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题选——错别字

2014-5-11 0:12:02下载本试卷

高考题选(错别字)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答案:D。A应为“部署”,B应为“貌合神离”,C应为“迫不及待”。

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

A.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瞭乱。

B.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穿流不息,好不热闹。

C.你别把这些裨官野史当真,里面尽是些虚无缥渺的事。

D.老人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答案:C。A“瞭”应为“缭”;B只有一个错别字“穿”为“川”;C“裨”应为“稗”,“缥渺”应为“缥缈”或“飘渺”;D无错别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方框里的字正确的一组是(1994年全国高考题)

①大家兴高囗烈地谈论着知识竞赛的情况。

②骄傲自满是阻碍进步的囗脚石。

③这家商场是一家股囗制企业。

④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囗。

A.采、拌、份、份     B.采、绊、份、分

C.彩、绊、分、分     D.彩、拌、分、份

答案:B。从构字方法来说“采”是会意字,“彩”是形声字。为什么选“采”而不选“彩”,主要是考虑字义,“采”是“神采”,“神色”,“精神”的意思,而“彩”字没有这个义项。“拌”和“绊”都是形声字,声旁相同,字义不同,“拌”是搅和的意思,“绊”是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緾住的意思。“份”和它声旁“分”读音相同,字义不同。“份”是“整体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叫一份”的意思。“分”是多音多义字,在“恰如其分”词中是“分寸”的意思,这个题型说明辨明字义,对选准字形的重要性。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A.赔(归还) 延(拖延) (除去)声匿迹 (舔)犊情深

B.(远)想 (注视)目  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比喻困境)

C.(校订)误 (停止)学  (不是)夷所思 蛊(迷惑)人心

D.(有远见)智 (接近)临  桀骜(倔强)不驯 (贬斥)极泰来

答案:B。A“消”应写作“销”;C“缀”应写作“辍”;D“否”应释为“坏”或“恶”。

5.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1996年全国高考题)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刚钻   插科打浑

C.诠释  惦量  荧光屏   鸠占雀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答案:C。A项的“国籍”应为“国籍”,是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B项的“插科打浑”应为“插科打诨”,“浑”是水不清,污浊,“诨”是诙谐的引人发笑的话,也是字音相近字形相近而误。D项无错别字。C项的“惦量”应为“掂量”,是字形相似而误;“鸠占雀巢”应为“鸠占鹊巢”,是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

6.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

A.浑浑噩噩  针贬时弊  狗苟蝇营  贪脏枉法

B.脱颍而出  繁文缛节  回肠荡气  不径而走

C.风声鹤唳  纷至踏来  积毁消骨  穿凿附会

D.人才汇萃  草菅人命  风靡一时  步履维艰

答案:D。A项中“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贪脏枉法”应为“贪赃枉法”,为字音相近或相同而误。B项中“脱颍而出”应为“脱颖而出”,“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为字音相同而误。C项中“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积毁肖骨”应为“积毁销骨”,为字音相近或相同而误。D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汇”应为“荟”,草多的样子,现代汉语中没有“汇萃”一词。为字音相同而误。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答案:B。“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为字音相同而误。

8、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1999年全国高考题)

A.翔实 词不达意 冷寞 一愁莫展

B.痉孪 不经之谈 偏辟 励精图治

C.风靡 蘖根祸种 攀缘 始作俑者

D.倾轧 气冲宵汉 弘扬 扑溯迷离

答案:C。C项“蘖根祸种”的蘖“字”,应写作“孽”,为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A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冷寞”应为“冷漠”,“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B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痉孪”应为“痉挛”,“偏辟”应为“偏僻”。D项中也有两个错别字:“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扑溯迷离”应为“扑朔迷离”。造成这些字错别的原因有的是音同,如“愁”与“筹”;有的是形近音异,如“溯”与“朔”;有的是形近音同,如“寞”与“漠”,“孪”与“挛”,“辟”与“僻”,“宵”与“霄”。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000年全国高考题)

 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  

 C.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D.窥测  慷慨激昂  装祯  提要钩玄  

答案:C。第1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只有这项的四个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没有错别字。A项中有一个错别字:“娇生贯养”应为“娇生惯养”,意指对小孩宠爱、纵容、放任,不加管教。其中“惯”字含有“纵容 (子女)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的意思,而“贯”字没有这个意思。B项中有一个错别字:“惨绝人圜”应为“惨绝人寰”,意指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寰”与“圜”字形相近,读音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寰”指广大的地域,如“寰球”“寰宇”等,而“圜”比较冷僻,通“圆”,引申可指“天”。D项中也有一个错别字,“装祯”应为“装帧”,指书画作品或书刊的装潢设计。其中“帧”指字画的幅,量词,而“祯”指吉样,形容词,现在已不常用。本题涉及的16个词语中,只有  “贯”“圜”“祯”三个错别字,从量上比去年有所减少,意在降低难度,给考生以正确引导。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0年北京、安徽高考题)

A.亵黩   头晕目眩   沉湎   以儆效尤

B.戌边   别无长物   殉情   摩肩接踵

C.缉私   功亏一匮   萦怀   嘻笑怒骂

D.矫健   冥顽不灵   璀璨   不循私情

答案:C。A“黩”应为“渎”,B“戌”应为“戍”,C“匮”应为“篑”、“嘻”应为“嬉”,D“循”应为“徇”。

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答案:A。B“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C“气慨”应为“气概”,D“凋蔽”应为“凋敝”。

1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001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题)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的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答案:D。A“决无仅有”应为“绝无仅有”,B“大声急呼”应为“大声疾呼”,C“无计于事”应为“无济于事”。

13、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A 百战不怠 安详 莫齿不忘 前途渺茫

B 责无旁代 诡计 一张一驰 成绩斐然

C 恰如其分 取缔 喋喋不休 大坝合龙

D 味同嚼腊 参与 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

答案:C。A“怠”应为“殆”、“莫”应为“没”,B“代”应为“贷”、“驰”应为“弛”,D“腊”应为“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