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鉴赏练习
一、请简要说明下面诗中“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的寓意。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
。
二、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
。
三、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早发白帝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此诗为作者被流放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作。
答:
。
四、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答:
。
五、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中蚕妇这一人物形象。
蚕 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答:
。
六、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焚 书 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答:
。
七、试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
。
八、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游 园 不 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
。
九、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汴 河 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殿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
答:
。
十、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旅 次 朔 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答:
。
十一、简要赏析下面一首诗描绘的意境。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答:
。
十二、试简要分析下面一首诗后两句所包含的哲理。
雪 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
。
十三、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凤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 :
。
十四、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答:
。
十五、简要赏析下面一首诗的意境。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
[参考答案]
一、答:人们只有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学习,进行知识更新,才能增长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本诗题目是《观书有感》,作者用池塘之水来打比方,谈的都是读书心得。
二、作者从写送别友人的离情别绪,发展到对自己心迹的剖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又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冰清玉洁的胸怀。
三、诗歌通过空间距离的遥远和时间距离的短暂,表达了遇赦而返的欢快之情。通过对沿途风光的描绘,体现了作者舒畅喜悦的心情。
——本诗是作者在被流放夜郎途中,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时所作,当时的欣喜之情自可想见。詩中描绘顺江东下,轻舟疾驰,一日千里的情形。此诗将祖国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与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心情融于一体,形成完美的意境,写得情景交融。
四、乍闻收复失地的消息,诗人泪流满面。接下来喜不自禁,“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人要高歌,要畅饮,欢庆这一胜利的到来,并想象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春色相伴还乡的情形。这一胜利的消息使诗人心驰神往。体现了诗人盼望战乱平息、国泰民安的强烈愿望。
五、这是一个以养蚕为生、从没有进过城、见过世面的劳动妇女形象。第一次进城卖丝,带着满腹新鲜的她看到一个在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现象:身穿绫罗绸缎的没有一个养蚕人,这一现象使她受到强烈刺激,从而揭露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措施,不但没有巩固政权,反而加速了灭亡,函谷关、黄河的险固也没能保住政权,这说明秦的灭亡是因为施行暴政,失却民心,而不在于读书的儒生。
七、诗歌通过描写“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赞赏梅花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高贵品质。
——梅花生长在“墙角”,容易被人忽略。但到了冬天却凌寒盛开,这说明它战严寒、斗冰雪,具有铮铮傲骨。诗人借歌颂梅花表现个人的优秀品质。
八、这首小诗构思巧妙而新奇,层次有序而曲折。作者满怀喜悦来赏花,但恰逢主人外出,赏花不成。这本是一件令人扫兴的事,然而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引起詩人对园中景色的想象,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
九、本诗从汴河碧波荡漾,绿柳成荫的无限春色入手,用堤柳飞花反衬隋宫的荒凉颓败,于今昔盛衰对比中寄予了历史的感慨,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
十、客居他乡天长日久,客居地便成了第二故乡。尽管积有浓浓的乡愁,但当回到故乡时,却怀念起第二故乡来,前两句写客居并州十年来,日夜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咸阳。三四句写离开并州渡过桑干河回到故乡咸阳时,一下子又怀念起第二故乡并州。
十一、采莲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脸庞和荷花难辨。稍不留神采莲女便杳无踪影,只有听到歌声才知道她们仍在池中。采莲女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创造了令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十二、梅花虽白,但终究逊学三分;学白于梅,但不及梅清香。她告诉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都各有缺憾,我们应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或事物。
——首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梅雪竟相争春,互不相让。第二句说文人墨客也难论高低了。最后两句从各有不足的角度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不能以己骄人。
十三、雨前花刚吐蕊,而雨后却只剩下一树绿叶了。作者通过下雨前后的对比,透出对春的惋惜之情。有意味的是,天晴后凤蝶寻花不到,急忙飞到邻家去,这令人产生春在邻家的疑问,笔法巧妙神奇。
十四、前两句写远眺的情景,把雨喻为“丝”,写出了春雨的细柔。写屋瓦用一“浮”字,瓦便有了浮光闪烁的动态。后两句写近看所见的景物,雨后芍药似有情含泪,一夜春雨后的蔷薇,娇柔无力,似佳人仰卧,作者用拟人手法使二花形神兼备。
十五、无声细长的泉水缓缓流入小池,树阴倒映在清澈的小池里。嫩荷在阳光的照射下刚刚露出青青的尖角,一只蜻蜓早就悠然地伫立在嫩荷的尖角上。小诗景色优美,境界清秀,是一幅独特的荷池蜻蜓图。
20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