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三)语文试题

2014-5-20 5:59:45下载本试卷

荆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三)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服(shè)   禁(ɡù)   人听闻(hài)   敬备酌(fěi)

B.如(wǎn)   托(hōnɡ)  两动物(xī)    光导维(qiān)

C.意(xiá)   良(yǒu)  附风雅(yōnɡ)   精雕细(lòu)

D.旋(wò)    存(chǔ)  为人知(xuǎn)  蚌相争(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荷花  荷泽 荷包 荷载        B.辩论  辩证 辩解 辨别

C.好象  气象 景象 印象        D.复写  复印 复制 复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_____________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A.促进  管理 支持           B.支持  管理 促进

C.管理  支持 促进           D.管理  促进 支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句是

A.大自然的神秀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只有设身处地地看一看,才能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B.下车伊始的老杨不顾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倦,没顾上回家看看,就兴冲冲地带着新菜种一头钻到责任田里去了。

C.鲁迅是一个赤子,大地与人民的赤子——仅此一点,就与当时形形色色的作家、学者、名流拉开了距离。

D.相比之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听、说、读、写这些建筑在文字基础上的能力要求就具体而微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B.过去,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完成科技成果的多少来评价科研成果,这套陈旧的作法在国际上是无法接轨的。

C.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列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面貌。

D.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同时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6.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_______________,地球伤痕累累,公害却频频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天空、河流和大地 “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B.沃野、蓝天和长河 “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土壤、水源和空气 “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D.空气、水源和土壤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伦、雪莱都是英国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遥远么?”是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

B.小说《子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茶馆》的主人公分别是吴荪莆、保尔·柯察金和王利发。

C.《少年维特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神秘岛》《林家铺子》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歌德、英国的拜伦、俄国的果戈里、法国的凡尔纳和中国的茅盾。

D.“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这两副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分别是杜甫和白居易。

8.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醅(pēi),没过滤的酒。

A.首联从户外景色着笔,描绘出绿水环绕、群鸥飞舞的秀丽景色,盎然春意中隐含着诗人的孤寂之感。

B.颔联是说由于很久没有客来,花木丛中的小路久没打扫,今日为迎客至才打开柴门。

C.颈联着力表现诗人竭诚待客的热情和力不从心的歉意。“无兼味”是说由于远离市镇菜肴办得并不可口;樽中用来待客的酒也只是家中未喝完的残酒。

D.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尾联两句中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以邀请邻翁共饮作陪,将席间气氛推向热烈的高潮。

9.下面是一首咏芦沟桥的诗,有人读后依照诗句进行了改写,请选出改写内容与原诗意境不符的一句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淡,疏影寥落曙光寒。

改写文:  每当晨霭苍茫的时候,登芦沟桥(A),

遥望低垂的明月,格外妩媚(B),

西望诸峰,笼罩着淡淡轻烟(C),

古桑干河银波泛泛,晓雾若隐若现(D)。

10.对下面这首小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遥望

   曾 卓

(一)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二)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指政治上的狂风暴雨,惊涛狂浪。

B.诗的第一节说,年轻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遥望六十岁,仿佛非常遥远。

C.诗的第二节是说,到了六十岁的人生港口,回首一望,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回首青春岁月犹如故乡一样亲切、熟悉而又朦胧。

D.这首诗通过把时间转换为空间的巧妙构思,告诫人们年华易逝,能唤起人们在成就学业、事业的紧迫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逢好文之主,非拔擢,欲生平所贮,仰酬圣恩。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任。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切情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旧唐书》)

注:谠言:正直的言论。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之病         箴:劝戒

B.非拔擢         次:依顺序排列,等次

C.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    善:友好,交好

D.章武皇帝纳谏思理     理:道理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幼聪慧绝人          绝人:超过一般人

B.吾谓斯文遂绝            斯文:文人或儒者

C.而往往流闻禁中           禁中:宫中

D.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  上前:走上前去

13.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况能文,性浮薄

②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

③居易自逢好文之主

④欲生平所贮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下列14、15题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4.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A.后来推荐的文章,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的

B.后来推荐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

C.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

D.后辈的文章,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的

15.①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②由是多见听纳

A.①谏官上奏章的有十七八位②因此皇上采纳了白居易的很多意见

B.①谏官上奏章的有十七八位②因此白居易的意见大多被采纳

C.①谏官中上奏章的十有七八②因此皇上采纳了白居易的很多意见

D.①谏官中上奏章的十有七八②因此白居易的意见大多被采纳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居易想用有生以来学得的知识报答皇上越级提拔的恩泽。

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告。

C.皇上起先对白居易劝谏承璀一事很不高兴,认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无礼之举,但后来又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

D.李绛认为,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这正是他报答皇上破格提拔的表现,而决不是轻率进谏。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1993年因特网开始向公众开放,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在我国,去年年底网民达210万,除传统媒体如《人民日报》等纷纷上网办电子版外,新浪网、CHINABYTE等网站的新闻味越来越足,第四媒体正在崛起。专家们预言,10年到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理由是,广播问世38年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则用了13年,因特网只用了4年。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优势十分明显: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更快;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合为一体;每个人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发表意见,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对于下个世纪的第四媒体,有的专家这样描述——这是一张个性化的电子报纸,它是一个带超薄型大平面显示版的移动式网络计算机,不仅有图文声情,甚至扩展到三维空间,它以我为中心,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信息项目自主选择、组织。有的专家称之为“我的报纸”。

现在,第四媒体还只是一个小弟弟。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得不坚持,一些小报已经停止了电子版。调查表明,关于克林顿绯闻的“司塔尔报告”,只有22﹪的人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这说明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比例。有的专家认为,网络媒体现在所能做到的是为传统媒体争取远距离受众,提供交互式服务,满足共性前提下的个性要求。有的专家则认为第四媒体首先要做的,是为争取生存所需的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

17.去年5月提出的“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

A.多媒体               B.网络计算机

C.“我的报纸”            D.网上报纸

18.对于第二段所强调的意思,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第四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能满足个性要求

B.第四媒体是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传媒

C.因特网综合了传统媒体最主要的优点

D.因特网将全面影响21世纪的人类生活

19. “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因特网实际没有“信息无限”和“时效更快”的优势。

20.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

B.在10~20年内,“我的报纸”将成为主导传媒。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主要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第四媒体倘不能实现赢利,就很难真正取得成功。

第Ⅱ卷(共90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8分)

梵高的坟茔(节选)

   范 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情。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种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幕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21.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二自然面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回答不超过3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这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这是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手法。

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第五自然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B.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却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C.文章第三自然段说“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D.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不可胜计,然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种类型。

E.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五、(12分)

25.依据给出的上下句的文意,仿写一个语段。句式要大体相同。(4分)

记忆没有重量,它却既可以使人的精神压抑、迷惘,又可以使人的思想情绪振奋、解放。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境苍白、忧伤,又可以让人的内在世界绚丽、辉煌

26.为了更有力的突出表达效果,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画线部分改成以“如果……就……就……就……”为关联词的否定句。(4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阅读中外名著10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学生背诵古文20篇,古典诗词曲50首,阅读中外名著20部。只有阅读中外名篇名著,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建国50年来,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反映。下表是1978年以来老百姓住房面积变化情况。请你用概括性的语句介绍我国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变化情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5字)

六、(6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以“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当前我国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如何?日前完成的一项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显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总体向前发展,但水平较低。初中阶段创造性思维水平随年龄增长有显著提高,但到高中阶段有所下降,高二年级降到最低水平,高三虽有回升,但仍没有越过初三时的水平。

研究还显示,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与创造性思维各项目上的独特性均无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独特性与知识基础相关不大。可见,创造性思维水平与学生成绩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决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去推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成绩好不一定代表创造力高,成绩差也不一定说明创造力低下。报告分析,知识基础对个体创造性的影响作用不仅仅在于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质的好坏。合理、开放、系统、灵活的知识结构将有助于创造,而无序、堆积、僵化、保守的知识将阻塞创造潜能的发挥。

 (2001年4月16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