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选(语言的连贯)
1、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1986年全国高考题)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答案:(A)→(C)→(D)→(B)全对给3分,A、C的顺序与答案相反而其他处对给2分
2、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1987年全国高考题)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案:A
3、“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4分)(1987年全国高考题)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答案:B
4、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2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象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答案:B
5."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2分)(1990年全国高考题)
①优秀的 ②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③国家队里(的) ④篮球(教练) ⑤女(教练)⑥一位(教练)
A.①②⑥③④⑤ B.③⑥②①④⑤
C.①②③⑥⑤④ D.②①③⑥④⑤
答案:B。
6、下面七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3分)(1990年全国高考题)
①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种全面性的抑制。
②如果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
③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却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透,人的思维活动就停止了,外在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
⑤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因为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A.③①④⑦⑥②⑤ B.⑤③①④②⑦⑥
C.②①④③⑤⑥⑦ D.①④②⑦⑥⑤③
答案:B。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990年全国高考题)
被铁道部评为部级先进单位的××次特快列车乘务组,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及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1)(甲)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
A.还从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B.还由每节车厢民主推选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C.还让每节车厢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
D.还在每节车厢中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
答案:C。
(2)(乙)处最恰当的选项是(1分)
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 B.于是听取这些反映
C.接着考虑这些反映 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
答案:D。
8.填入下面句子中方框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2分)(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答案:C。
9、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_______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答案:B。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11.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答案:C。
12、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答案:D。
1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1998年全国高考题)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答案:C。
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A。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北京高考试题)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答案:D。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A。句子的衔接是否恰当,虽然也与句子的形式有关,但主要是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本题所选用的这段文字,是谈读书多与少的关系的,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胜过多而不求甚解。抓住了这一点,做这道题就很容易了。这段文字开头说“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作者要强调的显然是“少读”而不是“多读”。第一处横线后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与“少读如果彻底”一气贯通,而多读与“深思熟虑”之间就隔着一层。所以,①②之间应该选②。这样,B、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再看第二处横线后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其中“十里洋场”旧指上海,是旧中国繁华热闹之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温柔富贵乡。“珍奇满目”“眼花缭乱”都暗含有“多”的意思,如果选④,显然与文意不合。“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现多指读书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可见,读书“不求甚解”也与读得“多”具有内在的联系,所以,③④中只有选③才符合上下文意。这样,C项又可以被排除。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这是对那种读书“只为装点门面”的现象进行嘲讽和批评。而⑤⑥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⑤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中有“许多读书人”,着眼点是“读书人”,而“读书人”指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地方指学生。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选⑤更符合上下文意。
17、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1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答案:A。
1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音連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