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一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一政治下学期全套教学资料

2014-5-20 6:01:14下载本试卷

稿:彭 稿:闫云仙 编:唐开武

第一节 三大产业

  本课介绍了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劳动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既有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介绍,又有对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的分析,是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结合。

一、主要知识点

  1、三大产业的划分和比重:
  划分: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
  比重: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状况,通常通过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
  ①乡镇企业的含义:乡镇企业包括农村中镇、乡、村举办的集体企业、各类型的合作企业、个体企业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形式。
  ②乡镇企业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已建成比较完整、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为此,在今后15年必须要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尽快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

  5、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三大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和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既取决于第一、二产业发展的程度,又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处理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才能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二、重点和难点问题分析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该问题是本课的重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其他一切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所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1)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农业为我国12亿人口提供食物和其他消费品这一事实。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2亿人口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我们因该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农业的首位。那种“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有钱可以到国外解决粮食问题”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

  ①粮食不同于一般商品。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解决粮食问题,绝不能视同一般商品,可以依靠国外粮食市场来解决。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②从我国具体国情看。我国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数十年来,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全球22%的人口,粮食供给一直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再加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每年要增长1500万,而耕地总面积还在不断减少。因此,我国具体国情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粮食问题,没有粮食总量的增加,很可能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有钱买不到粮食的局面。

  ③从世界粮食市场看。当前世界粮食资源的总体格局时,经济发达国家总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30%,却生产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粮食,拥有世界粮食库存量的60%左右;而占世界人口70%以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都比较低。另外,从发展趋势看,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缓慢,世界粮食贸易量也呈下降趋势。
  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知,我们必须摒弃“有钱就有粮”的错误观点,将解决粮食问题的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国的潜力,将粮食生产搞上去。

  (2)从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

  (3)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呈现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

  2、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该问题是本课的重点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1)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产量、提高质量要靠科技进步,这就要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人才的培养又要靠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因此,农业最终要靠科技、教育解决问题,所以要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展“两高一优”的农业,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2)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还需稳定和完善党的有关政策。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目前主要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要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另外,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权的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体现了对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3)农业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物质的投入,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大农业的投入,才能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成为现实。

  (4)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3、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该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主要是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而言的,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其他部门提供机器设备,就没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1)这里所说的工业,是特指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现代机器大工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起点和推动力,从历史的角度说,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2)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她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使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劳动工具上,而劳动工具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制造的,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再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

  (3)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国民经济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我国工业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在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是本课重点问题,历年高考涉及到的比较多。

  (1)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因为:

  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生产向自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就带动了信息业、情报业的兴起。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要求,这就推动了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为科研、教育服务的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发展。

  ④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以及资金、技术、劳务的输出和引入发展迅速,是国际分工和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强,这就推动了银行业、运输业等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2)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

  (3)由于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以及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易混易错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1)两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计算方法不同:GNP以本国常驻居民为准,只要是常驻居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都计算在内。
  GDP以本国国土为准,只要在本国国土范围内,不论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其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都要计算在内。

  (2)两者的联系: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统计这两项指标可以反映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动成果,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总量以及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便于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的横向比较。两者有交叉部分。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并不矛盾。前者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谈的,而后者是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谈的。工业的主导作用通过国有工业企业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