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复习第二轮成语的使用

2014-5-11 0:12:03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复习二轮(成语的使用)

教学导入:

成语是长期使用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形式的词语,是一种表意丰富而又精炼的语言形式,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和文化。成语大部分是四字,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八字乃至十几字的。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以前有考查成语结构、词义、出处和补充完整等形式的,现在多考查其使用情况,一般以辨析成语的含义、使用范围为主,所选词语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偏怪成语出现较少。语言素材多来自报刊杂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成语的误用类型与分析。

教学内容:

成语的准确而灵活的使用往往使语言生色,但用错了就会造成语意晦涩难懂,甚至“弄巧成拙”,把语意表达错误或成为相反的意思。所以加强对成语使用情况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更好运用成语。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成语用错类型:

一.不辨感情色彩,造成使用不当。

①由于公司管理不善,现在出现了上亿元的巨额赤字,不得不宣布倒闭;但全体职员表现出少有的凝聚力,都希望公司能卷土重来。(“卷土重来”指失败后组织力量,反扑过来,含贬义。应该使用“东山再起”或“重整旗鼓”。)

②李明克服了一贯懒惰的毛病,处心积虑改善学习方法,终于成为班上的尖子生。(“处心积虑”指蓄意已久,千方百计地策划谋算,含贬义。用“想方设法”。)

③在高三复习阶段,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穿凿附会,不能片面理解。(“穿凿附会”指把不关联的东西生拉硬扯在一起,硬说有关联,是贬义词。应用“融会贯通”。)

二.不求甚解而致误。

这一类错误往往是对成语理解或了解不仔细深入,所以使用时胡乱凑合着用,结果文不达意。这类错误包括:

1.望文生义。只看到字面上的意义,牵强附会,曲解成语的本义,造成风马牛不相及的毛病。

①英勇的民主战士们奋勇冲向囚禁革命者的监狱,但几次冲击,就是牢不可破。(“牢不可破”的“牢”是牢固的意思,并不是监牢的意思。)

②县领导冒着滂沱大雨到机场去迎接这位白首空归的老华侨。(“白首空归”的“空”是空手,学无所获的意思,并不是空中的意思。)

③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很重要,但李华却坐在座位上默默无闻,简直是虚度时光啊。(“默默无闻”的“闻”是闻名的意思,不是听课的意思。)

2.关键词理解错误致误。对于有些成语,由于用的甚少,关键词是别的意思,并不是通常词义,若对之把握不住,容易造成错误。

①这一段时间失窃现象严重,邻里们商量,准备采用开门揖盗的办法抓住窃贼。(“开门揖盗”的“揖”是拜请的意思,这是一个贬义词,理解成“缉拿”的意思了。)

②由于他不重视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文时文不加点,所以行文不通顺。(“文不加点”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墨点的意思,“加点”就是涂改之意。)

③我要去复习了,难得听你这些不刊之论,还是做点有意义的事吧。(“不刊之论”的“刊”不是刊载的意思,而是削除、更改的意思。)

3.不理解成语的出处而致误。一些成语典故,它们的意思与出处关系很紧密,若不了解出处,就很容易把意思弄错。

①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出于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冒着生命危险替别人做事,自己一点好处得不到。)

②世界杯开赛在即,门票销售异常红火,简直是洛阳纸贵。(“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传》,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③陈非在激烈竞争中被推选为班长,我们全寝室的人都弹冠相庆。(“弹冠相庆”处自《汉书·王吉传》,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他的同党互相祝贺。)

4.不知语意轻重而致误。

①这个过去的垃圾班,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天翻地覆”语意太重,应该使用较轻的词语,如“显著”。)

②如今高考竞争激烈,可谓你死我活,惟有勤学者才能占据有利地位。(“你死我活”太重,应用适者生存。)

③你这真是高瞻远瞩啊,开学就提前准备好了,因此这次考试取的了班上前三名的好成绩。(“高瞻远瞩”太重,应用先见之明。)

5.意义弄反。

①进入高三,已经有三次月考了,但他屡试不爽,学习信心受到很大打击。(“爽”是差错的意思,理解成了舒服、舒爽)

②这次运动会他深孚众望,一个奖牌也没拿着。(“孚”是诚信的意思,理解成了辜负的意思)

三.语境不当。

1.范围用错。

①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聘请清一色德国人作主教练,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级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只能用于否定句)

②大学毕业的他与高中时代的他决不可相提并论。(“相提并论”用于表不同人的比较,应用“同日而语”)

2.对象用错。

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可说是汗牛充栋。(用于指书多)

②百货大楼里服装、家电、工艺品种类繁多,美仑美奂。(用于建筑方面)

3.循环使用。

①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异水巧夺天工。(应用于人工,“天工”与桂林山水循环)

②这次画展的作品,大都是山水画,画家笔下的景物生动形象,真可谓山水如画呀。(用于指自然的景物。作品本身就是画)

4.搭配不当。

①他出身于音乐教师家庭,小时侯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好的熏陶。(“目染”缺少搭配)

②他眼疾手快,飞镖再快,也逃不过他的视线。(“手快”缺少搭配)

5.不合情理。

①中英两国一衣带水,应当加强文化交流和政治对话,消除杂音。(“一衣带水”指仅仅隔着一水的邻国,英国却不只隔着一水了)

②这些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初中生,如今登堂入室,很快就成为我校高一新生了。(“登堂入室”指人的学问和技能达到很高境界,高一新生是不可能的)

四.语意重复。

①教育改革如今取得很大成果,高校年年大幅度扩招,普通高中的教学改革热潮也正方兴未艾。(“方”与“正”重复)

②“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打着消灭恐怖主义的幌子,意图推行霸权,一直以来与美国政府作对的伊拉克第一个首当其冲成为美国对付的目标。(“首”与“第一个”重复)

③这件事不能长期拖延下去不做决断,悬而不决对谁都没有好处。(“悬而不决”与前一分句重复)

五.学生每个人找三个成语,让同桌造句,然后看看成语使用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