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小综合练习(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倔强 挖掘 鳜鱼 精神矍铄 奸诈诡谲
B.凫水 匍匐 吹拂 深孚众望 扶摇直上
C.精悍 攻讦 菡萏 抱憾终生 颔首赞许
D.墙檐 阎罗 岩石 垂涎三尺 不辨妍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谧 平心而论 瘦骨伶仃 化干戈为玉帛
B.嚼腊 众口铄金 气喘吁吁 牵一发而动全身
C.滑腻 迷天大谎 惩一儆百 心有灵犀一点通
D.蛊惑 毕恭毕敬 溘然长逝 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完美。
B.意大利资源贫乏,国内市场小,其经济总体上是加工、开放型,外贸依存度多年来一直在55%(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以上。
C.依我之见,经典当与马修·马诺德所说的“文化”一词同义,可以定义为“最好的思想之最完美的表达”。
D.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会明白: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 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②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 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否则会犯错误。
③经过深入农村调查, 他整理材料,写了一篇很切合实际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
④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丹顶鹤又在那里大量繁衍。
A.沟通 片段 而后 从而 B.勾通 片段 然后 进而
C.勾通 片断 而后 进而 D.沟通 片断 然后 从而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此次中国外长李肇星应邀访美,如赴鸿门宴。面对美方的不情之请,李外长从容不迫,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B.一方面不想参加竞选政治游戏,另一方面又担心当选者会对自己更为不利,美国民众面对总统大选勉为其难。
C.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接受调查的领导干部中,竟有27%的人没有系统学习过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谁能否认这不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呢?
B、这类图书描写的大都是刀光剑影、血腥杀戮的故事,孩子们沉迷其中,会处于一种紧张恐怖的精神状态,进而产生心理误导。
C、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D、地面上的罗马废墟,即便仅存断墙残柱,通常也有种雕塑般的残缺美,甚至比完整的建筑物更能引发人们对时间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告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注]①涴(wò):沾污。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讯:审问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B、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秦伯说,与郑人盟
C、坐客莫有知者 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
言之,貌若甚戚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9、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伕,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伕赔偿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耐心劝说;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杀一儆百。
班级 姓名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题目。(6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____。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未捷身先死, 。
⑤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1.B(B项都读fú。A. 鳜读guì,其余读jué; C. 讦读jié,其余读hàn;D. 涎读xián,
其余读yán)2.A.(B.腊—蜡; C.迷—弥; D.致—至)3、B4.D、(沟通:使两方能通连。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生活、经历等。 片断,零碎,不完整。 而后:有“然后”的意思,表示紧跟着上面的动作去做。“而后” 不能用于主语前,“然后”可用于主语前。“进而”’只表示“进一步”的意思,跟上文没有条件或者因果关系,“从而”表示上下句间有条件或者因果关系。5、C 6、D
7、D(贷:饶恕)8、A(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等。B、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介词,相当于“跟”、“同”。C、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用于句末,凡此类“者”字结构,作动词“若”的宾语,可译为“……的样子”。D、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等;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9、A(排除③④句。③为卢之翰所为,④言薛奎遇事能沉稳果断处置)10、D(对戍卒,他果断下令处死,并未惊扰宾客,可见并非杀一儆百)
11、(8分)
⑴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句,“安用……哉”应译为“为什么……呢”,感叹句或反问句均可;“用”,应译为“因为”;“陈腐”,形容词用为名词,应译为“陈腐的粮食”;“困”,应译为“使……困苦。”共3分,“今幸兵食有余”句1分,“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句2分,句中每译错一处扣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⑵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直到终了的。
(事,侍奉;鲜,很少;克,能够。共2分,每译错一处扣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⑶大臣们屡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
“大臣数被酒无威仪”句,“被酒”,可译为“醉酒”;“威仪”,意为庄严的容止,译为“威严”“威严风度”“威望和仪表”亦可。“非所以重朝廷也”句,应译为判断句;“所以,”应译为“用来……的做法”;“重朝廷”,可意译为“加重朝廷的权威”、“提高朝廷的威望。”共3分,“大臣数被酒无威仪”句2分,“非所以重朝廷也”句1分,句中每译错一处扣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评卷建议:考虑到文言翻译题的增加可能带来的考查内容的变化,所以,(1)(2)两小题意在考查直译,要求译文能字字句句落实,(3)题意在考查依据语境,推断文意,译文合理即可。
附注:“匪独臣不然也”句,传世《宋史》本如此,但也有人考证认为“不”字是“下”字之讹,应是“匪独臣下然也。”本文采用“匪独臣不然也。”
12、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指奸佞小人。在明月与浮云的矛盾中,抒发了词人对群小当道、理想难以实现的愤懑。(意思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伕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伕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伕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够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扶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钱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客,有守边的士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有人觉察到此事。薛奎遇事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薛奎被征召回朝任龙图阁学士,就任参知政事。皇上告诉他说:“先帝曾经认为你可以重用,现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见啊。”不久薛奎升任给事中。皇上曾经对辅政大臣说:“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做到直到终了的。”薛奎说:“保全自身直到为官终了的做法,不仅是我一个人不以为然。”于是就一一列举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史事来回复,皇上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宋真宗多次宴请群臣,以至于有大臣饮酒大醉,沾湿胸襟。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处理全国的政务,对于宴享临幸是从简的。现有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毫无节制,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 。”真宗很赞赏他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