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四 中 编 稿:彭 艳 审 稿:闫云仙 责 编:唐开武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课介绍了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劳动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既有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又有对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的分析,尤其是有意识地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因此,本课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简单概括为2节3框,即共有2大节,每节又有3个框题。 第一节对于三大产业的划分、比重以及相互关系,可以从国民经济这一宏观的视角去把握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在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许多部门和行业,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我国将这些部门划分为三大产业,这种划分方法是1985年国家统计局参照国外三大产业的分类方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三大产业进行的划分。 在第一节讲述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即从宏观的角度讲述经济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出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着重讲述投身经济建设中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等具体知识,即从微观的角度讲述具体的知识。两节之间注意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一、主要知识点 1、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与履行义务体现出来。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是受法律保障的。 3、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一个国家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 4、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应该履行的义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5、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 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法定程序,必须遵循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核心)、协商一致原则(市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最基本、最重要)。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意义。 二、重难点问题分析 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该知识点与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同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因为伴随着市场经济和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重要,对该问题的理解,要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理解。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与履行义务体现出来。劳动者有一定的权利,劳动者也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1)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对此,我们需要把握两点: 从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角度看,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为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并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生产力水平。 另外,从目前形势来看,要有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紧迫感。在我国,由于教育条件和培训的不充分,导致我国劳动者素质较低,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现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已集中反映到生产工人的技能水平上,而我国由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最终影响着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我国生产力水平。因此,每一个劳动者都应意识到在我国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劳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职业道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从事一定的职业时都应遵守与本行业和本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在整个道德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五句话是所有行业都应当遵守的公共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除了上述带有共性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当结合各行业各岗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形成具体的、简单明了的、好懂易记的道德准则。 明确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在于: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才是统一的。 首先,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方面把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使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统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具体体现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权利与义务涉及方方面面,但作为劳动者,其基本的权力是劳动权利,其最基本的义务应该是劳动义务。 另外,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比较来把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所处的被雇佣、被剥削的地位决定了劳动者不可能拥有与其义务对等的权利。 2、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失业问题。 该问题是本课的难点问题。职工下岗、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并非我国特有。我国当前失业现象的发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第一,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必然出现竞争,形成优胜劣汰;必然会造成劳动者的合理流动和一部分劳动者已不能适应竞争环境而下岗、失业。 第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隐性失业明朗化。 第三,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体到每个部门、单位,使职工下岗、失业现象增多。 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失业问题,开拓一条中国特色的再就业工程之路。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目前,我国推行的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制度。第一条是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职工下岗,先进入企业设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由中心发给基本生活费,帮助职工再就业。但如果在服务中心已经三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进入第二条保障线,领取失业救济金。职工领取失业救济金,最多不超过两年,到时还没有找到工作,就由民政部门接管,这是第三条生活保障线,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水平是有梯级的,最低生活保障低于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低于在就与服务中心发放的基本生活费。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城镇现存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明显大于需求,如果不采取适当政策措施,失业人员会进一步增多,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有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劳动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因此说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得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扩大就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②鼓励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 ③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鼓励多种形式实现就业。 ④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 ⑤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再就业。 ⑥对招收失业职工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扩大就业。 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2)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①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生活 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4)社会保障的作用 ①社会保障收入手段是市场经济国家介入国民收入分配和调节的重要工具。 ②社会保障支出手段是国家用以调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稳定器。 ③社会保障基本的投向是国家用以调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5)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成为充满活力的竞争主体,就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改组、改制、兼并破产、减员增效等措施,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裁员工作举步维艰。因此,只有建立新型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国企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转换岗位、分流安置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经济结构的调整顺利进行。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培育统一市场体系。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为前提的,否则劳动者在更换劳动岗位时就会有后顾之忧,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无法形成。 ④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 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内需。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人们预期收入增长趋缓,预期支出增加,有钱不敢花。 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我国应对加入WTO的重要举措。 (6)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易混易错问题分析 订立劳动合同制度会与自主择业相矛盾,妨碍人才流动。 该观点错误。首先,劳动合同制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因此,在订立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有选择劳动者的权力,劳动者也有选择职业的权力,经过双方的双向选择,才达成协议。这与劳动者自主择业并不矛盾。 其次,劳动合同制度的事实,不仅不会妨碍人才流动,而且会促成合理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合同制度这一新的用工制度的建立,恰恰解决了过去“固定工”制度的弊端(一次分配定终身,职工基本没有流动)。职工自主选择职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与自身条件选择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