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统一考试(二)语文试题

2014-5-11 0:12:12下载本试卷

附: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C(A.朗lǎng,B.冠guān,D.剽piāo)

2.C(A.博—搏,B.梗—鲠,D.历—厉)

3.A(B.“根据”多余;C.应为“而是”;D.应为“而”)

4.B(A.“漠不关心”形容冷漠、不热心,多含贬义,这里应为“置之度外”;C.“鱼目混珠”即以假乱真,该句的话题是“按质论价”,该成语不能从反面说明这个话题;D.陈陈相因”比喻因袭老一套,没有改进,此意义理解不当,使用色彩也不当)

5.B(A.两面对一面;C.搭配不当;D.主语残缺)

6.A(由“只见”和光声传播速度知识,可先选④;由①与③的逻辑顺序,可选③①顺序;由“直冲云天”的内容与语调及结构形式,可定②为末句)

7.C(《创业史》描写的是合作化时期的社会生活)

8.B(“轻胜马”是说自己步行很轻松,比骑马还要舒适,不是比马跑得快,上句有“徐行”为证)

9.B(这首词所表达的人生态度是不管环境和命运怎么变化,都要有自己的一定之规,都要坦然面对,不是说都要勇往直前)

10.B(“呼喊”只表达了对满树春光的憧憬,没有表达对“满树春光被剥夺的强烈抗议”)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C(使……回避)

12.B(A.是;B.①于是,就②才;C.顺接连词;D.介词,表比较)

13.B(A.相亲相爱,动词,作谓语;今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形容词,作定语;C.强行索

取;今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D.交往;今连接,移交接替)

14.A(……又有什么理由来告发他呢?)

15.C(①表明卓茂的履历,表现其谙儒术;④表现“言亭长受人米肉之人”对“吏”的看法;⑥这是一种假设,“今”相当于“如果”)

16.A(“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不当,应为“谢罪”)

[译文]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本性宽厚仁爱恭顺。起初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在孔光手下办事,孔光称他为长者。卓茂有一次外出,有人把他的马误认为是自己的。卓茂问道:“你的马丢失多长时间了?”那人答道:“丢失一个多月了。”卓茂的马跟随自己已好几年了,卓茂心里知道那人认错了,但却一句话也没说,解下马来给了那人,自己拉着车回去,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匹马不是您丢失的,希望把它送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马主在别的地方寻到了自己丢失的马,就把卓茂的马送到丞相府归还卓茂,并叩头谢罪。后来,卓茂因为通晓儒术被推举为侍郎,供职于黄门,升迁为密县县令。其间,他操劳尽职,谆谆恳切,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拿善政来教人,口里没有半句恶言,官吏百姓都对他相亲相爱而不忍心欺骗他。有人曾对卓茂说,下面有位亭长曾接受他米肉的馈赠。卓茂让手下的人回避,问他道:“亭长是向你索取呢,还是因为你有事嘱托他办而接受的呢,还是你平常感到他对你有恩而送他的?”那人说:“是我自己前往送他的。”卓茂说:“你送给他礼物,他接受了你的礼物,有什么理由来告发他呢?”那人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能使人不害怕官吏,官吏不索取别人的财物。我现在害怕官吏,才送他东西,亭长已经接受了我的馈赠,所以我才来检举的。”卓茂说:“你是一个不懂事理的人啊。大凡人比禽兽高贵的原因,是因为人有仁爱精神,懂得互相尊敬和来往的事理。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互相赠送礼物,这是人道用来互相亲善之举,何况是官吏与百姓之间呢?官吏只是不应当凭自己的威势向百姓强行索取罢了。人生在世,群居杂处,所以有经纪礼仪而互相交接往来。你即使不想修好人际关系,难道能远走高飞,不在人间生活吗?亭长向来是个好官,一年到头送点东西给他,是合乎礼仪的。”那人说:“如果这样的话,法律上为什么要禁止官吏接受贿赂呢?”卓茂笑道:“法律设置的是大法,礼顺的是人情。现在我拿礼来教你,你一定没有抱怨我的恶意,如果用法律来惩治你,你怎么来对待呢?一门律条之内,从轻处置,可以一般判罪,从重处置,可以杀头啊。你暂且回去想想吧!”于是百姓接受他的教诲,官吏们记着他的恩德。

三、(12分,每小题3分)

17.C(因为变异亨廷氏蛋白质只有形成片段后才有毒,形成聚合体后才致病)

  18.B(原文讲“只杀死某些大脑皮层细胞”,因而A、C错;CAG基因是为亨廷氏蛋白质的基因编码,而非“神经细胞”,故D错)

19.D(“阻塞轴突泡囊”的是亨廷氏蛋白质片段或它的聚合体。再者,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可能)

20.D(文中未涉及“将着手开发”,另外改变的是“特定的酶或蛋白质”)

四、(18分)

21.(1)急速(剧烈)、盲目(每点1分,共2分)

(2)心灵深处(1分)对诚实、谦虚与朴素的呼唤(1分)  (此题4分,每小题2分)

22.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听泉的重要。(此题4分,意思对即可)

23.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受某些欲望的驱使,过分追求功名利禄(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也可),(3分)只有舍弃这一切,常常倾听心灵的呼唤,才能找回自己真实(诚实、谦虚、朴素)的本性。(3分) (此题6分,意思对即可)

24.CD(C.并非“欲抑先扬”;D.文中未说“总是沿着有泉水的地方飞”之意)

五、(12分)

25.参考答案:①正直是心灵的滤网,能够将狡诈、邪恶等杂质滤去,使人们的内心世界趋于澄明、纯粹粹。②正直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因子,它能使你周身充满浩然之气,给你一种抵抗世态炎凉的力量。(此题4分,比喻恰当、句式相仿2分,内容合理2分)(本题答案不求一致,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得分)

26.(3分)汲取社会科学名著的营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不可或缺的。(此答案仅供参考。评卷时要注意:①所写必须是对横线后内容的

概括。②所写内容必须前后紧密衔接)

27.(5分)雨天,是我渴求的读书之时,倚身窗前,望望窗外绵绵的细雨,捧起书卷,伴一盏孤灯,彻夜不眠,仍意兴盎然,毫无疲惫之感。(上述答案仅供参考。所写语段语言通顺

,表达完整,得3分,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文采,有意境,得5分。否则得分在0~2分之间)

六、(60分)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