物,多次为鲍昱分析时政的利弊。

C、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他独自用心管理财务,多次为鲍昱分析当时为什么事情能事半功倍。

D、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他独自用心办理事物,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应办的事宜。

4.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

A、自从身任要职,他就送走了门客,拒绝知交故友的请托,只知道一心为公而已。

B、自从身任要职,他就遣散门生、弟子,拒绝知交故友的拜访,只在官署办事而已。

C、自从在朝任职,他就遣散门生、弟子,拒绝知交故友的请托,成年就住在官府里。

D、自从在朝任职,他就送走了门客,拒绝知交故友的拜访,终日只在朝廷上而已。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宠执法主张及才能的一组是

①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

②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

③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

④林卒被用,而以藏污抵罪。

⑤后和帝闻之,摧宠大司农。

⑥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宠有才干,善交游,受到司徒鲍昱的赏识,让他掌管天下诉讼案件。

B、陈宠克己奉公,守正不阿,虽然屡受权贵陷害,仍然为民请命,坚持斗争。

C、陈宠秉公执法,处治张林一类贪官毫不手软,对无辜百姓却济活甚众。

D、陈宠仁慈正直,宽厚勤勉,朝廷器之,奉侍二帝,深见纳任。

 

附参考答案及译文

1.D 2.D 3.D 4.B 5.C 6.D

[译文]:

陈宠字昭公,年轻时做州郡官吏,受征召到司徒鲍昱官府任官。这时三公官府的官员们一味地关注交游,把不肯办公事当作高尚,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他独自用心办理事务,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应办的事宜。鲍昱认为他的能力高,调任辞曹,掌管天下诉讼案件。他判决的案子,全都使大家内心满意佩服。肃宗初年,他做尚书。这时承袭永平的先例,官吏为政崇尚严切,尚书处理政事大都从重。陈宠认为皇帝刚即位,应该改变前代苛刻的习惯,于是上奏章。皇帝恭敬地听取了陈宠的话,每次处理政事务必宽厚。陈宠性情周密,常说人臣之间的道义,担心不能畏惧而谨慎。自从身任要职,他就遣散门生、弟子,拒绝知交故友拜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