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三年级周周练(五)2005.01.16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媲(pì)美 犄(jī)角 焚膏继晷(guǐ) 压轴(zhòu)戏
B、劲(jìng)旅 笑靥(yè) 茅塞(sè)顿开 麻(mā)麻亮
C、狡黠(xié) 渊薮(sǒu) 命运多舛(chuǎn) 文绉绉(zhōu)
D、埋(mái)单 赝(yàn)品 自怨自艾(yì) 角(jué)斗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光碟 锱铢必较 食言而肥 大丈夫能屈能伸
B、作秀 指手划脚 关税壁垒 大树底下好遮阴
C、扇情 节哀顺变 虚与委蛇 天机不可泄露
D、飙升 卓尔不群 鼎立相助 瓜田不纳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汉字使用了几千年,一直到现在,在本民族没有__________为表音文字,传播到外民族中才成为表音文字。
②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已经向我们发出警告:严重的市场_________会危及整个经济秩序。
③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已经成为人类的公害, 防治艾滋病的行动,也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演化 失范 从而 B、演变 失范 因而
C、演变 失当 从而 D、演化 失当 因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然就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必然会好转。
B、一些广告商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在制作广告时打擦边球,屡屡得手,可称得上是游走边缘地带的“高手”。
C、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D、求人做别的事,我常常会不好意思开口,但求人帮忙弄车,却是张口就来,大言不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一些贫穷的地区,人们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不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源自贫困的压力;但在其他地区,破坏却主要来自“致富的压力”。
B、虽然嘴上都没说,但刑侦队的几个领导十分清楚:这一次卧底工作对一个初出茅庐的警校毕业生,当然是十分艰巨的,甚至是十分残酷的。
C、在每周一举行的晨会上,当校团委宣布把拍摄校庆的任务交给我们“广角摄制组”的时候,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在我们心头油然而生。
D、安南呼吁:巴激进组织停止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以色列政府也应当保持最大克制,停止对巴人员的法外处决以及对巴财产的蓄意破坏。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龙应台认为,欧洲的现代与传统之间也有一种紧张的拉锯,但在欧洲人眼里,“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
B、北京市前副市长王宝森畏罪自杀,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被开除党籍,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被执行死刑:他们都有了应得的下场。
C、本市江北经济开发区拥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旅游等资源。
D、是义无反顾地坚持激进的对抗做法,与美军“圣战”到底?还是无条件地和美军进行谈判?萨德尔的强硬立场似乎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同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予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顷之,病卒官。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知人。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学南阳,止张奉舍 止:住宿,落脚
B.辟修为治中从事 辟:征召
C.别驾刘献数毁短修 短:诋毁,指摘
D.时人益以此多焉 多:增多,增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以社日亡
B. 邻里闻之,为之罢社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臣闻之胡龁曰
C.无君焉归
D. 其后严才反 -
吾何辞焉 则或咎其欲出者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修“知人”的一组是 ( )
①能冒难来,唯王修耳 ②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 ③识高柔于弱冠 ④彼来者必王叔治也 ⑤成吾军者,王别驾也 ⑥异王基于幼童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日是王修母亲的忌日,王修在这一天悼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深为其孝心感动,为此罢免了组织社日欢庆活动的负责人。
B.对于得疾病的张奉一家,王修暗中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这反映了他坚守道义的精神和不事张扬的性格。
C.袁谭不听王修之言,兄弟相残以致众叛亲离。他向太祖求救,但太祖反而攻破了冀州去攻打袁谭,袁谭于是就背叛了太祖。
D.王修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禄,赴其难”,忠义之行深为其主赞誉和推崇。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①。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②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及国中皆畏惮焉。
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③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
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所为悖道。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
……上以遂年老,拜为水衡都尉,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卷89;略有删改)
注:①王贺: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孙。②蹇蹇:忠直。③胶西王:刘卯。因参与叛乱被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 刺:指责
B、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机:时机
C、今去不得,阳狂恐知 阳狂:刚强勇猛
D、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 谏争:上谏书争取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贺动作多不正 B、愿赐清闲竭愚
C、王说其谄谀 D、唯得所言,以至于是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于涕泣,蹇蹇亡已 至于颠覆,理故宜然
B、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尝与寝处,唯得所言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D、卒以淫乱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下列对龚遂言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龚遂为人忠厚刚毅,具有宁折不弯的节操,对品行不端的昌邑王刘贺多方规劝,对傅相严肃批评,激动时乃至于声泪俱下。
B、安乐在昌邑王当上皇帝以后调任长乐卫尉,皇上哀痛未尽,他却每天和一班大臣在一起寻欢作乐;龚遂当面斥责他的所作所为违背正道。
C、龚遂不仅敢谏,而且善讽,他意识到侯得溜须拍马的严重后果,就用胶西王身亡的事例劝昌邑王疏远侯得,终于使昌邑王同意选贤侍坐。
D、龚遂知道仕途险恶,他曾经向往古人的隐退而慨叹今日难以辞官,也因为直言敢谏差一点掉脑袋,最终还是做了一辈子官,死在官任上。
姓名 班级 学号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国中皆畏惮焉。
译:
(2)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
译:
(3)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
译 :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骚人”指屈原)
①从整首词来看,作者吟咏的对象是 花,不仅写出了它的外在美,
即 ,更写出了它的内在美,即 。(3分)(后两空都不得超过5个字)
②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那么这首词呢?请从表达方式这个角度对这首词进
行简析。(3分)
]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明月松间照, 。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 。(《赤壁赋》)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五、作文(60分)
心是一扇无形的窗,有的人紧紧关闭,有的人半虚半掩,有的人全然敞开,于是心灵世界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台上便演绎出各不相同的故事。
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D 6、D7.D(多:推重,赞美)
8.C(前者是疑问代词,哪里;后者是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A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B都是代词,代指这件事;D都是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9.B(①④⑤分别是孔融、曹操、袁谭知王修,而非王修知人)10.D(A“罢社”是“停止了社日活动”,B“隐”是“同情、怜悯”之义,C太祖攻破冀州攻打的是袁尚)
参考译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七岁时丧母。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进行社日活动,王修感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知道了,为此停止了社日活动。王修二十岁时,到南阳郡游学,住在张奉的家里。张奉全家人生病,没有人能照顾他们,王修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初平年间.北海国相孔融召王修为主簿,任高密县令。不久郡中有人反叛。王修听说孔融遭遇危难,连夜赶往孔融那里。反贼开始发难时,孔融对左右人说:“能冒着危难赶来的,只有王修而已!”话刚说完,王修就到了。
袁谭在青州时,征召王修任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几次诽滂贬低王修,后来刘献因为犯了事应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刘献得以免于一死。当时人因此更加称赞王修。袁谭、袁尚之间产生仇隙。袁尚攻打袁谭,袁谭的部队失败了。王修率领官吏百姓前往营救,袁谭高兴地说:“保全我部队的人,就是王别驾啊!”袁谭失败时,刘询在漯阴起兵,各个城池都起来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我,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德行吗?”工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远在海边;但他不会反叛,他一定会来。”十几天后,管统果然抛弃了妻子儿女赶来袁谭这里。袁谭又要进攻袁尚,王修劝谏说:“兄弟之间往复攻击,是失败灭亡的根源啊!”袁谭不听从,于是和袁尚互相攻击,又向太祖请求援助。太祖攻破了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太祖。太祖于是带领军队在南皮县进攻袁谭。王修这时正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危急,率领他带去的士兵和属下的几个从事一共几十个人,赶赴南皮援救袁谭。到高密县时,听到袁谭已死的消息,王修下马放声大哭,说:“没有您我归附谁呢?”于是去见太祖,请求让他收葬袁谭的尸体。太祖想要观察王修的心意,沉默着一声不吭。王修又说:“我曾受过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让我收殓袁谭的尸体,再让我死,我不会有什么遗憾。”大祖赞赏他的义气,顺从了他的意愿。
魏国建立以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后来严才反叛,与他的属下几十人攻打宫殿旁门。王修听说兵变,召唤的车马没到,就率领属下官吏步行赶到宫门。大祖在铜爵台上看到他们,说;“那赶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不久,王修病死在官任上。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赏识他,在王基还是幼童之时,王修就认为他与众不同,这两人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因此称赞王修有知人之明。
11、A 12、C 13、C 14、A
15、(1)以至国中人都害怕畏忌他。(到了国中人都害怕畏忌他的地步。) (2)(胶西)王的所作所为如同桀纣,而侯得却认为是尧舜。(3)昌邑王的臣子们因犯下使君王陷于为恶不道的境地的罪行,都被处死。
16.①桂 淡黄的颜色 浓郁的香气(每空1分)②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为主(1分),
称赞桂花“第一流”、“冠中秋”,并且批评先贤,为桂花抱屈,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可谓
别开生面。(2分,意思相近即可)
17、(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