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二)

2014-5-11 0:12:08下载本试卷

2003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二)1


 

 

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酿   帖   面有色      B.息   跷   休与共

C.辱   然   逆不孝      D.跄    女    体裁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起讫  颁发  连篇累牍  流芳百世

B.进级  伎俩  无事生非  平步青云

C.震撼  惊诧  虎据龙盘  条分缕析

D.寒战  株儒  胜券在握  越祖代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消费时尚。

(2)他们这伙人不满足于合法收入,日夜绞尽脑汁,总想   更多的财富。

 (3)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我心中就会泛起一种   的感觉。

A.理念   攫取   冷清        B.理想   牟取   清冷

C.理想   牟取   冷清        D.理念   攫取   清冷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光芒四射,无论是表演艺术,知名度的覆盖率,都远远地超过了前者。

B.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单调枯燥的生活,非但没有难住他,磨炼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C.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D.勤奋学习,要求进步的人总有成就,反之,怠惰懒散,不图上进的人必然一事无成。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不知为什么,如果求别人做别的事,我一定会不好意思,但求别人帮忙弄车,却大言不惭,张口就来。

B.个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

C.母亲是个多么善良、贤淑的女人啊!曾几何时,她是我作为女人的第一楷模。

D.如果因为有一个球员登陆意甲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足球的水平足以和欧洲球队相抗衡的话,那就是目光短浅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C.省政府认真总结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D.我们反对那些不遵守国际公约,而自充国际警察,危害别国航行安全的霸权主义行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

基因图谱与人生宣判

目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不期而遇地撞到一起。

一则令人高兴,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继去年成功绘制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之后,他们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另一则令人悲伤,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被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该公司停止对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是美国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

诚如人们时下习惯于用“双刃剑”来描述全球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样,基因技术发展,同样也未逃出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相互冲突的困局,而上述两则新闻,正是这一困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毫无疑问,人类基因图谱的精确绘制,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性意义。如果说19世纪的科学家用元素周期表描述世界,为20世纪的科学革命铺平道路,那么现在的基因解码一定会在21世纪掀起生物和医药领域里的革命。

  科学家们已在,着手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而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将因之而改变。人类将能以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来衡量人体的健康,毋须等到真正患病。

  正因如此,有人担心,今后可能会发生因基因异常而歧视某人的现象。道德家们则更忧虑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所以,有科学家呼吁,有必要教育医生和公众,让他们指导基因有哪些极限。毕竟,人不只是一堆基因那样简单,换句话说,人类绝非各种基因加起来的产物。基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与人体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尽管人类已破解了基因图谱,但现在距离认识基因彼此之间的关系仍很遥远。人体内有1O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里有数万个基因,它们彼此间发生怎样的作用,产生怎样的结果,人类恐怕永远也都不会知道。

7.第4段中作者用“双刃剑”一词要描述的对象是

 A.全球面临的诸多问题         B.发展中的基因技术

 C.科学进步与传统道理的冲突      D.目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

8.第7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A.有关基因的知识是无限的,医生和公众不可能完全掌握

 B.有关基因的知识很丰富,有些没有必要让医生和公众掌握

 C.受客观条件限制,有些基因知识医生和公众永远也不可能了解

 D.教育医生和公众,有些基因知识的运用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等约束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已经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以往的治病方式将可能因之而改变。

 B.和元素周期表一样,基因解码也将对新世纪的科学革命发挥巨大的作用。

 C.人的社会属性较基因本身更重要,因为人类不是各种基因简单相加的产物。

 D.目前道德学家担忧的是社会会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避免基因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B.基因的检测与修补将会成为主要的医疗手段。

 C.两个基因之间,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它有可能成为人类永久之谜。

 D.与网络技术一样,在基因技术的发展中,也必然出现许多与之相关的新概念。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l——15题。

孟业宇敬业,钜鹿安国人也。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业,拒而不受。行台郎中郭秀甚礼接,方欲荐之,会秀卒。

 魏彭城王韶,齐神武之婿也,拜定州刺史,业为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平?”未几,仁之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瘦死,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酬偿。业固辞不敢。韶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为典签,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今唤食肉,恐致聚敛,有损声名,所以仰违明教。”后未旬日,韶左右王四德、董惟金并以马死托肉,长史裴英起密启,神武有书与韶,大致诮。业被谮,出外行县事。后神武书责韶云:“典签姓盂者,极能用心,何乃令出外也!”及韶代下,业亦随还,赠送一无所受。仁之后为西兖州,临别谓吏部郎中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铨举之次,不可忘也。”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使刘西兖如此钦叹?”业答曰:“唯知自修也。”

                     ( 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七十四》)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业为典签  除:授官       B.大致诮  让:谦让

 C.业被谮   寻:不久       D.举之次  铨:选拔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卿邀名人也             B.止患无方便

 C.恐致聚敛,有损声名         D.唯知自修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行台郎中郭秀甚礼接  ② 欲令厚酬偿

B.  ① 又业别         ② 神武有与韶

 C. ① 长史裴英起密启     ② 仁之后西兖州

 D. ① 韶戏业白        ② 何令出外也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业“性廉谨”的一组是

  ① 分三十匹与业,拒而不受    ② 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 欲令厚相酬偿,业固辞不敢  ④ 神武有书与韶,大致诮让  ⑤ 及韶代下,业亦随还,赠送一无所受   ⑥ 贵州人士,唯有孟业,铨举之次,不可忘也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业出身贫寒,年轻时担任州吏,他曾拒绝接受同僚侵吞盗窃而来的财物,表现出了廉洁谨慎的性情。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很器重,安排孟业为典签,对他寄以厚望,并嘱咐元韶要专心任用孟业。

C. 孟业只有一匹马,瘦死,元韶以孟业家贫为由,让州府官员差使一起吃肉,想让他们重重地酬谢孟业,但孟业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D.盂业被人谮毁,出外巡行县中事务,但神武帝对孟业仍非常信任。

 

 

第Ⅱ卷(105分)

四、(15分)

16.将下面一段话中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答: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且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因失宠,居长门宫。曾派人以千金请当时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作赋,以求能重新得到汉武帝的宠幸。②玉环飞燕:分别是唐玄宗、汉武帝的宠妃。

    前人在评论这首宋词时曾说,此词通篇写春而意不在春,通篇含愤而字不见愤。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为什么?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句作答)(4分)

 (1)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柳永《雨霖铃》)

 (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

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

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

克这个捷克农村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

他便去斯皮尔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一起唱歌。我的泪水也顺着那并不曲折的旋律

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

时,窗外缓缓走过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

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水、小鸟和风儿的忧伤。……

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衷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

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

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

村口把小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

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

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

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人踹门而

入时贴紧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

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

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

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吗?不,我

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

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

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

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

诗和眼里的泪潮。

19.本文标题中提到的两种“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4分)

 (1)两种“高贵”分别指                       

 (2)说它们“高贵”是因为                       

20.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

流泪?请对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例子逐项予以说明。(6分)

 (1)《自新大陆》:                              

 (2)《清凉的水罐》:                             

 (3)《手拉手》:                                

21.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B.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

 C.第七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

 D.文章最后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纯真美好的感情,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

六、(12分)

23.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述上有前后不够协调一致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正。(2分)

    汽车在冷落的公路上行走,靠右不远处是一条小河对岸零落地蹲着几座破旧的茅屋一片宽广的荒地在公路的右边极目是离离的荒草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不时停下来觅食;车一开过,便蓦然惊起,飞向远处的天边。

答:                                     

24.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4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

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

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

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答:                                     

25.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意连贯,句式相同。(6分)

     如果要说人世间情为何物,情是灿烂的花朵,美丽芳香,令人陶醉;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凋零。

答: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在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人说,应该坚持,不能放弃,成功往往就在于

再坚持一下中;也有人说,应该果断放弃,另找别的途径,不能在等待着蹉跎了岁月。那

么,如果是你碰到这种情况时,你会不会选择放弃呢?

  请以“放弃”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二)答题卡

 

16.                                      

                                       

17.                                    

                                       

                                       

18.(1)                                 

  (2)                                 

  (3)                                 

 

 

19.(1)                

  (2)                     

20.(1)                 

 (2)                       

 (3)                   

21.                                    

                                       

22.【   】【   】

23.    处改为:                             

      处改为:                             

24.                                    

25.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二)参考答案

一、

1.A(A项中“熨”读yu,“酝”“愠”都读yun;B项都读qi,C项都读wu,D项都读liang)

2.A(B项“进”—“晋”, C项“据”—“踞”, D项“株”—“侏”,“祖”—“俎”)

3.D(“理念”通常指思想,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理想”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冷清”意为“冷静而凄凉”强调很不热烈,很不热闹,萧索而凄凉;“清冷”意为“凉爽而带有寒意”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清冷”)

4.D

5.B(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惭愧。曾几何时:没过多久。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6.D(A搭配不当, “负担”不能与“缓解”搭配,可改为“压力”。B句式杂糅,“其中有……”与“……是……”句式混在一起,可将“有”字去掉或在“是”前加上“它们”。C缺少宾语,可在“矛盾”后面加上“思想”,并将“从思想上”去掉,以免重复。)

二、

7.B   8.D   9.A   10.C

三、

11.B(让:责备)  

12. C(A“邀名人”即“邀名于人”,B“方便”在文中意为“机会”,D“自修”即“自身修养”。)

13.A(均表示行为为动作偏向一方。B和、跟 / 给,C被 / 做,D于是 / 竟然)

14、D  15、B(任命孟业任典签的是定州刺史元韶)

四、

16.君子使用人才如同(人们)使用器物,各取他们的长处。样古代那些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用人才吗?你应该忧虑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能够诬毁全天下的人呢?(每句1分,画线部分是评分点。语法不通或语句不完整酌情扣分)

17.词的上片写暮春风雨、落红飞絮,象征南宋局势的危迫,也表达自己不受重用、壮志未酬的悲切。下片通过典故,隐喻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委婉地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全词明写春愁而用意不在怨春伤春,无一字写愤而处处皆是忧国之愤,所以说通篇写春而意不在春,通篇含愤而字不见愤。(意思对即可。)

五、

19.(1)使人肠热的旋律、诗等美好事物(和)眼里的泪潮(或:真诚的好书、朴素单纯的音乐泪水。)

(2)它们体现了真诚美好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20.(1)怀念故土的感情。(2)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3)珍视童年纯真的感情。

21.反衬美好事物的感人力量,突出人心需要美好感情的滋养。(意思对即可)

22.B、D(B说法牵强,这里并没有“距离产生美”之意。D这里并未呼应开头)

六、

23.③改为“靠右是一片宽广的荒地 ”,⑤改为“不时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停下来觅食。(分别与①、②的句式相照应)

24.细菌能分解枯枝败叶,释放二氧化碳,维持整个地球的盎然绿意(或“维持地球上的物质循环”)。(答出3点得4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1点得1分。语法不通或超过30字酌情扣1~2分)

25.情是燃烧的火焰,炽烈狂热,令人激动;但若不加以节制,火焰就会吞噬一切。情是汹涌的江水,奔腾激荡,令人振奋;但若不加以引导,江水就会泛滥成灾。(每句3分,修辞、句式、内容各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