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2

2014-5-11 0:12:04下载本试卷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3)

学习内容: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学习过程:

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2、含蓄。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3、精炼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4、清新

1王维:唐代诗人,画家。

 2孟浩然

5、平淡,也称质朴。

6、绚丽。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7、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8、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9、专用术语:

1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2、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3、词藻华丽 4、明快:明白通畅。 5、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6、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二、悉熟作家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三、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15-16题。
              唐 诗 一 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
 ⑴ 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                                                   ⑵ 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杜牧:《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此诗首二句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后二句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有人认为这首诗风格平淡旷达,你是如何理解的。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白居易的《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忍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一任君。

1、 此诗写自己中年与暮年的对于挫折的不同感受。感情极为悲凉沉痛,而语言风格却旷达超脱,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五、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中思 喜春来]春思

残花酝酿蜂儿蜜 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问:《春怨》和《春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问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问:本诗被誉为“山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杰作,泥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诗风一向是朦胧隐晦的,你对这首绝句的风格是如何理解的。

                                             

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⑴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答:                              

⑵“路转溪桥忽见”,“忽见”的是什么?是溪桥吗?并就此简要谈一谈诗歌在用语上的特点。

答:                                          

                                           

5、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⑴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

⑵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

                                               

6、、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蝶 恋 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词中刻画少妇门掩黄昏,如何理解,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有人认为这首次的风格是“深稳妙雅”的,你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