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2分)
A.挨(āi)打 干坼(chè) 纸屑(xuè) 栉(zhǐ)风沐雨
B.曲(qǔ)线 蝙(biān)蝠 埋(mán)怨 自怨自ì(yi)
C.着(zhào)急 濒(bìn)临 戏谑(nüè) 载(zāi)歌载舞
D.垂涎(xián) 哺(bǔ)育 赔偿(cháng) 杳(miǎo)无踪迹
2 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磬竹难书 休养生息 一踏糊涂 叱之以鼻
B.行迹可疑 戒骄戒燥 集思广议 莫衷一是
C.执迷不悟 合盘托出 到处传闻 打躬作揖
D.复水难收 滥竽充数 始终不逾 切肤之痛
3 下面文段的空白处,关联词语依次填入恰当的一项是(2分)
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____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明显的小星星,_________肉眼完全看不见了。___________,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一定有数不清的“太阳”,__________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光辉,但_________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了。
A.即使 以致 因此 尽管 因为
B.即使 甚至 因此 无论 因为
C.如果 甚至 可见 虽然 由于
D.如果 以致 可见 无论 由于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祖冲之经过勤勉的实际工作和实际_______ ,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结论。
②有一个贝壳迷花费了近十年的心血,________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③这温泉的温度据说能自然_________,天热的时候凉些,天冷的时候热些。
④看来,这个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雨________的古塔,究竟还能保存多久,实在难以预料。
A.考查 搜集 调节 腐蚀 B.考核 搜集 调节 侵蚀
C.考查 收集 调剂 侵蚀 D.考核 收集 调剂 腐蚀
5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是(3分)
A.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
B.“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他的意思怎么样?”张华说道。
C.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别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D.他操着浓重的关中口音笑笑说:“咱们来它个‘两个和尚抬水吃’,咋样?”我也笑了。得,不仅负担轻了一半,还遇见了出色的向导。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
①“以文为诗”,从韩昌黎开始,到苏东坡则__________,成为一代之大观。
②想起当年我们“剪烛西窗”,携手同游的情景,依然是________。
③问题思考良久,一旦得到答案,自然__________。
④馆中的蜡像,有坐的,有站的,有仰天而笑,有怒目而视,每一尊都________。
A.别开生面 目不暇给 乐不可支 意态从容
B.别开生面 悠然神往 乐不可支 惟妙惟肖
C.开疆拓土 悠在然神往 得意洋洋 惟妙惟肖
D.开疆拓土 目不暇给 得意洋洋 意态从容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贺拉斯那种甘当磨刀石的精神,不愧为当代青年的楷模。
B.那人七十来岁,浑身透着几十年时间修炼成的儒雅风度,和以做学问为本的书卷气。
C.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在上星期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D.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8 下面一段话中,①——④句最合理的排列是(不考虑标点因素)(3分)
扬州红园的树桩盆景,①已经能同广州岭南派、苏州派、成都派、上海派并驾齐驱,②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注意,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9 下面是一些历史剧中的人物道白,其中加粗词语使用合理的一项是(3分)
A.谭嗣同劝梁启超:“君当与南海(即康有为)东渡日本,以观国变,待机东山再起。
B.庞涓对部下笑道:“我早知齐兵怯弱,果然被我追得仓惶而逃,简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C.荆轲对太子丹说:“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秦削夺诸侯之地殆尽,微臣岂能贪生怕死,坐视不顾!”
D.齐宣王谓孟子:“七雄逐鹿中原,国富兵强者之。子言先王仁义子道,岂非望梅止渴乎?”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散文杰作,其内容是记述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军事斗争。
B.我国最早表示与污浊的官场决裂的诗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在这一方面的名句。
C.鲁迅的杂文是投向敌人的匕首投枪和针砭时弊的手术刀,同时也有一些热情歌颂英勇斗争的烈士的篇章,如《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
D.拜伦、雨果、狄更斯、莫泊桑、托尔斯泰的作品依次是《浮士德》、《巴黎圣母院》、《双城记》、《羊脂球》、《复活》。
11 下面是唐代骆宾王的一首诗,对诗句内容及特色分析不恰当的是(3分)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A.这首诗借用了荆轲刺秦王时易水送别的历史故事。诗中的“燕丹”即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壮士”和第三句中的“人”,即指荆轲。
B.诗的前两句,用洗练的笔调追述了一个历史场面,虽寥寥数笔,却极为生动;诗的后两句则转入议论兼抒情,深沉而动人心魄。
C.诗人在易水送别,情景同当年燕太子易水送别十分相似,所以巧妙地将历史故事入诗,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佩感情。“今日水犹寒”赞颂荆轲的崇高精神仍活在人世间。
D.这首诗的语言极为精练,感情极为真挚,境界更是十分悲壮感人,是送别诗中独具一格的珍品。
二、(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①,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或②,或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或,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或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荀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K1。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K2,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K3。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虑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K4。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说。
注:①太祖,指曹操。天子,指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汉献帝,从洛阳迁都许昌。②钟繇(you)、荀或(yu)都是曹操的大臣。荀或还是曹操的主要谋士。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绍既并河朔。 河朔:河,黄河;朔:北方。“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B.其辞悖慢。 悖慢:悖,荒谬;慢,傲慢。
C.刘、项之存亡。 刘、项:指刘邦、项羽。
D.应变无方。 方:方向。“应变无方”即指变化多端,难以防备。
13 “必不追咎片事,殆有他虑”中的“往事”和“他虑”是指(2分)
①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②绣败太祖军于宛。③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④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 下面四句话是从K1——K4四处抽出来的,根据文意归回本位应是(2分)
①此谋胜也 ②此度胜也 ③此德胜也 ④此武胜也
A.③①④②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15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推诚心不为虚美 ②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绍之强其何能为。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16 在下面六组句子中,有哪几组加粗词的意思是相同的?选出正确的一项(3分)
①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
从容饰智以收名誉。
②绍益骄, 与太祖书。
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
③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④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⑤公以至仁待人。
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
⑥士卒虽寡,皆争致死。
君子以致命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17 对以下三句的翻译,包含了全部正确项的是(3分)
①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
——南边抵抗着张绣,不料张绣战败了,曹操的军队便驻扎在宛地。
②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
——曹操十分愤怒,无论进退动止,行为情态都跟平时不一样了。
③古之成改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
——古来在胜败场中较量的人,真正能才能的,即使弱小,也必会变得强盛;如果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即使强大,也很容易变得弱小。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③
18 对以下三句的翻译,包含了全部有误项的是(3分)
①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
——您贤明豁达,不为常情所限制,只要人有才能,就安排恰当的职位。
②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
——袁绍凭借世代门第的资历,装模作样卖弄小聪明,以猎取名誉,所以士人中缺乏才能而又喜欢过问政事的人,都回到那里去了。
③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战,谁敢不从?
——用以上四个方面的优势辅佐天子,为扶持正义而出征讨伐,谁敢不依从您呢?
A.① B.①② C.② D.③
19 荀或在谈话中,将曹、袁二人做了对比,认为曹在四个方面胜于袁,下面是分别对四个方面内容的概括,完全正确的只有一项,这一项是(3分)
A.袁绍心胸狭窄,忌妒多疑,而曹操贤明豁达,唯才是用。
B.袁绍处事稳重,但少决断,而曹操处事果断,善于应变。
C.袁绍军纪松懈,没有法令,而曹操法令明确,赏罚严明。
D.袁绍虚伪滑头,沽名钓誉,而曹操不图虚名,真诚待人。
三、(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
控制论是研究各种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K1的科学,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电信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K2”的科学。
控制论的哲学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维纳等人是在承认动物体和机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的前提下,寻找二者的共性,并进而把机器和动物之间的同一性(共同性)用统一的语言、概念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控制论这一既包括物理系统又包括生物系统的新理论。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是信息概念和反馈概念。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任何组织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是由于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反馈信息。所谓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反作用于输入信息,并对信息再输出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维纳揭示了这种由信息和信息反馈构成的系统的自动控制规律,抓住了一切控制和通信的共同特点,找到了机器模拟动物的行为或功能的机制和科学基础。
控制论的主要方法是信息方法,黑箱方法与功能模拟法。 S 。
控制论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控制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现代科学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发民的新趋势。
20 根据全文内容,为K1和K2选填一组恰当的词语。(2分)
A.K1:一般规律 K2:信息 B.K1:一般规律 K2:通信
C.K1:一般法则 K2:信息 D.K1:一般法则 K2:通信
21 “机器和动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指(2分)
A.无论是机器还是动物,它们都同样是物质的实体。
B.无论是机器系统还是动物系统,它们的控制与调节都遵循相同的规律。
C.无论是机器还是动物,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机制。
D.无论是机器系统还是动物系统,它们的动作都是相同的。
22 文中对“反馈”做了恰当的解释。下列事例不属于“反馈”的一项是(3分)
A.自动火炮的雷达系统探测到敌方飞机正从远方飞来,便开炮将其击落。
B.长有许多“触角”的水雷,当有船只碰到它时,便自动引爆,将其炸毁。
C.为了保证蒸汽机缸不致因气压太大而发生爆炸,人们在蒸汽机上安装了球形调速装置,用它调节蒸汽机在负荷条件有改变时的速度。
D.汽车驾驶员夜间行车时要打开大灯,当发现前方有行人或自行车时,便关掉大灯,减速行驶。
23 下面九个句子是从文中划线处S摘出来的,请将它们排好顺序,回填到横线上(3分)
①利用外部观测、试验,通过输入输出信息
②不追求模型的结构和原形相同
③信息方法着重从信息方面来研究系统的功能
④功能模拟法是仅着眼于所分析的系统的功能描述和模拟它对外界的影响的反应方式
⑤认为系统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
⑥而不要求分析系统内部的机制和个别要素
⑦以实现它的运动
⑧来研究对象的功能和特征,探索其构造和机理
⑨黑箱方法是指不打开封闭的研究对象
A.④⑥②⑨⑧⑦③⑤① B.④⑥②⑨①⑧③⑤⑦ C.③⑤①⑨⑧⑦④⑥② D.③⑤⑦⑨ ①⑧④⑥②
四、(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
我来到柳州市的都乐公园,游览了喀斯特溶洞的都乐洞,人刚进洞,墨黑墨黑,游客似在梦中踏步,踏上了梦幻的国土。忽然亿亿兆兆的电子光子跳跃来去,灯火辉煌,照亮了一片玉柱之林。只见得清流潺 ,水花飞贱。那瀑布般K1的石头,一着地K2成一只一只大盆景,倒映在水中。绚丽的光彩倾盆例下来,K3上我全身,惊喜使我和游客们化为石头人。K4久之,随后不禁手之舞之。移步于那石头如成群的蛟龙盘卧的曲径,犹闻鸳鸯戏水、凤鸟和鸣之声K5于窈窕之回廊。
幽深的洞窟有石级,可拾级而上下。这喀斯特的地貌,真奇异而魅人。滴乳溶流,流成白净的山川,似雪山而非雪山,如冰川又不是冰川。掩映的灯光,给它们染上红黄绿青蓝。到处可见园林花圃之色。远望有亭台楼阁之景,别有洞天,风光无限。宏伟的殿堂,精巧而富丽堂皇。这么多的形影、雕塑、石刻,绕我转动。谁是这鬼斧神工的建筑师?谁是这镂刻精美的雕刻家?你道是谁?原来是H2O这二氢一氧的普通的化合物。滴水可以穿石,淙淙的潜水可以冲刷裂隙,溶蚀并贯通,塌陷又叠起的,构筑和粉饰,而后完成了这巨大的宏丽工程,满布着一座座雕塑石刻。其神奇,超乎现实的艺术精品。其美轮美奂,令人赞叹不置;千姿万态,足以系人心灵。它们完全是纯粹的抽象,意念的形象,集形式美之大成。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写了“天下为公”四个字,墨迹遍于全球。著名艺术家赵丹也写了“天下都乐”这短句,摩崖刻在洞前。为什么要天下为公呢?只是为了天下都乐!到哪天才能天下都乐呢?实现了天下为公之世。请普天下的游客到这公园城市的柳州,来观赏山水洞穴之胜,为“都乐”而来吧,带回去一个孕育着神圣使命的真理。
24 K1—K5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3分)
A.飞泻 堆积 浇 注视 缭绕
B.跌落 积叠 浇 呆视 缭绕
C.飞泻 堆积 洒 呆视 响彻
D.跌落 积叠 洒 注视 响彻
25 第一段中“惊喜……舞之”两句分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了谁(什么)?描写他(它)们怎么样?请分别用不超过9个字写出来(4分)
正面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作者在第二段中,是从三个方面描述都乐洞的“奇异而魅人”的,各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三个方面是(4分)
第一方面:___________;第二方面:__________;第三方面______________。
27 文章结尾说,“带回去一个孕育着神圣使命的真理。”这“真理”是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第三段在文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请你既准确又全面地用不超过40个字概括这段的段意(标点计字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0分)
29 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为渊驱鱼,_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上》)
(3)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左传·僖公十四年》)
(4)________________,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篇》)
(5)弃燕雀之小志,________________。(丘迟《与陈伯之书》)
30 有人拿了四幅古代字画到文物商店求售,商店经理一看字画的落款,就指出其中一幅肯定是假的,这幅伪作的落款是:(2分)
A.康熙六年四月××写 B.乾隆寅壬秋八月既望××画 C.崇祯庚午三月晦××书 D.顺治二年乙酉二月××记
31 下面是一则应用文,它在内容、标点、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不少毛病,请你指出其中两处,并加以修改。(上述四个方面,每方面只可找一处,共找两处即可)(5分)
北京市××公司
关于××厂翻建房屋的请示报告
××局:
我公司所属××厂汽车库翻建工程于91年10月开始施工。到目前一层顶板扣完。工程进展较快。 由于汽车库的翻建,已经拆除了司机、装卸工宿舍、武装部办公室、基建科办公室等,共拆除470m2。因为以上办公用房的拆除,目前汽车都在露天急待解决和有关职工无处办公,严重影响了工作。另外为缓和厂区占地紧张状况及结合全厂长远规划,决定一层为汽车库,二层为办公用房。
为解决当前办公用房之急需,只能把已拆除的470m2面积加在汽车库顶上面,资金由该厂自行解决。
妥否,请批示。
北京××公司
1992年1月15日
第一处由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第二处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六、(6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32—33题
【材料一】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就开始有人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但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迄今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记者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32 就材料二写出记者问话和说话时的心态与表情,或写出史蒂夫回答记者问话时的心态与表情。要求写150—200字。(20分)
33 就上述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40分)
1997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统一练习(二)参考答案
1B;2D;3C;4B;5B;6B;7B;8D;9A;10C;11C;12D;13C;14B;15D;16D;17C;18C;19A;20B;21B;22B;23D;24B;25 正面描写的是:游客游洞时的乐趣:侧面描写的是:溶洞奇丽诱人的景观;26 第一方面:色彩绚烂 第二方面造型奇特(或多姿) 第三方面造化(或自然)神奇(若答成“色彩造型”、“溶洞形成”“作者赞叹”三个方面也对,也可给满分);27 天下为公;28 点明洞名由来,揭示“天下为公”与“天下都乐”二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29 (1)己所不欲 (2)为丛驱雀 (3)毛将焉附 (4)攻其不条 (5)慕鸿鹄而高翔 30 B;31 (1)题目中所写文种不对,应只写“请示”,删去“报告”。(2)文题不对应。标题是翻建房屋,内容是把车库改建成二层楼。(3)标点错误。文中前三句实为一句话,前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4)语病。“因为以上办公用房的拆除,目前汽车都在露天……”办公用房与汽车放在露天没有因果关系。(5)语言罗嗦。“目前汽车都在露天急待解决”多余,应删去,因前面已说明“工程进展较快”故车库问题会很快 解决。“武装部办公室,基建科办公室”,前一个“办公室”应删去。(6)层次混乱,内容脱节。如第一段最后写道:“决定一层为汽车库,二层为办公用房,”而前面并未提到盖二层楼之事;第二层中才提起此事,层次乱了。前面谈到拆除了“司机、装卸工宿舍、武装部办公室……”,可是后面谈房子使用时,却只提办公室,未提宿舍……”,前后没有照应,内容脱节。(7)作用不明。公司为下级机关的请求而向上级机关请示时,应表示自己的看法;而这里只起传达作用,没有表态,是不对的。(8)这个请示是在第一层楼快建成时才向上级请示的,实际这种“先斩后奏”是不允许的。 改写的参考公文如下: 北京市××公司 关于××厂改建车库为二层楼的请示 ××局: 我公司××厂,因翻建车库,拆除了司机、装卸工的宿舍和武装部、基建科的办公室,共计470m2,该厂用地紧张,从厂的长远建设规划着想,他们的意见是,在车库处建二层楼。第二层为470m2,做办公室和宿舍,一层做车库,资金自己解决。我们同意该厂的意见。妥否,请批示。 北京市××公司 199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