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熟语专题复习学案

2014-5-11 0:12:02下载本试卷

熟语专题复习

一、熟语的定义

二、熟语的特点

三、熟语的分类:(1)谚语(2)歇后语(3)惯用语(4)格言

四、熟语测试题型趋向及典型例题

1、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粉  果  立  手无鸡之力

B、见  凉  彩  远水不解近

C、花  对  打  胜不骄败不

D、道  转  绳  吃一长一智

2、辨析字形。(与字形题结合起来考查) 

 1)、(2004年高考 全国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004 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 .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败灰之力

  c .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

  D .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

3、判断用法。(将成语和熟语混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成语、熟语使用的正误)

1)、(2004年高考 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2)、(2004年高考 辽宁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3)、(2004年高考 福建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这一类题型应该是高考熟语考查的最主要的形式,考生应在这一题型上下功夫

4、名句填空。(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1)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2)与“八竿子打不着”意义接近的熟语有    

(3)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有    

(4)与“痴心妄想”相近的熟语有    

(注:这种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

5、成语替换

例如: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②“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③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6、综合运用。(以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在所写的这一段话中用到某个熟语)

例如: 请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熟语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

参考答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根据2004年各省高考试题,熟语的考查大多是采取第2、3种题形,大家一定多加强训练。

二、课堂练习

 1.(2004年高考 全国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班配  藏污纳垢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凌厉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懵懂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怄气  徒有虚名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2004年南通中学高三语文期终试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梓  黯然神伤  闲情逸志  死马当活马医

B.厄运  事过境迁  含辛茹苦  识时务者为俊杰

C.介蒂  一筹莫展  理屈词穷  老将出马一个顶 

D.销魂  估名钓誉  出类拔萃  小不忍则乱大谋

3、(2004年湖北省重点中学联考试题)找出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暧昧   鄙视    不寒而粟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B、抉择   牟利     绵里藏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编缉   辐射    妇儒皆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荞麦   严竣    众口铄金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4.(2004届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二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造  矫键  四不像  解铃还须系铃人

 B.渲泄  内敛  炒鱿鱼  曾经苍海难为水

 C.贸然  气慨  流水帐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脉搏  笼络  跆拳道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5、(盐城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秘  恪尽职守  相濡以沫  口惠而实不至

 B.佳奖  弱不禁风  物换星移  挟天子以令诸侯

 C.抉择  带罪立功  开诚布公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迁就  前倨后恭  凤毛麟角  识事务者为俊杰

6.(2OO4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景仰 利欲熏心 汪洋咨肆 一言以蔽之

B.蜂拥 贸然行事 戛然而止 万变不离其宗

C.松弛 骨鲠在喉 察言观色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D.木讷 渡日如年 即景生情 王顾左右而言他

解析:答案B[A汪洋咨肆(汪洋恣肆) C防民之口胜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渡日如

年(度日如年) ]

7.(开封市200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斡旋      蝇营狗苟     不容置喙     口慧而实不至

  B.剽窃      未雨绸缪     故技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

  C.贸然      向隅而泣     炙手可热     在地愿为连理枝

  D.联袂      毋用置疑     摩肩接踵     达则兼济天下

解析:答案C(A慧—惠 B 技—伎 D用—庸)

8.(湖北省黄冈中学2004年五月份模拟考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慨  防微杜渐  处心积虑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想像  窥豹一斑  莫名其妙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C.泄漏  墨守成规  食不裹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翰墨  不厌其烦  运筹帷幄  风声鹤泪草木皆兵

9.(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D.寒暄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

10.(2004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

B.返聘 一如继往 攻城略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扫瞄 怀瑾握瑜 流芳百世 风马牛不相及  

D.引申 要言不烦 无以名状 不以一眚掩大德

11、(2004年高考 广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12.(2004年高考 重庆卷)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  

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13、(盐城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14、(江苏省淮安市03—0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查测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3日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湖人队到第四节还落后火箭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群起而攻之,最终以96:93战胜了火箭队。

B.从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联合国负责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凯带领手下1000多名核查人员在伊全境进行了9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进展缓慢。

C.美国把全世界和平的呼声当作东风吹马耳,一意孤行,多次悍然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性战争,单方面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流血事件。

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立些存照,留作纪念。

15.(2004年江西省七校联考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还想争赢他,他可是我们研究所里的“利嘴”,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还是认输吧。
 B、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和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D、听到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的好消息,老李竟手舞足蹈,得意忘言
 16、(河南省0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

  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 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17、(厦门市2004届高三年质量检查)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来说,真可以大快朵颐了。

B、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18、(宜昌市200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03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2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2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22(湖北省黄冈中学2004年五月份模拟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

 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B.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用人单位“底气十足”,节日加班不加薪,职工则“识

 时务”,保饭碗。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

 演愈烈,尾大不掉

  C.两年玩法国,一年游欧洲,15万元法国打水漂,“留学浪子”自曝经历警示后来人。

  D.昨天,学校请来北京名师给我们讲课,受到同学们热烈的欢迎,真是远来的和尚会

 念经呀!

23、(孝感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替换成后面括号中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学成一门技艺,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一暴十寒)

  B.张排长向二班长小李使了一个眼色,小李心有灵犀一点通,立即带着一班人朝屋后

 包抄过去。(心领神会)

  C.职业学校把回收来的一批废旧家电让学生死马当作活马医,从中学习和掌握家电修

 理技术。(起死回生)

  D.我俩相识十几年了,彼此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