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8分)
由于 ,即使世界上最聪明、记忆力最好的天才学生的头脑也容纳不下如此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激增的信息和知识。即使容纳得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那么多的内容。a因此,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和信息,未来的学校教育只能传授那些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信息,其他很多东西,特别是那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尚不存在的信息和知识,需要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自己不断再搜集、再学习。b所以,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在综合、分析、学习、消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能力。c
在未来社会中,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是加强基本训练,给学生传授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知识、实际知识和综合化的信息,并在传授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果说,在50年代我们用25%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的话,那么目前我们将用50%的时间来学习基础课程,在未来,我们更将增加学习面向未来的边缘交叉学科和综合基础学科。如果说,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开发智力的话,那么,最最需要的是开发他们的右脑,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如果说,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话,那么,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研究,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d南斯拉夫纳伊曼博士也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地,很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约用80%的时问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未来,“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e
虽然用多少时间传授知识,用多少时间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问题,在各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中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规定,而且计算也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在未来社会中,学校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f根据如上分析,所谓学会学习有如下三方面含义:
(一)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有理解、消化、吸收和概括的能力;
(二)要求学生知道如何很快很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三)要求学生 。
1.甲乙两段文字应分别还原到原文(a~f)哪一处?(2分)
甲: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的:“鉴于可以预见到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知识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今天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明天将会成为错误的东西。学生们必须摆脱过时的概念,并知道何时、如何去替代这些过时的概念……总之,他们必须不断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乙: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的:“光是浏览一下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化学论文和著作,一位化学家每周使用40个小时需要阅读40年。”
答:甲( )乙( )
2.根据文意,在文章开头“由于”后面的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由于 。
3.根据文意,在“(三)要求学生 ”划线处填空(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三)要求学生 。
4.根据文意填空(不超过35个字)(4分)
因为
____,所以南斯拉夫纳伊曼博士主张在未来,传授知识所用的时间和获得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所用的时间的比例应该倒过来。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6分)
A.在未来,教育将贯串人的一生,成为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只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起点。
B.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尽管尽职尽责,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教师仍然是不称职的。
C.信息在激增,知识会老化,因此,学生不必在接受知识和信息方面下苦功。
D.很多东西只能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学到,因此在校生完全没有必要学习那么多内容。
E.未来社会对人们的要求提高了,只知道记忆知识而不会学习的人,就相当于文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18分)
诗意的栖居
张晓惠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太阳。
曾在淅浙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yè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jué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近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的我们是多么的钦羡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意的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二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现代人文的有机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造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在电脑网络、信息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得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6.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⑴摇yè( ) ⑵诡jué( )
7.写出中学课文中范仲淹散文和施耐庵小说的篇名(2分)
⑴范仲淹
⑵施耐庵
8.作品开头写小巷“无奈”,文中还有一个在意思上与之呼应的句子,试找出来并说明它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绪。(3分)
答:与小巷“无奈”呼应的句子是:
作者的思想情绪是:
9.联系上下文意思解释文中画线的两个语句的含义。(4分)
(1)写满了唐诗宋词。
答:
(2)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的脚步。
答:
10.第四段有一个“特写”镜头:“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简述作者安排这个“镜头”的用意。(3分)
答: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对古城改造中破坏历史文物与居民传统风情的行径痛心谴责,辩证地看待民居的改造与发展,显示珍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眼光。
B.标题揭示中心,作者强调的栖居的“诗意”,在于“古典与新潮”的融合,“历史”与“现代”人文的有机链接。
C.作者虽然认为“现代华丽是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总体上强调的是栖居的古朴典雅,给人以留恋“曾经”的返古的感觉。
D.作品开头“提出问题”,结尾表明主张,首尾是呼应的。第六段用“不得而知”与前文形成反复,引出感慨、议论,思路十分明晰。
E.作品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顶针、引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语言生动、流畅,富于艺术表现力。
三、(10分)
12.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四句)(4分)
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⑵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屈原《离骚》)
⑶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⑸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⑹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⑴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
⑵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3分)
答: 。
四、(2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6分)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竞川泽。惟备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后汉书·卷三十一》)
14.第一段提到的《春秋左氏传》是一部 体史书。(1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 B.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
C.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 D.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太守梁统深相敬待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
B.陇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C.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7.下列各句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常迎(孔奋)于大门,引入见母。 B.如何今去,(我等)不共报德!
C.吏民感(孔奋)义,莫不倍用命焉。 D.冀当退却,而(贼)击之愈厉。
18.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3分)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题。(6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20.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2分)。
译文: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2分)
译文: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2分)
译文:
五、(12分)
21.下面的一则征稿启事在内容、语言表达、标点三方面有不当之处,请对ABCD四处加以修改。(4分)
启 事
为配合学校“科技月”和“风采展示周”活动,校学生会宣传部将在10月中旬举办“科技伴我行”征文比赛和“成长的足迹”照片展示等活动。A希望全校同学踊跃参加,学校各部门予以支持。
征集内容:科技小论文和科技报告等科技作品,B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包括科幻小说);个人或集体的生活、学习照片(黑白、彩照均可)。
稿件要求:⑴原创作品。⑵用作文稿纸,书写清楚。⑶C稿件写明作者班级、署上真实姓名;照片贴在作文纸上,D在作文纸上写上一段简短的话简介照片。⑷文字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交稿地点:高中教学楼201室。
截稿时间:9月30日。
校学生会宣传部
2005年9月16日
A处:
B处:
C处:
D处:
22.下面短文的第二段没有写完,请按要求续写。(4分)
要求:①续写的文字,不少于50字;至少有一处要使用比喻的修饰手法;
②续写以后,三段文字构成一篇内容完整、中心明确的短文。
雨 伞
早年,雨伞没有美丽的色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张开翅膀,挺身而出,主动承受风雨,为的是给人们一份温馨。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紧缩着身子,悄悄地站在房间角落,甘心寂寞。
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
现今,雨伞的心灵和外表都非常美丽。
23.请拟一条以“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字以内)(4分)
答:
七、作文(7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46年,西南联大毕业的汪曾祺只身来到上海寻找工作,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囊中羞涩,而工作仍无着落,自以为年富力强、工作易找的汪曾祺认为老天爷要在大上海给他一条绝路,一气之下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写了一封绝笔信后准备自杀,沈先生接信后十分生气,回信不但快速,而且说话也不客气:“因为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甚至想到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枝笔,怕什么?”就因为这句话,汪曾祺彻底改变了人生态度,为他以后的辉煌奠定了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信念。
其实不管何人,也不管有何种背景,人生道路绝对没有笔直的。这时,一句话,往往给你、给他、给我无穷的力量,激励你不懈奋斗、努力追求,它能挽救绝望的心灵,拯救一个无所适从的灵魂,让人们扬起生活的风帆。
请以“一句话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18分)
1.甲:d 乙:a (2分)
2.由于“社会信息、知识总量的激剧增加”(3分)
3.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创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写“具有创造力”也算对,未写“新技能”不扣分)(3分)
4.因为“在未来,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尤其重要”(或:“在未来,学会学习,即知道迅速准确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及途径非常重要”)(4分)
5.A C (A项所言“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起点”非本文阐述的内容,C项结论部分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认为学校教育应向学生传授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没有讲学生不必在接受知识和信息方面下苦功。)(6分)
二、(18分)
6.(2分)⑴曳 ⑵谲
7.(2分)⑴《岳阳楼记》 ⑵《水浒传》
8.(3分)呼应的句子: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
作者的思想情绪:对旧城改造中毁弃传统民居与民俗风情的忧虑、惆怅。
9.(4分)⑴借指“缺损的”“秦砖汉瓦”都“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或:都很古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⑵借指始于西汉的小城古巷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10.(3分)与小巷“无奈”秦砖汉瓦“缄默不语”构成反比,谴责了“一群人”对历史文化的麻木无知。
11.(4分)C、E(C项中古朴典雅系古巷特色,对之留恋非“返古”,全文总倾向亦非此;E项中“排比”的说法有误)
三、(10分)
12.(4分) ⑴威武不能屈 ⑵吾将上下而求索 ⑶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⑷王师北定中原日 ⑸气吞万里如虎 ⑹一片冰心在玉壶
13.(6分)⑴(3分)恰当。暮云沉沉,似乎听到却又看不到传信大雁的身影,留下的是更深的寂寞。此句以简约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状、期待之情、失望之感,通过景物传达出来。 ⑵(3分)相同:都是借酒写愁,都言酒醒后愁思更深。 不同:周词实写眼前愁情,直接表达长夜难耐、寂寞无限的心境;柳词则是以设问虚拟未来愁状,借想象勾勒出一幅凄美图画,以景传情,表达离别的伤感。
四、(22分)
14.(1分)编年
15.(3分)D(退却:古今都指畏难后退。A.扰乱:现有使混乱不堪的意思,在文中是指政局不稳,纷扰混乱;B.通货:现在指货币,在文中指通商贸易,做买卖;C.清洁:现在指没有尘土污垢,在文中指清正廉洁。)
16.(3分)B(既:都是副词,相当于“已经”,“……之后”。A.相:表示偏指一方,他/互相;C.而:并且/但是;D.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17.D(句中省略的是“孔奋”)
18.(3分)C(①句与孔奋无关;④句是当地百姓的行为;⑥句表彰的是他守城的功绩,而非廉洁。)
19.(3分)A(“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是说他年轻时跟刘歆学习《左传》,不是给刘歆讲授。)
20.(6分)⑴君王要想治理好天下,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⑵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
⑶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五、(12分)
21.(4分)A处“学校各部门予以支持”应删去。B处“(包括科幻小说)”应挪至“小说”之后或删去。C处“写明作者班级”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D处“在作文纸上写上一段简短的话简介照片”把“简”改为“介绍”。 22.(4分)⑴要注重积累材料。⑵积累要长期坚持。⑶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⑷要多积、广积材料。 23.示例:就给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平日里,它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静静躲在主人的居室里,在风雨中,它则缩放盛开,雨景中也增添了几分亮丽。
七、(70分)
25.作文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年轻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
遭遇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作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官。八年,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集市。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一点没有增加,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实行清正廉洁,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明,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孔奋抵达京城后,被任命为武都郡丞。
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残杀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企图用他们作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一个儿子,但他始终没有顾及,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不加倍努力与贼人作战的。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希望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得更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美他,任命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作府丞的时候,都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向他学习的)。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嫉恶扬善。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像对待仇人一样,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二)
君王要想治理好天下.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代君王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筒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却灭亡了,又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同时存在,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