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题选

2014-5-11 0:12:04下载本试卷

高考题选(实词,不含成语)

1.依次填入下列句括号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1)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2)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3)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  )的却很冷淡。

A.静止、启用、反应      B.截至、起用、反应

C.截止、起用、反映      D.截至、启用、反映

答案:B。

2、下面三句话,每一句中都有四个画线处,其中使用不当的一处,分别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① 这次日晕发生在去年10月22日,据连续观察记载,那天上午八时以后,金顶上空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逐步形成两个相交的椭圆。(1分)

A.连续   B.记载    C.环绕   D.逐步

答案:D

② 那些书摊的图书内容的好坏、环境卫生和经营作风等,会直接间接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1分)

A.的好坏   B.都    C.或   D.产生

答案:A

每次查房、会诊之后,李大夫总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条理、清晰,告诉她怎样诊断疑难疾病,怎样处置特殊病例。(1分)

A.每次   B.耐心   C.条理    D.处置

答案:C

3.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

①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②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A.①②代词使用均没有毛病。

B.①②代词使用均有毛病。

C.①代词使用有毛病,②代词使用没有毛病。

D.①代词使用没有毛病,②代词使用有毛病。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红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994年全国高考题)

A.芦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答案:D。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①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迟疑、逐渐、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答案:A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996年全国高考题)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   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无以进,重则可能   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受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答案:B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

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   ,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答案:B。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998年全国高考题)

(1)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2)预算即使制定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3)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C.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答案:C。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999年全国高考题)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答案B。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答案: B。本重点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即选用“云集”“品位”和“赞叹”。①句中,“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适了,在①句中只能用“云集”。这样A、C两项就可以被排除了。“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能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达到的水平。②句中提到“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都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关,所以只能用“品位”。这样,D项又可以被排除了。这时就可以确定B项为正确选项了。③句中涉及的“赞扬”既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而  “赞叹”只有“称赞”的意思。曹操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张旭草书和颜真卿楷书都是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只能“称赞”而无法“表扬”,所以用  “赞扬”就不如用“赞叹”贴切。上文“自然受人称誉”中的“称誉”也是称赞的意思,为了与上文照应,也应该选用“赞叹”而不能用“赞扬”。本题所选用的语料,①句是国际政治方面的,②③都是文学艺术作品方面的,与考生的语文学习都有密切的关系。所选的三个词语都很常见,也经常被用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1)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____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 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2)营房各处_____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3)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_____。

 A.流逝 闪烁 启发   B.流逝 闪耀 启示

 C.流泻 闪烁 启示   D.流泻 闪耀 启发

答案:B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① 这们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答案:D。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1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    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    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    ,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 遏制  限制  不耻   B 遏止  制约  不耻

C 遏制  制约  不齿   D 遏止  限制  不齿

答案:C。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话题。

A 限定 抨击 生僻    B 限制 批评 生僻

C 限制 批评 冷僻    D 限定 抨击 冷僻

答案:D。

1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进最恰当的字,每个括号只能填一个字。(1978年全国高考题)

(1)前不久勃列日涅夫写信给北约各国首脑,警告西方不许搞中子弹。这封恐吓信一披(),马上遭到西方许多军政界人士和报刊的抨()。有的人愤怒地斥责苏联这样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大国采取恫()的手段是“无()之尤”。有的人反()相讥说:“北约应建议苏联拆除它对准西欧的爆炸力为中子弹二千倍的SS—20机动导弹。”

(2)那些外表道貌()然、内心卑鄙龌()的神父,尽管装出一()穷人的救世主的模样,实际上是()善、()婪、凶狠、残暴的剥削者和压迫者。

(3)本来,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是国与国之间理应()循的准(),任何()端都应通过谈判解决。

(4)我在这间屋子里盘()多时,()详着床铺桌椅,()摸着毛主席的遗物,默默()立,思潮()湃。

(5)这个时候,什么个人的得失、安危、荣()、毁()──一句话,一切有关“自我”的概念,仿佛全不存在了。

答案:略。

15、在下面的横线里填进最恰当的字,每道横线只许填一个字。(7分)(1979年全国高考题)

(a)少先队员正在清沟、填坑,清理杂草___生的场院,消灭蚊蝇___生地。

(b)在“四人帮”肆____的日子里,这位老教师常借吟咏陆游的诗句排____胸中的郁。

(c)这个刚毅、淳朴的老人的形象,十几年来始终在我心头___绕,强烈的思念____使我重访旧地,发现这位已经七十七岁的老人就象一颗尘封土埋的明珠,虽已____没无闻,但仍然闪耀着光芒!

(d)越南单方面____行改变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年中越两党中央就边界问题换文时双方管_____现状,不断____食和侵占中国领土。

(e)我们现在过春节的某些风俗,有其_____久的历史____源,有的甚至可以追____到唐朝和汉朝。

答案:(a)丛生孽生 (b)肆虐派遣(排除)郁闷(郁悒郁积)(c)萦绕驱使湮没无闻(d)强行管辖蚕食(e)悠久渊源追溯

16、在下边的横线上填进最恰当的字,每一道横线上只填一个字。(12分)(1982年全国高考题)

(一)青年人在困难、___折面前,不要气____,不要____怠,要勇往直前。

(二)写文章老实一点,是做到准确的好办法。有时____意求工,反而弄巧成____。

(三)联合国大会第九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一项____促所有国家____裁以色列____并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的决议。

(四)在打击经济等方面的犯罪活动中,如果我们的干部优柔____断,____视无睹,甚至____息养奸,就会养____遗患,害己、害党、害国。

答案:(一)挫折气馁懈怠(二)刻意求工弄巧成拙(三)敦促制裁吞并(四)优柔寡断熟视无睹姑息养奸养痈遗患(答“养虎遗患”也算对)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个字给1分,共12分。写错别字或用拼音代替,或者填进的字从上下文看不是最恰当的(如把“敦促”答成“督促”),都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