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的问题(18分)。
朱买臣,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①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②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悦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上拜买臣会稽太守。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值上计时,会稽吏方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现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
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③;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人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饲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数年,作法免官,复为丞相长史;张汤为御史大夫。始买臣与严助俱侍中,贵用事,汤尚为小吏,趋走买臣等前。后,汤以廷尉治淮南狱,排陷严助,买臣怨汤。及买臣为长史,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买臣深怨,常欲死之。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
(摘自《汉书》)
[注]①上计:汉代规定,年底时地方官须派人到京都呈报有关辖地人口、钱粮等事项的簿籍,此称为“上计”。 ②邑子:同乡。 ③除道:清理道路。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买臣愈益疾歌 疾:形容歌声悲凉 B.将重车至长安 将:勉强、将就
C.坐中惊骇白守丞 白:抢白、嗔怨 D.后买臣坐事免 坐:触犯法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到皇宫门前 B.上计吏卒更乞丐之 乞求讨要
C.会邑子严助贵幸 因得皇帝赏识而富贵 D.居一月妻自经死 上吊自杀。
13.括号中的文字表明下列各句所省略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臣不能留(她),即听(她)去。
B.入吴界,(买臣)见其故妻,妻夫治道。
C.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官员们)共食。
D.(买臣幸得)召见,(为皇帝)说《春秋》,言《楚辞》。
以下14—15题中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4.①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 ②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
A.①常向会稽府守门人求助食宿接济 ②知道买臣一向自恃高贵,所以用盛气使他折服
B.①常在会稽郡守的府邸住宿吃饭 ②知道买臣一向自恃高贵,便故意欺辱、为难他
C.①常在会稽郡守的府邸住宿吃饭 ②知道买臣一向自恃高贵,所以用盛气使他折服
D.①常向会稽府守门人求助食宿接济 ②知道买臣一向自恃高贵,便故意欺辱、为难他
15.①待我富贵,报汝功 ②后遂告汤阴事
A.①等我富贵以后,再报答你的恩惠 ②后来朱买臣就向皇帝告发了张汤的阴谋。
B.①等我富贵以后,当宣扬你的功劳 ②后来朱买臣就向皇帝告发了张汤的阴谋。
C.①等我富贵以后,再报答你的恩惠 ②后来朱买臣暗中在皇帝那儿弹劾了张汤。
D.①等我富贵以后,当宣扬你的功劳 ②后来朱买臣暗中在皇帝那儿弹劾了张汤。
16.下列评议,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朱买臣“担束薪,行且诵书”,精神可嘉;但以求仕途为本,不足为训。
B.《红楼梦》有诗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朱买臣亦属此类得志者。
C.朱买臣知恩图报,人当颂之;过分计较个人恩怨,则有失名士落拓之风。
D.朱买臣的命运具有戏剧性与不可逆性,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司空见惯的。
二、DBCDAB
【附】文言文阅读材料译文:
朱买臣是吴地人,家里贫穷,却喜欢读书;不经营管理家业,经常去砍柴割草,(然后)卖了维持生活。他挑着成捆的柴草,一边走一边读书;他的妻子也肩背头顶着柴草相随。妻子屡屡劝阻朱买臣不要在路上吟诵歌唱,朱买臣却更加起劲地吟歌。妻子为此感到难堪,请求离去。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时该富贵,现在已四十多岁了,你受了那么多年的苦,等我富贵以后,再报答你的恩惠。”妻子恼怒,说:“像你这种人,最后只能饿死在田沟里,怎么会富贵呢!”朱买臣无法留住他,只好任她离去。
几年后,朱买臣作为去京都进呈簿籍的衙吏的随从,赶着负荷沉重的马车,到达长安。到皇宫门口呈上书信簿籍,迟迟没有回音,只好在官府接待站里等候宫中的诏令。粮食、用品消耗完了,同来京都进呈簿籍的衙卒轮流接济他。适逢同县人严助因得皇帝赏识而富贵,他(向朝廷)推荐了朱买臣。朱买臣获得召见,为皇帝讲解《春秋》和《楚辞》,皇帝很喜欢他;封他为中大夫,与严助一起在宫中作顾问。后来,朱买臣因事获罪被免去获皇帝召见的资格。过了很久,皇帝命朱买臣等待诏命……皇帝任命朱买臣为会稽太守。
起初,朱买臣在免去被召见资格的时候,经常向会稽郡府的守门人借吃借住。等到被任命为太守以后,朱买臣又穿着从前(落泊时)的衣服,怀里藏着系着丝带的太守官印,步行到郡府。恰逢向京都进呈簿籍的时节,会稽郡负责此事的官吏正与属从们饮酒,没有理睬朱买臣。朱买臣进入室中。守门人与朱买臣一块吃饭。快吃饱的时候,朱买臣稍稍露出官印的丝带。守门人对此感到奇怪,上前拉出这丝带,一看上面系着的官印,原来是会稽太守的印章。守门人大惊,跑出屋告诉进京呈簿籍的官员的属从,这些人都喝醉了,大呼:“胡说八道!”守门人说:“试来看看那东西。”他的一位向来瞧不起朱买臣的老相识,进入屋内看见官印,转身跑出去,高声喊:“真是这样!”在座的人惊骇,禀告守丞,互相扯拽在庭院中排好队拜见朱买臣。
会稽郡府(司职的人员)听说太守将要到任,派百姓清理道路。县中官吏一共出动了百余辆迎接太守的马车。朱买臣进入吴地管界,遇见他的前妻正与丈夫修路。朱买臣让车子停下来,指使后面的车载这对夫妻到太守官邸,(将他们)安置会稽郡府的大院子里,供给他们吃喝。过了一个月,朱买臣的前妻自缢而死。朱买臣给她丈夫钱,令他把妻子安葬。朱买臣一一召见老相识,与他们一同饮酒吃饭。凡是曾经对他有恩的人,他都予以报答。
过了一年多,朱买臣接到诏令指挥军队,与横海将军韩说等共同击破东越。因为有功(朱买臣)被召进朝廷担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几年后,朱买臣因触犯法律被免去主爵都尉一职,还是作丞相长史;张汤任御史大夫。起初,朱买臣与严助都在宫中作皇帝的顾问,位贵权重,张汤只是一个小吏,在朱买臣等人身边奔走效力。后来,张汤任廷尉,负责处理淮南王谋反一案,(借机)排挤陷害严助。朱买臣(因此)憎恨张汤。等到朱买臣作丞相长史时,张汤数度行使丞相职权。张汤知道朱买臣一向自恃高贵,便故意欺凌、为难他。朱买臣(因此)分外痛恨张汤,常常想置张汤于死地。后来,朱买臣就向皇帝告发了张汤的阴谋,张汤自杀,皇帝也诛杀了朱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